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霸王闯春秋
姬凌云高坐堂上道:“韩太夫,那赵鞅究竟有何用意?”
韩庆面露一丝敬服,道:“赵一脉。”
那日,他同智琳在城郊北园游玩,偶然遇见智宣子、疵。初期打算悄悄离去,却听见智宣子、疵商议起赵鞅的事情来。
春风徐徐,暖人心扉,韩庆在水下凝神暗听。~反常,是不是那日赵鞅跟主上订了什么无法告诉属下的协议?”
智宣子“哈哈”一笑道:“先生无愧为本侯心腹,还是被你看穿了个中奥秘。不错,赵鞅那匹夫意图谋求齐地,将齐地全境赠送与我。”~。。疵不堪与谋么?”
智宣子道:“本侯决无轻视先生之处,只是此事太过骇人,本侯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决定,原打算对此详加思索,等待思虑清晰后再找先生商量。~。。确实需要深虑。”他又沉吟了一会儿,缓缓道:“主上如何看待此事?”
智宣子自得大笑:“这还用说,想必是那赵鞅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为保赵氏,特地如此疯狂地一击。”~
智宣子答道:“不就是趁乱打劫而已。齐国现在分为两派。分别以姜萌、止与姜骜、田恒。不久前,田恒用计大破姜萌、止大军,且连战连捷。姜萌、止如今只剩下一城,且兵不过三千,将不满五员,以到生死存亡之险地。姜萌、但此事以被赵鞅压下……~兵救援姜萌、止。待打败姜骜、田恒以后,在一击消灭姜萌、止
“正是!”智宣子大笑。
“不可!”疵急切道:“主上,周朝开国功臣姜尚的封国,当年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九伯,实得征之’。此后,齐国便有了征伐纵诸侯的权力,诸侯之尊。虽然齐国目前处于内乱,但其影响力却不可谓不大。主上若以此卑劣的手段拿下齐国。一定会招受世人唾骂。”
“哈哈……”智宣子连连大笑,“先生,本侯并非笨蛋。赵鞅如此小计我怎能看不出来?本侯当时就表明一切,除非赵鞅他亲自领兵拿下齐国,在由我接收齐地否则本侯决不从他地要求。”~|
智宣子极其嚣张的说道:“他敢不答应?一但他死,正卿之位,非本侯莫数。国给本侯拿下便罢。若不然本侯灭他赵氏全族。”
韩庆从回忆醒来后,将自己在城郊北园听到的这些消息一字不漏的说了出来。
靠,这赵鞅真***牛,都一个脚进入棺材了。凌云倒吸了口凉气,道:“这家伙难道不怕受到千方唾骂吗?”
“这也是无奈之举吧?”吟道:“晋国地内部我们外人难以看透,但毫无疑问,只要赵鞅一死。以智宣子在晋国的权势,地位,无人可以动摇他担任正卿。那时,智宣子便是晋国的假王,可能在斗的过智宣子。”
殿内众人纷纷赞同。姬凌云也深以为然,之所以,赵鞅能够压制智宣子,才干是其中之一,但最关键的还是赵鞅正卿这一身份。他利用正卿之职,不断挑起战争,将智氏、赵氏的利益结合,这才保全了赵氏。官大一阶,压死人。便是此道理。
只是赵鞅这步棋走的太过疯狂,为了赵氏一族的兴亡,他抛弃了自己得来不易的名声。利用智宣子的野心,以富饶地齐地为饵,诱他暂时放过
赵鞅这算盘打的不可谓不精,一旦智宣子得到齐地,首先就要治理,教化不服的民众。这断时间中,足以让赵毋恤成为赵氏的首领那时,其强大。
只要赵毋恤在这个时候能不能返回晋土了。
何况,对于齐地可不指智宣子一人在意。齐国实力不强,但它是古国之一,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吴越富庶甲天下,这句来称江南一点儿也不夸张,可在这个时代毕竟偏远,许多地方都处于弱势。这齐国正是姬凌云的下一个目标。
想到韩庆那那句“借我吴国之手消灭一个赵鞅,还将我吴国算计再内,成为了他地一把屠刀。”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三十四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人算计,当刀来使,姬凌云眉头微挑道:“不瞒诸位越后。就曾想过我吴国将来的发展。我吴国周遍有五个国家,一为楚国、一为鲁国、一为蔡国、一为国、一为齐国。其中蔡国、国乃小国,不值一菜。鲁国文化大国,但国力不强,经济,人口都不丰,并且咬文嚼字的文士太多。打他们得利少,还有可能遭到他们万千张嘴的唾骂,不值得。”
