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王
4问龅さ溃皇籽允婪ǎ窝缘しā?br /> 黄元吉三个字的意思,实为“黄裳元吉”,“抱元守一”,这哥们是个练内丹修道地,大名鼎鼎,但有没有这个人。尚无法考证。不过,野史中记载。这哥们有一次炼了一炉丹药,结果铅、水银中毒,吃死了不少人。)
现在地五千言《道德经》,是后人整理残篇所得,完整的原文谁也没有见过。
《道德经》流传很广,久经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流逝而不衰。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就算是《道德经》这样的巨著。一旦泛滥了,它也就不值钱了,就算在金兔星系将武市集的地摊上都能买到,真正值钱地是孤本、善本、珍本。
楚刚瞧着,手上这本就跟那些地摊货差不多,纸张的质量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楚刚心里不禁有些纳闷:就这种地摊货,慧明圣母也好意思送得出手?这种地摊货,要是也算重礼。自己明天就去印刷几卡车。
“楚兄莫急,你翻开看看。”塞尔特微笑道。
楚刚闻言半信半疑地翻开一看,这才知道慧明圣母礼送地不轻。
目下,《道德经》真正珍贵的并不是那五千字,那五千字,以楚刚过目不忘地能力。扫一眼就会背,真正珍贵地是《道德经》的注释。楚刚手上这本,通篇写满慧明圣母地注释。这注释中,有慧明圣母对自己的道地诠释与阐述,还有五行法则的个人领悟心得。这样一本经过慧明圣母注释的《道德经》,称为绝世秘籍,或者是白云山不传之秘,都丝毫不为过,岂是地摊货能比的?
“道德二字,尊道贵德。先养德。方可修道。”塞尔特有感而发。
“先养德,再修道?你老兄不厚道。是不是在说我德行不够,人品有问题?修道练武跟一个人的德行、品德有很大关系吗?你看看那赤炼老魔,他有什么德行?还不照样参悟了时间法则。”楚刚从书本上抬起来头,没好气道。
“楚兄误会了。”塞尔特一愣,接着解释道:
“这‘德’指的并不是品德与慈悲。修道孤苦,如万人过独木桥,只有大智慧大毅力者方可功行圆满,这‘德’指的就是要有大智慧大毅力,不离不弃,始终如一。有了这样的大智慧大毅力,方可修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天道眼里,一视同仁,万物都是草扎地狗,不分好坏,你说它无情也好,公平也罢,并不会因为你干了多少善事,从而对你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为你杀了多少人,从而让你走投无路。因此,修道得道,与一个人干了多少善事无关。”
“你说的有点意思!不过,我有一问题,你师尊她老人家为什么对我如此青睐?先是留名峥嵘石,现在又送我这样一本注释。”楚刚合上书本,挑眉问道。
留名峥嵘石,还勉强可以解释为慧明圣母爱惜人才。但送上这样一本几乎只有白云山嫡传弟子,才能阅读的“白云山不传之秘”,那就无法解释了。
“楚兄莫急,看完这副画轴再说。”塞尔特说着,又从乾坤戒中抽出一只条状锦盒。
“你老兄是不是在耍我?有什么东西,一次拿出来不就完了吗?用得着这样麻烦吗?”楚刚没好气道。
盒盖打开,淡淡地檀香弥漫开来,盒子里果然放着一副画轴,轴身是极品古檀,轴头则是没有一丝瑕疵的墨灵玉。不管画的怎么样,光是这副轴身与轴头,就能卖不少钱。
画卷徐徐展开,待展到尽头,楚刚却呆住了。
这是一副水墨画,画中有人有景,璀璨的星夜下,一人背手傲立于雄山之巅。画中人外罩一袭皂白武士袍,身影修长,估摸着身高近两米,双腿撑地笔直,衣袂飞扬,一头浓密的披肩黑发,随意地拢了一把,写意地披在脑后。虽然只画了一个背影,但那股子睥睨天下的孤傲味道,扑面而来。
楚刚祖上都是耕田的,也琢磨不出来,这画的到底是好还是坏,但画中的人,楚刚却认识,他就是古求!
在画眉位置,还题有两句诗:孤影窗前怨遥夜,红妆竟夕起相思。
()
“楚兄认识画中人否?”塞尔特问道。
“认识!当然认识!太师祖的肖像怎么能不认识?”楚刚连连点头,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画眉上的那两句诗,一脸八卦。
孤影窗前怨遥夜,红妆竟夕起相思。字迹娟秀清丽,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女人的手笔,瞧这两名诗中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好像还是在思念拼头,唔,有奸情,绝对有重大奸情!
