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1番外 作者:桂仁(起点vip12-08-03完结)
“不能解的么?”韦后却紧追不舍,“若是再过几年。恐怕会误了她的终身大事吧?”又和善的看向木乔,“古来娥皇女英也是佳话,索小姐家风端正,必是明理之人,自然会与正妻好好相处,哪有什么横刀夺爱之事?若得皇上成全,封你做贵妾。身分也不可与寻常妾室相比。便是索大人和索夫人,想来也不会见怪吧?”
话给堵到这个份上,让万氏怎么说?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三殿下杨烜终于站出来说话了,“母后恩及天下,本是这丫头的福气。但她命该如此,若是道长强行替其破解,只怕会引来后患。不如随遇而安,或者自有机缘等着她呢?”
“三殿下真的是很喜欢这丫头呢。”江贵妃掩面而笑。说出佟正恩的心事。怎么三殿下不惜得罪母亲,也要维护这小丫头?
若说他对木乔没有一点私心,那恐怕也实在说不过去。但三殿下一向洁身自好,并不十分看重女色。他这究竟安的是什么心?佟正恩颇为费神。
江贵妃低低在皇上面前告密,“臣妾听闻,三殿下特意将府中的爱马都赠这丫头了,就是她今儿所穿的衣裳也是。臣妾不过小小的激上两句,引个话头出来,没想到他就急了。”
“你呀你呀!”皇上似是心情颇好的笑嗔了江贵妃一眼,却又瞧着玉衡问道,“这丫头身上的煞气厉害么?可有妨碍?”
玉衡深知皇上脾气,听他这口气便顺势道,“除了不宜早婚,最好还让她多抄几卷经书,供奉神灵。”
这个木乔不怕,不就是写字么?她在霍家已经养成习惯了,正好练字。
但皇上听了,却只微微颔首,似乎还不甚满意。
忽地,有人站了出来,“北方胡族正向我大魏求娶,他们那儿民风彪悍,并无面相一说。索家小姐系出敦煌,父皇也说甚有男儿气概,不如便收作宗室之女,和亲出塞,也是一番美谈!”
木乔直愣愣的扭过脖子,这是哪位呀?她到底是砸了他们家的灶台,还是把他家孩子摔井里了?连这种话居然都说得出口!
什么美谈,分明是想借她身上的煞气去带霉别人吧?
涉及国事,玉衡不便插嘴,还是三殿下站出来说话,“四弟所言差矣,北方胡族向我大魏求娶的是皇室宗亲,宫中自有适龄待嫁的公主。咱们身为皇室血脉,怎好为了一已之私,就忍心让臣子们骨肉分离?索小姐年未及笈,如此稚龄,让她代公主远嫁,不仅不合人情,也实在有辱国体!”
“三哥这话可不对吧?”四殿下脸上依旧带着笑,但目光却阴沉无比,“前朝的隆庆公主,不也是臣室女儿?说到年龄的话,索小姐小是小了些,但此去塞外和亲,路途遥远,诸事操办起来,总也得一二年的工夫,那时不就刚好了?况且真人方才也说,索小姐是个有福气的,能为朝廷立下这样的汗马功劳,便是整个敦煌索氏也应该感到无上光荣!”
光荣你妹!木乔胸中怒火高涨,心知自己已经被无辜的卷入到朝廷斗争中来了。现在无论她说什么,都已经起不到作用,反而还会给人拿住话柄,惹来纠纷。于是,她所能做的,只能闭上嘴巴,不发一言。
佟正恩心思急转,已经多少瞧出些眉目来。
皇后除了三殿下一个儿子外,只有一个女儿,早已嫁人。而现在宫中年岁最大的女儿便是江贵妃的亲女,四殿下的亲妹妹,昭华公主。
胡族来求亲,理所当然轮到她,想是江贵妃和四殿下舍不得,便布了这个局,想找木乔做这个替死鬼。
三殿下故意把木乔请来,又让她引起众人的瞩目,恐怕是早就设计好的。他与四殿下的争斗已是公开的秘密,若是能借着此次机会狠狠打压老四那边,于他可是大大的有利。
所以接下来,三殿下一定会保住木乔。
果然,见四殿下针锋相对,三殿下并未慌张,身如磐石,目若静水,半点波澜不惊,“四弟,你也听到真人方才所说索小姐面带煞气了,类似的话真人在索小姐寿诞那日也曾当众说过,在京中不是秘密。虽说胡人不拘小节,但若是有心打听一番,知道我们大魏在明知索小姐不宜过早婚配之时,仍将她收作宗室女,和亲番邦,这会令得番邦友邻作何感想?会不会以为我们大魏是假借和亲,故意派一个这样女子嫁去,以动摇他们的根本?”
