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英豪





脸子看,甚至赶他们走:

“去,去,去,找你们航医看去!”

林超在体育锻炼时,为了抢一个球,被对方的球员拌了一跤,摔到在篮球场上,腿上擦破了一块皮,鲜血直流。虽然伤口很疼,但他感到机会来了,立刻到卫生队去包扎。程志也感到是一个好机会,借口护送林超,一起到卫生队。

林超装出很痛苦的样子,走路故意一瘸一拐,程志搀扶着他。到了卫生队,一进门,程志就直呼:

“张医生,张医生,林超受伤了,快给看看!”

张医生就是新分配来的年轻的军医,是他们追求的对象。张医生一看,就他们两人,他们的航医并没有跟来,就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要是飞行员受伤比较重,航医肯定要跟来,如果不太重,涂点药水,包扎一下的一般处理,航医那里都可以做,用不着到卫生队来。

“你们怎么又来了,这点小伤,航医难到处理不了吗?”

“张医生,不行了,林超疼得很厉害,是不是骨头断了?”

林超皱着眉头,列着嘴,真像是受伤很重的样子,也不说话,由程志替他说。

“是吗?我来看看。”

张医生看到林超的伤口确实在流血,也不好说他们是假装的。就用手把林超的腿活动了一下,并没有发现林超有骨折时的表情,心中就有数了。于是拿来了棉签,双氧水,碘酒等外用药,心里边想边作伤口处理:我叫你们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她先用棉签沾上双氧水,在林超的腿伤上反复涂擦,林超立刻疼得叫了起来:

“哎吆!哎吆!能不能手下留情,轻一点。”

张医生知道用双氧水清洗伤口要比酒精清洗伤口疼多了,所以她故意用双氧水,想给小飞行员来个下马威:

“叫什么叫!这点小伤都忍受不了,还当飞行员哩。”

林超知道自讨没趣,可是不服输,嘴里嘟囔了一句:

“一个大姑娘,心这么狠。”

“你才知道啊?狠的还在后头呢。对你们这些人就要狠一些。”

处理完林超的伤口,两人悻悻的离开了卫生队,临出门时,张医生又嘱咐了一句:

“回去不要见水。”

后来,他们才知道,当时能到部队的女兵,除了文艺兵以外,其他的都是家庭有背景的才能到部队当兵,大部分都是部队领导的子女,她们对部队的情况是再熟悉不过了。飞行职业是一个危险的职业,这对社会上的人来说,了解的不太多,只知道飞行员吃的好,穿的好,很受大家羡慕,其他的,知道的就不多了。但是对于从部队家庭来的女兵来说,她们就很清楚。

有的人在来部队之前,她们的父母就告诉她们,千万不能找飞行员做配偶。在她们的心中,已经有了一条深深的鸿沟,是不可能接受飞行员的。

林超和程志到卫生队后,张志宏和陈大壮他们也结束了体育锻炼,回到宿舍楼洗澡。

“老甘,这回小老广可有的苦头吃了,一定让那个张医生折腾的够呛,你信不信?”陈大壮边洗边跟张志宏说。

“可能吧。”张志宏应付着。

“人家不喜欢他们,你说他们这是何苦呢?”

“这就叫爱情攻势,也可能时间长了,这个山头就攻下来呢。”

“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你没听说吗,这帮高干子女是坚决不找飞行员的,怕飞行员哪一天摔死了,她们当寡妇。”

“我才懒得管她们找什么样的人呢,反正我是不会找她们的。”

“不过老甘,你也得抓紧了。你是我们中年龄最大的,你要是不找个嫂子回来,我们当小弟那好意思先找。”

“那到没有什么关系,有不是亲弟弟。就是亲弟弟,也可以先找,我弟弟不是比我先结婚,现在孩子都有了。”

两人正说着,林超和程志也进到了洗澡间。一进门,林超就直嚷嚷:

“那个小娘们心真狠,真疼死我了。”程志听了他的话,只是笑。

“小老广,这回尝到甜头了吧?你也不看看你是谁,也想去泡女军医,这回知道厉害了吧。”陈大壮听后也插嘴打趣林超:

