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黄金瞳)
“庄老师好……”
“庄老师早……”
“庄老师,您给我签个名吧?”
走出房间之后,庄睿就感觉有些不自在了,似乎这酒店里的服务员全都认识了自己,招呼打的那叫一热情,搞得庄睿有点吃不消。
“奶奶滴,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就是好。”
庄睿心里犯着嘀咕,坐电梯来到位于三楼的餐厅,却发现田教授他们都已经在喝着早茶聊天了,似乎自己是最后一个来到的。
“不好意思,今儿起晚了……”
庄睿向众人打了个招呼,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小庄,没事。你今儿能爬起来就算是不错了,要知道,昨天你一个人可是放倒了他们济南收藏协会四个人啊。”金胖子见到庄睿来了,哈哈笑了起来。
“是啊,我们刚才还打赌说你早说起不来呢?”
田教授也和庄睿开着玩笑,庄睿在昨天现场鉴宝中的表现,从专业角度而言,已经是有足够的资格和他们这些专家平起平坐了,是以也没有谁在这里摆弄老资格。“喝点热粥,清清肠胃,今儿上午还有得忙呢……”
孙老看见庄睿脸上还带有一丝酒意,打了一碗粥放到庄睿面前。“几位老师,昨天那节目已经在北京台和山东台播出了,等回到北京之后,我们会把节目制作成光碟,赠送给几位老师的……”
在专家这桌上,只有刘佳一人陪同,据说那位朱副台长昨天为了革命工作,也倒在酒桌上了,只是他没庄睿体质好,到现在还没爬起来呢。
“我说呢,今儿起来这么多人打招呼。”
听到刘佳的话后,庄睿才明白过来,敢情是那些服务员都看了昨天的节目了啊,这也难怪,在她们酒店拍摄的节目,自然会关注一点。等自己拿下眼镜走出这里,估计就没人能认出自己了。
匆匆吃了早点之后,几人又赶到了酒店的会议室,虽然上午只有三个小时的鉴宝时间,不过来的藏友不减反增,将会议室内外围得水泄不通,要不是有隔间可以进入,恐怕庄睿等人都挤不进去了。
时间紧,任务重,两位主持人也没什么废话,上台宣布民间鉴宝活动开始之后,专家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今儿和昨天不同,昨天刚开始的时候,庄睿的桌子前面是门可罗雀,压根就没人来找他鉴定古董,今天却是相反,在庄睿桌子前面,排起了长队,许多人就是冲着他来的。
“庄老师,你就帮我看看吧,您说是真的就是真的。您说是假的,我立马就摔了他。”现在站在庄睿桌前的这位持宝人,抱着一个青花瓷器,说什么都要庄睿给他鉴定。
“这位藏友,还有下面的朋友们,我是玉石协会的理事,这次来也是专门鉴定玉器的,至于别的物件,另外几位老师,都要比我经验丰富,大家先看看自己的古玩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再选择专家鉴定,好不好啊。”
庄睿往面前这人的身后看了一眼,发现这些藏友们拿来鉴定的物件,从字画到青铜器,是什么都有,居然还有人扛着把红木椅子,搞得庄睿是哭笑不得,只能站起身来解释了一下,自己只看玉器。
经庄睿这么一说,下面的人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不是玩玉的人,也都排到另外几个队伍里去了,庄睿这边顿时压力大减。
玉器的鉴定比较麻烦一点,因为有些玉器虽然是做旧的,但本身的玉质不错,里面也蕴含灵气,要不是古玉里面灵气的颜色不同的话,庄睿还真是难以辨认的出来。因为现在做旧的手法实在是太高明了,稍有不慎,就可能打眼上当。
“庄老师,这是我前年买的一个物件,找人看过了,应该是汉代的老玉,您再给掌掌眼?”
