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医生
从邓丽君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周杰伦,偶像崇拜就陆续粉墨登场,一刻也不得停歇。以我与那位朋友为例,个中悲欢离合实在难以一言道尽。但玩归玩,乐归乐,我们也只是发扬了“将有限的崇拜推至无限”的优良品德,至于象外国那些为了偶像大打出手,甚至动刀子见血的决心和极端,我们还实在没有真正学会,只好望而兴叹,自愧不如。
说实话,我本愚笨,傻忽忽地以为追星的最高境界就是追着自己喜欢的偶像,自费坐飞机跟着满中国,甚至满亚洲的为演唱会摇旗呐喊,加油助威,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举动能比这样的铁杆拥戴者更疯狂。痴迷者如我,也只是去年冬天在首都体育馆里,跟着周华健唱了整整一晚,把手都拍肿拍红了事。但毕竟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现在有的孩子们为了维护自己偶像的声誉,更不惜付出任何爱的代价。
今年三月份中旬,一个中学的老师带着两个灰头土脸、鼻青脸肿的学生来到医院,进行头颅CT检查。登记的时候本来以为是一次简单的打架,到最后诊断结果出来的时候才得知这次打架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个唱歌的台湾小子。起因是两个人发生口角,一方觉得骂什么都不解恨,于是把最恶毒的言语都送给了对方的偶像,本来只是吵架,这样一下,双方脑子一热,便上升到了板砖和动手。
对此,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正爱自己的偶像,就要象珍惜他们的声誉一样珍惜自己。毕竟那些星星大腕们也不是武术馆的馆长,不希望看见你们象一个个英雄好汉,挥舞着刀子到处踢馆滋事,在鲜血喷出的一瞬间,也为他们的脸上抹上一把。
第一部分 处女值第6节 “快乐的踢球,让牙疼见鬼去吧!”
标题是阿根廷著名球星巴蒂斯图塔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在意大利足球圈内广为流传,不但使这句有关健康和足球的建议变成了流行因素,而且还有许多球星都是因为这句话,才决定走进牙科诊所,和因牙痛引起的运动障碍彻底告别。
众所周知,运动员因为肌肉高度的紧密性,由此对疼痛的敏感也会较常人更深刻。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的意甲和英超的球星们都视‘看牙医’为最不能承受之重,尽管那些大大小小的手术对这些亿万足球富翁们都已习以为常,但据《太阳报》的统计,在现役的球员中,只有13。1%的人敢对牙钻嗤之以鼻,尽管在他们的身上,已经普遍都已动过N次的手术。
关于这个统计,我曾听说过一个与牙医有关的著名笑话:话说一个牙医,第一次给病人拨牙,非常紧张,他刚把臼齿拨下来,不料手一抖,没有夹住,于是,牙齿掉进了病人的喉咙。“非常抱歉。”医生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你应该去找喉科医生。”当这个病人找到喉科医生时,他的牙齿掉得更深了,喉科医生给他做了检查。“非常抱歉”,医生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你应该去找胃病专家。”胃病专家用x光为病人检查后说:“非常抱歉,牙齿已掉到你的肠子里了,你应该去找肠病专家。”肠病专家同样做了x光检查后说:“非常抱歉,牙齿已不在肠子里,它肯定掉到更深的地方了,你应该去找肛门科专家。”最后,病人趴在肛门科医生的检查台上,摆出一个屁股朝天的姿势,医生用内窥镜检查了一番,然后吃惊地叫到:“啊,天啊!你的这里长了颗牙齿,应该去找牙科医生。”
当然,这只是拿医生开涮的笑话中最引人逗乐的一条,不管这些幽默是不是建立在患者的亲身经历之上,做为一个老牙病的患者,我只是想说:我很喜欢踢球,但是不喜欢牙疼,我希望从牙科诊所出来之后,会快乐的踢球,而不是咧开嘴巴大哭。
对于号啕大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2001年,我因为小时候与糖果的过度亲密接触而不得不被女朋友逼着坐到口腔科的治疗床上,当那个牙医的钻头刚刚碰到我的牙齿时,我紧张地几乎浑身都颤抖起来。于是,那个女牙医笑眯眯地告诉我:别害怕,请相信我的水平。结果是,他在我的一颗牙齿中遗忘了一小团棉球,结果叫我疼了整整一个月……
牙医们,拜托了,请用实际行动让那些笑话见鬼去吧。
北京病人
张驰有一部小说,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给这个书起名为叫作《北京病人》,觉得挺好玩儿,就买了来看。这是我阅读他的第一本书,客观地讲,这本书里有很多极其不错的幽默,尽管里面有类似于拖沓和停滞等等的弊病,但这毫不能掩饰字里行间中让人会心的一乐。
