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霸王闯春秋
正在此时,外面专韦来通报,韩庆先生到了。
帐门掀开,韩庆疾步走了进来,面色严肃道:“智宣子起兵了。足足六万大军,以智国为先锋大将率战车一百余,直扑临而去。意图十分明显,打算先相国一步到达临。”
果然……姬凌云不由微皱眉头道:“可有姬子吴地消息?”
韩庆摇了摇头道:“自从姬子吴进入智公府以后就未再有消息。怕是已经……”
“先不管这些……”姬凌云制止了韩庆的猜测道:“以相国之才,智国还不是他的对手。这临归属我军,这点绝对错不了。唯一摆开我们面前的难题就是赵鞅,赵鞅不除,我军难以放开手脚。”
这时,孙武子插了句话,“进攻,不断的进攻。从进攻中寻找敌人破绽,不要居于眼前。以正合,以奇胜。”
进攻,不断的进攻,从进攻中寻找敌人破绽?
姬凌云听闻这话有如拨云见青天,又惊又喜,环顾两人,放声大笑,“孙上将军说的既是,既然他要死守,让他死守好了。我们不断的向其余各地发动攻击,与相国汇合直攻智宣子大军。我到要看看他能够忍耐几日。只要他们出得彭城,以我军的实力一定可以稳占上风。”
这到不是姬凌云口气狂妄,晋国将士精锐不假,但精通群战之术的吴国将士也未必会逊色他们。尤其是此刻,吴国经济地飞速发展,他手上已经有了五千骑兵,戈盾手早就全部淘汰,转为了刀盾手,杀伤力又何止是上升一筹。
况且,晋国之所以威镇天下,主要原因乃是所向无敌的战车阵。姬凌云胸中早已经有了克制战车的绝妙之法。
“传令下去全军上下死守营寨,所有将军各守本分不得有误。”姬凌云带着自信的微笑下达了命令,如今他还须等待伍子胥的消息。
只要伍子胥拿下临,一切计划才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此刻伍子胥正率大军抵达昌邑,一路上他们并未受到任何抵抗,反而倍受百姓欢迎。昌邑离齐都临尚有百里,大军两日方可到达。
这时,斥候来报:“大人,临以西三百里处发现智氏先锋大将智国,他们以战车代步,速度极快,估计在三日后就可到达临。”
“三日?”伍子胥低声沉吟,微笑的捻着胡须道:“有趣,有趣,多年来老夫首次为吴统兵,对方就送上了这么重地大礼,真是感激不尽。”
智国与他的一百乘战车,在伍子胥眼中已经成了送上门的功绩。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四十八章 大战淄川口(上)
日后,伍子胥来到了临城下,潜在齐地的姜良第一伍子胥。
两人并立城下。
姜良不断向伍子胥讲述着城中的一切,“临此刻有两千守军,人数不多,但均是精锐之士。他们是晋国赵家军的嫡系队伍,个个身经百战。而我军远来,一万五千将士中有一万水军,不善于攻城。余下五千虽也是百战之士,但却没有攻城器械。临时制造过时间不够,若是强攻只怕要耗费一日时间,而智国的一百五十余乘战车近一万军马离此处不过大半日的路程。依照预算,我们尚没有拿下临,智国便会抵达战场。”
伍子胥习惯性的捻着胡须问道:“大半日,我得到的情报可是一日?”
姜良苦笑道:“那智国是智氏一族少有的大将,他同智果合称为‘智氏双壁’。论极阵战才干,他们由在智宣子之上。在大周不甚有名,但在匈奴却是杀神一般的人物。匈奴最惧怕的四人正是赵鞅、赵毋恤、智国、智果。智国知道临城的重要,以令全军加速。这齐国百年来均是实力大国,官道宽大而平稳。战车飞驰起来,那不是一般的快。”
姜良有些心事重重,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预算永远无法代替事实,出征前那华丽的预算,一到真正实行起来却是变的困难重重。
“眼下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智国到来之前攻克临。”姜良提出了自己地建议。
伍子胥“哈哈”一笑。“姜太宰莫要如此。用大王的话来说这就是几人忧天,皇帝不急太监急。”
他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但对于姬凌云口中的那些名词,却是异常喜欢。
“时间我们有的是!”伍子胥面色冷酷,成竹在胸。
姜良大喜:“莫非相国以有了破城妙计?”
