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霸王闯春秋
是为了赵鞅。”
“赵叔父?”智琳面色惊疑不定,四卿明争暗斗,但表面却是以兄弟相称。
“正是……”
韩庆来晋国的目的确实是为了赵鞅,只是智宣子也陷入了进来,韩庆也算不得说假话,见智琳有些不信确认道:“赵鞅最近的举动有些反常,大王觉得赵鞅很有可能对我吴国不利。大王乃世间之名君,为保吴国安泰,命我入晋国调查。但我意外发觉赵鞅与智叔父暗中密谋一事,此事很有可能威胁到我大吴国的利益。”
“于是,你就混进了智公府了?”智琳面色大好智宣子同韩庆是她最亲近的两个人,只要他们不相互敌对,其他一切她都不在乎。
智琳突然喜道:“小毛哥哥,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智琳不等韩庆多说就拉着他走出房间。
两人一马一轿向绛都城外走去,往北走了五里,到达了城郊北园。城郊北园其实是沿湖地广大森林区。间中点缀些亭台,景色雅致,是避暑的一处胜地,智家产业。当年,智琳同韩庆初次相遇的地方就是此处。
进入园中,两人见附近无人。并肩在沿湖的树林内穿插而行,秋林红树,景色优美。想起童年趣事,两人心中充满了欢娱。
穿过一条入林的小径,转了几转,眼前一亮,出现了一小片林中的空地,中间一所木构小亭。
两人相互对坐。交谈甚欢。
韩庆满心思愁,骤然间他心内忽起警兆,耳中依稀传来“哈哈”笑声。
韩庆魂飞魄散,但迅速回复冷静,道:“有人来了。”说罢翻身,跳下了水潭,躲在一旁地水藻中。
片刻后,一阴霾的声音传入韩庆耳中:“琳儿,你怎独自再此?”
韩庆知道这人定是晋国实力最强的掌权者——智宣子。
智琳先道:“见过父亲,疵先生。”随后答道:“家里闷的荒,出来走走。到了这里想一个人静静。”
韩庆闻言暗赞智琳机灵,同时也神色大动,这智宣子、疵来此,不知为得是什么?
智宣子长叹了口气,“你还是忘不了他。说不定他早死了。”
“爹……”智琳语气沉闷伤心。
“好好好!”智宣子立刻求饶道:“也罢,爹不管了。你且去别处逛逛,为父有大事同疵先生商议。”
智琳远去的脚步声响起。~反常,是不是那日赵鞅跟主上订了什么无法告诉属下的协议?”
韩庆只觉得心仿佛要从胸口跳出来一般,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在韩庆离去后。姬凌云的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变法之上。他通晓中华千年历史,知道变法才是兴国之道。
齐之强在于管仲地改革,魏之雄在于李的“李变法”,秦之尊在于商鞅的“商鞅变法”。楚之盛亦在于吴起的“吴起变法”。
其中“李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这三种变法,只有“李变法”取得了成功,其他都以失败告终。但仅仅是失败后遗留下来的成效却是让两国受用无穷。
但姬凌云清楚,所谓的变法就是时代的过渡,一个由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制度的一次转变。
历史上李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地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商鞅变法、吴起变法,无不受到李变法的影响。
历史上
带动的这次转变,使得魏国进入封建时代,而其他处于奴隶时代,稳占据了历史变革的先机。魏国初期的强大,也是这番道理。
吴国现在人口不缺,经济不缺,但跟齐国、晋国比起来却是相差甚远。想要凌驾于他们,唯一地办法就是在思想上,科技上超越他们。首先步入封建时代,以封建时代对抗他们的奴隶时代。
为此,姬凌云日夜不休的回忆着“李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变法中的各种关键要素,想破了脑袋,着重选择了六条。其中分围两篇分别是经篇、军政篇。
经济篇有三:
一、废井田、开陌。所谓“陌”,指“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横者称“陌”。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奖励百姓开设农副产业。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充分利用空闲地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
二、拟定一部法律,将刑法分为重罪、中罪、轻罪。重罪祸急家人,决不姑息;中罪,处决个人,不连累家小;轻罪以严惩,但不至死,以劳力赎罪。以此,以此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实行“平法”。在年成好地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军政篇又为:
一、改革军制,精选武士。中选者免除全家徭役,并奖给田宅。
二、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并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精耕战之士。削减无用之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地战斗之士。
—
三、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以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有功劳的贵族子弟,可享受荣华富贵;无功劳的,虽家富,却不得铺张。