自己就说了嘛,太师祖古求何等人物?惊才绝艳,杀人不眨眼,像他老人家这样地逆天人物,不管到了哪里,都跟正午地烈阳一样,光芒万丈,万众瞩目,舍我其谁。他老人家既然到过领主界,又岂会默默无闻,没有留下点什么光辉事迹让后人传颂?
这不,事情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哇,他老人家竟然……竟然把老尼姑慧明圣母给勾引的泪湿窗台,不愧是古求太师祖!
“咳,事情并非楚兄心中所想像地那样,楚兄误会了。”见楚刚一脸贱笑,双目放光地盯着那两句诗,塞尔特大感啼笑皆非。
“怎么?欺负我没有文化,不认识字?证据确凿,这都泪湿窗台了,问题还严重?问题是相当地严重!”楚刚掷地有声,断然道。
第三百十九章 有奸情(下)
听楚刚说的如此斩钉截铁,塞尔特心下泛起一阵无力感,原本他还不想谈论师尊的私事,认为那是在亵渎师尊,很失礼,也显得很没有教养。对慧明圣母,塞尔特心中只有尊敬与孺慕。
但现在看来不澄清一下是不行了,瞧楚刚这架式,不知道他心里把师尊想成了什么模样。
“楚兄你听我说,家师俗家姓名刘慧,在家师之上还有一个姐姐刘萌,这副画轴乃是出自刘萌师伯,并非家师的手笔。”
“这么说来,被我们家太师祖搞得泪湿窗台的是刘萌前辈,而不是你师尊?”楚刚捏着下巴问道。
塞尔特赶忙点头,证明这事确实与师尊无关。
“刘萌前辈现在还在白云山吗?”楚刚接着问道。
“刘萌师伯已经仙逝,现葬于白云山‘琴冢’。”见楚刚听的一脸狐疑,塞尔特苦笑道:“刘萌师伯是琴艺大师,生前最是好琴,造诣之高,纵观领主界历史,堪于她老人家比肩者,寥寥无几。至于武学修为,自然逊色于家师。”
“不得了啊,问题看样子越来越严重了,还搞出了人命。”楚刚一脸惊讶,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慧明圣母的修为与身家地位,有的是灵丹妙药,有的是神功绝艺,刘萌就是想死都很难,现在却发生这种怪事,这其中肯定有故事,“你跟我说说。我们家太祖师是怎么跟刘萌前辈勾……相识的?”
“鄙人不知道,鄙人只是听白云山老知客说过,‘画中人’曾经上过白云山与家师论道。”塞尔特有些无奈,心里纳闷,楚刚为什么会对长辈地私事如此感兴趣?
“啪!”
楚刚闻听,抬手一拍石桌,双目放光道:“这就对了!我猜。古求太师祖上白云山跟你师尊论道,古求太师祖人中龙凤。文武双全,酷毙帅呆,这论道论着论着,肯定是你刘萌师伯,不知不觉间就暗恋上了与自己妹妹论道的古求太师祖。而你师尊呢,其实也是暗恋我们太师祖的,只不过。一边是她姐姐,一边是情郎,这令她很为难,毕竟两个女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已经够麻烦了,更何况这两个女人还是亲姐妹……”
说着说着,楚刚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副画面,璀璨星夜下,雄山之巅。凉亭之内,古求太师祖与慧明圣母坐而论道。而刘萌呢?坐在自己秀楼内抚琴,琴声缠绵悱恻,眼睛却透过窗户,远远地时不时地打量山顶上的两个身影,心里矛盾之极。毕竟两个女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肯定会患得患失。
“楚兄你……鄙人先告辞了!”楚刚越说越不堪,这把师尊与刘萌师伯说成什么人了,塞尔特大感不悦,沉着老脸,起身抱拳,作势欲走。
“好吧好吧……我不说了,不说了……这总行了吧……”楚刚投手投降,接着涎脸道:“我想问一下,我太师祖现在在哪里?”
