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谋 作者:天听雪(起点高推荐vip2014-09-22完结)
早朝向来都只是议一些要紧解决的事情,其他可容考虑再定的,通常都会被写成折子,递给宫人送去御书房,由皇帝批阅之后,再行决断,所以,若非特殊情况,早朝都不会持续太长。
众人上奏了几件小事,由太监总管喊一句“有事上奏,无事退朝”之后,这一日的早朝,便算是结束了。
依着纳兰雪提前教的,纳兰述安静的起身,收好手中的纸册和炭笔,放回衣袖里面,跟太监总管问了一声,是否有皇帝的旨意,需要留下商议国事,然后,才低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转身朝大殿的门口走去。
这时,早已等得心急火燎的司马玉,哪里还忍得下去,几个快步到了纳兰述的面前,一抓他的衣袖,就着急的把话问了出来,“纳兰,啊,不,述儿,雪儿是不是病了?”
“她……病了?你听什么人说的?”
被司马玉这么一问,刚刚松了一口气的纳兰述本能的愣了一下,眉头微拧,看向了跟自己问话的司马玉,“昨儿晚上,还与我一起读书来着,并未露出什么不舒服的样子啊……”
听纳兰述的说,纳兰雪没有生病,司马玉才是稍稍松了口气,没生病便好,这样一来,至多,也就是被逼婚了,虽然,他是想着等自己登基以后,再风风光光的迎娶她做皇后的,但,现在看来,也就只好稍稍委屈她一下,让她先做自己的太子妃了,大不了,以后,等他登基为帝,再补她一个空前绝后的封后大典,就是了。
“你若无事要问,我就先回相府去了,玉。”
见司马玉不再问话了,纳兰述才又松了口气,跟他告了一声别,留下他一个人,转身继续往大殿的门口走去。
表面上像是极其平静,纳兰述的心里,却说是波涛汹涌,都不为过,若非自己早就知道了今日在朝堂上有可能会出现的事情,心有准备,刚刚,司马青突然提出来要变更年号来,自己可就真要出丑了……
纳兰雪说过,变更年号,提降赋税,任免官员,或者,宣立皇储,这四件事,至少,司马青会提出其中的一件来,以考验他是否能胜任这传话人的角色,所以,不要紧张,从容的微笑一下,一个字都不用说,就足够应对了,果不其然,司马青还真就拿变更年号的这事儿,来考验他了!
对纳兰述在朝堂上的表现,司马青很是满意,处变不惊,举止从容,若非他早就知道,这人不是纳兰雪,还真就会给他骗过去了。
会不会,当年,是自己只看到了纳兰雪聪明,就一下子认定,她会是纳兰段的接替之人,就不再去注意旁人,才就把纳兰述这明珠给埋没了的?
依着自己知道的,这纳兰述,每日里都只是在纳兰府的内宅里躲着,不出门露面的,连纳兰府里的下人,都不知道,这一对双胞而生的兄妹,是都在府里的……这么一个几不与人说话交往的人,仍能有今日这样的风度气质,这若是,再经历十几年的磨砺,会不会,也变得像纳兰雪一样,优秀杰出?甚至,更甚一筹?
明君总是希望自己的臣子都是良臣,而且,越多越好,哪怕是满朝文武都是,也绝不嫌多,很明显,司马青,就是这么一个皇帝。
在感觉纳兰述也有可能会是一个极好的臣子之后,司马青便有些想变卦,打算跟纳兰雪再讨价还价一番,换纳兰籍来记录事情,转告给她,让纳兰述真真正正的当他的左膀右臂,发表自己的言论,来探讨国事了。
当然,司马青这么一个聪明的皇帝,跟纳兰雪相处了这么多年,不会不清楚,纳兰雪是一个多么会谈判的人,虽然,之前时候,她还从来没跟他讨价还价过,但,就她八岁时候在泗水国使臣们面前的表现,就足以表明这一点了,更何况,她现在,已经二十了,比那时候,又长了十二岁,聪明劲儿,又哪里是那时候可比的?
所以,唯一可行的法子,便是先下手为强!下旨给她一个措手不及!
