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1番外 作者:桂仁(起点vip12-08-03完结)
攘耍行┓吃锒选!?br />
这有一人开了口,旁边也帮腔,“我们也是如此,自有着身孕之后,身上总比平日要燥热些,有时一晚上都得换两三件内衫,睡不好,难免白日里就有些心浮气躁。”
木乔望着她们微微一笑,“请各位贵人不必着恼,这原也是常事。切不可因天气热了,又有着身孕,就贪食寒凉之物。便是身上不适,还是尽量平心静气,一应入口食物都得御医同意才行。臣女这儿有几道清心降火,又助安神的食谱,可以写给诸位贵人。待问过常用御医,与你们平时的药材饮食不冲突,愿意的话,可以做了试试。”
这样要是再吃出问题来就不关她的事了。几位嫔妃也知其意,“那就多谢索姑娘了。”
木乔很客气,“各位贵人若是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传唤臣女。虽说臣女年纪小了些,但好歹也接生了几户人家,些许微薄见识,可以给各位贵人们做个参考。”
当时就有人开始问了,“那我最近晚上腿总是抽筋怎么办?”
“我这可是头胎,生孩子真的有那么痛么?”
有些话,她们平素不好意思跟御医说,但木乔是个女子,问起来就大胆许多。
韦皇后一见这场面不乐意了,怎么了?这是怎么了!明明是她召木乔来挑错处的,怎么成安胎生产课了?
清咳了两声,大殿顿时鸦雀无声了。韦皇后又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发难,只道,“既然你们都有如此之多的题,不如回头再来传索姑娘过去细问。
这会子先领了赏,回宫去吧。”
这是要开赶了。嫔妃再不数多言,默然退下。
木脊心想,她也起身告退吧。可是韦皇后却道,“你且等等。”
就这么把行着礼的木乔先晾下来了,木乔一直保持深蹲万福,一下两下不觉得,时间一长,那可是要人命的。
只觉脖子上开始有汗悄悄的淌进了衣里,起码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了,可韦皇后却半点让她们起身的意思都没有。
这是要故意找茬了是吧?木乔心中正飞速转动着,要如何应对。却听身后低低的闷声一响,是青槐受不住这样陡然寂静下来后的肃杀气息,蹲不稳而摔倒在地。
这一下变故来得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青槐吓得傻了,哆嗦着嘴唇连求饶都不会了。
肖嬷嬷伺机飞快的给木乔打了眼色,来不及多想,木乔已经转蹲为跪,开口求情了,“请皇后娘娘恕罪,小婢年幼胆怯,不是故意在凤驾前失仪的,望娘娘勿怪!”
韦皇后等了这么半天,终于抓住一个破绽,岂肯轻易放过?把脸一沉,“奴婢无礼,也是主子教导无方,一并该罚。来人呀!”
还没等她吩咐处罚决定,肖嬷嬷急急原地叩头道,“皇后娘娘,奴婢该死!我家姑娘不是有意疏忽的,她年纪尚小,房中丫头皆由奴婢教导。是奴婢没有教好她们宫规,请皇后娘娘责罚!”
肖嬷嬷的话里含了几层意思,一是替木乔开脱,二是往自己身上揽责。但第三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她点出木乔青槐都不是宫人,便是没有学好宫规那又如何?难道皇后还能以宫规来责罚她们?那才是笑话!
韦皇后在宫里多年,听了她这几句话,顿时心里跟明镜似的,不由得微微色变了,“你这嬷嬷倒是很懂规矩啊!”
肖嬷嬷也不否认,“奴婢多年前曾经有幸在宫中侍候,是以学到一点皮毛。十几年前得蒙皇上皇后天恩,放出宫后,在官宦人家做个小小教习,能有三餐温饱,也是全赖皇上皇后的余恩福泽。”
韦皇后来了点兴趣,“抬起头来回话,你在宫中时曾叫何名?在何处供奉?”
肖嬷嬷温顺的抬起脸,眼神却仍是敬畏的看着地下,“奴婢初进宫时,蒙太监总管赐名素锦。在浣衣局、织补局等多处供奉过。”
韦皇后有些想不起来了,旁边有个老嬷嬷上前,附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韦皇后忽地啊地轻轻低呼一声,再上下打量肖嬷嬷的目光略有不同了。
“原来是你,难怪。”她说完这两句,突然不作声了。只是将目光落在木乔身上,“既然她是你教出来的,怎地还如此不知进退?”
