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英豪
煌罚且彩遣缓寐也文钡摹M蛞徊文钡貌欢裕淙皇呛门笥眩匆裁獠涣寺裨埂?br />
还不如自己想吧,自己想过的事情,将来就是出现了什么变故,那也是自己的责任,怨不得别人。就是错误了,也只有自己来承担。
晚上睡觉的时候,张志宏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反复的想来想去,最后作出了一个决定。只因为他的这个决定,给他造成了终生的遗憾。
第一百九十八章:忠孝难全(二)
张志宏出生在1947年,他的家乡在陇南一个比较发达的乡村小镇。他是家里的长孙,从生下来就得到了爷爷奶奶的溺爱,那时的爷爷奶奶简直把他视为掌上的明珠。那时候,家里比较穷,但是他们还是想方设法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给张志宏。有时候是一块糖,有时候是一把炒豆,有时候是一个小泥人。张志宏小时候也乖巧,很能讨得爷爷奶奶的欢心。
自从有了弟弟以后,父母亲的主要精力放在带弟弟上,张志宏就主要由爷爷奶奶看管。他和爷爷奶奶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的心目中,爷爷奶奶是他最亲的人。奶奶故去时,他没有回家看一眼,至使奶奶一直念叨着他的名字离开了人间,咽气时还睁着双眼,盼望着她的孙儿能回到她的身边,看她一眼。
可是,那时候因为张志宏刚从航校毕业到部队,一切还刚刚开始,确实不能回去看望奶奶,使他的心了愧疚了很长时间。现在不同了,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飞行员了,应飞的课目绝大部分都已经飞完,完全可以回家看一看了。
张志宏参军以后,十多年的时间,只回过两次家,第一次是参军四年多以后,在C团飞完两种气象的时候;第二次是张志宏和李娟结婚以后,和新婚的妻子一起回家去拜见父母,现在儿子都那么大了,算起来又有好多年没有回家了。
成天都是忙、忙、忙,他也不知道都忙些什么,就是抽不出时间回家看一看。
张志宏又想到了一些与爷爷有关的往事。
解放的前夕,三岁多的他,离开大人的视线独自出去玩,突然国民党的飞机来轰炸他的家乡。飞机带着吓人的轰鸣声,一遍又一遍的对着地面俯冲,炸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张志宏被吓得在马路上边跑边哭,也不知道躲避。
家里听到飞机的轰炸声,又不见了张志宏,也是急的团团转。是爷爷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亲照顾家里的其他人,自己冲出门去找张志宏。
当找到蹲在地上哇哇大哭的张志宏时,爷爷背起来就跑。满街上都是躲避飞机的人群,拖儿带女,呼天喊地。
国民党的飞机还在不停的轰炸,他们好像能看到地面的情况,专拣人多的地方投弹。炮弹在人群附近爆炸,有的民房被炸塌,土石飞扬。爷爷怕伤着张志宏,又把张志宏由背上放到了怀里,用自己高大的身躯保护着张志宏往安全的地方跑。
张志宏只是不停的哭,爷爷一边跑,一边哄着张志宏:
“宏儿不怕,有爷爷在,宏儿不哭,等宏儿长大了,也去开飞机去打这些狗日的。”在爷爷的怀抱里,张志宏渐渐的安定了下来。
现在他能够开飞机了,也能够保护其他人了,却在爷爷病危的时候不能去保护爷爷,不能去看一眼。
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全家人都饿得直不起腰来,那时张志宏正在上初中。一次,在上学的路上突然拣到了十几粒生苞米,张志宏如获至宝,始终装在衣服兜里舍不得吃。当上晚自习时,实在感到饿得不行的时候,张志宏便掏出一、两粒,用一根缝衣服的针扎上一粒苞米,放在煤油灯上烧,等烧到黑黄时,便放进嘴里慢慢的吃。烧过的苞米,虽然有一股难闻的煤油味,但张志宏却感到比任何的山珍海味都香。因为那毕竟是粮食,比野菜强多了。
张志宏和弟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家人宁愿自己不吃,也要让他们弟兄稍微吃饱一点,哪怕是野菜汤,也要让他们先喝。每次吃饭,大人们都故意吃得很慢,当张志宏和弟弟吃完了自己的一份,眼巴巴的看着大人的饭碗时,爷爷奶奶便会把自己碗里的菜汤拨到他们弟兄的碗里,还边拨边说:
“快吃吧,你们都是人芽儿,需要营养,我们都老了,吃多了也没有用了。”
其实他们才只有50多岁,也是需要营养的时候,但为了下一代,他们宁愿牺牲自己。这就是亲人们的爱。母亲的菜汤则多数省给父亲吃,她知道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谁到下,也不能让他到下。