“像驴子那样的小伙,一表人才,去泡一泡吗,还差不多。”陈大壮说着,又把矛头指向了程志。

“就你小锤子样,永远也长不大,想泡还没人理你哩。”

大家在互相斗趣,但心里都想尽快的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第一百零一章:喜建鹊桥(六)

 转眼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每个人还都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女朋友。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事多磨,大家一边参加正常的训练,一边在业余时间积极的相亲,生活到也增添了不少乐趣。

一天,“快手政委”突然来到张志宏的房间,说:

“小张,你来一下,我找你有点事。”

张志宏不知道政委又要对自己做什么思想工作,心想,自己和郑萍的关系早就断了,是不是郑萍想不开,给领导写信了,领导怀疑断得不彻底,又要兴师问罪?

张志宏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快手政委”的房间。

“小张,你坐。”

等张志宏落坐后,“快手政委”便开门见山的说:

“你和郑萍的关系断了,这很好,作为一个党员,人民的飞行员,就应当这样,我们领导很满意。但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也不小了,也应当再找一个了。前一段时间,你也看了几个,都没有成,这不要紧,我们接着再来。”

“快手政委”边说边看着张志宏的表情,张志宏也听到政委绕了那么大的弯,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只好静静的看着政委,耐心的往下听。

“现在,别人介绍了一个女孩子,年龄比你小两岁,共产党员,人民教师,条件很不错。人长的怎样,我没有见过,但政治条件很好,那么年轻就是党员,这在地方上是很不容易的,说明她的思想是很进步的。工作也好,人民教师,将来对带孩子,培养下一代都是很有利的条件,我们飞行人员找对象,就要找这样的。你如果同意呢,我就联系,你们可以见一面,你如果不同意,也就算了。”

“是什么地方的人?”

“听说是在县区,离我们的驻地比较远。不过这不要紧,我们飞行员只要一结婚,爱人就可以随军,远近到不是什么问题,关键的是政治条件要好。”

张志宏觉得有点远,真要确立了关系,见一面也不容易,想回绝。但听到政治条件比较好,这可是关键的关键,个方面条件再好,政治条件不行,那都是免谈的。自己和郑萍的相处就是一个例子。再说了,这是政委亲自介绍的,不能不给政委面子。就说:

“那就先见见吧。”

“好,我来联系,你听消息吧。”

几天后,一个周末的下午,“快手政委”又来找张志宏,说那个女孩子来了,他看了一下,人长的还算可以,白白胖胖的,就是个子长得矮一些,但是配你的个子也行。说着,便领着张志宏去见面。

见面后,“快手政委”作了一番介绍:

“这是张志宏,我们的飞行员,共产党员;这是李娟,也是共产党员,国家的人民教师。好了,时间关系,你们自己谈吧。”

介绍完毕,“快手政委”离开了房间,把张志宏和李娟单独留在了那里。两人四目相对,互相大量起对放来。

张志宏看到,面前的女孩子有一米六的个头,穿着一身灰色的便装,扎着两条小辫,胖乎乎的圆脸上透着红润,一双有神的大眼睛,两片薄薄的嘴唇,一看就是一个活泼开朗,能说会道的女性,与她的教师职业很相称。

虽不是十分的美丽,但也不是很丑,还算看得过去。

李娟也在仔细的观察着张志宏,中等以上的个子,匀称的身材,穿着一身合体的军服。一双深邃明亮的大眼睛,透着几许的聪明,不好张扬的性格,显得老练而成熟。

只是几秒钟的时间,两人都对对方有了简单的印象。接着相互询问了对方的工作情况,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时间,见面就次结束,临分手时相互留了通信地址。

其余的情况,就依靠未来的鸿雁传递中去了解了,这就是飞行员的相亲。

见面后,介绍人了解了张志宏和李娟各自的看法,都觉得可以交往。尽管如此,但张志宏还不能马上通信。按照领导的说法,为了不是感情陷的太深,领导先要对女方的政治面貌作一次正式的调查,如果没有问题,才可以放开手脚去谈。

