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霸王闯春秋
沉吟片刻,想起了姬凌云临走之前说的话:
“多多注意与邻邦的关系,匈奴乃豺狼之国一定不会就此罢休。如今,他们元气大伤,一时间内很难再有实力来犯我国。但那文章却不得不防,这个人口才很好,指不定会说服一些人在寡人与三晋决战地时候,来趁火打劫。一些小摩擦能忍则忍,大事化小,小事记心,等收拾了三晋后就是算总账的时候了。”
难道真给大王算中了?
念此,颜回立刻问道:“近你来,这义渠之戎与秦国的关系如何?”
贾德大夫不知所云,答道:“关系并不融洽,在多年前曾经南下攻打秦国,连克数城。后来,赢将军以残兵抵御住了对方的攻势,直至援兵抵达。最后,在伍封老将军和赢将军的齐心下收复了失地,双方交谈停战。之后秦国实力逐渐加强,义渠之戎也不敢前来冒犯了。”
“这么说来义渠之戎并非诚心要攻打我吴国!”颜回摸着山羊短须,自语说道。
“这何以见得?”贾德大夫问道。
“秦国强大他们都不敢随便冒犯,我吴国的实力数倍于秦,若非得到他人调唆,有人充当后盾,怎敢轻易来犯?”颜回分析这说道。
“言之有理!”史黄大夫认同地点着头道:“但这有什么关系?”
颜回笑了起来道:“关系可大了。如果义渠之戎是受人调唆的,那便证明他并无与我吴国为敌之意,只不过是受到了利益的或者是他人的蒙蔽。只要我们能够再度说服于他,这一战自然打不成了。”
顿了一顿,他说道:“先不惊动大王。十日后,若没有我地音讯,可按史黄大夫之意休书于大王,请求援兵。”
史黄大夫、贾德大夫大震,叫道:“大人要亲自前往?”
颜回整理了一下仪表,笑道:“责无旁贷,你们等我的好消息。”姬凌云口中的成语已经传遍了天下,如今通晓学问的人,都会说上一两句。
颜回只带了仲由一人前往义渠之戎的都城义渠。
一路上所见,颜回以大致了解义渠之戎的行政情况,虽然义渠之戎的习性逐渐改变,不在是随草木而居。他们也耕种起了土地,但因技术水平底下,又无精良地器械,产量不高,维持不了生计,大都分地收入还是来至于畜牧。
见此,颜回心中以有定计。
一到义渠,颜回便以表明身份要求面见义渠王。
颜回是雍州的最高执法者,义渠王当然知道此人是自己即将面对地敌人,略一沉吟,问道:“他们来了几人?”
属下道:“只有两人而已。”
“请他们进来!”义渠王神色阴晴不定,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卫兵的带领下,颜回见到了义渠王。
颜回从未见过比他更豪华的人,仅仅只是他头顶高冠那嵌着两排九颗大小相若的红色宝玉,可见一般。只要其中的一颗,足以让一家三口几辈子衣食无忧。
他身上的黄色绵袍缠绕着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奢华贵气,系腰的带子光芒闪烁,金箔银片,互相辉映,从头到脚没有一件装饰不是价值连城的。
即便是他坐下的那卧席都是由最上等的丝绸所制,卧席的露角处金光闪闪,居然是十分罕有的金沙。
这个时代,所谓的金子大部分都是黄铜,真金却是少之又少。而金沙却是真金中的真金,以最纯的上等金块磨碎而成,价值非凡。
这一身行头,当今世上只怕无能能比,至少二十倍于姬凌云。
第十三部 一统天下 第二十九章 嘴利如枪
义渠这里商业并不繁华,人口也不算多,但这里却是通往秦国以及中原的必经道路之一。任何人都知道中原天朝物产丰富。一个匹略微精致的布匹、绸缎在晒塞外西域都可以卖成天价。
因此过往中原的商贾可谓络绎不绝,而义渠王做的就是这个无本的买卖,想要从他的领地经过,必须支付高额的买路费用,否则他的军队会让你一无所有。当然,也可以绕路而行,但世人都知塞外不比中原。这里,马贼、强盗横行无忌,无人过问,多走一些路都可能会被马贼、强盗盯上,然后吃掉。
义渠王这种无本的买卖虽然做的毫无道理,但他却颇讲信用,只要你交了高额的买路费,他便会保你在他的领地里不受到任何的危害。
为了生命,绝大部分的商人都愿意从义渠王的领地经过,也因此义渠王越来越富有。毕竟,这是无本的买卖,想不发财都不行。
颜回也知道这么回事,但想不到义渠王会奢侈如此。心中不由一笑,暗忖:“这义渠王富的流油,一定不会为金钱所动,看来以财游说这路不通。”
察言观色是一个说客最基本的本领,颜回显然已经进入了角色,继续打量着义渠王。
这义渠王身材中等,年纪在四十许间,脸白无须,但脸目精明。
所卧之处是高上三层的平台,台阶下十数名名武士分列两旁,胆小者只看这等声势,已够心寒胆丧。
在颜回不卑不亢的作揖问好时。义渠王坐了起来,细长的眼瞪了开来,射出两道凌厉地目光,落在颜回身上,打量了好一会后,冷哼道:“吴国使臣穿的就这么寒碜?”
