浮生五味






    “活字六万?”江家佐不解,“那排版选字,岂不是并非易事?”

    范祈笑道:“十三先生发明了一个转轮排字盘,乃是用轻质木材所制成的一个大轮盘,盘约七尺,轮轴高约三尺,将轮盘置于轴上便可以自由转动。将活字按宫、商、角、徵、羽五韵,分别放入盘内的格子中,而排字之人坐在轮盘一侧,转动轮盘即可找到所需之字……”

    江家佐道:“可是以字就人,按韵取字之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合资(一)
    哦,你竟也知道以字就人,按韵取字之法?”

    这下不只是范祈吃惊,就是打从进门起就不喜江家佐作为的周陵,也不禁有些吃惊,闻言一齐望着他。

    江家佐摆摆手,道:“并不是我,而是家上得知活字印刷的技术之后,查阅典籍,方知此法。家上本欲亲来告知,没想到书局另有奇人……”

    说到这里,江家佐看着两人,有些涩涩地说道:“这位十三先生,真乃当世之奇才。”

    想他们主子,还是翻遍了藏书阁一应的说略、笔谈、农书等,才在一本淮人所著的要术中找到有关泥活字的印刷技术,随之又看到了有关取字之法,乃是将活字存入木格,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识,却没有十三先生所创之轮盘更加简便易用……

    周陵是嗜书之人,听到此话立刻放下手中的笔,“敢问江兄,取字之法,载于何书?”难道果真如许先生所言,十三先生此法,并不是始创于他本人,而是早就被前人研制出来且记入了著作之中,他不过是妙手偶得?

    江家佐道:“约一百年前,有北裴安淮人,姓名无可考,所著之《便民要术》。”他着意加重北裴二字。

    依周氏藏书之丰,周陵竟是在记忆中搜索不得,他只得转而求教于范祈,“范先生可曾听闻此书?”

    范祈摇了摇头,治国方略,帝王心术他倒是读了不少,笔记、杂谈、小说也稍有涉猎,但这样的书,却是闻所未闻。

    小厮都被留在学院,周陵又专注于书写,自然没有奉茶之人,江家佐便自己动手,烫了杯子,给三个人倒些白水来喝。

    “不知这位十三先生。此刻可在行中?”这般大材。他应为主子竭力延揽。

    范祈道:“行中一应事务皆是由许重负责。至于十三先生。莫深亦无缘得以一见。”

    据说。十三行地创办人乃是一位号十三先生地老者。常年于川中游历。除行中少数高层。其他人从未见过。

    江家佐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能得见十三先生。可谓我等之憾事。”

    周陵睁大眼睛。道:“江兄何以言此。尊家上博学如斯。已是奇才……”

    洪息王世子裴。乃济洲平民之身。承旨入京为息王嗣。时年二十有一。此事举国皆知。这位世子。不过是年长自己几岁。览籍竟已是如此之广。想那裴氏一族。果然藏龙卧虎。

    江家佐笑道:“周公子可是愿意于府中一游,或可见便民要术的珍本……”以利诱人,向来是他做惯的事。

    周陵心中微动,只道:“此事还要请教十二先生之后,方可定夺。”

    “不急,”江家佐定定地望着周陵,青年的眉骨轮廓,深沉飞扬,虽还有些未脱尽的稚气,但眼神镇定、从容,治学端正严谨,保不齐日后便是一位青史留名地文坛大家,心中更是欣赏。

    “呆会儿见了你们十二先生,少不得要请范兄周旋几句。”

    范祈展颜一笑,道:“这是自然,江兄何需挂怀。”

    江家佐微一颔首,三个人一时又是无话。他便打量着这室内的摆设布局,以此消磨时辰。不想这一看之下,还真让他发现了新鲜事物。

    只见封在这间科研所的窗格之间的,并不是外面常见地糊纸,而全部用的是七彩琉璃。这种琉璃,江家佐倒也常见,只是头一次看到有人用它糊了窗户。

    外面的景物,透过琉璃地疏淡之处,无一不清晰地映入江家佐的眼中,那些青砖石板,狭长的甬道,皑皑白雪……而他整个人,也仿佛受到了不小的刺激,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