由于是领导亲自介绍的,领导上对政审的工作抓得很紧,很快就有了结果,李娟的政治面貌完全符合飞行员的配偶条件。也就是说,他们可以保持关系了。得到领导的许可,张志宏首先发出了第一封信。

人有时候确实很怪,张志宏和李娟只见了一次面,而且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对方的容貌只在脑海里留下了浅浅的印象,而且,时间长了只剩下了高矮、胖瘦的印象,其他的都模糊不清了。但是随着通信的增多,了解的深入,还是会产生感情。都不知不觉的把对方作为将来生活的一半,彼此会产生一些思念,产生一些牵挂。

这时的张志宏已经有了这种感觉。

他渴望能和李娟再见上一面,但是条件不容许。张志宏本身是飞行员,要求就很严,又长年担负战斗值班的任务,轻易是不能外出的;李娟是教师,每天都有课,为了下一代,也是不能随便请假的。再加上两人离的有很远,在交通不太便利的情况下,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时间是根本见不了面的。

他们只好把这种渴望深深的埋藏在心底,等待学校放假的时候再去实现。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信后,他们都互相留了自己的照片,在闲暇无事时,或在张志宏对李娟的印象感到模糊时,便拿出李娟的照片看上一会儿,以寄托思念之情。

通信往来已经形成了规律,一个月的时间,每半个月,相互各写一封信,交流一下各自的情况。他们约好,在学校放寒假时,李娟再到部队来,那时一定要多住几天。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学校放寒假时,一到命令却打乱了他们所有的计划。

张志宏他们所在的D团就要奔赴外地,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而且时间不会很短。听到这个消息,张志宏感到自己的命运是那样的不好,和郑萍保持关系的时候,七年不见,最后等来了分手,和李娟刚刚建立了关系,又要长时间不见,将来还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第一百零二章:入闽轮战(一)

 1973年11月,D团接到了到福建前线轮战的任务,时间是一年。

这一消息对于张志宏他们来说,确实上一个好消息,这是他们到部队后第一次执行战斗任务。虽然还是没有仗打,但离敌人近了,说不定台湾的飞机入侵大陆,就有打仗的机会。那时,他们太想打仗立功了。

部队的任何行动在事前都是保密的,任何人都不能向外透露,包括自己的家人,这个消息张志宏自然也就不能告诉李娟,最后见一面的机会也就失去了。

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飞行员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做好空中转场的准备。空中转场就是把飞机从甲机场飞到乙机场,这个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个很复杂的工作,特别是一个团的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就更不容易了,要牵动全空军。

“十八颗青松”是第一次参加转场飞行,还是一个长距离的转场飞行,中间要在好几个机场落地,这对他们确实是一个挑战。

准备工作到没有什么复杂的,无非在航行的基础上再加上外场落地。要飞航行,就要进行地图作业,这些工作张志宏他们早已做过,知道该怎么去做。先在地图上画上两点之间的线段,再量出距离,航向,计算应飞时间,标上大的检查点。但是对于外场落地就比较复杂了,要知道降落场的跑道位置,跑道形状,跑道方向,机场标高,导航台的周率、信号,机场周围的地理环境等等。还要知道每段航行两侧25公里之内的最大标高,各个降落机场复杂气象穿云图的方法。

这么多的内容,光用脑子记是记不住的,即使记住了,在空中遇到紧急情况,精神一紧张也可能会忘记。有经验的老同志教给他们一个方法,就是把每段航线所需要的资料制成一张卡片,放在上飞机时带的小夹板里,需要时可以随时拿出来看,既方便又实用。

由于D团人多,飞机少,还有一些有故障的飞机,不能带走,参加轮战的战斗机飞机只有20架,加上用以训练的四架教练机,参加空中转场的飞行员也只需要30人,每架教练机有两名飞行员驾驶,还有两人作为备份飞行员,也就是运动场上的替补队员。所以还有不少飞行员都不能参加空中转场,只有乘坐运输机前往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被选为空转的人员,这是领导的信任,也是被选中人员的光荣。张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