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谋 作者:天听雪(起点高推荐vip2014-09-22完结)
“待所有的这些实行起来,莫国,就该是谁都不能相抗的强国了,爹爹,你该高兴才是。”
瞧着纳兰段一直在自己旁边抿着嘴无声抗议,纳兰雪不禁笑了出来,起身,从一旁的碟子里抓了一块儿点心起来,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到时候,莫国就是没了我,也能好好儿的千秋万代了,哥哥能得了自由,我也能得了自由,不是很好的么?”
“皇帝答应你了?”
纳兰雪的回答,让纳兰段很是有些吃惊,据他所知,司马青可不是一个这般好说话的人,不然,当年,他也不必让他的宝贝雪儿委曲求全,过今日这般拼死累活,还要藏头塞尾的日子,“他怎么说的?”
“我找皇帝谈过,待这些事情都办好,莫国就可以有一个稳定的官员选拔体制,我既已经功成,也该身退了。”
对旁人倾羡的高官权位,纳兰雪没有半点儿的不舍,相反,却是一副终于要得到解脱的喜悦,“我和哥哥都已经十六,也是时候,开始我们新的生活了,我早就厌倦现在这样的日子,我知道,哥哥也是的,只是,他怕我不开心,一直都不说出来……爹爹,待雪儿辞官归家来,就天天跟你下棋,日日陪你聊天,好不好?”
“若当真能,那自然是好的。”
纳兰段沉吟良久,终叹了口气,笑着答应了下来,他已年老,皱纹已布满了整张脸,此时笑起来,皱纹便挤到了一起,像极了一只麻皮的核桃,“歇会儿罢,难得能在家一天,今天的午饭,我让燕娘亲自下厨给你做,做你最爱吃的甜糕。”
……
天启六十年春,莫国迎来了科举改革以来的第一次考试。
这次考试,一改莫国之前科举考试的传统,文试,不再考核诗词文章,改考政谈和策论,武试,不再考核拳脚功夫,改考兵法和谋略,而且,也不再限制参加考试的人员身份必须是世族子弟,寻常百姓,身家清白的,也同样可以参与。
考试伊始,还有世族子弟看不起同样来参加考试的平民考生,出言挑衅者,比比皆是,可到了后来,许多平民考生脱颖而出,对促农耕,治水利,兴工商频频提出极好的建议来,得了作为主考官的纳兰雪的称赞,那些世族出身的考生,才是哑了声,老实了下来。
没有规定的题目,也没有什么标准的答案,这一次的考试,让许多自以为是的世族子弟彻底懵了,他们自以为骄傲的本事,这一回,都像是拳头打在棉花上,全然使不出力气,他们自以为厉害的家族,这一次,都慌了手脚,全然不知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纳兰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批阅这些考生们的试卷,半月之后,得以被选中的考生名单贴出,整个昭阳城,都震了三震。
被选中的一百名文试考生中,世族子弟,占了八个,一百二十名武试考生中,世族子弟,占了九个!
一时间,莫国的大家世族就开始恐慌了,纳兰相爷的名声,无人不知,皇帝对纳兰相爷的信任,也是前所未有,这考试的结果……是不是表明,皇帝有了什么特别的意思?是要对那几个选出了考生来的家族大力扶持,还是……要对其他的家族加以……
当然,这种恐慌并没有持续很久。
纳兰雪接下来就使人在成立张贴了皇帝诏书,在昭阳城兴办官学,所有考中的考生,皆需入学,学制结束,考核合格者,方能为官,这,让所有的大家世族,才都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学制三月,所学科目因人而异,待三月前的那些考生们,再从官学里面走出来时,竟都已大大的变了模样!言谈举止,举手投足,没有一个不像是大家世族里出身来的,有人忍不住惊叹,官学三月,胜世家十年!
殿试时候,司马青亲自考核了这些自官学毕业的考生,待考完,很是满意的提了一副字,让人刻成了金字,挂到了“官学”的门口,左书:文可提笔安天下,右书:武能立马定乾坤,横匾:文治武功。
……
事情果然像纳兰段所猜测的那样,科举考试之后,司马青也没有就允了纳兰雪辞官归家,反而,除了之前的事务,还加给了她一个管理官学的差事,纳兰雪跟司马青暗地里抗议了几回,都被司马青以“新政伊始,离不了你”为由,推成了容后再议,再然后,就干脆是提都不提了。
念着自己爹爹已经上了年纪,禁不得生气,纳兰雪便又扛起了莫国宰相的这份职责和担当,一边安抚着纳兰段,待忙过了这些时日,陛下就该准了,一边操劳忧心国事,日日夜夜忙碌。
人的身子,终是有限度的,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会承不住,这也是寻常。
这一日,纳兰雪在下朝出门之时,便是因为长期以来的疲累,而蓦地晕倒,直直的往殿外的台阶底摔去。
“纳兰述!”
