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英豪
张志宏向领导请了假,带上在连城采购的土特产,坐上开往县区的长途公交车,向李娟的家乡驶去。
为了给李娟一个惊喜,张志宏没有告诉她自己回来的消息,也没有告诉她要去她家。其实张志宏并不知道李娟家的具体位置,只能按照通信时李娟留下的地址盲目的去寻找。
一路上张志宏努力的回忆着李娟的容貌,怕见了面认不出来,闹出笑话。
长途车到了县区,按照信封上的地址一打听,李娟任教的学校还在一个乡镇。到乡镇的长途车每天只有两趟,第一班车早已开走了,要去只有等下午的第二班车。
在县区的汽车站又等了两个多小时,才等到了第二班车,上车后,汽车在乡间的二级公路上又跑了近一个小时,才到了李娟所任教的乡镇。到了学校一打听,学校早已放寒假,李娟根本就不在学校里。这是张志宏所没有想到的,学校每年两次假期,这是法定的,现在正是放寒假的时候,学校除了值班人员,其他的人都回家了。
这可使张志宏为了难,他只知道李娟的学校地址,她既然不在学校,还能到那里去找她呢?
学校的值班老师见张志宏身穿一身空军的军服,又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估计是李娟老师的男朋友。李娟找了一个男朋友,是空军的飞行员,他们早有所闻。看到张志宏为难的样子,值班老师想了想,说:
“李老师的父亲就在附近上班,可能还没有下班,我找人带你到他那里去。实在找不到她父亲,就找个人送你到李老师家去。”
没想到李娟还没有见着,就先要去见她的父亲,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尴尬局面。张志宏谢过了值班老师,跟着在学校玩耍的一个学生,去见李娟的父亲。
李娟的父亲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全身透露着农村人的憨厚。张志宏自我介绍后,虽然他们之间并没有见过面,但老人已经知道是女儿的男朋友。只好放下手里的活,给领导请了假,送张志宏回家。
从乡镇到李娟的家,还有十多里的路程,不通公交车,李娟的父亲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此时张志宏没有自行车,老人只好推着车子,和张志宏步行回家。
张志宏不善于言谈,老人也没有更多的话,一路上两人默默的走着,老人偶而问一句什么时候从福建回来的,在南方还好吧之类的话,张志宏回答后就再没有别的话。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到了家,全家人看到准女婿上门,都很高兴,开始忙着做饭。这时候张志宏确实饿了,从早晨出来,已经七、八个小时没有吃过东西了,连水都没有喝一口。
一会儿,随着院子里自行车的响动,进来了一位年轻姑娘,张志宏一看,很像李娟,又不是很肯定,只是试探性的说了一句:
“我到学校去找你,你不在。”
声音虽然很小,但是大家都听到了。进来的姑娘没有表示什么,就像根本不认识,进了里屋。李娟的父亲听到后,知道张志宏认错了人,连忙介绍:
“这是李娟的妹妹,叫李英。”
张志宏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谈了一年的恋爱,连自己的女朋友都没有记住,闹出了大笑话。这就是飞行员的恋爱史,像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这还不是最奇特的,更新奇还在后头。
晚饭快做好时,李娟风风火火的回到了家里,进门一看张志宏坐在自家的炕上,感到有些意外:
“回来了,怎么也不告诉我,早告诉我,我好去接你。”
“刚回来没几天,写信也来不及了,就找来了。”
当着全家人的面,也不好表示什么,只简单的说了两句话,就开始吃饭。虽然是在农村,也买不到什么好吃的,但是晚饭还是很丰盛。他们拿出了所有的好东西,招待第一次上门的准女婿。
吃过了晚饭,其他家人都借口到邻居家去串门,他们终于有了单独接触的机会。这时张志宏才有机会仔细大量起李娟来,和一年前相比,李娟没有更多的变化,依然是一张胖乎乎的脸,一双有神的大眼睛,简单朴素的着装。
