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十日读





国情分析可以说是一种将一个国家大量的经济数据收集
起来进行分析的多用途工具。上面介绍的就是跨国公司董事
会用以研究公司战略、世界上最优秀的投资机构的经济研究
部门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
经济学总结
总之,MBA 应掌握的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
内容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复杂。
微观经济学:在某一均衡价格,需求和供给相等。消费
者尽量降低机会成本,同时使利润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用最大
化。如果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有反应,经济学家则称这种行为
为弹性。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学派认同政府及消费者开支和消费的正面作用。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朋友们坚
信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起到好的作用。两大阵营均有各自正
当的理由,但在解释经济如何运作时,都没有绝对的说服力。
双方意见统一的是都认为在某一均衡价格下供需相等。
国际经济学:世界各国以“国际收支”的统计方法跟踪
着各自经济的运行情况。若治理国家有方,该国的通货膨胀
就会低,经济会持续增长而且稳定,外汇储备能保持较高水
平,本国货币价格稳定。如果不是这样,该国的经济就会像
黎巴嫩一样陷入泥潭。
好了,现在你就可以用所学的方法,预测你感兴趣的国
家今后经济发展的情况了。
需要掌握的主要词语 (KEY ECONOMICS TAKEAWAYS)
Microeconomics…The study of individual;fami…
ly;pany; and industry economic behavior
Macroeconomics… The study of the behavior of entire
economies
Equilibrium —  The point at which the quantity
supplied equals the quantity demanded and a mutually
agreeable price is determined
Marginal Revenue and Cost—The added revenue and cost
of producing and selling one additional unit
Elasticity—The change in buyers’ demand as a result
of price changes
Market Structures—The petitive environment in an
industry determined by the number of sellers and the
product’s characteristics
Keynesian Theory—Spending and consumption are the
main drivers of an economy。
Monetarist Theory—The size and growth of the money
supply determines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y。 Money makes
the world go around。
Gross National Product—The total amount of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by an economy over a period
of time
The Spending Multiplier—The economic ripple effect
of money being circulated in an economy: Spending for oneperson is ine for another。
Fiscal Policy—A government’s spending policy
Monetary Policy — A government’s policy of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money and interest rates
Adam Smith — The economist who wrote about the
“invisible hand”of capitalism in The Wealth of Nations
in 1776
Artbur Laffer—1980s economist who developed the
Laffer Curve; which illustrated that lower tax rates
would result in higher tax revenues
Balance of Payments—The accounting for the inflows
and outflows of foreign exchange of a country
Country Analysis—A systematic framework to organize
economic data and make predictions about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a nation第九天 战略
本章主题
7S要素模型
价值链
一体化及扩展战略
行业分析
竞争战略
兆示
组合战略
全球化
协同效应
渐进主义
在 MBA 课程中,战略是最令人神往的一门课,因为它提
供机会将你所有的新技能付诸应用。大多数教授坚信战略课
应在完成了大部分必修课后再讲授,原因是它需要 MBA 课程
中所有学科的背景知识。战略课将 MBA 们置身于公司董事长
的位置,而 MBA 们是喜欢这种感觉的。教我战略课的教授曾
说,对战略概念的领略会改变你观察企业的方法。战略思维
是对一个企业及其所属行业、竞争及对手和长、短期经营环
境的综合分析。归根到底,战略是一个公司实现其目标的规
划。
公司管理层常常对他们想要干什么或怎样干不甚了了。
每当此时,他们在会议室内的讨论就会类似于刘易斯·卡罗
尔(Lewis Carroll)所著《爱丽斯温游仙境》中的一幕:
爱丽斯:请你告诉我,从这儿我该往哪里走?
柴郡猫:这要看你想要去哪儿?
爱丽斯:去哪儿我并不介意……
柴郡猫:那么,你往哪儿走都无所谓了。
公司需要有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则,否则,将不可避免地
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而不是左右市场的胜利者。
作为组织组成部分的战略:
7S要素模型(The Seven S Modal)
战略规则不可能在真空中形成,而必须适应于组织,正如促销计划必须适应于相应的产品一样。战略规划包括两个
特性不同的阶段:制订 ( Formation )和执行
(Implementation)。战略家在设计战略规划时要考虑到执
行的问题。托马斯·丁·彼得斯(Thomas J。Peters)在《追
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中创立了 7S 要
