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时代





友奉为试机精品。
  对于影片的大获成功,后台老板环球影业公司作出“迅速反应”,在第二周宣布将推出续集,制作成本飙升至1亿美元,索莫斯继续出任导演。在《盗墓迷城》中迅速走红的布兰登…弗雷泽也以两倍于第一集 的片酬签约续演探险家里克…欧康纳。
  布兰登那副玩世不恭的扮相倒是很有些观众缘,《盗墓迷城》上映后,不少影迷推荐布兰登接替布鲁斯南,出演新一任007,虽然最终没有成为现实,但这部影片让布兰登…弗雷泽跻身好莱坞一流影星却是不争的事实。
  时隔两年之后,《木乃伊归来》的成功再次掀起一阵“埃及探险热”,同类型题材的影片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质量参差不齐,评价有好有坏,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这个题材最终被好莱坞电影制造商拍到了一种恶俗的程度,这也是环球影业在《木乃伊》系列风头正劲的时刻却偃旗息鼓的重要原因。
  随着02年网络产业泡沫的破裂,整个美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而好莱坞各大电影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电影的制作成本节节攀升,这种趋势在刺激电影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买下了危机的根源。因为投入过于庞大,一部影片的失败可能会让一家公司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当然一部影片的成功,也可能会有起死回生的作用,这两种情况,都在米高梅公司身上同时上演过。
  在竞争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好莱坞的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维亚康姆集团的支持下,派拉蒙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梦工厂,实力大增;华纳公司有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强力支持,又有《哈利…波特》这张王牌在手,今年来频频出手,制作手笔越来越大;索尼影业背后是强大气粗的索尼公司,与惊奇漫画的合作以《蜘蛛侠》系列为典型代表,一时间风头无两;迪斯尼在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之后,独霸了动画电影市场,现在又摩拳擦掌的将目光盯住了成人电影市场,《加勒比海盗》系列就是一颗成功的探路石。
  好莱坞赫赫有名的八巨头,米高梅公司业已没落,剩下的20世纪福克斯和环球影业表现平淡。相比之下,环球影业要更倒霉一些。在今年的梦工厂收购大战中,舆论几乎一片看好NBC环球,认为这家通用电气旗下的著名娱乐集团是梦工厂的最佳买主。但是经过一番激烈的明争暗斗,派拉蒙电影公司在“最后一刻”击败NBC环球,以约10亿美元的价格与梦工厂敲定收购协议,活脱脱一个好莱坞大片的“意外式”结局。
  这还不是唯一的坏消息,环球参与合资的发行公司联合国际影业最近刚刚散伙,公司原本在海外的发行优势也丧失殆尽。在这种内外困顿的局势下,环球影业急需要一部成功卖座的电影来挽回颓势,被搁置数年的《木乃伊》续集的拍摄计划重新提到了公司的议事日程上。
  经过4年沉寂,木乃伊题材的影片在好莱坞的热度已经慢慢消退,推出续集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但是摆在环球公司最大的难题是,续集应该拍什么?