    “这个糊窗的法子,也是十三先生发明的?”江家佐指着窗上的七彩琉璃,问道。

    周陵抬头看了一眼,道:“并不算是什么新发明,听说是十三先生喜欢阳光,所以命人在此试制了一批平板琉璃,多出的用不下,就给各个执事房都换上了。”他一边说着,手下地毛笔还可丝毫不受影响地走得飞快,“江兄若是喜欢,恒盛源便有卖的,同时提供上门安装,价格也很公道。”

    范祈听后一愣,半晌方回过神来,笑骂道:“你拿了恒盛源姓袁的什么好处,要这样帮着他们说话?”

    “范先生冤枉我,”周陵忙道:“是那些科研所的同学们日日都要在我耳边说上几遍,天长日久的,我才变做这样,哪里有什么好处。”

    江家佐笑着问道:“科研所?不知这名字做何解?”

    “科学研究之所,简称科研所。”周陵亦是笑着说道,而后又对科学一词作解,“科学者,即是由所见之事发掘其潜在规律进而得出结论。许先生对此,有一形象解释,言科研之人,皆是理想主义者,唯愿彼之梦想可以照进现实。”

    这句话,刻碑立文,就竖在实验室的门前。

    江、范二人虽不深知其意,却为周陵的神往唏嘘不已。

    范祈也是第一次听闻科学及关于科学的这种解法,心道女子倒底比男子多了纤弱敏感,许将冷冰冰地二字,竟是解得如此使人心向往之。

    “科研所隶属学院吗?”十三行所连辖的各个分支机构,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是以隶属关系划分地极为严格。因为不挣钱的买卖,谁都不愿意要。

    “回范先生,正是隶属常青藤学院,”周陵这时对江家佐的排斥轻减了许多,“所长是梁大田,理、工两科地学生为在编研究人员。那个窗格上的玻璃,还有木活字以及轮盘,便是他们试验多次之后弄出来地。”

    江家佐突然出声问道:“十三行和学院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周陵警惕地看了他一眼,不假思索地说道:“十三行只是学院的投资方,作为出资人,可以优先使用学院资源,但不可轻易触及常青藤学院地日常事务管理……”

    “哦?”江家佐似是对投资一事很感兴趣,“那是不是学院还会接受其他的投资方?”

    “此事涉学院院规之十件重大事项,学生不敢乱加猜测,还望江兄见谅。”

    周陵默然地看着笔端,他今天实在是说得太多了,有些话,并不适合从他的嘴中说出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合资(二)
    时,却听窗外多了许多脚步声,三个人循声望去,只多了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华服公子。

    周陵眯着眼看向刻漏,“看样子是今天的一日游到此结束了,比昨天又晚了一个时辰。”他说着起身走至窗边,赫然在人群的最后面发现了身着一袭平金越竹天青色大氅的钟景庭。

    周陵轻轻地叩着琉璃玻璃窗户,三下为一个小节,连叩三回。

    钟景庭听到声音,脚下本就缓慢的步子便有意放得更慢了,待前面的人转入学院,他也轻轻地一个转身,走进了毫不打眼的科研所。

    “不是说了今天轮休吗?”他一边脱了外面的氅袍,挂在门后的衣架上,一边问道。随后回过头来,才看见范祈与江家佐含笑站在面前。

    “范兄,江兄,”他搓着手到火盆边取暖,“二位怎么一起过来了?”又吩咐周陵道:“贵客迎门,还不快点去请十二先生过来。”

    周陵应了一声是,却在临出门时,对着钟景庭做了一个“止”的手势。

    “前面那位似是窦府小公子?”江家佐微笑地看着钟景庭,缓声说道。

    “正是,徐兄不知怎么说动了十二先生,竟请了这些人来,当真是荒唐……”他说着请两人上座,只道:“寒室微陋,请江兄见谅。”俨然是半个主人。

    说话间,十三行的大掌柜,号十二先生的许重便赶了过来,推门时,口中称道:“不知范兄、江兄联袂至此,有失远迎,尚乞海涵。”