虽然经过了一年的交往,但再次见面后,两人还是显得有些拘谨,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坐在炕沿上,说着别后各自的情况。
张志宏很想拉拉李娟的手,可是鼓了好几次勇气,都没有实现。有几次,张志宏的手都抬了起来,伸了过去,到了半道,只好改变方向,端起放在他们之间的水杯,喝起水来。
张志宏恨自己懦弱,没有勇气,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毕竟这只是第二次见面,对对方的性格还不是很了解,万一做出过头的动作,会使对方感到反感。
******
P。S。这就是俺老爸老妈的见面史,那个认错人的情节是真的,我老妈姐妹中间排行老三,结果我老爸错认我四姨了,多年之后我老妈还经常提这事,哈哈……
第一百二十二章:炮声隆隆(一)
通过对李娟家人的拜访,李娟全家都认可这个准女婿,也同意他们近期内完婚,因为双方的年龄都比较大了。
1975年的2月,经过部队组织的批准,张志宏和李娟结婚了。婚礼非常的简单,没有婚车,李娟带着几件换洗的衣服,独自来到了部队;没有豪华的婚宴,当时也不容许大操大办,提倡革命化的婚礼;新娘子没有婚纱,两人只着普通的衣服,符合艰苦朴素的要求;没有双方亲人的祝福,也没有象样的新房,只有D团全体飞行人员参加的一个茶话会。一切都要体现革命化,几斤水果糖,几斤瓜子,几合香烟,大家聚在会议室里,新郎新娘先向毛主席画像三鞠躬,向在坐的领导战友三鞠躬,再互相三鞠躬,然后边吃边闹,就算是举行了婚礼。
说是“闹”,其实大家也不敢大闹,怕闹出封、资、修东西来,领导怪罪下来,不好交代。只是让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的经过,恋爱的经过,大家都是知道的,一次见面,一年通信,再就是结婚。大家见闹不出什么名堂,就很快离开了会议室。
婚房暂时安排在部队的招待所里,两床军被,外面套上彩色的被面,两个枕头,就是所有的结婚用品。张志宏感到几分的喜悦,也有几分的寒酸。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娶到了老婆,不管形式如何,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婚后,两人只在一起度过了三天的时间,就又分开了。按照当地的习惯,三天后,新娘子要和丈夫回门,但这时团里决定让张志宏去参加一个理论培训班,不能陪她回去了,只好就此别过。李娟单独回家,由于张志宏要外出,李娟也就没有必要再回来了。
理论培训班是全军区空军组织的,每个飞行团去一个人,学习飞行原理和射击理论,回来后担任团里的兼职理论教员。领导考虑到张志宏平时善于钻研飞行理论,是合适的兼职理论教员的人选。因为机会难得,又是军区内大的行动,小的利益应当服从大局,所以尽管张志宏的婚假还没有结束,也只好先去学习。领导答应张志宏,学习回来后,再给补假。
虽然张志宏对领导的安排很难理解,但是考虑到军人就是要服从命令,何况既然领导选自己为理论教员,也是对自己的器重,说明领导有培养自己的打算,对将来的前途会有好处,也只有舍弃新婚的快乐,服从组织的安排了。
一个多月的学习结束后,张志宏回到了部队,本想着领导能给自己补假,再与李娟重逢,但部队马上要进行地靶训练,地靶前的理论教育要张志宏来担任,承诺还是不能实现。这是李娟的学校也开学了,她也不能再到部队来,只有等到暑假再相会了。
地靶训练在D团是一个全新的课目,在现在的新机种上谁也没有打过。理论教育也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这付重担全部落在了张志宏的肩上。
地靶的靶场设置在跑道一侧的庄稼地里,现在正是农闲时间,要乘农活没有开始的时候,打完地靶,不然就会影响农民干活。
地靶的靶标是一个直径15米的圆圈,在一块平地上,修出四个圆圈,中间5米直径的一圈和外面5米直径的一个圆环,分别撒上白灰,中间5米直径的圆环还是土地的本身颜色,这就成了三个环,所以叫三环靶。四个圆圈就是四个靶标,按顺序分别规定为一号靶、二号靶、三号靶、四号靶,在实弹射击时可供四个人同时打。
每个圆圈的前后左右还要修上四个辅助标志,每个辅助标志2米见方,离开圆圈3米远,上面全部撒上白灰。飞行员们戏称为“靶耳朵”。辅助标志是供飞行员建立靶场航线和测量距离用的。
