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英豪大传奇





。看完电报,彭绍辉便与一些同志连夜出发,去追赶党中央和右路军。    
      那天夜里,没有月光,到处黑沉沉的,连路都看不清,他们摸黑沿着右路军的行军路线跟进。大约走了三个多小时,已近子夜时,才到达包座附近。这时,只见前面有几个人影由远及近而来。由于天黑,看不清面孔,彭绍辉以为是迷失方向来寻找部队的散兵,就大声问道:“谁?”见对方没有回答,彭绍辉从腰里拔出手枪,其他几个人也警惕起来。待走近一看,彭绍辉大吃一惊,原来是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原来,陈昌浩从总部开完会,准备返回驻地,他见彭绍辉带着几个人向西北方向走,便生了疑心,不由分说将彭绍辉等人带回了红四方面军总部,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顿。    
      彭绍辉见这次走不成了,心里十分着急和难受。遵义会议刚刚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红军在危难中刚刚有了转机,张国焘就抗拒中央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排除异己,这不是分裂红军,要把革命前途断送吗?他多么想早一点随党中央、毛主席一同北上啊!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和愤怒,连夜给朱德总司令写了一封长信,倾诉他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企图另立“中央”的错误行径的愤慨,主张全党服从中央,坚决跟随党中央和毛主席北上。信写好后,便托一位熟悉的军团领导同志转送给朱总司令。    
      然而,彭绍辉太不了解张国焘耳目的厉害了,据说在当时的红四方面军中,如果某连队刚计划要外出采野果,不用等到出发,就有消息直通到张国焘的耳朵里,说是“某连队正阴谋叛变,他们集体行动要‘宰焘’”。    
      彭绍辉的信果然没有转到朱德的手中,却转到了张国焘手里。“哼!这个彭绍辉看样子意见还不小哩!”张国焘手中捏着信,阴沉沉地说。    
      “彭绍辉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坐在墙角看地图的朱德听到张国焘突然说到彭绍辉的名字,心里一惊,急忙问道。    
      “一会儿你就明白了。”张国焘的口气异常傲慢,他并没有把信转给朱德,而是顺手丢进了一边的火炉中,然后走出了屋子。朱德意识到彭绍辉很可能与刚才张国焘烧掉的那封信有关,但他绝对没有想到这封信是写给自己的,却被张国焘当着他的面给毁掉了。    
      不出半小时,彭绍辉被捆绑进了红四方面军总部,刚一进门,就被负责审讯的人打了一个嘴巴子,厉声问道:“你为什么反对南下,反对张主席?”    
      彭绍辉的嘴角渗出血迹,他瞪着立在房间中央的张国焘,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与此同时,一直站在地图前的朱德也立刻明白了刚才的一切,猛地转过身来。    
      一支驳壳枪顶在了彭绍辉的胸前,持枪人眼睛盯着张国焘,等候命令,只要张国焘一动眼色,驳壳枪的扳机就会在瞬间扣动。朱德跨步来到了那人面前,毫不犹豫地一把将驳壳枪夺在手中,气愤地说:“你们这是干什么!打人是不对的,这是党内问题,应该允许同志讲话!”    
      张国焘这时发话了,但声音很小:“我让他来就是找他谈话的。”朱德反问道:“我们党内有这种约同志来谈话的方式吗?这样谈话怎么行呢?”    
      张国焘冷笑两声:“这种方式不妥当,那就不谈了。”    
      朱德立刻见机行事,一面帮彭绍辉解开绳索,一面说:“好了,你先回去吧!”    
      由于朱德干涉,彭绍辉幸免于难。几十年后,每当彭绍辉回忆起这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就会动情地对别人说:“我的这条命是朱总司令从张国焘的枪口下捡回来的!”    
      不久,彭绍辉等几位坚持中共中央北上方针的同志都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调到一般工作岗位上监督使用。彭绍辉被调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任政治科科长兼军事教员。    
      面对张国焘的打击和排斥,彭绍辉思绪万千,心情十分沉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枪林弹雨里,在痛失左臂的情况下,他从没流过一滴泪,而这时却潸然泪下。他不是为自己眼前的处境落泪,而是对四方面军的前途和广大战友的安危忧心忡忡。为什么坚持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路线就受打击?他怎么也想不通,就去找朱德总司令汇报了自己的思想。朱总司令耐心地对他说:“你们都是好同志,现在千万不要着急,这是路线斗争,问题一定会弄清楚的。分配到红军大学去,也是党的工作嘛!你要在实际行动中贯彻遵义会议精神,宣传党中央的正确方针,努力工作,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搞好团结,争取更多的同志,共同北上。”看到彭绍辉面容憔悴,朱总司令又动情地拍着他的肩膀说,“要多注意身体,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听了朱总司令的一番话,彭绍辉心里亮堂多了。但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张国焘并没因为彭绍辉的工作调动而放弃对他的迫害。彭绍辉到红军大学后,张国焘从保卫局派去一名警卫员“照顾”他,实际上是监视他。开始,彭绍辉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并经常向上面汇报彭绍辉的活动情况。彭绍辉十分清楚这一点,但他也理解小战士的难处,不但不为难他,反而经常给他讲革命道理,讲毛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的重要意义,并且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关心这位战士。时间一长,这位警卫员在彭绍辉的教育启发下,加深了对中共中央北上抗日方针的正确认识,进一步认识到了张国焘的南下战略是错误路线。与此同时,他对彭绍辉正直勇敢、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也非常佩服,从彭绍辉平易近人的作风中,看出彭绍辉是位好领导、好党员。从此以后,保卫局每次搜集材料时,他都为彭绍辉打埋伏,并且每次都将保卫局布置监视任务的具体情况悄悄地告诉彭绍辉。    
      正是在无数好同志的关照和帮助下,彭绍辉在张国焘的淫威下挺了过来。残酷的斗争环境,也磨炼了彭绍辉的意志,使他变得更加坚强成熟起来。    
    


