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英豪





威面前说出来,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看到专家、教授一个个的提出问题,一个个的否定,他的头脑里也在一阵一阵的作着斗争。要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呢?提出来,怕说的不对,会遭到专家、教授的笑话,会说他是不知天高地厚;不说出来,有是人命关天的事,万一延误了抢救的时机,那就是一条人命。

看到张志宏的家属那悲痛欲绝的表情,听到她催人泪下的哭声,在场的人谁不为之动情。特别是看到专家、教授那束手无策的样子,他不能再沉默了。不管对不对,说出来总是个参考意见。

他不敢当着众人的面发表自己的意见,他找了个第三者,让他传达自己的想法。他把师里的航医主任拉到了一边,怯孺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主任,是不是高空减压症。”

小赵的话,顿时提醒了航医主任,年轻时,他也是学的航空医学,只不过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所学的知识也就逐渐忘记了。根据张志宏的症状,还真是有点象。不过,在专家、教授面前,他也是不敢很肯定的讲出来,为了自己的面子,他又把小赵推在了前面:

“小赵医生说有点像高空减压症,他的临床经验少,不知道各位专家、教授认为是不是?”航医主任的话也说得很婉转。

对啊。

航医主任的话,也提醒了在场的专家、教授,使他们的毛塞顿开。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一百八十四章:空中遇险(五)

 航医主任的话提醒了在场的专家、教授,高空减压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他们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他们平时接触的病人都是一些在地面工作的人员,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是人体正常的气质性病变。如心脏啊,肝、肾啊等等的病情,很难遇到这样的病例,时间长了,就把这一理论淡忘了,在突然遇到这样的病例时,就很难想起来。

其实这样的病例在潜水员中也是经常遇到的。潜水员在下潜到深水中时,如果上浮比较快,由于身体内外的压力差来不及达到平衡,也会时身体内的其他游离出血液,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出现张志宏这样的症状,而且他们遇到的机会会比飞行员多。

知道了病因,处理起来就好办多了。

其实,高空减压症的治疗办法很简单,就是重新把游离出来的气体再压回到血液中,问题就解决了。就是对患者的体外增加压力,这个压力一定要超过一个大气压,才能使人体血液中游离的气体再溶解到血液中,这个设备就是高压舱。

但是这个设备当时在一般医院里是没有的,只有海军基地的医院里有,他们备有这种设备也是专为潜水员准备的。

时间就是生命,必须立即把病人送到高压舱里去急救。

D团离海军基地有100多公里的距离,在交通不太方便的情况下,派车去要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全体医务人员会诊病情就已经耽误了一些时间,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把病人送到海军基地,恐怕时间就来不及了。

为了抢救张志宏的生命,D团的领导立刻向师里求援,S师的领导赶快向上级领导请示,派出师里的小型运输机,立刻将张志宏送到里海军基地比较近的机场,进行及时的抢救。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张志宏就被送到了海军基地,张志宏的爱人李娟也跟着飞机一起到了海军基地。到了海军基地,医生问明了情况,他们的诊断完全正确。张志宏被立刻送进了高压舱,海军基地的医生也告诉他们,亏得送来的比较及时,要再晚半个小时,张志宏身体的一切功能就不能恢复了。

李娟焦急的等待在外面,虽然病因清楚了,医生也保证坐一下高压舱,张志宏就立刻醒过来,而且会完好无损的出现在她的面前,可是她还是不放心。不会是医生安慰自己吧,或者是拿死马当活马医?不管怎么说,不见到活蹦乱跳的张志宏,她的心里一刻都不能安宁。

张志宏坐进了高压舱,医生立刻加压,压力一点一点的加大,张志宏的神志慢慢的恢复,他全身感到一阵轻松和舒服。

等到张志宏清醒了,才感到坐在高压舱里并不是很舒服,耳朵感到很疼,就像感冒后飞行压耳朵一样。当年从连城回来,到唐山落地时的感觉又重新出现,他真有点受不了。他举起了手,示意医生不要再增加压力,医生明白了他的意思。从仪表的指示看,此时的压力已经达到了所要求的压力。