  再去折腾埃及法老和他的木乃伊,影片的前两集已经把这些东西拍到了极致,再想拍出什么新的创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在环球公司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提出保持影片探险盗墓的题材不变,然后换一个故事背景。这个构想让环球的高层眼前一亮,思路立刻宽广了起来。
  埃及只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既然木乃伊能够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那么其他古文明是不是也有可以挖掘的特色?顺着这样的思路,环球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古巴比伦,但这个古国文明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多,有电影拍摄价值的线索不多。而且现在的两河流域是中东局势敏感的所在,和伊斯兰有关的题材,好莱坞一向是敬谢不敏。
  接着他们又把目光投注到了古印度,但是古印度文明本土色彩和宗教色彩过于浓郁,估计其他国家的观众不会买账,所以又排除了一个。
  最后就只剩下来了在四大古文明中文化传承没有断代,历史悠久的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他们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印象依旧停留在长城、兵马俑这些表象的东西,而不得其精髓。
  把续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中国,这完全符合环球公司的初衷。确定了影片大致的拍摄思路之后,环球想要找一个熟悉中国的编剧来撰写续集剧本。综合各种因素,林明阳会成为环球公司眼中最适合的人选。
  “挖完了埃及法老的金字塔,他们又准备来折腾中国人的祖先?”林明阳冷冷的讽刺了一句,在他的记忆中,《木乃伊》系列电影确实出了一部和中国有关的续集,但是那部影片的质量,他不想多做评价。
  林明阳的脾气埃克斯很清楚,他在电话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你还是可以先和他们的人接触一下。”
  林明阳最后还是接受了埃克斯的建议,环球公司的效率很高,在收到回复的第二天,他们的代表就赶到了波士顿,约点见面的地点依旧是林明阳经常去那家咖啡馆。
  赶过来和林明阳会面的是环球公司的一位制片人,这位名叫巴菲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倒是一表人材,闪烁的目光透露出他的机智灵活。他的肩头很宽,体格健壮得像棵白杨树,雪白的皮肤,棕色的胡子和头发,在阳光下有如黄金一般闪闪发光。
  和对方正襟危坐的严谨态度不同的是,林明阳整个显得很随意,他搅动着咖啡杯里的小勺,漫不经心的说:“巴菲先生具体的说一下你们对剧本的要求吧!”
  林明阳的表现让巴菲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必须说服林明阳,但现在这种状况让他心头有些不安。他谨慎的组织了一下措辞,然后开口说道:“我们准备将《木乃伊》第三集 的故事背景放到中国,考虑时间段要和前两部相互衔接,影片的第一部发生在1925年,第二部是1933年。我们初步的想法是将剧本故事发生的年代设定在上世纪40年代。”
  “那个时代,大半个中国都被日本人占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主角跑到中国考古,你不觉得这很荒诞?”林明阳毫不留情的指出了这个设定上的谬误。
  “这个…”巴菲有些紧张掏出纸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当初他们在考虑的时候确实遗漏了这一点。
  “如果你们仍旧打算用布兰登…弗雷泽做主演,又想让续集电影在历史逻辑上稍微说得过去,那么年代设定最好放在30年代,而且要在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之前。”
  “只有四年的时间…”巴菲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这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林明阳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这让巴菲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他急忙点点头,“我认为这个建议不错,时间的设定就按您说的做!”
  “那么其他方面呢?”林明阳脸上还是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比如说影片考古探险的主题,中国可没有木乃伊!”
  “但是他们有兵马俑啊”一提到这个话题,巴菲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中国有一个很出名的导演叫张艺谋,我看过他年轻时候演的一部电影,叫做《古今大战秦俑情》,影片女主角是现在的大明星巩俐,他们以前好像是不错搭档。这部影片牵涉到了佛教中前世今生的一些概念,我没有看太懂,但我知道最后那个兵马俑复活了!”
  他兴奋的比划说:“虽然古埃及文化和中国文化相差很大,但我感觉兵马俑就是中国的木乃伊,两者在制作上同样匪夷所思,而且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用来作为影片挖掘的主题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更,求月票求推荐
  第165章 古城魅影
  巴菲的设想和林明阳记忆中的《木乃伊3:龙帝之墓》如出一辙,兵马俑和西藏这个在林明阳眼中完全不着调的搭配在巴菲看来却是绝妙的组合。因为在他的意识中,作为世界屋脊的西藏和兵马俑一样的神秘,这两种神秘的元素搭配在一起,既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又能够满足观众猎奇的欲望,这样一来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票房。
  巴菲越说越兴奋,却忽略了林明阳愈发阴沉的脸色,等他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林明阳的表情已经满是不耐。巴菲假装口渴喝咖啡,打住了自己的高谈阔论,在把杯子凑到自己嘴边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抬眼偷看林明阳的表情。
  巴菲的目光和林明阳撞了个正着,他尴尬的咳嗽了两声,借以掩饰自己的尴尬,但是耳根还是一阵发烧。
  “西藏不可能有兵马俑。”林明阳面部表情的摇摇头,“这是一个常识!”
