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孩子






  第36节:月亮的孩子 第五章(7)

  他说,这个写信笺给你妈妈的人是谁?康冬说,那是我的父亲。
  桑全的父亲,突然不知道哪冒来的火,带着几分醉意的他,在灵堂对着康冬骂,说他为什么是如此不孝顺,父母分开也并不是有意的,都有各自的原因,并不是你们小孩子所想的那样把你丢弃,不再养你。你的父亲每个月都有邮寄钱给这个家,而且把房子留给了你。大人的苦衷,你们小孩子了解多少。
  康冬沉默,什么话都没有说,他并不想辩解什么,特别是在母亲的灵堂面前。他突然觉得自己忤逆了母亲的意思,他一直都强迫着母亲跟着自己的步伐。想起多年前的父亲,离开也的确是有不舍得的。
  关于大人,这个字眼是多么的可怕,而闻声躲在一旁的桑全,也看到这一幕,突然也跟着长大了许多。
  桑全在想,或许在多年之后,五年十年之后,也会成为和父亲一样的大人,会有自己的痛苦,也会有自己的情感,或许在那时候才能真正明白清楚大人这两个字的含义。
  而现在的他们,面对这样的变故,又显得无力,除了说一些安慰的话,送一些吃的,似乎一点用都没有。
  就连小让的出现也并没有改变。原本桑全以为小让来看康冬会有好转,所以他就站在门口,看着小让这样一步步靠近康冬,但是小让却没有改变任何,也只是站在那一直哭一直哭,整个楼道里的感应灯都亮着。
  7.
  火车总是注定着离别,绿色的包皮列车从这个西怀开出,路经的土地渐渐湿润起来。这是南下的火车。
  桑全是记得那天的天气的,非常大的暴雨在西怀是少见的,但是那一次的确是发生了。西怀是一个常年不见雨水的城市,但是一有雨水,就会因为干燥的土壤太过硬而堵塞了下水道,涨水没过腰,行走难。好在,那时候已经是寒假,秋天已过,冬天相继到来。
  两个男孩子,就这样踏上了车,南下去另一个城市找寻。
  桑全是没有和父亲明说,两人虽然缓和了不少,可是还是不能直白地告诉他要跟着康冬一去南下,但是他留言说,一定会在年前回来,两人只是去那个城市去看康冬的父亲。
  夜上浓色,日光过头,一个来回,就到了另一个城市。
  这个城市稍微显得破旧。
  走在路上,感觉到柏油马路有点让人觉得颠簸不平。但是并不妨碍两个少年去找寻。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的路途和时间,一到了,然后打车,或者转几路公交,根据地址,很容易就能找到,可是康冬并没有那么着急,他其实并没有适应,虽然他嘴巴里说,来这里只是游玩几日,可是桑全知道,他是来找他的父亲,毕竟是血脉的牵扯,不可能断得干净。若要如此就断缺,毕将是生命的遗憾。
  桑全其实并不知道,这么一去,却成了这里的常客,以后的生活和这个城市居然牵扯不断。
  两人第一次在这个城市落脚,选择了一家在康冬父亲居住的小区的附近的路上的旅馆。房间面东,落半地的玻璃窗看着对面阑珊亮着灯的房子,一楼一楼排列得很紧密。这些紧密地楼房里的某一个房间,就存在着康东的父亲。
  第一个夜晚,是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其实桑全也没有见过康冬的父亲。他也看得出康冬在挣扎着,两个人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个晚上却也因为旅途的疲惫地睡去。
  桑全那一晚上发了梦,他还是清晰地记得的。那是多年后,他再一次梦见他的母亲,那个楚楚大方的女子,那个会温暖地叫她桑全的人,那个会让他安心地睡觉的人,在梦里又一次出现。桑全在那晚下定了决心,等康冬找到了父亲后,他也要去找寻母亲。
  少年永远不懂得大人的世界是怎么回事,但是大人为什么也不懂得少年们心里的秘事,其实大人们也少年过,是不懂得还是根本不愿意懂?
  太阳在新的城市非常的猛烈,完全不是那种冬天的天气,而还是刚刚秋天。这里和西怀比起来要晚了一个时节,人人都在面对面,或者是背对着行走,生活似乎很缓慢。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大面积商业化的街道,多是淳朴以及看着清爽的物。