算上辅助靶标,整个靶的直径就是25米。但是实弹中,炮弹只要落在圆环中才算有效,打在辅助靶标上也是不算数的。
为了能够准确的描上靶标,飞行中要建立一个航线,在一定的位置转弯对向靶标俯冲,进行瞄准射击,然后退出俯冲,再建立航线,再进入,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打完炮弹或者飞够该次飞行的时间,才退出靶场。
考虑到飞机退出俯冲时的安全问题,对地靶的射击距离规定为800米,这样退出俯冲时的高度最低也能保持在300米,飞机转入上升的高度也就在100多米,不会影响到飞机的安全。
对于地靶的瞄准,理论上是采用活动光环,因为活动光环可以自动测量距离,可以自动构成所需要的提前角,只要飞行员将活动光环的中心光点对在靶标上,炮弹就能打在靶上。但是活动光环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反应有一定的延迟误差,要有足够的稳环时间,才能构成准确的提前角。
这些理论方面的知识都是张志宏应当在理论课上解决的问题。张志宏按照在航校理论培训班上学来的知识,逐个对大家做了讲解,但是实际会如何呢,只有炮弹打出去后,才能得到证实。
每一个新课目的训练,都要先进行教练机的带飞,然后才能上战斗机上单飞。因为每个人的实弹射击只有三次,每次30发炮弹,为了使有数的炮弹打出好成绩,在实弹射击前先要经过几次的模拟射击,也就是照相射击。
通过判读每次照相射击的胶卷,看射击距离的控制是否在800米正负100米,看瞄准点是否在靶标上。只有照相射击过关了,才能去进行实弹射击。如果偏差很大,是不能实弹射击的,因为那可是真枪实弹,万一炮弹打偏了,误伤到人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实弹射击时,靶场还要派出检靶员。检靶员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在空中的飞行员每次开炮后,通报弹着点,是打中了,还是打偏了,偏在那个方向,偏出多少米,以提供空中飞行员下次修正的依据;第二个任务是,在每个飞行员射击结束后,清点命中的炮弹数和环数,同时把炮弹炸开的弹坑用土填平,有白灰的地方再补上一些白灰。
对于地勤人员来说,就是要校准每一门炮。
地靶的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第一百二十三章:炮声隆隆(二)
在整个地靶训练中,张志宏既是教员,又是学员。说他是教员,只是理论教员,还不是飞行教员,一切理论的问题,由他研究解决。说他是学员,那就是在飞行中,他仍然是学员,这是一个新课目,他没有飞过,还需要教员的带飞。
第一次带飞张志宏地靶,使张志宏感到还是很有特点。靶场航线跟起落航线飞行一样,也是要建立一个四边航线。
飞机起飞后,收起起落架、襟翼,边做一转弯,边上升高度,高度上升到1200米时,将飞机改为平飞,平行靶标。到与靶标的观察角成120度时,做三转弯,机头接上靶标时,改平飞机。当与靶标的观察角成15度时,压坡度进入四转弯,同时使飞机进入俯冲,当活动光环对准靶标时,改平飞机,进行精确的瞄准。到射击距离时,按下射击按扭,进行照相射击。0。1秒的射击时间,结束后,立即拉杆退出俯冲,再进入第二圈的瞄准射击。
飞行一圈的时间只有三分钟,特别是瞄准阶段,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瞄准具的中心光点在靶标的周围来回跳动,很难稳定在靶标上,还没有描好,就听到后舱的教员提醒退出俯冲。没有来得及照相射击,这一圈就算是白忙活了。
按照飞行的术语,飞机纵轴与地面的夹角小于10度时叫下滑,20度以上就叫俯冲,35度以上夹角的俯冲就叫大角度俯冲。地靶飞行中,飞机在瞄准时,纵轴与地面的夹角要控制在20——25度,所以就叫俯冲。
经过几次的带飞,几十圈的瞄准练习,张志宏基本掌握了地靶飞行中建立航线、瞄准射击的技能,对射击距离的判断和退出高度的掌握都符合要求,达到了单飞的要求,可以上战斗机单飞了。
在全团都进入单飞后,担任地靶教员的领导干部有了空闲时间,他们也上战斗机进行瞄准练习。几次练习后,为了在空中验证一下每架实弹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