庄睿现在手里拿着的这个玉蟾就是如此,是上好的白玉雕成的,拿在手里就有种湿润的感觉,很明显是盘过的物件,上面有三种沁色,按照主人的说法,这东西是汉朝的物件。
“玉是好玉,上好的和田白玉,这么大一块,也能值万八千了,不过这沁色是做的旧,颜色太正,而且用放大镜仔细看,颜色渗入的不深,不过这东西还是有收藏价值的,您留着盘玩一下,不见得就比古玉差多少。”
在用灵气观察之后。庄睿发现,里面的灵气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呈白色,并没有唐宋之前那种浓郁的紫色,也就是说,这所谓的汉代玉蟾,也是后仿做的旧。
今儿庄睿说的话,就很少有人再去质疑了,那位玉蟾的主人听到庄睿的解释之后,还很感激的冲着庄睿鞠了一躬,这要是换在昨天。说不准又要指鼻子开骂了。
由于人太多,庄睿也就加快了鉴定速度,基本上是两三分钟一个,这些物件,从摆件挂件到古代的祭祀礼器,是应有尽有,几乎囊括了所有玉器的种类,虽然是真少假多,不过也让他大长见识,因为就算是仿品,从造型上而言,与真物件也是相差不多的,不同的只是年代而已。
“咦?”
庄睿看着手中的这个只有七八厘米大小的青玉玉琮,心里有些惊疑不定,就在他刚才从灵气检测的时候,发现里面的灵气居然是金黄|色的,从庄睿知道灵气可以鉴物以来,这种颜色他还是第一次碰上。
这件玉琮呈四方形,器形外方内圆,中孔贯通,器身四折角处分别浅浮雕神人兽面纹,在四面直槽内上下各刻一神人兽面复合图像,图案主体的神人,脸面呈倒梯形,眼为重圈,两侧有小三角形眼角,其形象诡异而又神秘。
整个玉琮的雕刻,线条纤细有力,而区域间隔线条则粗犷圆熟,造型古拙,纹饰神秘莫测,表现出原始的宗教意识和图腾崇拜的神权思想,只是保存的不是很好,各部位都有一些残损。
“难道是良渚文化中的玉器?”把玩着这个玉琮,庄睿能感觉到从中传出的一种古朴的气息,心中泛起这个念头,随之良渚玉文化的资料也涌上心头。
良渚文化距今5300至4000年左右。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玉器加工非常发达,除装饰外主要用于巫术、祭祀和殓葬,良渚文化对于用玉有着严格的规定,是我国礼玉制度的开端。
而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有特色的玉器,也是良渚文化玉礼器的核心,在那个时代,就已经用上了钻孔与线切割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当时玉器加工工艺的顶峰。
“应该是不会错了……”
庄睿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良渚玉器,不过这玉器里面蕴含的灵气,和精湛的雕刻工艺,都能证明,这是一件良渚玉文化的代表作品。
“孙老师,您看看这玉琮,我觉得这是一件良渚玉,可以作为此次民间鉴宝的重宝之一……”
()
庄睿招呼了正在鉴别杂件的孙老一声,把这玉琮递了过去,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吸引观众眼球,特意让专家们评出三件最珍贵的古董,不过到现在为止,除了金老师鉴定的一副明代沈周的真迹之外,其余还没有那个玩意能被定为重宝的。
“嗯,这东西有点儿意思,小庄,你能确定吗?”
孙老把这玉琮在手里把玩了一番之后,向庄睿问道,评定重宝的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所有专家都认可,所以庄睿先把玩杂件的孙老拉上,除了他本人之外,对于玉器的鉴定,孙老是最有发言权的。
“小庄,说说你的看法……”
见到庄睿选定一个物件,要评为重宝,金胖子等人也围了上来。
庄睿拿过那件玉琮,沉吟了一下说道:“我是这样看的,各位老师都知道,商周时期的玉琮,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基本上可以排除掉了。
而宋代以后出现了一些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饰当时流行的纹饰,显然与这件不相符。
明末至清代的伪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体玉琮为多,虽然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但是因为加工工具、习惯的不同,伪品多数显得圆滑有余而古意不足,熟旧的程度更难做得逼真。
