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霸王闯春秋
“真正的战斗这才刚刚开始。”伍子胥一指侍卫道:“点狼烟。”
又一股黑烟高高升起。
对于智国下令禁止追击一事,许多将士都不甚了解。智国也不愿多做解释,在主观上他已经认定了伍子胥在攻打临,为了尽快的到达临,吃些小亏算不了什么。吴兵攻的越是频繁,越是代表他们的急噪。
突然,他所乘坐的战车停了下来,四匹马不安分的胡乱鸣叫,仿佛天要踏下来一般。智国急忙扶稳战定,心觉奇怪。这些马都是上等的北地战马。怎会突然发狂。
惊疑间,耳中蓦地传来一声巨响,随之又有轰隆之声,其声撼天震地,动魄惊魂,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怪声。
有的士兵惊呼连连:“洪水来啦
智国翘首而望。“隆隆”地洪水如一座座小山,劈头盖脸涌了进来,川口立刻积满了近一丈深的水,浮桥上的士兵冲得七零八乱,浮桥了消失无踪,呼救的绝望声听之令人心碎。
智国呆滞看到挣扎水中的不习水性的军士心中痛如刀绞。
原来,早在不久前,伍子胥已经让人在上游以沙土填高河坝蓄积水源。由于时间不长。所蓄水源不足。
因此,这水不大,只是一股冲劲,但这股冲劲却将智国地先锋军截成了两段。已经达到了伍子胥意料中的效果。
“起鼓!”见到这一幕的伍子胥下达了全军冲锋的命令。
咚!咚!咚!
一下接一下传来的战鼓。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近。显然打算以压倒性地兵力、雷霆万钧的优势,迅速以泰山盖顶的声势,击溃晋师。
决定性的一刻,终於来临。
却跃、张吟、王双共计一万大军源源杀出,直接冲向了川口西岸地先锋军。另一方,即川口东岸,端科、诸奎也各领三千大军杀出。
吴兵两面夹击,晋国那威镇天下的战车完全发挥不出威力。他们被却跃、端科两头一挤,纷纷落入河中。
胜负昭然若揭。
见吴兵以稳超胜券,姜良长叹了一口道:“看相国用兵,仿佛就如同欣赏歌舞一般。步步若定,将对方的每一步棋都算计在内。”
伍子胥一捻胡须道:“打仗就是如此,不是被算计,就是在对方算计中。想要打好战就不应该依照常理来行。倘若发觉自己的意图被对方察觉,无论目的多么重要必须放弃。因为,你的目的以在对方眼中,不管怎么掩饰,只要他不改初衷,直攻要害失败的依旧是你。”
这一战直杀到当日黄昏,吴军取得全面胜利。智国的一万雄师伤亡大半,被困在了川口的河中,直把把川口变成了血河。
六名副将战死沙场,智国仅以身免,率领残余退向西方,同智宣子汇合。
战后伍子胥辖胜利之势来到了临城下,劝降不得后。
伍子胥看着临,双眼冒火召集了众将道:“现在你们有五日的时间攻打临,这五日中你们一万多人若拿不下这区区两千人就可以集体自尽谢罪了。”
当然用不了五日,临守将得知智氏先锋战败后士气大减,被一拥而上的吴兵杀败,临落陷。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五十章 秘密武器
下最难熬的事情莫过于等待,无休止的等待。在未确切消息,姬凌云只能按兵不动。
如今局势模糊,在兵力上姬凌云处于绝对的劣势。
智宣子的六万大军加上赵鞅的一万,对方的兵力已经高达七万有余,而且大部分都是战车。战车虽不如骑兵,但那冲击力却是远在骑兵之上。一旦失去了临那也意味着这场侵齐之战彻底失败。
毕竟在对方已经控制住一半齐国的情况下,以他们的实力还不至于能够毫无忌惮的在齐国攻城略地。
虽然他很信任伍子胥,但这终究还是战场,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英明如拿破仑•;波拿巴者也会意外的在滑铁卢这么一个小地方苍鹰折翼。
很显然姬凌云这种多心存属多余,伍子胥的战报很快便传至他的手上。
“六月十六日,相国弃临转战智氏先锋军。与智国战于川口,决水截断敌先锋军,并以合围之势,破智国,斩六将,克临。智氏先锋军落水战死者近约万人。智国残部突破重围,西行与大军汇合。”
姬凌云急促地念道,声音洪亮之极。
“打得好,伐齐之胜,伍相国当居首功。”姬凌云眉飞色舞,拿下临战斗的主动权便掌控在了自己手上。
孰话说控制篮板就是控制比赛,而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就是掌握胜利。
“利用智国地主观意念。步步设伏,掌握自动。好一招,出奇制胜,反其道而行。”孙武子一眼就看穿了伍子胥这计划的精华,赞许的点了点头,暗忖这老伙计的战术还是一如以往的犀利。
姬凌云面色一整。大笑道:“伍相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我们也没有里要在这里跟赵鞅这缩头乌龟在这里消耗下去。”
顿了一顿,他下令道:“传令全军,绕开彭城向淳于城、杞城出发。”
孙武子意动问道:“大王可有什么打算?”