姬凌云说这里,堂下一阵轰笑。鲁国国力不强,但文士遍地都是出口成脏,下笔如刀的家伙,这点晋国感触最深,众人也均有耳闻。
姬凌云继续道:“唯一值得我军出兵征伐的只有楚国、齐国。其中楚国沃野千里,人口两百余万,乃商贾云集之地,资源十分丰富,此刻论其国力与我国不相上下。而齐国一直保持着东方大国地位,富裕而又强大。他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天下诸侯中位列前三。尤其是盐业,更是天下之冠。但近年来,内乱频频。三年前,齐王之死,使得齐国分裂为两派,相互攻伐,实力由弱于我国。两方相较,自是伐齐得利最大。”
姬凌云顿了一顿,见堂下诸位并无二意,才道:“因此,寡人早有取齐之念,只是我大吴正处于发展阶段,不利出征,只在心中思量而已。如今,赵鞅为了赵氏一脉,设下如此诡计。想要从我们口中夺食。着实可恨。”
姬凌云将齐国喻为口中之食,仿佛以将齐国视为了囊中之物。伍子胥、孙武子、姜良、韩庆、管瑶等人个个觉得姬凌云有些大言不惭,暗自闷笑,但也依稀感觉到姬凌云地志向远非区区齐国那么简单。
伍子胥本就是孤傲之人,凡孤傲者,非绝世之才。便是傻瓜蠢蛋。伍子胥显然属于前者,姬凌云此喻正合他脾胃,大笑道:“大王所言甚是,区区齐国不在话下。赵鞅攻齐也必将有诸多顾及,只要我等将战局把握得当,赵鞅如此举动,将为我吴国作为嫁妆。”
“子胥兄说的不错!”孙武子、伍子胥仿佛就向一队天生的搭档,他们可以在瞬息间明白对方的意图。并互补不足。孙武子淡然道:“赵鞅这死前一赌,可以为赵氏带来极大的利益,也可以将赵氏推向灭亡。齐国国力不强,可却是经济、人口、文化的大国,赵鞅这违背信义之策,绝对会引发齐人地愤慨,诛伐,这点对我国相当有利。”
姜良也在第一时间领悟到了他们的意思,笑道:“记得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赵鞅灭齐,必遭敌视。若我们在以盟友的身份进入齐国,则名正而言顺。只要我们破了赵鞅。恰好齐国没有了后代,我们大可以大大方方的接受齐国的一切。齐国百姓对我们也将不会有太多的仇视。”
姬凌云见众人的想法同他差不多,胸中雄心万丈道:“诸位爱卿所言大妙。我们就给赵鞅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充当我军嫁衣。”
好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王就是非同一般,韩庆心中大赞道:“赵鞅此人不可等闲视之。其之谨慎,世间少有。为测万全,大王可以励精图治不露任何准备开战的措施。同时,大王可以先与齐国建立邦交。令齐国百姓对我们吴国友好,进一步减少吞噬齐国后,所受到地排斥。”
韩庆说到这里面露古怪之色道:“最好的方法是同齐国联姻,如此对我国最有利处。”
联姻,姬凌云精神一震笑道:“齐国有知名美女吗?”
言外之意,可不就是不漂亮的绝对不娶吗?
想哪去了,韩庆脑袋冒出一丝冷汗道:“并非王子想的那样,由齐国同我们联姻,而是我们同齐国联姻。齐王姜萌的王后在不久前病逝,正好缺上一位王后。”
怎么不早说,害我丢脸,姬凌云白了他一眼尴尬道:“齐国王后也不能随便找个女子,我国哪有匹配的?”
“这个不难”比方说伍相国的孙女,孙上将军的孙女,只要有名望配得上齐王就可。”
这小子够狡猾的,伍子胥双眼一亮大笑:“这个包在老夫身上,不就是孙女吗,老夫有的
多少有多少。老夫府上地那些歌姬个个都有不错的个深明大意,心有牵挂的不难。”
够贼,殿内诸位目瞪口呆,只有孙武子、韩庆面色不改,早有此念。
姬凌云也醒悟过来,不禁大笑,又是改革,又是联姻,如此大的动作。若非知情人氏,谁又料想的到自己已经将目标锁定在了齐国呢。
姬凌云道:“将姬子吴给我传来。”
齐国临。
姬子吴奉姬凌云之命来临结盟,说媒,一抵城中,来到齐王宫外求见。
此刻姜骜、田恒正愉快的交谈着,丝毫没有意识到暴风雨地来临。
姜骜豪气道:“如今姜萌、止已经是寡人手中鱼肉,不出月余,寡人就可一统齐国上下,再现我大齐雄风。”
田恒连忙道贺,心中却是万分不屑。若非他协助,姜骜那些许才干哪能稳坐王位。
—
就在这时,外面报到:“报禀齐王,有吴国大夫姬子吴到此,欲见大王。在王宫外叩见。”
姜骜、田恒相继一惊。
姜骜道:“这姬子吴来意如何?”