说时迟,那时快,近些时日才开始临朝听证议事的莫国太子司马玉,见纳兰雪要摔了,本能的一个箭步冲上去,要伸手抓住她,不想,手里一滑,没能抓住,眼见着她就要摔在台阶上面,一路滚下去,干脆,一咬牙,扑上去,抱住,弓起自己的身子,竭力护着她,跟着她一起,滚到了台阶底下。
“你没事罢,纳兰述?”
滚到阶底,司马玉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上也正疼得厉害了,忙不迭的扶了纳兰雪到自己怀里,伸手,掐了她的人中穴,“醒醒,纳兰述,醒醒……”
“爹爹,让雪儿再睡一会儿罢……”
被司马玉掐醒,纳兰雪也是迷迷糊糊,还没回过神儿来,本能的便这么回应了一句,待看清楚抱着自己的人是谁,才是蓦地清醒了起来,忙不迭的坐起身来,慌乱的推开了司马玉,“太子殿下,你,你这是作甚!”
“你刚才晕倒了,从台阶上面摔了下来,孤救了你。”
司马玉的眸子微微一闪,但只是那么一瞬,便恢复了寻常,起身,面色不改的扶了纳兰雪也站起来,“这些时日,都辛苦你忙里忙外了,该是累坏了罢?孤去跟父皇帮你告几天假,让你在家休息几天,如何?”
“多谢太子殿下关心,述没事,回相府去补眠一下,就可以了。”
这时的纳兰雪,心里一片打鼓,自己刚才失口说出来的话,也不知有没有被司马玉听了去,若……他是当真听到了,以后,自己的身份,怕是,就真要瞒不住了……
“孤送你罢。”
司马玉的神色颇有些复杂,像是有什么事卡在喉咙里,让他欲言又止,“你刚才就险些摔了,若是没个人照料着,在路上,再晕过去了,可如何是好?或者……你先跟孤回寝宫去,孤使人去御医院,请御医来给你看看?”
“多谢太子殿下关心,述真的没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论是让司马玉送自己回相府,还是跟他去他的寝殿,等御医来给自己诊治,都容易露馅,纳兰雪忙不迭的回了司马玉一句,就转了身,落荒而逃,“述还有事务处理,不便久留,蒙太子殿下相救,不胜感激,今日先行告辞,来日再谢!”
“哦,好,你,慢点儿跑,别再摔了。”
被纳兰雪拒绝,司马玉颇有些失望的愣了一下,傻傻的站在原地,答应了一声,直待目送着她跑得远了,才脸上突然泛起了红来,低头,看向了自己的两只手。
司马玉已经二十岁了,不是没经过人事的,纳兰雪十六,衣装掩盖的好,看不出来,身体接触到了,怎可能还感觉不出来?回忆着自己刚刚抱上去的软玉温香,还有那人儿初醒未醒时的娇态,司马玉便知道,自己陷下去了,此生,非这个人不娶了!
a>;
第十三章 阔刀利斧理内政
更新时间2014…3…31 18:53:12 字数:3303
司马青特准,允纳兰雪在家里休息调养了两天,其间,司马玉来了一次,给她送了些宫里的点心,纳兰雪怕是司马玉故意来试探自己,便嘱咐了自己兄长当时的始末后,让纳兰述出来应对。
让纳兰雪颇有些奇怪的,是司马玉并没有如她所料的那般言语试探,跟纳兰述的距离,也是始终保持着礼节该有的三步之远,就像,那一日所发生的事情,他已经全然不记得了一般。
或许,那一日,并没有露馅,只是我“做贼心虚”,太过紧张了。
待司马玉走了,纳兰雪才是稍稍松了口气,一边这般的想着,一边打开了司马玉送来的点心,伸手抓了一块儿出来,腻回软椅里面,吃了起来。
另一边,司马玉走出了司马相府,坐回了自己的车上,才缓缓的吐了一口气,倚到了软垫上,伪装是很累人的,尤其是,在司马相府这么一个“盛产狐狸”的地方。
司马玉愈发肯定,今天他所见的这个纳兰述,并不是寻常里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那个,虽然,他说话的方式依旧如前,但底气,却是有些不足。
司马玉仔细的观察过,今日的纳兰述领口开得很低,喉结明显,就像是故意要露给他看,跟他证明,自己是个男子一般,那喉结,也是货真价实,并非造假,可问题,也就是在这里,寻常时候的纳兰述,从来都是领扣紧系,从不打开的!