  第37节:温暖在角落里患着伤风(代后记)(1)

  一大早,康冬带着桑全漫无目的地走着,有时候坐公车,随便是哪一路,反正都是陌生,然后从上车到终站,然后在路的对面,选择返城的同一辆车。坐累了,走得脚开始有水泡了,就跑到一家KTV,两个人包了一个房间,开始唱歌。桑全并不是那么热爱唱歌,边唱就边在一边躺着睡着了,虽然音响被开得很大,人似乎在沙发上都能震动起来。但是桑全还是没有听明白康冬在唱着什么。
  这样折腾,一直到了晚上的七八点,差不多路上都回去的人群,自行车前面的铃铛声在马路上随处能听见,但是并不拥挤,那似乎就是下班的号角。
  康冬准备好了。带着桑全一路走一路是说笑,尽量是安抚自己的紧张。每次康冬想要逃避以及解脱的时候就会说很多冷笑话,但是都并不好笑,他把自己的脑子腾空,去想那些并不擅长的笑话,以此拉断紧张的神经。
  桑全是顺着康冬带的路一只走着,上了几个台阶,走了几层楼,一点点靠近,满心都是欢喜,他想看见见康冬的父亲,他从没有见过。而他也许久没有看过康冬笑过了。在这小半年,康冬都把自己埋葬在学习里。连话都变的很少,而小让也似乎被剔除于他们的生活,除了放学一起回家,其他时间很难再见到小让。
  〃到了。〃桑全还没有来得及想其他,就被康冬打断了。他们靠近了一扇楼,楼的门牌写着五好家庭,还挂了牌号是502,和在西怀的家是一样的牌号。
  康东整了整衣服,而桑全站在一旁,但是要矮一个阶梯的位置。
  按了门铃,很快有人开门。并不是康冬天的父亲,而是另一个女子。康冬有心里准备,父亲再婚,另一个女子顶替了妻子的位置。他说,我找我的父亲。那个女子喜悦地笑着,她说,在在在,然后人就跑进了房间,叫着老曾,你儿子来了,真的……
  康冬和父亲见面,的确场面是亲切并且感人的,但是等他们回过神才能发现。那个开门的瞬间,桑全一个人,飞快地逃离和躲避,他一个下了楼,几乎是冲出了楼,然后一直跑一直跑,眼泪流过脸颊,顺着跑而逆着风被吹得满脸都是咸咸的泪水。
  他几乎是把积蓄许久的愤怒发泄在和那辆小自行车的碰撞上。那个男生也并不示弱,说了一句,你想死啊!而桑全当时真的有想死的心情,他把那个男生从车上拉了下来,然后第一次狠狠地打架,几乎是不顾及已经被划破的手臂以及被车碰出的一片淤青。
  所有的痛苦都变成了要自己承担,而恨也开始根深蒂固,变成另一种勇气去面对以后。
  桑全把那个人打到不能动弹,然后就拦了一辆车,一个人被车拉到了火车站,买了凌晨回西怀的慢车,要在车上度过40个小时的慢车。他一个人窝在火车站的候车,把头缩进围巾里,然后整个脸渐渐变得通红,一直熬到半夜两点,上了车,窝在座位上,沉沉睡去,以为就此可以忘却,可是这个城市依然是不可能完全别离他的世界。
  温暖在角落里患着伤风(代后记)
  01 梦
  我很爱看后记。
  每一次看书,都先翻阅后记。我总以为和作者通过后记,能走得更近,那是他最内心最直接最通透的文字。
  对于自己的后记,有许多话想说,但是又怕兀长絮叨,似梦似醒中称述自己。
  我觉得这是梦。
  我甚至以为自己不再书写。出书根本并不是我的梦想,我从小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拥有自己的书,而这么一拥有就到第三本了。
  而在离上一本书《遗》两年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十几天,每天八到十个小时的埋头书写,把自己逼迫到边缘,没有退路后才有了《月亮的孩子》。
  一直在停止长篇的书写。只是害怕。
  害怕一百多个无助、自我对话、反省、思考、孤独的小时。我是很惧怕孤独的人,何况是连续的十几天的孤独,每日长时间的写作。
  可是,我居然明知道这样的苦,却有点自虐一样地又一次重复。
  因为我知道已经很幸运了。
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金←沙←论←坛bbs。91txt/?u=697←
  第38节:温暖在角落里患着伤风(代后记)(2)