田恒摇头道:“不知,但吴国正在搞什么变法,应该不至于与我国为难,不可怠慢,请他入内。”
姜骜是田恒刻意选出来的傀儡,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儿,一到关键时刻全靠田恒那主意,传命道:“相请姬大夫!”
姬子吴上堂,见姜骜面有忧色,上前深深一礼:“齐王在上,外臣姬子吴拜见。”
姜骜看了田恒一眼开口问道:“大夫少礼,不知大夫今日到此,有何贵干?”
姬子吴道:“大王,吴齐两国本世代交好,但因范蠡狗贼挑唆,才使得兵戎相见。大王今以灭越,不想在起战祸,愿意同齐国结为盟友。两国友临,互通贸易。为显诚意,恰有一门好亲,故不避嫌隙,特来作媒。”
姜骜大喜,齐国内乱连连又无固定盟友。新锐吴国,正是理想对象。姬子吴此来正合他们意思,忙道:“不知哪家的千金?”
姬子吴答道:“我吴国伍相国有一孙女,年方二九,才貌双全,欲许大王。”
姜骜大惊失色:“当真?”伍子胥是吴国的四朝元老,其孙女的地位丝毫不逊色与王亲国戚。
姬子吴微笑点头。
田恒暗道:“吴越偏远,他们虽灭越,但实力未必强的过我国。那姬凌云生性好战,想必连年征战已经让吴国无力在战。因此,以联姻之法改善两国邦交,我国在灭了姜萌、止后,也要休息恢复国力。结盟对我国大有利处。伍子胥天下之奇才,能同他结亲较之吴国王亲还要好上三分。”他连连示意姜骜同意。
姜骜郑重其事道:“回去告诉你们大王,寡人应许了。从今日起,吴齐乃盟友之邦,唇齿相依,共通贸易,我们立据为证,不得反悔。”
***********************************
吴国王宫。
姬凌云收到姬子吴的来信,昂首大笑道:“事情如此顺利,看来那田恒除了一些阴谋诡计外,其他真地什么也不懂。”
姜良在一旁叹息道:“想那齐国数百年来都是威镇四夷的强国,那知短短几年,竟衰败至此,真是可悲。”
姬凌云两眼一白,齐国如此还不是归功你那一计,他笑道:“太宰安心,弱肉强食是这个世道,永远更改不了的定律。”
同时也对齐国的弱败吹嘘不已,齐国在八百年地春秋战国里,是强大最久的国家。从姜太公开始到齐灭其间齐国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但在春秋末期,齐国却是陷入名副其实的黑暗时代。先有夫差吞齐十万甲兵,短短二十年中就连续换了四任君主,这四任君主其中就有三任是被属下杀死,朝政乱做一团。
姬凌云感慨后道:“齐国的暗弱给了赵鞅可趁之机,也给了我们发展壮大的机会。太宰齐国是你故乡,在赵鞅未发动计划以前,你尽可能的在齐国布下眼线,不得有误。”
姜良领命。
姬凌云看着远方心道:“赵鞅,这回看看究竟是你黄雀,还是我是。”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三十五章 绘制海图
万八千顷的太湖,浩瀚飘渺,波涛石惊。,滋润着满着千万良田,哺育着吴国的芸芸众生。
姬凌云卓立战舰指挥台之上,极目太湖两岸,感慨道:“这太湖乃我吴国之根,千年来,我大吴便是依靠这太湖水而茁壮成长。若无太湖,我吴国焉有今日。”
吴国虽位于长江之畔,但这个时代的治水能力急差,一旦长江怒吼,则千万顷良田将毁于旦夕,房屋瞬间冲毁,百姓无路可逃。
因此,长江水好却不如太湖滋润。姬凌云刚刚从吴兴城而来。此刻吴兴城内聚集了十五万越民,三万各地流民。他们在太湖的滋润下,丰衣足食。
尤其是凌云变法颁布后,吴国的百姓更是养成了培养副业的良好习惯,不在拘束与农夫、猎户、樵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