在这本书里,作者把一干老友统统都戴上了病人的帽子,并且用生动的细节描绘出他们的“症状”来,因为那些“病人”们都是比较出名的腕儿,所以对此,尽管有那么多的幽默在里面,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在阅读它时的初衷并不是纯粹的阅读和找乐,而是有一种窥视隐私的心态在里面。
自从木子美成名以后,博客也跟着一炮走红,不但声名大振,而且引得诸多人等在上面开设了自己的网络日记,做为一个爱凑热闹的人,我自然也不例外,屁颠颠地跑去弄了一个日记,从春节前写到现在,偷窥的人还算不少。对于博客的比喻,某人曾有过一个精辟的概论,那就是“我知道你们在偷窥,但我假装不知道。”
还是隐私,还是偷窥。那些 “北京病人”并没什么病,当然,他们要是有个伤风感冒的我也不清楚,但如果把艺术完全生活化,这些“病人们”就真的吃不消了——没谁愿意把自己的吃喝拉撒都暴露了天下,甚至像网络上盛传的庾美凤的“真实生活写照”,都给了当事人无穷的痛苦。
对于大众来讲,显然大多数人都没有庾美凤那样坚强,也没有一笑而过的风度,更多的则是痛苦万分,甚至会患上心理疾病——我曾听心理科的同事说,去年的现在有一个病人前去就诊,也是因为自己的隐私被暴露于大众,迫于舆论的围追堵截,他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据说,他的隐私是婚外恋。
我在这里无意为婚外恋者们翻案,但就隐私和舆论而言,我只是想说,不管是什么样的隐私,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足够的理由将其暴露出来,就算是不小心自己漏掉了,也不要拿着写有“道德”二字的大棒子劈头砸下——日本有一短篇小说,讲一个以整肃道德为己任的人,最后,他却发现自己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连岳先生对此的评价是,那些处心积虑要以道德的名义将人逼入困境的人,其实是最不道德的人。我对这种评价双手赞成,严重同意。
除此之外,我还想补充一点的是,以张驰的文笔和思维,除了将“北京病人”们的隐私艺术化,其实还可以写更多别的题材的长篇小说。
第一部分 处女值第7节 德高望重
电影《鹿鼎记》中,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坐在高高的凳子上,牛皮烘烘地对观众说:“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他老人家裤长两尺八寸,裤腰也是两尺八寸,实乃顶天立地的好汉……”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不过大家通常不叫他英雄,叫他饭桶。有稍微文雅一点的同事,不好意思按照人家的体型呼之,便给他起了一个新的外号:“德高望‘重’”。这个一顿饭能吃一大碗刀削面,两枚鸡蛋,一瓶啤酒,还能捎半份麦当劳套餐的饭桶,是急诊科的同事续晓明。
该人身材魁梧但心细如发,文质彬彬而憨厚木衲,最崇尚的是佛教术语“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不到威胁生命之时决不红脸,最大的绝招是软刀子杀人,也就是每每遇事,他总是以理服人,以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把所有人搞得头晕目眩,威力决不亚于《大话西游》里的唐僧。
上个礼拜六晚上,当天值班的续晓明刚刚从食堂填饱了肚子归来,便有一名外伤患者前来就诊。刚把病人放到抢救台上,还没等医生护士准备好器械,外面忽然闯进来一名男子,喝得酩酊大醉,声称一定要救好自己的朋友,不然就要怎样怎样,并以自残来威胁。
但凡是从事过医务工作的朋友,一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不管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同事身上,必定全都曾经有过目睹。有很多患者亲属中的部分人群,他们的腺体似乎分泌太快,总想找机会和别人证明自己是多么地强壮,但不管这种强壮的代号却是垃圾。
当时的情况是,在续晓明几次三番劝解未果之后,便自管处理伤员,不再理他。据当时在场的人复述,那个本来蹲在地上喋喋不休的家伙忽然起身,飞快地跑到续晓明身前,“啪”地打了他一记耳光。
不知道一心向佛、普渡众生的续晓明能腾出手来的话会不会把自己的另一张脸也递给他,总之仍然继续着他手里的活,仿佛那个耳光是打在了护士脸上,自己跟没事一样。那个醉鬼呆呆地望着他汗如雨下的样子,盯了老半天,忽然哇地哭了。
第二天晚上,醉鬼坐在餐厅里举着杯子向续晓明请求:“求你了,你打我一巴掌吧。”
续晓明把酒喝干,微笑摇头。
醉鬼带着哭腔求道:“那你骂我一句总成吧?”