现在生活好了,张志宏也能挣钱了,是应该让老人享点福了,可是自己却连看他们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给他们买点什么好吃的东西了。张志宏每天吃的都是空勤灶,好多东西都是父辈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他多想也让他们也尝一尝啊!那一年张志宏在航校飞行时,父亲去看他,虽然只给父亲吃了一块空勤灶的鱼,父亲却是赞不绝口,回到家里后,逢人就讲,说儿子吃的比神仙吃的还好。但是,就是这样的东西,爷爷奶奶也没有吃过。
当张志宏选上飞行员的时候,爷爷奶奶乐得都合不拢嘴,他知道自己的孙子有出息了,将来就有依靠了。在离开家乡的那天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爷爷和奶奶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他们已经默许的孙子的远行。谁知道却走了那么远,要求的那么严,想见一次面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有什么依靠了。爷爷只有一个,万一爷爷有什么不测,那就再也见不到了,那就会出现没有见到奶奶那样的遗憾。
家里的电报已经说的很明确,“爷爷病危”,看来爷爷的病情确实很危险,要不然不会用这样的字眼。他知道,家里一向对自己的工作是相当支持的,为了不分散自己的精力,从来都不把家中的困难写信告诉自己,更不要说这样震撼人心的消息了。对,一定是爷爷在离世前一直在念叨自己,在等待着自己去看他,想见最后一面,因而久久不愿离去,家里没有办法,才给自己发了电报。
更何况,团里有那么多的能人,上有团长、副团长,都是经过各种训练的老同志,培养出来的飞行员不计其数。下有大队和中队的领导,好多人都是空靶训练的老教员,教学经验相当丰富。也不是就离了你张志宏地球就不转了,你张志宏呈的什么能?
想到了这些,张志宏真想立刻就飞到爷爷的身边,去看一下爷爷。在头脑里,走的想法逐渐的占了上风。
第一百九十九章:忠孝难全(三)
但是空靶训练正进行到关键时刻,张志宏是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他不想任何他做的事情半途而废。何况空靶训练是他一手抓起来的,从理论教育到飞行指导,每一步的成绩都包含着他的心血。俗话讲,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现在空靶训练就剩了收尾工作了,他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他想参加完空靶训练的全过程,那样才能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经验教训来,好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另外,空靶训练还没有结束,谁知道还会遇到什么预想不到的情况,这些都是他应当知道的。
张志宏太热爱自己的飞行事业了,在初教团飞行时,他吐得那么厉害,在一般人来看,恐怕很难坚持下来,但是他坚持下来了。当遇到第一次飞行事故的时候,一些人被吓得退缩了,他没有被吓倒,仍然坚持飞了出来。
在十多年的飞行中,他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都一关一关的闯过来了,包括遇到了空中减压症,在命悬一线的时候,他凭着超人的毅力,把飞机驾驶了回来,保护了国家财产,保证了个人的生命安全。那是为了什么?都是为了他所热爱的飞行事业。
这次空靶训练,领导把那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让他担负全团的理论教育和技术指导,对他是何等的信任。他应当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把这个任务完成好。
张志宏在飞行训练中,有一股子钻劲和韧劲,越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他越要想办法弄明白。这次空靶训练也是一样,好多东西都是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他去航校学习理论时,对于教员讲过的东西,他要弄明白,对于教员没有讲到的东西,他想到了,也要弄明白。由于他学习的范围比较广,在回到部队组织空靶训练时,才能有所创造。