综合以上几点,我可以断定这件玉琮确实为良渚玉文化中的杰出作品,按照现在的文物划分,似乎能归类到国家一级文物里面,作为此次的三件重宝之一,应该不为过吧?“
庄睿话声刚落,台下观众的掌声就响了起来,田教授等人也是连连点头,最终将这件良渚玉琮确定问此次民间鉴宝的重宝之一。
三百一十九
济南距离北京天津这两个古玩大市都不远。要说这好物件,还真是不少,庄睿鉴定出来的那件良渚古玉,其价值最少在三百万左右。
而金胖子选中的明代沈周的一幅画,也是价值不菲,砸去年京城的一场古玩专场拍卖会上,就有一幅沈周的画拍出过六百八十万的高价。
另外还有许多小玩意儿,像鼻烟壶,蝈蝈葫芦,紫砂壶具,元宝钱币,品相好的也能值个几十万,差点的万儿八千的也不少,但是今天的第三件重宝,却是一直没有选出来,因为按照庄睿等人的标准,这样宝物最少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当然,价格也是考究其是否贵重的标准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进,已经是上午十点半了,而这次民间鉴宝的活动。到十一点就要结束了,由于几位专家把关严格,基本上没有鉴定错一个物件,是以那些想浑水摸鱼的人,今天上午也都没敢上台来,今儿鉴定的都是真正一些收藏爱好者的藏品,素质比较高,庄睿等人鉴定的也很轻松。
庄睿鉴定玉器的速度很快,再加上古玉流传下来的并不是很多,排在他桌子后面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想必另外几位专家,估计庄睿能最早收工了。
“庄老师,您能帮我看看这个物件吗?刘老师那边人太多了,恐怕排不到我了。”
就在庄睿鉴定完最后一个玉器的持宝人之后,一位中年人拿着个纸盒子走到庄睿桌前。
庄睿打量了这人一眼,看这人的相貌,应该是四十多岁的年龄,不过头发花白了一片,显得有些老相,穿着也很普通,家境估计不是很好。
他所说的刘老师,就是那位青铜器和古董家具的鉴定专家。
庄睿向那边看了一眼,果不其然,刘老师在这冷气充足的地方,都是满头大汗忙的不可开交呢,就是金胖子。也比他悠闲一点。
要知道,一般的老户儿,家里都有那么几件老家具,这几年古董家具的价格涨的很快,经常会传出某某黄花梨桌椅拍出上百万的新闻来,所以今儿有不少人,整了很多大物件过来,来的时候在酒店门口停了几辆大货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搬家的呢。
“你要鉴定的是什么物件?我只能先看看,除了玉器和瓷器之外,我对别的物件不是很精通……”
庄睿这次没敢把话说满,因为他鉴定真伪很容易,但要是不熟悉的玩意儿,挑不出毛病那也是个问题,就想那件唐三彩骆驼,最后生生的给逼的要砸碎才算是真相大白。
“庄老师,我要鉴定的是个青铜器,您先看看?”
中年人把手上拎着的纸盒子放到了桌子上,庄睿这才发现,居然是个皮鞋盒子,心里就不怎么看好这物件。要是值钱的玩意,肯定要给其做个好点的包装。
“好,我先看看再说,先生您贵姓?这物件是个什么来历?”
庄睿一边解开那系着鞋盒子的绳子,一边和这中年人搭着话,古玩鉴定不仅要看东西,也要看人,知晓其传承来历,要不然说不准就会碰到件赃物,或者是土里刨出来的物件,私下里遇到这些东西倒是没什么,不过在这场合,就有些不合适了。
“庄老师,我姓杨,家里祖上就是开古玩店的,不过文革的时候破四旧,把那些玩意儿全部都毁掉了,只留下了这么一个物件,家里长辈去世的早,也没说明是什么东西。
我就是个普通下岗工人,平时也见不到诸位专家们,借这个机会,还请庄老师您帮忙看一下,是不是古董,能值多少钱?“
()
杨姓中年人有些拘谨,把家世来历都报了一遍,两手握拢在一起,显示出心中的紧张,祖上的荣耀早就成为过去了。现在他生活的并不如意,老婆孩子都靠他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
本来杨先生并不知道这次民间鉴宝的节目,只是昨天在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了,今天就想来碰碰运气,家里留下的这老物件就算只能卖个三五万,那也能解决孩子读大学的学费了不是。
“呵呵,杨先生您先坐,青铜器我虽然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这类古玩,只要是真的,那可都是天价,您别急,我先看看……”
说老实话,庄睿还真不怎么相信这中年人所说的话,不是因为他没有同情心,而是在古玩这行当里面,最不缺的就是故事,别说下岗工人了,就是老婆瘫痪,儿女神经病的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