医生不再继续加压,虽然张志宏感到很不舒服,但是还是可以忍受。到现在他也没有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坐在这里面,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事情,他还没有回忆起来。

医生开始慢慢的减小压力,这时,张志宏感到彻底舒服了。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事情,慢慢的清晰了起来,他在飞升限时身体遇到了麻烦,开始感到四肢麻木,继而头脑发晕,再后来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是“李老头”不停的呼叫又把他叫了回来。他很吃力的把飞机驾驶到落地,落地后他再一次失去了知觉,就来到了这里,从外面人的着装上他判断出这就是医院,外面的人都是医生。

他过去在飞行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特殊情况,只有这一次,身体是那么的不争气,竟然没有抵挡住。

李娟在外面越等越焦急,都快一个小时了,还没有张志宏的消息。他还是不能相信医生说的话,张志宏没有什么问题,经过高压舱的治疗,很快就会好起来。高压舱有那么神奇吗?都昏迷不醒的人,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只过去了几十分钟的时间,在李娟看来,就像过去了好几个月,越等待越觉得时间过得慢,她在不停的看表,每看一次表,只是过去了几分钟的时间。好几次,她都想进去看一看,可是医生就是不让她进。为此,她多次向医生求过情,医生一点都不理解一个妻子的心情,一点面子都不给她。

医生把压力减到一个大气压时,打开了舱门,把他从高压舱里放了出来。出来后,医生又给他认真检查了一下身体,一切都很正常。

张志宏终于完好无损的出来了。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还是军人的姿态,昂首阔步,挺胸抬头,满脸含着健康的微笑。

李娟看到张志宏了出来,立刻跑了上去,双手紧紧的抱住张志宏的腰,生怕他再跑了似的。他也不怕别人笑话她,眼睛里饱含的泪水又一次不自觉的流了出来。

张志宏也用双手把李娟揽在了怀里,这是一次生离死别后的相见,两人都想到差一点就见不到了。

没有更多的话语,只是默默的相拥而立,互相感受对方的呼吸和心跳,感受对方无限的爱意。自从实行礼拜六制度以来,他们很少有如此亲热的举动。这是患难使他们这样旁若无人拥抱在一起。

“哗——”一阵掌声使他们像从梦中惊醒,李娟不好意思的松开了张志宏,不停的擦着脸上的泪水。大家都在为张志宏能够脱离危险而高兴,也在为他们深厚的情谊而高兴,都不自觉的鼓起掌来。

张志宏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他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自己成了这样的状况。

他想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第一百八十五章:空中遇险(六)

 地勤人员对张志宏所飞的飞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虽然张志宏下飞机来不及反映飞机的情况,他也弄不清飞机到底出了什么故障,但是地勤人员听说张志宏得了高空减压症,那就肯定是与座舱压力有关。

经过检查,原来是座舱密封增压系统出了故障,自动调节座舱压力的活门处在开放的位置,增压空气没有在座舱内停留,就被放了出去,使座舱的压力没有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座舱压力小与人体内部压力很多的情况下,出现了高空减压症。

张志宏知道这一情况后,心里不知道有多后悔。一向严谨细致的他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

在海平面高度时,大气的压力是一个大气压,也就是每平方厘米760毫米水银柱高。随着高度的升高,大气的压力要逐步下降。为了使飞行员能够在高空生存,飞机上安装了密封增压系统,通过对座舱的增压,使座舱内的压力不要低于标准大气压太多。

高空飞行的技术要求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随时检查座舱的密封增压情况,发现工作不正常,就要立刻停止爬高。而这一点,恰恰被张志宏忽视了。在往上升高的开始阶段,张志宏还看了一下座舱压力表,当时工作是正常的。也可能是高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系统不正常的工作在仪表上还没有反映出来,也可能当时的工作就是正常的,后来系统才出现了故障。关键是后来他没有再关注座舱增压的工作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不正常。