肖嬷嬷答得不紧不慢,“在宫外教习与宫中不同,只学些寻常礼节便罢,是以难入皇后娘娘的法眼。”
就是!木乔心中暗自叫好,她又不是要进宫当娘娘,干嘛要学得跟你一个样儿?俺承认是粗人好了吧?
“回皇后娘娘,臣女自幼颠沛流离,孤苦无依。又因命带煞气,奉皇命这几年都在坤德观修行,奔波于乡野之间,是以连寻常规矩都没学好,行止粗野,心中实在惭愧之极。若非皇上有命,实在是不敢忝居宫中。还望皇后娘娘仁德,别追究臣女的无心之失。”
韦皇后听得心中有火发不出,人家小丫头都这么说了,难道还让她端起架子去责罚吗?她要罚了,岂不就是不够仁德了?
说到底,木乔又不是正经要留在宫中之人,便是失礼些又能怎样?但要这么放过她,韦皇后着实心有不甘,正想寻个合适的借口下台,忽见有小太监急急来报,“皇后娘娘!”
看了一眼木乔,上前掩袖低声道,“皇上在御书房晕过去了。”
韦皇后一听大惊失色,再也没空理会木乔,急急赶了出来。
第198章 内幕
木乔没在皇后那儿听到皇上晕倒的消息,但随后不久,这消息还是传遍了六宫各院。想去探视的嫔妃如过江之鲫,但无一例外全给挡了下来。这时候,就该皇后抖威风了。当家主母是干什么的?就是这种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
韦皇后哪还有心思管一个小小的木乔,第一时间迅速召来自己的亲生儿子,商议对策。他们在密谋什么,连木乔都猜得出来,更何况是江贵妃了。
一迭声的吩咐,“快!立即派人出宫,八百里加急,请四殿下回京!”
“可是娘娘……”宫内的太监管事畏畏缩缩的上前回话,“皇后娘娘下令宫门紧闭,没有她的手谕,谁也不许出宫!”
韦皇后还没傻到这个程度,就算再忙乱,她也知道要先把消息封锁在宫里。
江贵妃气得脸都白了,再也不复往日的镇定优雅,恨恨的在宫里摔了平日最心爱的茶杯,“那个贱人,她这是想谋朝篡位!不行,我们不能这么坐以待毙。一定有办法,一定会有办法的!”
这已经不仅仅是关系荣华富贵的事情,还很有可能关系到他们母子,甚至江氏一族的兴衰安危!江贵妃想,无论如何她都得想法子把消息送出去。
在宫中经营数年,江贵妃还是有她的不少心腹,想了一想,就让她想起一个人来了,叫太监总管悄悄上前耳语几句,太监总管立时恍然,从她这里接过一些贵重的金银器物,出去办事了。
到了第二天大清早,来宫里收马桶秽物的车离开后,杂役房里没多久就发现丢了一个小太监,这是后话了。
江贵妃此时安排妥当,略微能够沉下心来分析问题时,她就想到如果皇上不能醒来,就此撒了手,她自然要做好准备,拼死一搏。但若是皇上能够醒来那却是最好的情况。但在此之前,她却必须弄清楚,皇上究竟是为什么会突然晕倒的。不是说,前不久才新来了一位太医,很是高明吗?那这个人又是从哪里来的?
木乔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居然跟自己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皇上是被气晕的。
气晕他的是一道奏折,奏折是木乔的干爹霍公亮亲自捉刀写的,而奏折的起因却是霍梓文那小子装神弄鬼的搞出来的。
木乔困在深宫自然不知,但京城里的百姓却都传遍了。
最早是京西一口百姓常用的水井突然莫名其妙-的沸腾了,那水泡冒得咕嘟咕嘟的,好不吓人。当时保甲迅速禀告了官府,可官差也没见过这种稀罕事,难道让他们下井里去拿个井龙王出来拷问?那才是疯了!
后来是闻讯而来的一个老道士毛遂自荐的作了一场法事,丢了几张符咒下去才算是把这口沸腾的水井渐渐止住了。
差役问他原因老道士捋须长叹,却什么也不肯说。这下子可把大伙儿的好奇心全都吊上来了,不说就不让他走。
那老道士这才面有难色的扔下句模棱两可的话“物换星移,日升日落,皆是定数,非人力所及。”
这意思其实不深,便是没读过书的百姓们议论几句也是能猜出个大概来的。天子是太阳,这日头要换了,是不是说要改朝换代了?