独臂上将—彭绍辉战地重逢

    战火纷飞中,彭绍辉跟漂亮的张纬一见钟情,他送给心上人一份别致的定情信物。战地重逢,张纬喜极而泣    
      1949年2月,在山西晋中地区交城城关一带,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正在进行攻坚作战演习。刚刚取得晋中战役胜利的指战员们,斗志昂扬地开展大练兵活动,为参加太原战役做准备。第七纵队是由晋绥吕梁军区改编的,彭绍辉为纵队司令员。不久,中央军委从战略全局出发,为配合平津战役的展开和东北野战军的入关,命令推迟解放太原的时间。按照徐向前的命令,彭绍辉率领刚刚由第七纵队改编的第七军,进驻太原县城,休整待命。    
      看到部队暂无战事,军卫生部部长张德炎找到了彭绍辉:“军长,现在你总算有时间了,是不是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了?”“老张,又拿我开玩笑了不是?”彭绍辉笑着说,“我一个残废,这辈子注定打光棍了!哈哈……”    
      “真的,军长,我们卫生部房东的女儿很漂亮,又有文化,满合适的!”    
      彭绍辉的心里一动,40多岁的人了,他何尝不想早点成个家啊!不过他马上意识到现在还不是时候,便轻声对张德炎说:“你也不看看现在这形势,打太原迫在眉睫呢!”“先见见面,并不影响打太原嘛!”张德炎说。    
      “不行,不行!”彭绍辉摆摆手,“必须等到打下太原之后!”张德炎心里有数了,便决定当“红娘”,介绍房东女儿张纬与自己的军长“搞对象”。为此,他还把卫生部政委阎大海和他的妻子聂文英动员起来上阵撮合,因为阎大海是张纬哥哥的同学。对张纬来说,阎大海的话比别人的话更可信。    
      然而,彭绍辉却没有过多地想这件事,他抓紧休整的时间,和政委孙志远一起,召开全军营以上干部会议,学习毛泽东打歼灭战的指导思想和作战原则,继续为总攻太原做准备。4月20日,太原战役打响。按照徐向前司令员的命令,彭绍辉指挥第七军主力急速渡过汾河,直插小店以北,配合兄弟部队占领了太原城北敌外围阵地,并用炮火控制了太原城北机场。在总攻太原的战斗中,彭绍辉指挥主力部队由北门攻城,同时配合第十八兵团歼灭东门之敌,而后直攻东大门。各路大军协同作战,终于攻克了阎锡山盘踞多年的老巢。    
      太原战役胜利后,张德炎又催彭绍辉和张纬见面。这一次,彭绍辉去了。不过他还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卫生部的四对青年人举行集体婚礼,他这个军长理所当然地要去祝贺!在婚礼上,彭绍辉第一次见到了张纬,并立刻被张纬漂亮、清纯、高雅的气质吸引住了。当张德炎将张纬领到他身边时,他这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军长竟然有点慌乱了,一时手足无措!相反,倒是年轻的张纬先说话:“早就听说过彭军长的英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名不虚传啊。”    
      彭绍辉闻言心头一喜,说话便开门见山:“我比你大十多岁,而且只有一条胳膊,他们给你提的事你千万别当真!”    