……
昭和元年,冬,年号初改,帝司马青诏,封驸马纳兰籍为兵部郎,从三品,武将衔,文官职,代其弟纳兰述朝堂记事。
纳兰府中,纳兰雪穿着久未上身的女子衣裳,躺在小院里的软椅上,半点儿大家闺秀形象也无的跷着二郎腿,手里拎着一串葡萄,皮也不剥,一咬就是三五颗,嚼一阵儿之后,“噗噗噗”吐出一串葡萄皮和籽儿,一脸“阴谋得逞”的笑意。
a>;
第二十一章 商皇驾崩子争位
更新时间2014…4…10 18:55:51 字数:3120
昭和元年,在莫国,是一个粮产丰收,人丁兴旺的好年份,商国,却是一片悲戚。
大年夜,商国皇帝尚应世遭人下毒身亡,因尚应世方才四十出头,并未早早的立下皇储,他这一死,商国的诸位皇子,便开始了夺位之争。
大皇子尚莫齐素不为商皇所喜,手中无权,却是嫡出长子,依着正统,该由他来继位,朝中一班老臣都拥立他,二皇子尚乐骋手中有十万精兵的兵权和商国最富庶的封地,在尚应世亡故后三日,就打着“为父守丧”的名义,带兵把商国的帝都七月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三皇子尚扶苏自幼聪慧,极得尚应世喜爱,一直养在**里面,虽未得封地和兵马,却是最通晓治国之道,手中,还有商国的传位玉玺,跟七月城中的许多大家世族关系交好,在百姓中,也是口碑颇佳。
之前几年,自莫国买去的优质兵器和铠甲,在这个时候,成了七月城守卫军的依仗,二皇子的精兵十数次攻城,均已失败告终。
但,人力有穷时,七月城可以不破,人,却还是要吃饭的。
二皇子围城三月,商路尽断,眼瞧着,城中的百姓都要没了粮食可吃,就要撑不住了。
“扶苏我儿,是我,开门。”
昔日里,最得商皇尚应世宠爱的妃子贤妃,也就是三皇子尚扶苏的母亲,在这紧要关头,终寻了个机会,趁着半夜,乔装打扮成了宫女,悄悄的溜出了自己的寝殿,敲响了尚扶苏仍未熄灯的书房大门。
这几日都在发愁应对的尚扶苏,听到自己的母亲夜半前来,先是一愣,继而,便快快的起了身,开门把她请进了屋子。
尚应世在的时候,贤妃便是众所周知的**智囊,此前,他去了几回,想求她出主意,都被大皇子遣去把守的人挡了回来,不想,这城将不保的要紧时候,大皇子也放松了警惕,给了贤妃偷跑出来的机会!
尚扶苏是个孝子,虽也对皇位有所希冀,但,却并不是野心,不然,也不会是三个皇子之中,最得商皇喜欢的,此前,商皇遇刺,他只顾着救商皇性命,全然慌了手脚,不然,也不至于让大皇子尚莫齐占了先机,笼络了一班老臣的支持去。
“父皇,你在天有灵,可要助儿臣一臂之力,待儿臣荣登大位,定不会轻饶了那害死你的孽畜。”
给尚应世的灵位上了炷香,尚扶苏才回转身,看向了已经在桌前坐下了的贤妃,恭敬的给她行了个礼,“母亲深夜前来,定是有吩咐给儿臣,你且快快的说来给儿臣听完,然后就回去安歇,此时,门禁森严,若是被大皇兄发现了去,可该给母亲为难了……”
“你父皇弥留时,曾给我留下了一只锦囊,说是昔日里,他的好友,莫国的纳兰丞相交给他的,日后,就留给想要传位的皇子,非到不得已,万不可拆开。”
看着自己已经长大的儿子,贤妃很是欣慰,她嫁给尚应世,本是遭家中逼迫,但,尚应世一直待她极好,十几年了,她的心思,也就慢慢的都落到了尚应世的身上,尚扶苏是她唯一的孩子,自幼便得尚应世宠爱,只是,她做梦都不曾想到,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尚应世会抓着她的手,把这么一个要紧的东西,偷偷的塞给了她,或许,尚应世最后的那句已经发不出声儿来的嘱咐,是他这一生唯一的一句跟国事无关的话,可于贤妃而言,那却是,她这一生所闻之中,最动听的一句,尚应世说,“乐臻,此后没了我照顾,你自保重。”
“母亲……”
见贤妃说着说着话,就掉下了眼泪来,尚扶苏先是一愣,然后,忙不迭的从衣袖里掏出帕子,递了上去,而没有着急的从贤妃的手里接那锦囊,“母亲莫要哭了,父皇在天上见了,可该心疼了……”
“瞧我,又这般哭哭啼啼的,给你父皇看见,可该笑话我了。”