他想把这次空靶训练的全过程都总结出来,现在要是回家,后面的一段就参加不上了,将来的总结好像就少了一点。现在他已经考虑到了很多需要总结的内容,如:空靶飞行理论教育的内容;如何提高命中率;如何防止打掉靶标和打掉靶标后的处理;带着靶标着陆等等。在实弹射击最集中的收尾阶段还会遇到什么问题,这是他预料不到的。如果他走了,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得不到第一手资料,就不能总结到他的空靶训练的资料里去,这无疑就是一种缺陷。
张志宏还想到了全团空靶训练的成绩,这对于他来说,好像并不重要,成绩的好坏,都是记在领导头上的。但是他是全团的技术指导,打得好,成绩高,他的脸上也有光彩。尽管有些领导不会把功劳分一点给他,但是在大多数的飞行员心目中,会想到有他张志宏的功劳。
空靶训练的最后阶段,全都是实弹射击,每个飞行日有几十架次的飞行,对于全团的命中率影响是比较大的。打好了,命中率很快就会上去,打不好,命中率下降也很快。从大家对他的信任和依赖程度来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每一次实弹后,其他人都会拿着射击胶卷找张志宏帮助分析,看那一炮打上了,那一炮没有打上。打上的有那些优点,没有打上的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次飞行该怎么克服。
实弹射击的胶卷和纯照相射击的胶卷有很大的不同,纯照相的胶卷,上面目标的图象和瞄准具的中心光点都非常清晰,判读起来一目了然。可是实弹射击的胶卷就不同了,由于在炮弹的发射过程中会使飞机发生震动,飞机的震动也会使瞄准具震动,所以照下来的图象都是重影。两、三个靶标交叉重叠在一起,两、三个中心光点也在不同的位置上,很难确定那一个是真的,那一个是虚影,这就需要一个很有经验的人去分析和判断。
在这个时候,张志宏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他会很详尽的分析每一炮的射击距离和瞄准位置,找出打中与不中的原因。在张志宏的指导下,一般的第二次飞行都会有所提高。
还有,就是每架实弹的飞机虽然都经过了火炮的校验,但是都有一定的误差范围。在一定的范围内的误差,从地勤人员维护规程来说是允许的,但是带在空靶训练中,有半个中心光点的误差,打出去的炮弹就会偏靶标半米多。靶标的高度只有一米半,稍有偏差,炮弹就打不上靶标。对于飞机的固有误差,张志宏都要用改变瞄准点的方法加以修正。有些飞机瞄准点的确定,张志宏还要根据多数打得好的同志的瞄准点加以修正。
这样,有些同志在每次上飞机前,都要找张志宏问一下,他飞的飞机应该瞄在靶标的什么位置。如果张志宏不在地面,没有问到瞄准点的位置,他们就觉得心里没有底。
考虑到这些情况,张志宏觉得在空靶训练的最后阶段,还是离不开他。特别是要想进一步提高全团的命中率,更是离不开他。
这时候,暂时不回家的想法又占了上风。从祝政委和他的谈话中,也能听出来,领导的意思也是不想让他马上就回去。空靶训练再有两、三个飞行日就全部打完了,打完后,他就可以走。他只希望爷爷能够坚持下去,再等他几天。
张志宏决定按照领导的意思办,先不回去,先给家里以最快的方式——电汇一点钱,让父亲先给爷爷好好看一下病。就是看不好,起码也能延续一下爷爷的生命,好等到他回去和爷爷见面。
张志宏又一次为了革命的利益放弃了个人的利益。他和郑萍的分手是第一次,奶奶的去世是第二次,这次是第三次。每次放弃都给他的心灵上留下了终生的愧疚,郑萍也可能是因为他的放弃,早早的离开了人世。奶奶也离他而去,最后都没能见上一面。这次的放弃,会不会再给他留下愧疚呢?他不知道。
第二百章:忠孝难全(四)
在张志宏的家乡,在陇南那个乡村的小镇里,他的爷爷正眼巴巴的盼望着大孙子的归来。爷爷躺在土坯炕上,送终的衣服穿在身上,由于病魔的折磨,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父亲、母亲和弟弟围在他的身边。爷爷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按照当地医生的诊断,属于马上准备后事的状况。
本来全家都不想叫张志宏回来,都知道他工作忙,一来,怕影响他的工作,二来叫他回来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是爷爷在清醒的时候,一遍一遍的呼唤着张志宏的名字,看样子,不见到张志宏,他是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