    斜阳透过窗户。在许重地身上勾画出色彩不一地光晕。这些光晕由小到大。渐渐地铺展开来。洒满了一室。在这些光晕之下。许重拱手而立。面容上三分笑意七分沉静。一双又黑又亮地眸子显得格外幽深。

    常青藤开山立学不过一年。成绩之喜人座中地三个人皆是知之甚祥。是以范、江二人也并不敢在这位大掌柜面前托大。纷纷站起回礼。一个说:“久仰十二先生大名。”一个道:“不敢当。许兄请。”

    重新落座之后。江家佐旧事重提。“算上今秋地这一科。常青藤学院已有三届学生了吧。人数怕是要多过三百?”

    许重笑着给几个人重新续了热水。道:“不多不少五百整。”

    常青藤学院从无到有。皆是他辛苦努力地结果。如今有了这种声势。许重是满意地。

    “五百人日常花销。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况又有书局。都不是挣钱地买卖。十三先生竟能置下如此大地一间私学。倒是大气地很……”

    钟景庭这才明白周陵出门时为何做手势于他,原来江家佐是在打学院的主意,只不知这是他个人地意思,还是上面那位主子的意思了。他凝了神,仔细听许重的应对。

    “江兄,”想到十三先生曾就某些人、某些事,刻意叮嘱过他,所以许重并没有表现出吃惊的神色,淡然道:“十三先生并非大气,正如江兄所言,世人图利,这般花银子的事自然无人做。”他脸上突然露出一抹纵容而又有些无奈的笑容,继而说道:“十三先生素来便好为人所不为之事,亦因此才置下这个书院,不过是为读书人谋一个清静之所,若说它是生意,倒有辱十三先生的本意了。”

    这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江家佐却觉碰得舒服,这样干净的话语,出自这样一个干净的人儿,又有谁能对他有丝毫地不满。江家佐自愧不如,放下了心里面的那些圈圈绕绕,直截了当地说道:“家上对常青藤学院心折已久,想投些银子扩大学院规模,不知十二先生意下如何?”

    这对主仆,本是想将官中书院抓在手中,但那样做的话,风险不可谓不大,毕竟,官中还是西齐唯一的官学,朝廷在此耳目众多。不得已之下,退而求其次,便想到了常青藤学院。以它和中州四公子地渊源之深,想必纳入囊中并非难事。

    授取字之法是假,借机横手一刀是真。

    只是来前,裴也经由裴染衣处得知,十三行,是不介意吸引更多的人和资金参与到其中地。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范祈有股份,中州四公子也有股份,不过是谁出的银子多,谁的腰板就硬,说话儿才更有底气。

    许重似笑非笑,言道:“在坐皆是常青藤的股东,但常青藤的股东却不止有这几位,吸资这样的大事,还请江兄容我们董事局开会表决之后,再给您答复。”

    常青藤最大地股东,乃是十三行,因此十三行的股东们同意了,也就代表常青藤可以吸收第一份外部注资。至于常青藤股东们地意见,十三先生认为,可以忽略不计,而许重的存在,就是为了代表十三先生地利益,他当然也就和他一般地认为。

    江家佐惑地看向范祈,但后者只是回他一个毫不知情的眼神。其实是他范祈,只不过是常青藤学院地一个小股东,并没有资格参与董事局会议,所以他也给不了他任何意见。

    “吸资是好事,董事局的成员们想必是万分欢迎的,这一点,江兄请不用担心。”许重心中对这种势在必行的注资行为很是反感,依他淡漠的性子,现今还能强自隐忍着这份反感,实属不易。

    却是因为他深知一点,来自这一方的注资,是必然的,也是躲不过,他的感受,只能深深地埋在心里,否则,必然会误了十三先生的大事。

    “不知江兄欲出资多少?”

    钟景庭此刻也微笑地看向江家佐,他也很想知道,济洲裴氏半个甲子的经营,究竟达到了一个怎样令人恐怖的境界,才会敢于颠覆西齐,重建故国。

    “一千两,”

    这个数字,倒也中规中矩,便是许重自己就可以拿主意,他方点了点头,江家佐的口中却又吐出了一句话,“我是说,一千两,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