“鄙人不知道。不过。在白云山上并没有你太师祖的坟茔。”塞尔特哼声道。
“坟茔?你这不是咒我太师祖死吗?真是的,我跟你说正经的。我真地很想知道我太师祖现在会在哪里。”楚刚正色道。
“鄙人没有骗你。”塞尔特说的是实话,以他地尊师重道,绝对不可能刨根问底地向慧明圣母打听这种事。
楚刚有些无奈,这么看来,古求太师祖是生是死依然是个迷。
塞尔特这次来,确实是代表白云山,奉师命给楚刚送来《道德经》与画轴,至于楚刚会不会去白云山拜见慧明圣母,就要看楚刚自己了,慧明圣母倒没有说楚刚一定要去。
思忖半晌,楚刚的目光又落到了石桌上的那本《道德经》,道:“事情现在弄清楚了,也难怪你师尊对我青睐有加,又是留名峥嵘石,又是送《道德经》,原来是爱屋及乌。”
“咳……楚兄,有一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讲?”见楚刚一脸自得,塞尔特轻咳一声。
“讲吧,咱们俩现在是什么关系?就凭我们家太师祖跟你师尊的亲密关系,咱们俩差不多都可以算是师兄弟了,直言无妨,无妨啊,呵呵……”楚刚大大咧咧地摆摆手。
()
“那鄙人就说了……家师她老人家对楚兄没有任何好感,甚至还有些厌恶,鄙人现在都不敢在家师面前提及楚兄……”
知道楚刚是那‘画中人’的传人后,慧明圣母在刘萌埋骨的琴冢里整整待了一夜,从琴冢出来后,表面上没有什么,但塞尔特看得出来,师尊心情很恶劣。
“娘哦?真有这种事?”楚刚闻听为之傻眼。
“事实确是如此!”塞尔特点点头。
“这么说,不是爱屋及乌,而是恨屋及乌?女人啊,真是不可理喻,这事她怎么就能算到我头上?”楚刚一脸郁闷,“你说,你师尊会不会宰了我,把我捉到琴冢里,砍我脑袋血祭刘萌前辈。这事她就做得不对,送我这么多重礼,敢情是想把我养肥了再杀?这太过分了!”
“咳……总之,楚兄你自己小心一点……”
“小心个毛!这事没有道理,祸不及子孙,你师尊怎么能这样胡来?这不是欺负人吗?”楚刚没好气道。
“此行,鄙人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鄙人得回山门向家师复命,不打扰楚兄闭关,鄙人告……”
“别别,别忙着走,你老兄好不容易来一趟境湖,总得让我请你喝几杯吧,过几天再走。”楚刚急忙挽留。
“那好吧,麻烦楚兄了。”塞尔特微一沉吟,点头答应。
“老实说,你这次来,除了送画轴与这本‘注释’,就没有其它事了?”楚刚挑眉问道。
“楚兄认为还有何事?”塞尔特讶然道。
“在昌平城打了一架,我抢了玄炎他们地灵宝,你师尊难道没有想过要当和事佬,让我见好就收,乖乖地把灵宝还给他们?”楚刚道。
“楚兄多虑了,这是楚兄的事,家师并未提及。”塞尔特耸耸肩。
“也对,毕竟你师尊现在恨屋及乌,看我很不顺眼,说不定巴不得有人跳出来把我给砍了。”楚刚点点头。
……
塞尔特在镜湖呆了两天,第三天清晨就离开了镜湖。
送走塞尔特后,楚刚开始迫不及待地阅读慧明圣母的《道德经注释》,希望能在注释上悟到水行法则的突破口。
在诠释水行法则的那一篇,慧灵圣母提到: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内生为心,外成为貌,心肖所生,貌肖所成。抟造共功,道行无间。顾其已成,效动而性静;方其初生,效静而性动。静者阴,动者阳,动者效生,则万物之生。而水之生也,亦乘乎性之动几以为生主。然则流而不盈,阴之用也,阴虚善随,阳实不屈。
困水,刚掩也,井亦刚掩,坝亦刚掩。疑于刚而乘之,察其非而退之,乘非乘,掩非掩……
看完这些,楚刚郁闷的直想撞墙,字自己倒是都认识,可问题是,不知道慧明圣母究竟在说些什么,那老尼姑是不是在耍自己?明知道自己没有文化,还写成如此这般。自己看得云里雾里,她就是诠释的再好,那也是白忙活一场。
楚刚把责任全部推慧明圣母头上,心里从来没想过,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自己不学无术。
无可奈何的楚刚,仔仔细细把所有注释阅读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越看越头疼,这注释中,通篇都是那种半死不活,要人老命地语句,就算楚刚倒背如流,还是琢磨不出其中的玄机。
这一天,一大清早的,楚刚正捧着“注释本”在竹楼里看的一个脑袋两个大,安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