当他身穿的补偿衣开始充气,氧气系统开始紧急供氧事,他才看了一下座舱压力表,当时指示的数值低于正常数值很多。尽管他立即采取了下降高度的措施,但是由于高度已经很高了,要下降到安全高度以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身体就开始出现了不正常的反应。如果他早一点发现,早一点采取措施,就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差一点搭上了性命。

这一次张志宏才真正体会到了“飞行无小事”这句话的含义。是啊!只是自己少看了几次座舱压力表的指示情况,就出现了这么大的麻烦,要是其他方面的故障,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看来,作为一个飞行员,对每一个课目的准备都要很认真,特别对一些关键性的地方,一定要非常清楚,绝对不能忽视。这一次张志宏就是认为升限飞行是一个简单的课目,而且是一个体会性质的练习,没有更复杂的动作,跟着长机往上爬高就行了,所以在准备时就没有当一回事,结果还是在小河沟里翻了船。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通过这次的教训,张志宏在以后的飞行中就更谨慎了。这都是后话。

通过这一次的空中险情,李娟也亲眼看到了飞行员在空中飞行时,时刻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处理的好,就会化险为夷,处理的不好,就会造成难于弥补的损失。从此,她对张志宏的安全更担心了,提醒的次数也更多了。只要是第二天飞行,只要能见到张志宏,她都要嘱咐一遍:“准备细一点,空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蛮干。”

这已经成了他们分开时的祝福话,也是他们的道别语。说的多了,张志宏也听得有点烦了,但他的心里还是感到暖暖的,这是亲人的关心,是牵挂。

张志宏安全脱险,陈大壮和林超也感到很欣慰,他们觉得张志宏在十多年的飞行生涯中遇到的事情太多了,而且都能够化险为夷,张志宏真是一个“福将”。

在地处大戈壁的高教团,他遇到了沙尘暴,又是一个刚放单飞不久的学员,大家在心里都认为他肯定降落不下来了,能安全跳伞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可是他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遇事不慌的心理素质,硬是把飞机安全的操纵到了地面。

在外出转场飞行中,他遇到了空中停车,在地理环境不熟,离机场较远的情况下,又是靠着他的沉着、冷静,使飞机在机场内迫降成功,挽救的国家的财产,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在复杂气象的飞行中,他进了雷雨云,在多种仪表指示不正常的情况下,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又把飞机安全的驾驶了回来。

在这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中,天气造成的他遇到了,飞机故障造成,他也遇到了。这一次,是因为飞机故障而引起了身体的变化,他照样把飞机驾驶回来了。

到目前为止,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的几种因素他都遇到了。飞机方面的,天气方面的,身体方面的,他全部都遇到了,而且处理得都很好,使人都无可挑剔。你说他不是一个“福将”吗?

“老甘,你小子真是有福。我看你是既适合飞行有不适合飞行。”陈大壮深有感慨的说。

这次张志宏平安脱险后,陈大壮、林超几个战友又高兴的聚在一起,为张志宏而祝贺。

“锤子,怎么讲?”张志宏有些不解的问。

“说你适合飞行吧,你尽遇到一些麻烦事,而且一次比一次危险,我和小老广每次都为你捏一把汗。这次看到你像死人一样的躺在那里,我们还以为再也不能坐在一起说话了。在初教团就应当把你停掉,免得以后遇到这么多的危险,真不像个适合飞行的料。说你不适合飞行吧,每次特殊情况都处理的那么好,又有理论,又能够灵活应用,还有坚强的毅力。要是遇到别人,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你说是不是,小老广?”

“那到是。不过你这个乌鸦嘴,就不能说点好的、吉利的话。”林超对陈大壮的信口开河表示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