如果没有猜错,今天的这个纳兰述,才是本尊,寻常里,他所见的那个纳兰述,该是……纳兰述的孪生妹妹,曾为莫国立下无双功劳的,纳兰雪!那个传说中,八岁时去了封地,就留在那里,再也没回来过的奇女子!
司马玉沉默良久,便有些为难的垂下了头,以前,他是从不相信一见钟情这种事情的,在他想来,那不过是些说书人编纂出来,骗那些无知百姓的故事,可昨日,那一撇惊鸿,却是让他半点儿防备也无的深陷了下去,顷刻间放弃了挣扎,舍掉了骄傲,只想着,以后能娶了她,跟她朝夕相处,同进共退……
只是不知,如今的纳兰相爷,其实是纳兰雪假扮纳兰述的这事儿,自己的父皇是不是也知晓,若是知道……他的希冀,怕是,就要极难实现了!
司马玉知道,在司马青的眼里,国家社稷,远重于个人的得失,不然,昔日里,也不会把所爱之人拱手送去泗水国和亲,八年前的泗水之扰,与其说是泗水国主的贪心,倒不如,说是自己姨娘的怨恨报复,泗水亡,亡得不是一国江山,而是,一个女子,对舍弃她的那人的执念。
罢了,不想这些,待我登基继位,下旨封她为后便是。
司马玉长长的吸了口气,向后,又倚回了软垫堆里,抬起自己的双手,傻笑着看了起来,昨儿,他就是用这双手抱了纳兰雪,恩,左手,还碰过她的脸,若不是怕被人看出端倪来,他可真是想,从此以后,都不洗手了。
……
官学初行,得了极好的效果,天启六十年春所选拔官员,在各自入职之后,皆做出了造福一方的好成绩,司马青很是高兴,下旨续办官学,每年十月,通过考试招收有才华的学生,学制半年,毕业后,方可以参与正规的科考,科考成绩优异者,才可入朝为官。
另一方面,有了新鲜血液注入,纳兰雪提案的兵制改革,阻力也少了很多,仅半年时间,莫国原本的十户一丁,战时招募的兵制,就被改造成了更合理可行的“有志”和“常规”两相结合的兵制。
新兵制规定,凡有志之人,可参与每年春的选拔考试,考试合格者,即可入伍,入伍后,享受高额国家银饷,可升职武官,可于相应时期进入官学,接受等同于科考武试人员的培养,有功者,家人由国家供养,可与世族通婚。
常规入伍之人,也不用再跟以前般得常年困在军营里,只需每年的农闲时候集结,于原住地就近操演,农忙时,则各自归家务农,操演时,享受国家银饷,归家时,依职减免赋税。
新兵制一出,百姓无不欢欣。
有想为官却家中贫寒,无钱读书的,便开始苦练身体,参与“有志”选拔,有家中男丁稀少,想顾家的,便“常规”入伍,寻思着,索性农闲时也无事可做,留在家里也是白吃白喝,入伍操演能赚些银饷,还能不吃用家里的,何乐不为?
当然,新兵制带来的喜悦,远不止是莫国的百姓们才有,皇帝司马青的开心程度,更胜于百姓。
“有志”选拔出的兵士,都是身强体壮,有一技之长的,再加上他们自己也是有心向上,身体的素质平均,训练起来,比以前时候的操演,效果要好了数倍,原本,在莫国训练一队精兵出来,需要三到五年,现在,却是三个月都用不完。
“常规”入伍的那些人,国家也只需要给他们支付操练时的半年银饷,比之前时候,要省了很大一部分,而且,忙时,这些人都在土地里劳作,不会让身体的素质变差下来,许多以前时候因为无人耕种而闲置的土地,这时,也都被使用了起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