素模型。该模型指出,战略必须紧密地融入组织之中。实际
上,这一模型是彼得斯与罗伯特·H·沃特曼(Robert H。
Waterman)和朱利恩 R·菲利普(Julien R。 Philips)共同
创立的,但由于彼得斯口才出众,通常认为他是这一模型的
创立者。7S 要素模型为通考虑公司事务提供了一个框架,以
便诊断公司的问题,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战略。如果一个战略
需要大幅度调整现有组织,即称为重构(Reengineering)。
反之,即称为“组织性调整”(Organizational tinkering)。
7S要素包括:
·结构(Structure)
·系统(System)
·才能(Skills)
·风格(Style)
·员工(Staff)
·首要目标/共同价值(Superordinate Goals/Shared
Value)
·战略(Strategy)
7S要素模型图
Reprinted from Business Horizons; June 1980。1980 b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chool of Business at Indiana University。 Used
with permission。
7S 要素模型  图展示了影响一个组织变革能力的诸多因
素的“多面性” (Multiplicity)和“相互关联性”
(Interconnectedness)。该图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它“没
有起始点或隐含的等级关系”。在任何一个组织,不同的因
素使经营得以运转,在一个“卓越”的组织中,每一 S 要素
都与其它 S 要素互为补充,一致地促进公司目标的实现。这
与第一章中所述的促销计划并无二致,即内部一致
( Internally consistent )和互为支持 ( mutually
supportive)。7S 要素模型是一个有益的工具,可帮助你理
清思路,进而界定并有效地解决复杂问题。
如果你回味一下组织行为一章里展示的基础组织模型(Basic organizational model);对 7S 要素模型你会觉得
似曾相识。战略理论家们从 MBA 其他课程中借用了许多思想
和概念并加以综合。于是,这里既出现了同样的 S 要素,却
也有某些增补和删除。
结构  一个公司的结构会影响其战略规划及变革能力。
组织行为学曾讲过,一个公司的结构可以顾客或地域为焦点。
例如,一个公司如果决定改变其战略,以更好地关照顾客,
就需要采用以顾客(Customer)为重点的结构,将公司所有
的技能用于满足顾客的特殊需要。假定有一家电动工具生产
厂商,出于竞争需要,需将生产、销售、财务分开的功能形
式(Functional form)转变为具有两个顾客部门的组织形式,
其中一个部门为家庭消费者服务,另一个为工业顾客服务。
这两块市场有着不同的需求,通过上述两个核心部门可能有
效地给予满足。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建立类似矩阵式的临
时性结构,组成项目小组专门从事新产品开发。
战略  系一个公司针对或预期其外部环境、顾客或竞争
对手所发生的变化而计划采取的行动(Actions)。一个公司
能够采用的一系列不同战略是本章的重点。
风格  听起来像是基础组织模型中的一个新添要素,但
这一 S 要素更多地是与文化(Culture)相关。文化或风格是
长期向整个组织的所有人员所传递的行为、思维、信念和象
征的总和。鉴于一个公司的固有文化很难改变,制订新战略
时考虑这一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果一个消费品公司一
向保守,势必需要尽全力使自己一件新产品的功效或活力。
历史上,宝洁公司(P&G)被认为是创新节奏慢的公司,但近
来已有就变化,该公司在全国推出 Bounce 牌织物柔软剂之前
曾用数年时间进行市场测试。与此对照的是,Duncan Hines
牌染发剂在开发出来仅15个月后就开始在全国上市。
员工  没有热血之躯,也就没有公司的存在。彼得斯所
讲的员工(Staff)实际上指的是人力资源系统(Systems),
它包括员工的评审、培训、工资以及诸如动机、士气和态度
等无形的精神因素。如果员工们斗志昂扬,公司就有能力去
应变和竞争。高层管理者常常忽视这一因素,一是因为觉得
它并非那么重要,再就是它有太多“感性”的东西,“让人
事部门去应付这些事”是最常见的一种态度。但是,这一软
性要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没有员工的合作,一个公司何以
有能力获得成功!
才能  这一要素与员工紧密相联,是一个公司所拥有的独特的能力与才干。才能(Skills)的范围广至一个员工会
讲西班牙语,对统计学的理解或会使用计算机,等等。有些
公司在某些特定领域非常出色。杜邦(Du Pont)和 3M 公司
以其卓越的研究开发能力而著称。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和通用电器公司的强项是为其产吕提供出色的服务支
持。作为大型综合集团的美国车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则
享誉于对其下属企业进行严格财务控制的能力。国际性公司
需要有懂外语并对其它风俗、文化有深入了解员工。以美国
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为例,它获取这些能力的途
径是雇佣所在市场当地的有识之士为自己服务。
系统  一个组织运营、收集信息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方法
步骤构成了公司的系统(Systems)。如上所述,彼得斯将与
人事有关的系统列为员工的一部分,当然这里所讲的 S 因素
与资金物料的配置与监控以及信息的收集系统不无关系。
当一个公司在市场上面临重大挑战时,管理层必须拥有
关于其运营、顾客及其竞争对手的详细数据以判断形势的严
重性。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有关生产和成本的经营数据。市场
研究和销售跟踪系统提供有关顾客的信息。竞争情报系统则
提供其它公司动态的消息。
首要目标  最后的这一要素是任何组织的核心所在。按
照彼得斯的说法,“首要(Superordinate)一词的词义是位
高一等”。首要目标是那些超乎一般公司目标所表述的指导
性概念,诸如价值观、理想等往往不同于纸面的内容。“首
要目标是一个生意赖以构筑的基础概念”。例如,1980 年彼
得斯写道,称惠普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在组织的各个层次上
都有创新人员”,3M 的首要目标是生产“新产品”,而 IBM
的目标则是“服务顾客”。
在公司谈及目标时总要提及使命宣言 ( Mission
statements)。使命宣言应该是对公司目标和工作重点的一
个准确而简短的表述,不幸的是,这些宣言大多是冗长、乏
味而枯燥的公文。当高级管理人员从某个著名商学院昂贵的
管理培训班学成归来时,他们大多会成立一个专题小或外聘
咨询人员负责起草使命宣言。这种作法含有很大的“低水平
攀比”味道。如果一个公司在其年报中包括了一个使命宣言,
那么所有的竞争者也都会转而编制他们各自的使命宣言。克
莱斯勒和金宝(制汤)公司(Campbell’s soup)年报中的使
命宣言可称作是出类拔萃:
“克莱斯勒的首要目标是使顾客满意。我们通过高超的工艺、创新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