他略顿一顿,“即便是等到索小姐及笈之后再行成婚,但毕竟议亲之事却已是迫在眉睫了。我大魏素来号称礼仪之邦,诚信示人,若是做出这等行径,岂与小人无异?此事还请父皇裁决!”
有理!木乔坚决支持,杨烜已经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皇上就是想找个臣子女儿送往番邦和亲,也得另选他人了。
韦皇后觑着皇上那意思,递了个台阶过去,板着面孔先训自己儿子,“今儿乃是元宵佳节,怎么好好的又谈上国事了?皇儿也太不懂事,快回去坐着吧。来人,去本宫处取两份礼来,赏索夫人和索小姐,你们也退下去好好观灯吧。”
“慢着!”原本以为尘埃落定的事情,却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话,又中断了,“皇后且不必忙着打赏,便是观灯,留在此处不也不样?不多她们两个位置,添张几案便是。”
皇上嘴里说得轻巧,但重抬起眼打量木乔时的目光却与方才有了极大的不同,不再是漫不经心,而带着一种颇为玩味的审视,就象一只刚刚睡醒的老虎注视着自己的猎物,让人心惊胆寒。
“让索小姐去和亲,那是说笑了。”他先否认了四殿下的提议,后又笑得,“朕方才总觉得似有什么事没想起来,这会子终于想起来了。朕记得,辅国大将军叶离好象至今还没有续娶吧?”
此言一出,不独是皇后,就连三殿下也微微色变。佟正恩暗自挑眉,看来,这场博弈四殿下是输了,但皇上亲自上阵了。
这是要试探三殿下的底限吧,那三殿下又该如何应对?
木乔心中一紧,什么将军?一把年纪还不续娶,多半是有问题的吧?
霍梓文离京多年,也无法晓得这军中事务,偷眼看玉衡的神色,却是说不出的凝重。难道有什么不妥?他的后背也开始冒冷汗了。
只听皇上兴致颇高,“我记得从前叶将军也在朕面前提过,说是自己杀戮太重,命中带煞,寻常女子皆受不住他的煞气,故此自夫人亡故后鳏居多年,一直不愿续娶。方才听真人说这小丫头面带煞气,朕听在耳中便觉得耳熟。现在想来,他们二人许是天生一对。真人,你说可是?”
玉衡笑道,“皇上说得不错!若是可以,让贫道合合他二人的八字,兴许还真的般配。”
皇上满意的点头微笑,“此事若是能够玉成,倒是道长一桩大功德。叶家世代忠良,朕要亲自下旨赐婚,务必让叶将军少了后顾之忧,而索小姐也不便担心会夺人所爱了。”
这竟是——要定了么?木乔一颗心惶惶悠悠,如风中落叶,再也顾不得礼节的偷看向霍梓文,小脸惨白。
哥呀,现在可咋办?
第117章 叶离 T
霍梓文紧咬牙关,才忍住上前说话的冲动。
方才在玉衡回话的时候,右手背到身后摆了摆,示意不可造次。霍梓文不明究里,只能在情况没有到最后那一步时,暂且闭嘴。
不过若是真的事情坏到那一步,他也有法子力挽狂澜,只是恐怕,要连累家中名声受损了。
三殿下脸色甚是不好,却终究没有继续公然顶撞下去。韦皇后略有些歉意的看了儿子一眼,却又长舒了口气,若是将木乔嫁了叶离,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四殿下和母亲江贵妃对一个眼神,也噤声坐下。皇上不肯让木乔代昭华和亲,但也没有点明一定让昭华去和亲,他们还有机会,不行再找一个替死鬼。
只不过扫过三殿下时,眼光里明显含了一份戏谑。千方百计要护着的小丫头却给父皇摆了一道,到底还是他输得更多一些!
皇上此刻化身月老,乱点鸳鸯谱的心情极好,“朕记得叶将军年前便告了假,带着一双佳儿回京省亲。朕不忍打扰他一家团聚,是以没有宣诏,说不定此刻就在宫门外看焰火。就算人不在京中,也必定在丰县的老宅子里,离京也不过一二百里地。可有哪位好管亲事的愿意替朕跑这一趟,去要下叶将军的生辰八字?”