颜回跟随孔子游历天下时,以节俭而闻名,即便当上雍州刺史也是一切从简。来的时候。为了不丢吴国的颜面,他特地挑选了一套比较好的衣裳,以丝绸制成。但这跟义渠王的服饰比较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颜回面上露出一丝羞色,叹道:“说来惭愧,这已经是在下最好的衣裳了。跟义渠王实在无法相比,即便是我家大王也远远无法跟您相比。不,不是相比,而是提也别提。大王的一身似乎还没有您桂冠上地那颗宝石珍贵。”
义渠王为之愕然。他这一生见过不少使者,没有一个不是大势的夸耀自己的国家,象颜回这样贬低自己国家的却无一人。
义渠王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讥笑:“可我却听说吴国是成周第一诸侯,实力强大。经济实力也异常地好,坐拥了中原的所有宝地,富庶之处,遍地是宝藏啊。”
颜回点了点头道:“这话有些夸张,但也有些依据。不过在我吴国以节俭为德,我家大王只将金钱用于军事上。用于百姓上,对于穿着从来不讲究。所以,我们个个都寒碜的很,实在丢人。”
一番话。登时让义渠王脸上的讥笑消失无踪,作为一个上位者,他比谁都明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军事力量才是一切。
一时间,义渠王觉得自己特别的肤浅。以往所有的使者见到他这幅模样,不是大势称赞就是露出羡慕、贪婪的眼光,而眼前这位吴国使者似乎对这些财宝无动于衷。
沉默了会儿,义渠王道:“你可知道本王以决定在十日后出兵攻打吴国?”
颜回笑道:“知道。也因此而来。”
“你就不怕我杀了你?”义渠王一脸的寒意。
“怕、当然怕。”颜回很诚实地说道:“世上没有人不怕死。怕死是一个人的天性。只不过有些事情超越了生死,可以让人不惧死亡。所以。我来了。”
义渠王大赞道:“说得好,我不杀你,你回去吧,但本王已经答应了人家,本王向来守信,这一次也不例外。本来有杀你祭旗的念头,但此刻本王敬你是个人物,让你回去。”
颜回突然信心十足,笑道:“大王所说的人家可是匈奴的文章?”
“你是如何得知?”义渠王露出惊愕之色,猜到匈奴并不稀奇,但直接说出文章就耐人寻味了。
颜回笑道:“猜的,大王可知文章是什么人物?文章,小人也,最长于诡计。当年,他入秦国为相,看似为秦国效命,其实在暗地里却帮助匈奴谋取秦地。这借助他人之力,达到自己地目的可是他的专长。”
颜回的话若有所指。
义渠王疑声道:“你是说文章在利用本王,借助本王地手对付吴国,然后他在暗中牟利?”
“十之八九!”颜回继续道:“匈奴做梦都在想夺取秦地,试问他如何会将好处让给大
义渠王透露道:“这他说了,他说匈奴新败,以他之力,对付不了吴国。所以请本王出手,双方合力,平分秦地。”
颜回眼中闪过一丝利芒,他已从义渠王口中套出了义渠王向得到的东西。秦国土地,这才是让义渠王心动的原因。
略以沉吟,颜回突然大笑了起来:“不知大王要秦国的土地有什么用,当做摆设吗?”