续晓明仔细地想了想,点点头,扶了扶眼镜儿,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地对他说了一句:“我靠你大爷。”
明星·洁癖·感染
就算你没听过《东风破》;也一定知道一个叫周杰伦的小子:在现代这种造星公式下,一个个具有超凡赚钱能力的明星从普通人的圈子里瞬间脱颖而出,一炮而红,成为了万人追逐的公众人物,感觉一定很爽。
所谓的公众人物,说白了就是脱离了公众的人物;他们无不高高在上,接受着数以万计FANS的顶礼膜拜,聆听着山呼海啸般的追捧,除了不会点石成金撒豆成兵,估计和神仙也差不多了。高人一等的滋味一定不错,难怪大众都要挤破了头,拼了命的争做公众人物。
既然当明星了,就得成为人们的榜样:别说不做拐卖妇女虐待儿童的坏事,就算是行为谈吐中规中矩也还是不够,因为公众人物有他自己的准则;之所以他们是明星,是因为他们有着排山倒海般的影响力——不管他们是资助失学少年,还是吸毒酗酒,都会有一大批比他们还小的孩子大肆模仿:有一次看见王菲的照片,以为是她吃错了什么东西,满脸都是瘢痕;到后来看到街上模仿菲姐的‘瘢痕妹妹’才晓得,原来这是一种妆,还美其名曰“晒伤妆”。
明星的魅力向来牛极,所以每当社会风气有不良趋势时,凡是有着强烈责任心的人们便会希望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明星出来打个招呼,呼吁一下,起码就能减少若干个百分比的犯罪率;但我们却是经常看到某某明星酒后打人了,某某明星又猥亵小男孩了,等等。
换个话题谈。我刚毕业实习的时候大多数科室都转遍了,惟独没有去检验科——一个是时间不太够,我也没兴趣整天和病毒及大小便打交道,第二个原因就是害怕得洁癖;洁癖本来没什么不好,现在我一听说有人得有洁癖就心生亲近之意,崇尚卫生的人嘛,谁都喜欢;不过要是自己有了洁癖就不一定爽了,你得天天花上很长的时间整理衣服,还得不厌其烦的大洗其澡,一直把皮肤都洗红洗皱了为止,想起来也烦。
检验科是一个病毒和细菌比较集中的地方,每天都有无数的癌细胞和爱滋病毒们在里面摇头晃脑,至于象一些比较常见的大肠杆菌啊淋病球菌们更是在各个小瓶子小罐子里唱歌跳舞,热闹得很——在这种工作环境下,想不得洁癖都难——从这个角度讲,我佩服检验科的医生要比其他科室更盛——谁愿意天天和危险打交道?何况一个不小心就会感染各种显微镜下摇摇晃晃的‘小东西’,想着都恐怖。
当然,明星和一般的大众自然不同,他们不需要成天去摆放和琢磨那些小瓶子小管子和里面的微生物,他们唱好歌演好戏就OK了;不过我还是非常希望他们都得洁癖——那些关于洁身自好的洁癖;要知道作为一个有着极强影响力的明星,‘做好人’,远远要比唱好歌演好戏重要的多。
第一部分 处女值第8节 夜半惊魂
对于业余爱好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你大可以用足够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喜欢旅游的,去五台山;喜欢游泳的,去夏威夷;喜欢磨牙的,去老太太家炕头;喜欢打架的,去派出所;喜欢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