听尚扶苏出言安慰,贤妃的心情稍稍好了一些,抬头,看了一眼尚应世的灵位,深吸了口气,“应世,你放心,乐臻定会好好儿的辅佐我们的扶苏,让他能成为守护商国的明君,你在那边,且耐心的等乐臻一等,待商国安定了,乐臻便去寻你,你答应过乐臻的,来世,定娶乐臻做你的正妻,咱们两人一起,过寻常人的日子,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白头到老……”
昔日里,尚应世因为纳兰雪送上的一把宝剑,而把她当成了知己,许诺她,只要他尚应世一日为商国皇帝,便一日不对她所辅佐的君王兴兵,这种许诺,对一国的帝王而言,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
纳兰雪向来不喜欢欠人情,得知了尚应世的这个许诺,便使人送上了书信一封,锦囊一个,答应他,若他百年之后,商国起了夺位之争,只需使那他想要传位的人打开这锦囊,囊中,自有可扶那人上位之法。
得了这锦囊,尚应世如获至宝,一直贴身保藏,从不为外人所道,直待他遭人暗算,性命垂危之时,才把这锦囊偷偷塞给了当真在意他的贤妃,让她把这锦囊转交给为了救他性命,不惜放弃了笼络人心时机的三皇子尚扶苏,这其间信任,可想而知。
“来,我儿,快快把你父皇留下的这锦囊打开,看看里面都写了什么。”
回了下神儿,贤妃忙不迭的把手中锦囊塞给了尚扶苏,示意他打开,“世人皆知,那莫国的纳兰丞相,可是个堪比活神仙的人物,你父皇跟他交好的这事儿,之前,连我也是不知的,他既是交给你父皇这么一个宝贝……说不定,是以他未卜先知,早就料到了今日可能发生的这事儿了!”
尚应世曾自莫国的纳兰丞相那里得了一把宝剑,这事儿,尚扶苏是知道的,那宝剑,也在去年时候,被尚应世作为生辰礼物,送给了尚扶苏,只是,在自贤妃拿出这锦囊来之前,尚扶苏并不知晓,自己的父皇,还跟那位传说里,神仙般的莫国丞相,有这般不得了的私交!
被尚应世仔细保管的锦囊,模样很是普通,甚至可以说,有些小小的粗糙,这样一个锦囊,不要说是在皇宫里面,便是在许多的大家世族后院里面,丢在地上,也不会有人无聊的去俯身捡拾。
因着一直被尚应世贴身保管,久不曾洗过,锦囊外边的布皮上占了一层薄薄的油脂,应着烛光,泛起一层淡淡的黄光,若非知道,自己的父皇绝不是个说谎的人,尚扶苏,是打死都不会信,这个锦囊,是会出自名满天下的纳兰述之手的。
打开绛紫色的锦囊,里面是一张折成了三寸宽的信笺,拆开信笺,上面,是一行绿豆大小的字:锦巷西北出云轩,掌柜名唤莫等闲,凭此锦囊恭敬去,弹指送君一江山。
七月城的北边,的确有一个名唤锦巷的巷子,那巷子,是七月城里,众所周知的风月之地,长达几百米的一条巷子里面,除了青楼,便是楚馆,寻常时候,七月城里的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聚在那里,倒也热闹,尚扶苏曾与人去过几次,隐约记忆里,像是有这么一个名唤出云轩的地方,只是,详细是在什么地方,却是记不真切了。
“母亲,这……”
尚扶苏看得明白,这锦囊中的信笺意思,是让得了此物的人,去往这个出云轩,找这出云轩的掌柜莫等闲求助,可,如今七月城被围三月,城中几近粮绝,只这么一个不知是青楼还是楚馆的地方,当真,就能帮得了他么?若是他跑去一趟,没能得到帮助不说,还被尚莫齐揪住了小辫儿,在百姓里宣扬,说他到了这般时候,还流连风月之地,坏了他的名声儿,岂不是,会让他此后的处境,更雪上加霜?
“你父皇信的人,我信。”
贤妃的态度非常坚定,看向那锦囊的眼神,也坚定异常,“现在,城中已近粮绝,你这般枯等,也不过是多残喘几日,待尚乐骋打进城来,定不可能饶尚莫齐和你性命,给自己留下祸患,你且依着这锦囊上所写的,态度恭敬的去拜访一下,至不济,他能保了你性命,让你离开这是非之地,以图将来东山再起,也是好的。”
“娘亲说的甚是,明日天亮,扶苏便去!”
听贤妃说的这般坚定,尚扶苏也是下了决心,他娘亲说的对,风月之地,向来混乱,他态度谦逊的去,至不济,那人也能在破城之时保他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