“没有!”伍子胥望着远处,幽幽道:“但智宣子的本部大军离我们还有六、七日的路程。只要我们将智国地这一百五十余乘战车消灭,我们不就多出了六、七日的时间了。何必那么麻烦,想什么攻城之法。”
“嘿嘿”姜良尴尬的笑了起来,古怪的看着伍子胥,自己虽以谋略见长,但也粗通军略,可跟伍子胥、孙武子在一起,某些时候会有一种自己是三岁小孩的感触。
临对整个战局如此重要。若是常人一定发疯的向临发动攻势,而伍子胥却不慌不忙的将目光放在消灭对方的大军之上。
难道这就是所谓地差距?
姜良心底不由一阵失落。
伍子胥看了姜良一眼道:“用兵之法,莫过六字‘以正合,以奇胜’。既然那智国看透了我们的意图,夺取临,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按照他的想法去干?难道让要我们激发对方的士气,开阔他们的思路?这等找死的蠢事,老夫才不去做。搅乱对方的思路,诱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这才是真正的决胜之道。”
伍子胥对兵法的认识丝毫不在孙武子之下。
姜良大悟作揖道:“谢相国指点。”
这时,端科由远处飞快地奔袭过来道:“大人。临城二十里外有一出叫做川口的支流,乃是水的支流,地形极低,智国要想到达临这条支流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好!”伍子胥昂首大笑道:“破敌之处,便是此地。”
“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地形。”伍子胥策马而去。智国匹夫,又怎能在能他眼中存在一丝分量。
***************************
通往临的官道上,尘土遮天盖地一百五十余乘战车齐奔,那声势足以让数万大军胆寒。尤其是这冠甲天下的晋国战车。
百年来,晋国战车阵几乎是无敌地象征,他们所到之处,无不是人仰马翻,秋风扫叶。
智国长相甚是威武。满面的剽悍之色,多年的飞驰并未在他脸上出现任何疲倦,反而异常兴奋。
他常年与匈奴交战,但却未遇到了中原敌手。也不知这伍子胥是否如传言一般厉害,暗自忖道:“伍子胥,可别让智某失望。”
他望向身旁的一位商贾打扮的的年轻人轻蔑道:“小鬼,这里
还有多少里。”这小鬼是他从路上抓来的一个向导,熟悉。就是胆子贼小,比晋国的娘们还不如,逮住他地当时,还吓的尿了裤子。
小鬼缩在战车一角战战兢兢道:“前方在过四十里便是临,临商业发达,沿着这官道直走,过条小溪东行二十里就到了。”
智国命人敲起金锣,传令全军休息。
—
副将不解询问。
智国坦然道:“久闻伍子胥乃智谋之士,我军远来疲乏,继续奔驰难免不会被对方所趁。休息半个时辰,然后一口气奔行四十里,直冲吴国大军,让那些无知的吴兵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战车。哼,一些不知所谓地家伙。打败了一群无能的战车队,就妄自称战车的天敌,他们吴国也配?”
在吴越之战中,吴国奇迹般的以步卒消灭了越国的六百乘战车。在这种以战车为上的世界中,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因此,有人将吴国称为“战车的天敌”,这话传入依靠战车而无敌天下的晋国兵将的耳中自是一种耻辱。尤其是智国,智国自幼对战车情有独钟,成年后用战车杀的匈奴望风而逃。此次战斗,他力争前锋,目的正是要为战车正名,告诉世人只有战车才是真正的无敌,无人可克。
“报,我军附近出现小股吴兵,他们对我后方将士射了一轮弓箭已经退去。李副将询问是否要追击?”正当智国闭目休息的时候,一传令兵由后方赶上。
智国面带讥笑,区区小计,怎能瞒我,冷声道:“不追,原地待命。”
盏茶功夫,又有一人来报:
“中军遭受小股吴兵的袭击。”
“右军遭受小股吴兵的袭击。”
“左军遭受小股吴兵的袭击。”
短短小半个时辰,智国的先锋军竟然受到了五次不同程度的袭击,而且一次比一次急促。先锋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死了近百人。可他们却未伤到一个吴兵。
先锋军上下恼怒不已,纷纷向智国求战。但智国却只给了他们七个字:“不准,死守,违令斩。”