义渠王面色一沉:“秦地富饶,本王自有用处。”
颜回针锋相对:“秦地富饶……哈哈……秦地富饶……不错,秦地确实富饶,但这是对我们周人说的,对你们……未必吧。大王,不知你想过没有,秦国的土地经过开采,只适合耕种粮食、稻米,并不适合畜牧,你们要来何用?以你们的耕种技术,以你们地科技,以你们地人口,就算得到那片富饶的土地也耕种不出来很多地粮食吧?”
义渠王心中一震。
第十三部 一统天下 第三十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秦地富庶,义渠王比谁都清楚,秦国的那一片片肥沃的稻田,正是他心动的原因之一。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适不适合这片土地。
这就好比一个生意人,他看到别人贩卖丝绸,只是短短年余时间就赚了大钱。于是,也心动的开始贩卖丝绸,结果亏的一塌糊涂,倾家荡产。
综合起来只有一个原因:他们只是看到了其中的成效,却忽视了当中的辛酸,忽视了自己是否能够象对方一样将秦国的田地种出同秦国一样的粮食。
义渠王的神色惊疑不定。
颜回似乎以成竹在胸,滔滔不绝的说道:“义渠王,在下管理秦地所有的政务,对于秦地的内政那是无所不知。我可以明确的告诉您,我秦地有一十二万户,合计百姓四十三万七千八百九十六人,除去一些商贩、樵夫、工人等零头,平均每人分摊两亩田地,一年便可耕种出八十万亩良田,若收成好,一年的产出的粮食足够秦地所有百姓食用三年以上。由此可见,秦地富庶不假。但是冒昧的问上一句,贵国共有多少百姓?”
“这个……”义渠王实在难以开口。
颜回信心十足的说道:“依照早下计算,贵国百姓不足二十万。其中还因连年打战,以妇孺居多。暂且就算贵国有二十万人劳动力,但这二十万中其中有十五六万以畜牧为生,余下四至五万才真正的依靠种田为生。贵国的耕种技术低下,耕种所得的收成远不如畜牧。仅有这四至五万人,大王要那么多土地有什么用处呢?”
义渠王被说得哑口无言,冷静的开始分析了起来。在他们义渠,真正靠耕种为生的其实才不过两万而已。
“或许你可以说掠夺我们百姓为奴隶。帮助你们耕种。这点,奉劝大王一句,想也别想。我家大王地四十五万大军抽不开身,但也不会让贵国的心愿得逞。在我们吴国有一句话叫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王出兵之日,秦国所有百姓将会分批撤人汉中和函谷关外,将所有房屋,稻田付之一炬。一个瓦罐也不会留给你们。等到,我家大王平定北地的时候,四十五万大军会夺回这失去的一切,并且让义渠这个国家在历上消失。”颜回说的斩钉截铁,神色也异常的激动,跟先前的温文尔雅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义渠王厉声吼道:“你这是在威胁本王。”
“然也!”颜回高傲的昂着头,神色显得有些傲慢。
义渠王笑了起来。“你真不怕本王杀了你?”
颜回平静的笑道:“在来之前,在下已经做好了死地准备,所以此刻任凭义渠王处治。”
此时此刻,义渠王才真正认真考虑起来,并且已经有了答案。
是非曲直,一切利弊颜回已经分析的透彻,只要静下心来细细一想,便可看出个中利益。,义渠王忽然觉得秦国并非如想想中的那般适合自己。同时,自己入秦已经得不到任何好处。仅仅为了一点点对自己可有可无的土地。自己犯得着惹到姬凌云这个吴国豹子吗?
义渠王尴尬的笑了起来,说道:“上国使者请入座。本王被你说服了,这兵本王不出了。”接着,义渠王对外头喊叫道:“来人,上好酒好菜,本王要款待上国使者。”
“不,义渠王,这兵你要出。”颜回见义渠王已经服软。微笑着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来。
“什么?”义渠王也被惊住了。一手掏了掏耳朵,似乎在怀疑自己听错了。
颜回微笑说道:“这话您没有听错。在下也没有说错。这兵要出,但不是对我吴国,而是对匈奴出兵。”
义渠王呆立了半响,神色古怪的看着颜回,不知道自己的士兵为什么突然之间变香了,人人都想利用起来。
颜回知道义渠王并不相信自己,于是说道:“义渠王,对于你来说拥有草场,远远胜于拥有土地。但据我所知,匈奴可是据有草原最丰盛地草场。”
义渠王满心苦笑,话是这么说不错,但也要有实力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