这分明就是要人凑趣了,佟正恩略一思忖,笑着出列,“如陛下不弃,微臣不才,愿意领这趟差事。”
不管两位殿下斗得如何,先讨好皇上,总是没错。
“好好好,那这份御酒就赐与佟爱卿。算是朕替你践行了。你们都是年轻人,说起话来也便利一些。”皇上显然非常高兴,还逗着趣。“见到叶将军,让他有空把两个孩子也带到宫里来转转,跟他说。朕这儿可新进了些好马,他要是不来。可就没他的份儿了!”
大殿里又是言笑晏晏,在这些贵客的后面,又加了一张小几,让万氏和木乔坐了。
满天的焰火依旧继续,花灯也变幻着美丽的光怪陆离,但木乔已经全然无心欣赏。皇上究竟要把她嫁给什么人?那叶离,怎么一提起来所有的人都闭了嘴?
回家的路上。木乔想向万氏打听,可万氏也是一头雾水,“此事还是等回家问过你的父亲吧。”
可惜此事,连索光弼也是不知道的。只怕连霍公亮,也不甚清楚。佟正恩斜眼看着三殿下,在想自己要不要出这个面,把内里实情告诉木乔或是索家的人?
沈亦儒为了宽木乔的心,说他必去打听,可是连接几日都不见消息传来,只查出那日茶中加了些迷药。但又无法进宫追查。知道了又有什么用?
倒是玉衡打发清风观的小道士来,正儿八经要走了她的生辰八字,木乔知道,此事多半有些不妙了。
至于霍家。干爹亲自写给她的信中,也只能提供一份明面上的消息。
叶离,年二十八,授辅国大将军一职,官拜二品。
在大魏朝的历史上,能这么年轻就身居如此高位,除了开国时几位重臣,再无先例。不过人家那是赶上了好时候,但这叶离凭什么呢?
凭家世,也凭他的真本事。
叶家先祖原是大魏朝开国皇帝的马伕,在某次开疆拓土的失败战役中,换了主子的衣裳替死,护驾有功,在高祖建国之后,便封赏了他的子侄。
也不知这死忠的血统到底有多强大,总之是传了一代又一代,叶家人成了当朝皇帝的心腹死士。为国捐躯的叶氏子孙不计其数,家中有三个世袭的爵位,极受荣宠。
而叶离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不可避免的从小就被耳提面命,既要忠君,又要习武。但一个人再有本事,远在边关,京城又有谁能赏识?
英雄诞生于十六岁的那年除夕,北方胡族突袭边关,而大魏士兵因为过年思乡,一时猝不及防,竟给人偷袭成功,打开了城门。
边关主帅叶老将军得信,从家宴上匆匆赶至前线,连铠甲都未来得及披挂,只凭着手中一把青锋剑,便带领亲兵杀向敌军。
可惜老将军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便是战死,仍不能阻止胡族入侵,一路势如破竹。给打个措手不及的大魏朝,区区数十日,便连失三十三座大小城池,一路狼烟烧至京城。
天子震惊,群臣震惊。
但在这样的时候,有些人却不顾国家安危,还在那儿争执推卸责任,说边关失守全是叶家玩忽职守的过错。
当时来京城亲戚家游玩的叶离侥幸避过一祸,却连夜就赶回了边关。
也不知他是如何游说本地百姓和残兵败将,竟随他组织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队,在没有得到朝廷任何支援,任何命令的情况,悍不畏死的顶风冒雪,深入胡地,寻到了王庭所在,将那里的王公亲贵,珍珠宝石劫掠一空,又将南进胡族的粮食烧毁大半,这才解了京城之危,换回大魏丢失的城池。
而在局势平定之后,叶离仅带少数随从,身穿孝服,赶着十几辆马车进京。车上没有张蓬,无遮无拦的堆放着他们叶家人的断肢残骸。
或是断头,或是少足,无一不迎向刀锋,惨不忍睹。其中有一只小手,分明出自孩童之身,那是叶家年仅七岁的稚儿,整只手腕都被砍下来了,但小手中却仍是紧握着一把沾血的小刀,便是死了,也掰不动半分。
那一夜,叶家上上下下共死了一百八十一口,无一全尸。沿途百姓看了,莫不失声痛哭。而车至京城,皇上亲自带着文武百姓素服相迎。自此之后,再无人敢对叶家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