姬凌云看着自己放下一切政事,用时一个多月的心血,大由放声大笑,
他爷爷的,老子真他妈得是个天才。
姬凌云以前不懂得政务,历史上记载的那些变法他根本分不清楚好坏,书上说好就好,书上评坏就坏。
但现在不同,姬凌云经过鬼谷子的言传身教,墨翟的指导,自己的见闻,伍子胥的辅佐,他的治国之能,早已非同寻常。经过的研究,姬凌云发觉“李变法”全面4020,但偏重经济。“商鞅变法”重视中央集权制,商鞅根据李、吴起所留下来的经验,将变法施行的更加彻底,尤其是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更是神来之鞅变法”中的法令太过严苛,他的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最后的“吴起变法”恰好与“李变法”相左,轻视经济而着重与军政。
将“李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这三种变法中的精髓融和,便成了姬凌云此刻写出的新的变法。
姬凌云冽着嘴甚是得意的想道,这几条就叫做“凌云变法”吧,嘿,我姬凌云也要在历史的潮流中秀上一秀。
重新看了一遍“凌云变法”,条拟定一部法律的最末加上了一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一点相当重要,姬凌云不知守天下的难,却已经知道打天下的苦,他不想自己以后的孩子肆意的败坏他打出来的江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
姬凌云将“凌云变法”收拾好,暗想却不知伍相国他们看到这些会有什么表情。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三十二章 紧急军情
成了“凌云变法”中的上了一觉后,才精神百倍的起床来。
西施亲自为姬凌云穿衣,郑旦嚼着嘴巴道:“知道你想当一个好大王,可是……也没有必要如此拼命吧。”
姬凌云见西施、郑旦、姜柔眼中都有担忧之色,伸手在郑旦嚼着的嘴巴上刮了一刮“嘿嘿”笑道:“以后不会了,大事我已经理出了一个头绪,余下的事情就教由伍相国他们便可以了。”说完手不安分的向三女袭去。
嬉闹一阵,姬凌云神清气爽召集了伍子胥、孙武子、姜良、管四位吴国的主心骨。
伍子胥、孙武子、姜良、管见姬凌云精神大好,不由放心下来,同时也奇怪不已。姬凌云作风严谨,少有不处理政务的情况发生。
一个月前,姬凌云突然将所有政务通通交由他们处理,自己一人在书房中埋头苦干,不知做些什么。但从姬凌云那严肃的神情可出,他并非偷懒而荒芜国政。
伍子胥、孙武子都他们任由姬凌云“胡来”,他们则全力处理着吴国所有的政务。
伍子胥奇道:“大王这一个月究竟在忙些什么?此刻应当告诉我们了吧?”
姬凌云见伍子胥并不在意,将四份拷贝的“凌云变法”分别发给四人。嘿,如此不在意,呆会自有你们大吃一惊地时候。
姬凌云道:“这是寡人这一个月的心血,诸位参考参考。”
伍子胥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刹那间神色无比严肃,双眼死死的瞪着“凌云变法”。
孙武子依旧面沉如水。但那副仿佛天踏下来也不当一回事的表情出现了一丝松动。
姜良、管也沉静无比,时儿点头,时儿皱眉。
四人的表情,姬凌云尽收眼底,微住。
良久,伍子胥干咳两声开口道:“这回天下要大乱喽……”
姬凌云吓了一跳道:“就这些?盖地地赞美类。
伍子胥看着姬凌云。大王这真是惟恐天下不乱,不过……我喜欢。
伍子胥“嘿嘿”扬了扬手上的“凌云变法”笑道:“这些改革没有一点将周氏王朝看在眼内。”
周氏王朝算个什么东西?
姬凌云两眼一白道:“什么周氏王朝?那周天子的血统未必就见得比我高贵。按照诸侯法典,诸侯有权利处理一切领土内的事物,另外,伍相国的眼中难道还有周室王朝?”
姬凌云这话说的却有几分道理,西周、东周王室混乱,在加上周文王姬昌又喜欢乱任义子,周氏血统极度混乱。而吴国开国之主泰姬昌的新兄弟,当年泰伯将位子让姬昌,姬昌才能当上西伯侯。吴国一脉当传。当今天子却也未必及的上。
伍子胥见姬凌云地狂言也觉得有些道理点头道:“这改革确实是好,所有措施无不针对我国的弊处。尤其是这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这点老夫深意为然。将士参军不外呼功勋,钱财,此二十等爵制较之赵鞅的‘军功爵’强上百倍。将士们闻之。那个还不想卖命一战,为大王效死命。”
所谓“军功爵”,其实质含义便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它是新兴阶级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一项措施。当年,赵鞅戚地誓师即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免”,此开创了军功爵的先河。但却远没有二十等爵制来的实在。
秦人好战,但未必比的上丹扬的吴地的勇士以及赵燕豪侠。可秦人越战越勇正是因为这令秦人疯狂,嗜战成性的二十等爵制。如此推崇战功,使得秦国军队地战斗力大大增强。
这二十等爵制也是商鞅变法中最精彩的部位。
姬凌云无耻的道:“那是自然,这可是我多日的心血结晶,那赵鞅如何比的了。”姬凌云此刻已经习惯了无耻的侵占产权生涯。若有人不服,姬凌云也大可道:我地变法早商鞅变法两百年,谁抄袭谁的一目了然。
孙武子一语种地道:“世上早已没有人将周天子看在眼中,强权才是一切。想要站在天下至高点,必须看的比他人长远。这种大规模,且有意义的改革,正是强吴之关键。”
姜良作揖道:“属下对这改革并无意见,但这‘平法’却有重农轻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