姬凌云直得一笑道:“寡人准备不理会赵鞅,北上同伍相国合军一处。”
孙武子眼中微微露出惊讶之色,随即问道:“这是为何?”
“我军以得临,掌握了战场地主动,完全没有必要跟赵鞅在这里消耗下去。赵鞅这坚固的乌龟壳。我们是没发打破,可也不需要打破。只要我们战胜了智宣子的大军,赵鞅将不战而败。何况,赵鞅不可能看着我军与伍相国汇合而无动于衷。”姬凌云目光深邃平静道:“赵鞅不愿意于我们正面交战,寡人就要逼迫赵鞅不得不于我一战。”
此法乃姬凌云在得到孙武子的提示后偶然中想到的一招出动出击之法。
依照目前的情况,死守赵鞅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因为,赵鞅存在的目地只是为了协助智宣子夺取齐国。纵然他们破了赵鞅的大军,甚至将赵鞅杀了,他们依旧还是要跟势大的智宣子一战。
反之,若他们破了智宣子。那么赵鞅的全盘计划将会终结,而他也将困死在彭城。当然,赵鞅不至于傻到在彭城等死。
而唯一的办法便是与智宣子联军。
孙武子点头道:“确实是好计,我们同子胥联军,将会实力大涨。而赵鞅与智宣子联军,虽然在兵力上可以胜过我们许多。但他们心不在一处。实际却是相互提防,使诈。如此,反而会减弱对方的力量。”
“孙上将军说是极是……”姬凌云瞪着孙武子咬牙切齿,面目狰狞。这个计策最妙的地方就是在此处。姬凌云、伍子胥、孙武子三个目标一致,合作默契。两军合为一处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然赵鞅的目的是消耗智宣子与自己的实力,智宣子老奸巨滑也不会傻到完全相信赵鞅。他们两军加起来只怕是一加一小于一地结果。
为了拟定这个计策,姬凌云连续想了整整一日,可谓是茶不思。饭不想。可孙武子却是一语道破他这计策的最妙之处。使得他有充分有理由怀疑孙武子早就心有定计,只是他一直藏在心底,不说出来让自己在一旁想破脑袋。
当然,孙武子是否真的以有定计。也只有他一人知晓。
姬凌云全军拔寨而起,大军直朝临行去。一路上那些曾被赵鞅攻克的城池在姬凌云的强势下,纷纷望风而降。
************************
城!
“好厉害的姬凌云!”
赵鞅得到伍子胥攻下临地消息后就觉得心中不妙,果然没有多久他就听到姬凌云拔寨绕过彭城北上的消息。
—
他是何等聪明,心思机敏当世不做第二人想,略微一思索心里便跟明镜似的,已将来龙去脉想得通通透透。
他原本打算拖住姬凌云,任由智宣子与伍子胥在临死斗,消弱两家实力。但此刻姬凌云北上,恐怕已经瞧出了自己的打算,意图直接击破智宣子,以求速胜。
赵双好奇道:“主上,姬凌云此举动难道不怕粮道被我军切断吗?”
赵鞅摇头道:“没用的,吴国水军天下无双,他们水上运输,纵是我们有心,也无力动手。”
顿了一顿,长长叹了口气道:“进也不是,退也不能,前途两难也!”