  相比很多人来说,我一直活在梦里。
  六年前的自己,是一个不碰文字的家伙,甚至不知道小说的架构,也不怎么看文字,完全是一个彻底的理工科的学生。
  可是命运真的很奇怪,有些东西,并不是自己那么想要的,却突如其来冒出,它挽你的手,告诉你它是属于你。你的措手不及、你的忘乎所以,甚至你都没有转过神来。
  可是六年,也就这样过去了。
  我其实一直没适应。
  出完《遗》。我很疲倦。
  因为那是一个大架构,我把我自己都写空了。那里面搀杂了我的思想,我的梦想,以及我的生活。那是一本自我叙述的小说。
  而《月亮的孩子》是我的超脱,我竟然放弃了自我的叙述。
  我只是不想重复,希望你们明白。
  我只是想尝试,我放弃了大段大段地描写,用最本真的东西,想感动你。
  02 虚构
  我讨厌重复。
  特别对于自己。
  《月亮的孩子》是完全脱离我自己的作品。我开始学会是一个旁观者,站在另一个小平点,看里面的人儿的悲欢离合。
  里面不再是大段大段关于我自己的情愫,虚构夹杂其中。
  这一次我丢了自己的经历,完全的虚构。
  虚构的城市,虚构的人儿,虚构的故事,完全的虚构,但是却又希望里面充满在你身边的气息。对的,这就似乎能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虽然〃月亮的孩子〃这样的病症的发病率是那么小,小到你根本不用担心自己会是其中的一员,但是我依然希望把它写得很平淡,平淡地贴切你我,毕竟你我都是有些小忧伤,那些埋葬于成长里的小错过,也会带来红红的烙印,无法洗脱。
  我总是在想,对的,我有许多这样的虚拟想法,似乎能有一天在书店里,看见拿着我的书的人儿,很认真很努力地端详着,我希望许多人都能从虚构的故事里找到于自己相通的点,让你我感动,哪怕是哭一哭,那也是一种赞美。
  我放弃了自己的经历,而选择虚构,是希望写故事给你,写给看故事的人儿。为你们而书写,成为我的中心、压力、源泉,只有这样我才能继续书写,只为了那么多鼓励的人儿。
  03 迎面的蜻蜓
  交完稿后,期间我有一次出行。
  去到〃小南方〃大连,那是一个湿润气息的城市,来去都很匆忙,几乎没有停息,却那么喜欢那样的湿润的气候。突然会觉得它和小说里的锦厘很像,虽然大连是北方,可是那是湿润的海风,总是让皮肤感觉清爽。
  在大连我第一次看见一小片一小片的葵花。我很喜欢葵花,那些大片大片的黄点让我兴奋。那些都只是开在路边的葵花。但是窝在车里的我,却以下被吸引住。我总是幻想有一大片的葵花,在里面奔跑,躺在湿润的土地上,闻着葵花的香味。
  之后,我却是无比忧伤。
  我是那种很容易触动,情商很低的人吧!
  高速公路很宽敞,如同锦厘一样的小而精致,却又舒适。
  或许是因为要落雨,蜻蜓低飞,车跑得飞快。
  一只又一只的蜻蜓就这样直接撞在车的前窗上,声音很响亮,每一只撞上,都发出很闷的一小声,但是确实都能听得见,然后生命结束,我知道它结束了,因为残留的身体和着残留的血液贴在了前窗上。
  两个小时去机场的路上,停顿了一次,司机出来,擦干净前窗上已经满布的蜻蜓的尸体,他们回不了家了。
  不知道,我的小小书写能否安抚它们,但是当时是无限地悲伤,那是生命的脆弱,只是很闷的一声,然后结束。
  04 无法割舍
  我终于为你开了一章节。
  《遗》出版后,你半开玩笑,说你出镜两次,甚至两次在哪几页都记忆深刻,比我这个作者还要深刻。
  想了半天,给你安排了一章节,还取名是无法割舍。
  这个题目很特别,或许在上一秒,我还在和你争执,还说很伤害彼此的话,但是依然无法割舍。
  两年前,我是丢在一群默默无闻的作者里。两年前,你是一个新的编辑。
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金←沙←论← 坛←bbs。91txt/?u=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