  巴菲觉得林明阳的话,句句都在影射着他的无知。他顿时感到周身有很多芒刺,就连含在口里的醇香咖啡也变成了苦涩的药水,几次努力也没有咽下去。
  看到局面被自己弄得有些僵,林明阳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我想巴菲先生可能是被那部影片误导了,绝大部分的兵马俑,里面填装的都是土而不是活人,它是作为一种代替活人陪伴死者的殉葬品。”
  林明阳态度一松动,巴菲心里立刻就舒了一口气,他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身子顺势朝前又坐了坐,“Felix先生既然对中国文化那么了解,那么一定有更好的构思咯?”
  被反将一军,林明阳也不慌乱,他心里却是有了一个成形的故事,不过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之前,林明阳决定先考考巴菲,“您听说过探险家斯文…赫定吗?”
  “当然”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巴菲自己也做足了功课,“在瑞典,他的名字可以和诺贝尔齐名!”
  林明阳点点头,“在赫定的探险生涯中,有两项成绩使他名满天下。一个是发现楼兰古城,一个是填补地图上西藏的大片空白。当然这都是从欧洲人的角度来说,赫定通过精确的描述,第一次把它们纳入西方的知识体系。”
  “我看过他的传记,我觉得他在那个年代里应该算是世界级的偶像,当时很多西方国家领袖以结交赫定为荣,英国驻印度总督寇仁勋爵亦曾允诺提供一切条件帮助赫定探险西藏,可惜他旋即去职。”巴菲终于找到了一个和林明阳有共同话题的谈资,他绝佳的口才终于有了施展的空间。
  “但中国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将赫定归类为和斯坦因一样的殖民主义探险者!”
  “可这不公平”巴菲的情绪突然就变得激动了起来,“如果没有赫定,中国人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现楼兰古城,而起他还探索了西藏的很多未知的区域…”
  “可这些东西并没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切实的好处,相反大量文物被西方的探险者带走。”林明阳打了一个很想象的比喻,“如果美国的自由宣言原稿放在了中国的博物馆里,作为一个美国人,你想要研究这段历史,还得到中国提出申请,然后拿到的还只是一个影印的附件,你会怎么想?”
  巴菲哑口无言,林明阳接着调侃说:“在欧洲和美国,但凡是出名一些的博物馆,都能够看到中国的文物藏品,可我并没有听说过,中国的那个博物馆里收藏有外国的文物。今天欧洲和美国人的博物馆收藏能够这么丰富,赫定以及在他之后那些探险者功不可没!”
  “我看过赫定的自传《我的探险生涯》,在他的观念里,新疆和西藏只是中国的势力范围,而不是中国本身。对于中国主权的尊重,那是很久以后的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把他归于殖民主义探险家并不算冤枉。”
  巴菲脸上露出茫然不解的神态,“对赫定本人的评价是好是坏,这和我们的电影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林明阳收起了脸上戏虐的表情,“埃及人的祖先并不是古埃及人,好莱坞的影片怎么拍,对现在的埃及人影响都不大,但中国的文明进程并没有像古埃及那样消失,他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如果影片不想错过中国市场,那么片中基本的主题思想就不能触及中国人的敏感底线。”
  看巴菲还是半懂不懂的样子,林明阳又举了一个例子:“就像斯坦因在中国人眼中是一个可耻的强盗,他偷窃了敦煌的大量文物,贩卖到欧洲。但是在欧洲人眼中,斯坦因却是一个勇敢的冒险者,关于类似这些存在争议的话题和人物,最好都不要在影片中出现!”
  “你等等”巴菲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掏出笔刷刷的把林明阳所说的要点记录了下来。
  说了这么多,两人面前的咖啡杯都已经见地,让服务员换过之后,林明阳开始讲述他早已经构思好的那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