      “这些,俺都知道,你的胳膊是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而丢的,俺不嫌弃!”张纬的话斩钉截铁,让彭绍辉从心底里荡起波澜。就这样,彭绍辉和张纬的关系就算确定了。几天后,阎大海的爱人聂文英又领着张纬到彭绍辉的住处去了一次。彭绍辉和张纬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并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送给了她,作为一份别致的定情信物。    
      战火纷飞里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爱情。一个月后,彭绍辉依依不舍地告别张纬,率部挺进西北。    
      7月10日,扶眉战役拉开帷幕。经过四天激战,彭绍辉率第七军协同十八兵团全歼敌八个整师另三个整团,共四万余人。扶眉战役后,彭绍辉的第七军又参加了陇东追击战,从陕西一路打到甘肃。8月3日,解放陇东重镇天水。    
      这是个让彭绍辉终生都难以忘怀的地方。这天晚上10点多钟,彭绍辉仍旧在煤油灯下研究作战方案,卫生部长张德炎突然推门进来,兴奋地说:“军长,你看谁来啦!”    
      彭绍辉抬起头,一下子愣住了!门外昏黄的灯影下,漂亮的张纬正俏生生地立在那儿!    
      “你怎么来了?”彭绍辉惊喜地问道。    
      张纬不吭声,眼泪却“啪哒啪哒”地落了下来。一旁的张德炎说:“从太原到天水,张纬是一路打听着找来的,这一路上可是吃了不少苦……她说,她怕再也见不到你了!”    
      一瞬间,彭绍辉被感动了。他急忙把张纬让进屋,仔细地打量着她……    
      三天后,经上级批准,彭绍辉和张纬在西北战场隆隆的炮声中举行了婚礼。婚礼十分简单,没有隆重的场面,没有华丽的布置,正好师一级干部都在军里开会,彭绍辉请他们吃了一顿羊肉泡馍,算是接受下级对他新婚的祝贺。    
      不久,彭绍辉接到贺龙的电令,要他率第七军配合十八兵团,抑阻胡宗南部于秦岭、巴山之间,保证第二野战军突入贵州,完成对西南国民党军分割包围的行动。待二野主力完成包围之后,第七军即向陇南出击,务求全歼残敌。而后进军川北,配合主力解放西南全境。    
      军令如山。彭绍辉告别新婚的妻子,冒着严寒和冰雪再次出发了。张纬独留天水,翘首企盼着全国解放的消息,等待着丈夫的胜利归来。    
    


独臂上将—彭绍辉犯颜林彪

    “文革”中直面犯颜林彪、“四人帮”,遭受迫害,毛泽东站出来为独臂爱将说话。总理逝世,老将军带病来到天安门广场哭祭    
      彭绍辉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人称布衣将军。有一次,警卫员看到他连续指挥部队作战过于劳累,身体瘦弱,就让炊事班烙点饼子给他当干粮。他严肃地批评警卫员说:“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是平等的,生活上同甘共苦,不能有半点特殊。”他仍然天天坚持和战士一样吃杂粮炒面和小米饭锅巴。他的衣服、鞋子破了,供给部门要给他发新的,他总是说:“还能凑合着穿嘛,就是有几个窟窿,也比长征时穿的衣服、草鞋好多啦!”    
      1946年秋天,晋绥军区派一名科长护送蔡畅过同蒲路去东北。蔡畅让这位科长捎话给彭绍辉的警卫员罗贵波,要他在生活上照顾好彭绍辉。在蔡畅的关心下,组织上决定给彭绍辉一点营养补助费。但几次派人送去,都被彭绍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