智宣子此刻确实占据兵力上的优势,但他不识得兵。智国、智果有大将之才,可又哪里是姬凌云、伍子胥、孙武子这三位旷世奇才的对手。两军真若交锋,智宣子必败无疑。自己确实无意生还而归,但也不能就这样活活被困死。唯一的办法只有放弃彭城同智宣子联军,尽可能地以兵力取胜。
有他在,也许能够减少自己同智宣子之间的矛盾。
赵鞅想到了一个人——疵。那个智谋不逊色自己被自己派出去担任了三十年卧底的人才。
****************************
“参见大王。”伍子胥、姜良、却跃、端科等将至城外迎接。
连日行军,姬凌云终于抵达了临,纵身下马,将众人扶起大笑道:“取得临,诸位功高卓著,回到姑苏后,寡人定当重重有赏。”
他拉着伍子胥大笑道:“尤其是||处以第一强国自居,从来不将各国诸侯看在眼中,不可一世。结果如何?还不是被我大吴杀的哭爹喊娘,片甲不流?相国那一招出奇制胜大展我吴国威风,真是痛快之极。”
伍子胥笑容满面,连连谦逊,若有所指道:“大王实在套抬举伍某人了,那智宣子算什么东西,一个不知兵地蠢物罢了。胜他有何希奇,怎值大王如此赞誉?到是赵鞅有些能力,遇上他当许谨慎行事。”
姬凌云心地暗赞,跟聪明人说话就是遐意,自己不过觉得这附近有智宣子的眼线。记起智宣子以貌取人,重视颜面这一弱点。临时起意,想羞辱智宣子一番,让他昏昏脑袋。这才刚一开头,伍子胥就心领神会,高声附和,还顺道挑拨离间,配合默契。
姬凌云安排展如镇守北海县,以北海、临为犄角,严阵以待。
智宣子果然知道了姬凌云、伍子胥当众羞辱他一事。大怒气急,来临城下强攻挑衅。姬凌云留了一个心眼,并未出示自己的秘密武器——陌刀手。仅以长矛手应战,便让智宣子损失惨重,狼狈而归。
此后,智宣子也不敢在小瞧姬凌云,不在贸然出兵。
在彭城的赵鞅果然暗耐不住,弃了彭城向智宣子靠拢。路上,姬凌云让项鹰不断以骑兵袭扰,而赵鞅拒不出战来到了智宣子以南的五离外驻扎。
两日后,赵鞅同智宣子合围一处。
虽然智宣子、赵鞅都再三严令,两军不得互斗。但智氏、赵氏敌对三十年,谁看谁都看不顺眼。
小兵对小兵,将军对将军。
两者暗中相斗,言语相征,怎么样也避免不了。就连设宴喝酒,他们也要分个高低,摆出不将对方灌倒取得胜利誓不罢休的模样,可谓热闹非常。
吴国情报首领张言多次将智氏、赵氏暗斗的情况传给了姬凌云等人,笑得众人都直不起腰来。
“大王,智宣子、赵鞅又联名送来战书,请求大王决死一战。”韩庆拿着手中的战书将又字说的特别严重。因为,这已经是第六封了。
“烧了!”姬凌云看也不看微笑的回了两字。
如今局面只有依靠战术取胜,但智氏、赵氏正在兴头上,自己怎好意思打扰他们,况且,对付战车的秘密武器还在未到的运输船上。想到这里,姬凌云心中露出得意的微笑。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五十一章 临淄定策
明,正午。
沧海是齐国的内海,三面环陆,在齐之北、晋之东、燕之南。与蓬莱遥相对峙,岸线所围的形态好似一个葫芦,这里地势极为险要。
三国时期,曹操破袁后就曾在晋之东登山望远,并写下了《观沧海》这不朽的诗篇。在春秋时期,这险要的地势却无人敢于问津。
齐国尚且有国水军的记载,但晋、燕豪杰十之八九都是汗鸭子,这沧海便成了无人立足的死亡区域。
当然,例外在这日打破。数十艘大型运输船出现在了沧海上方,他们准确的避开所有礁石,停泊在了下密口岸。
这些全都归功于水军的三千健儿。前些日子三千吴国健儿亲自畅游沧海,将沧海附近的地形亲身经历一变。哪儿有礁石不利于行船,哪儿可以行船详细的绘制了一份海图。他们用他们的行动征服了这无人问津的沧海。
一袋袋的大米,从运输船上搬下。
在五千将士的守护下,整整四十车的货物运送到了临城中。
吴师在临暂时驻扎,各主要将领又一次集中在齐王的宫殿内,研讨敌我形势,以定作战方针。
姬凌云环顾众将,首先道:“我军现在深入齐国腹地,随时会展开与敌人的主力战。”说完目光转向负责负责情报的姜良道:“只不知现在敌方的部署如何?”
姜良肃容道:“我军自从进入齐人地土地。一路舍重而就轻,巧妙的拿下了临重地。据探子的描述:敌人的调动以临为主。但智宣子、赵鞅结仇以久,他们虽有心联合一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