如果说这一件事是凑巧,那么过了没几日,又有只不知是谁家的大公鸡居然威武雄壮的飞到城南一处最高的树顶上,慷慨激昂的打鸣生怕人家听不见。
可那么高的树,它究竟是怎么飞上去的?
种种怪现象越传越玄乎,再后来,甚至有人开始传说,据某些专业人士透露,皇上的紫微星黯淡无光又迟迟不立太子,现在十几颗小星星争奇斗艳,看着虽然好看,但一旦紫微星凋零,那必要酿成刀兵之灾,让生灵涂炭。
老百姓们一听这下可人心惶惶了,大伙儿不怎么关心哪个皇子做皇上,却都操心不能让十几个皇子打起来。
你们当官的动动嘴,最后拼死拼活的可都是小老百姓。大伙儿就不理解了,那十几颗小星星不都是皇上的亲生儿子么?你随便捡一个安上去,早些把天下定了,咱别这么提心吊胆的闹内讧了行不?
于是乎,霍太傅的这道奏折恰如其分的递了上去。为了江山社稷,请皇上早立太子,为了安抚民心,请皇上早立太子。
当然,霍太傅私心里也在说,为了早点把我女儿放出来,也请您早立太子吧。
别把她一个小丫头弄在里头做风箱里的小老鼠了,她胆儿小,经不起折腾。
为了宝贝女儿,霍公亮几乎把毕生才学都使出来了,写的那个奏折那叫一个文辞优美,铿锵有力,看得皇上当时一口气就提不上来,彻底震晕过去了。
当然,这里头更有蒋太医的功劳,人家把皇上的身子苦心调养成这样,就等着这烈火烹油的来一下子。
当然,你也不能说人家下毒谋害了皇上,高明的大夫是不屑于用毒的。这就好比是病人原本就朝不保夕了,但如果苟延残喘,也只能病病歪歪的拖个一年半载。但若是把他全部的潜能激发出来,让他痛痛快快活上三个月,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人道关怀。
总之病人的要求是要“好”,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夫并没有做错什
现在皇上倒了,但大局还未定下,没有他的圣旨,谁敢自立新君?那也是要出乱子的。
不过霍梓文的心已经可以放下一大半了,只要皇上再不能整出什么幺蛾子来,他家的阿乔就暂时安全了。只要等到大局已定,想来她就可以出来了。
不仅他这么想,木乔此时也在这么想,“肖嬷嬷,您说我现在可以去请求皇后,放咱们出宫么?”
肖嬷嬷难得的点头微笑,“姑娘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咱们试试。”
皇上昏迷不醒的消息可以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太久。
几日不上朝,群臣自然已经知道出了事。有些亲贵权臣要来探视,这却是连韦皇后也挡不住的。否则,若是惹得大臣们起了疑心,那便是拥立三殿下当了皇上,那史官的刀笔也是能动荡国本的。
但韦皇后完全可以利用这小小的时间差,将一切可以布置的事情安排妥当。至于一个小小的木乔,留她在宫中可以,但放她出去更省点
“让她走吧。”一听宫人们来报,韦皇后连见也不想见,就随口打发了出去。
但李妃却因出了这样大事,也以侍疾为由,留在宫中协理,此时正好听见,却心中一动,忙道,“母后,不可。”
韦皇后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挥手让侍从下去,方道,“我知道你跟这丫头有些心结,但此时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时候,何苦为了一个小丫头片子多生波澜?她是索家女儿,又是霍太傅将来的儿媳妇,此时放过她,便等于赢得了这两家的支持。在这个节骨眼上,咱们多一个支持者总比多一个反对者强。你素来是个聪明大度的,怎么此时反倒糊涂起来?”
李妃忙解释道,“母后,非是儿臣小气,而正是顾虑到这一层,才要将她留在宫里。索姑娘是父皇召进宫里的人,现在父皇病着,若是母后作主将人放出,这岂不是更让人猜疑?再一个,便是儿臣不说,母后也知道这索姑娘在殿下心中,是怎样要紧的人。若是贸然将她放出,只怕那别有用心之人便想通过她下手,要胁殿下了。是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