全军将士大为不解,不知向来果断的智国为什么这次会这么胆小。但智国自己心底清楚,他望了全军将士一眼,继续闭目休息。
伍子胥并不是那些莽撞好战的匈奴。他以战术称雄,吴国目前的情况跟晋国智氏很是相似。吴国要想占据主动必须占领临,而智氏想要无后顾之患也必须占领临。临如此重要,此刻的伍子胥必然是在强攻临。由于怕遭到自己的这支军队的袭击,刻意安排了这些小股吴兵吸引自己的注意,拖延自己赶到战场的时间。
现在追击正好中了对方的计策,养精蓄锐,恢复体力后,再一举冲至临,阻止吴国夺城。如此才是他们目前最需要办的事情。
半个时辰后,智家军再度飞奔起来。休息过的他们跑的更快,更有声势。尤其是莫名其妙的的奇袭都让他们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恨不得立刻冲到临,杀吴兵一个落花流水,哭爹喊娘。
奔行二十里,智国已经率兵来到川口。
一队整齐的吴兵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没有任何语言,也没有任何鼓声。
第一排千支弩,像一千道电光般,向迎阵冲来的百辆战车疾射而去,向最着名的车战之术宣战。
强劲的弩,透穿过披甲的马身,透穿过披甲持戈的战士,透穿过披甲持弓的箭手,一时人仰马翻,整队战车,以有一部分乱成一团,战士从马车上倒撞下地,鲜血飞溅。
还有十辆马车继续冲来。刚好第二排千枝弩箭及时射出,智家军又一次人仰马翻,血染黄沙。
吴军一齐欢呼,大声耻笑。
智国眉头一皱,手一挥先头部队,在重重革盾的掩护下,缓缓从十多个摆渡口源源不绝地越过川口。
智家军不负盛名,行军迅速,不到半一个时辰已有小部分军队越过川口,临时搭起供给战马通行的木桥,并在这边背靠川口摆开战阵。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四十九章 大战淄川口(下)
子胥和姜良高踞马上,远远眺看着撕杀中的战场。
吴国凭借弩箭之利,利用川口的阻挡给了智氏先锋军一个残酷的教训。
“晋国就是不学乖,还将战车拿出来献丑。”伍子胥一脸的轻松,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马,那么他们可以轻易的策马过河。但战车却是不行,且不说河底的淤泥,石头,就算是水的冲力也够他们喝上一壶的。
在这种没有桥的情况下,对岸晋国战车几乎成了这边吴国弩箭的活靶子——只有被射的份。(这点象极了中国男足)
突然,智家军改变了作战方针,以专门防治弩箭的重革盾兵为前锋渡河阻挡箭雨,一部分入水抢修搭建浮桥。
晋国智家军虽不如赵家军,身经百战,但智宣子才大气粗,全军上下都配备最好的装备。论实力并不在他们之下。
加上智国治军严谨,智家军在失利的情况下,丝毫没有任何胆怯,认真的执行着智国的命令。
伍子胥见智国如此迅速的选择了正确的应对方法,并且还在短时间内搭建了两座可供战车通过的浮桥,也不由赞许的点了点头。
“这智国到是有些本事。”当然,仅仅只是有些而已。
智家军的重革盾兵开始向前移动。战车也一架一架地缓缓驶过浮桥。不一刻,以有三十架过了浮桥,他们已经坐好了冲锋的准备。
这一招用的极妙,阻挡智家军的吴兵只有两千,却均是弩箭手。实力有限,他们只能对付一支部队。若弩箭手瞄准的是重革盾兵。那么一旦战车启动起来将是这些弩箭手的噩梦。倘若弩箭手瞄准地是战车队,那么重革盾兵将会趁机近身肉搏。
伍子胥坦然自若道:“点烟!”
一堆狼烟高高升起,那两千弩箭手见了竟然毫无征兆的拔腿就跑。智家军看的莫名其妙,想要追击却听见智国禁止追击的命令。
姜良奇道:“怎么不追了?以智家军的战车足以追上。”
伍子胥奇怪的看着姜良一眼,姜良自觉失言,尴尬的笑了起来。
伍子胥悠然道:“因为他太相信自己了,以为我们这些都是做作。为了推延他们到达临的一种手段,因此。不想将时间花在这无聊地追敌之上。太过重视临——这将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真正的战斗这才刚刚开始。”伍子胥一指侍卫道:“点狼烟。”
又一股黑烟高高升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