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
【注1:】宋代,娘娘可以称呼母亲、也可以称呼祖母,不仅仅是宫妃的敬称。
初九之卷 第20章 衢山(下)
赵瑜抬脚进屋。从蔡婧身边擦过时,还不忘捏下小手,笑上一笑。
女孩儿的脸一下红透,低下臻首,欲怒还羞。最后却只能冲着赵瑜的背影,轻轻啐了一口。
赵瑜不知身后之事,他进了屋中,直接转去里间。隔着珠帘,影影绰绰的看见一中年美妇坐在窗前,旁边还有两个使女侍候着,正是他的嫡母陈氏。赵瑜唤道:“娘娘,孩儿回来了。”
“进来罢。”声音悦耳而冷淡。
一个使女过来把珠帘掀起,他低头走进房中,跪倒请安,行礼如仪。
“起来罢,不必讲究这等虚礼。”纤手虚虚抬了一下,腕上的两枚玉镯叮当响着。这位赵大当家的夫人虽然有个二十岁的儿子,其实也仅仅三十五六,由于保养得宜,看上去更是年轻貌美,赵瑾的俊俏脸蛋,便是来自于她。
赵瑜起身,叉手肃立。赵橹粗人,礼法上从不讲究,但陈氏,虽然嫁给粗鲁不文的海盗头目几十年,但大户人家的脾气却一点没改,断断不会容忍两个庶子在她面前放肆。
两人略叙寒温,赵瑜从怀中取出书信和一个小包裹,交由使女呈了上去,道:“这是爹爹和大哥命我送来给娘娘的,请娘娘查收。除此之外,尚有一箱绸缎、器皿,是我挑出来的精品。不过,现在还在船上没及卸下。等明日,我再使人送上山来。”
见到有礼物,陈氏冰冷的俏脸上方挤出一丝笑意。她也不先拆看书信,却急着打开包裹。只一看,见里面尽是些金钗金戒金步摇,登时皱起眉头,不满道:“又是这些俗物,就不能挑些清雅脱俗的吗?”
赵瑜暗嘲:“前几年见到黄金眼睛就亮,现在倒装清高了。还真当自己是千金小姐出身!”
这陈氏,本是秀州陈姓大族一门旁支的庶出女儿,二十年前下嫁于赵橹。有了这层关系,陈家出海的商船总能得到浪港寨的护卫,而浪港寨打劫来的红货,也能通过陈家来出手。在两浙、福建,如陈家这般的近海豪族,或多或少都跟海上各个势力有些瓜葛,常常用养女或家族旁支来和亲,拉拢那些海寇头领,互取其利。赵陈联姻,正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不过腹诽归腹诽,但表面上赵瑜还是佯装不懂,一脸呆愣。
陈氏也不看他,把首饰往几上一丢,抱怨着:“你爹就罢了,连大哥儿也这般不知心……”她话音一顿,抬头看看赵瑜,“我也累了,你且下去罢。”
赵瑜再次低头行礼:“不敢打扰娘娘安歇,孩儿下去了。”他退到门口,突然想起一事,回头道:“今日孩儿带了客人回寨,娘娘是否要见上一见?”便马林溪和船匠到港一事说了出来。
陈氏听了,柳眉一竖,叱道:“你好不晓礼,哪有主人不在,妇道人家出去见外客的道理。你自己去招呼,我却不管!”
赵瑜慌忙谢了罪,不敢再多说,一掀门帘,转身就走了。
出了门,却见蔡婧却还在门口,她低着头,脚尖在地上划来划去,看上去有些寂寞。听到声音,抬头看看赵瑜,但马上又羞涩的把头低下。
赵瑜凑上前,促狭地眨眨眼睛,笑道:“可是在等我?”
小女孩轻轻咬着下唇,黑水晶般透亮的剪水双眸左瞧瞧、右瞧瞧,就是不敢抬眼看赵瑜,好半天,才微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赵瑜怜意大起,这等温婉羞涩、楚楚动人的女孩儿,不论前生今世,总是最能撩动他的心弦。他拉起小女孩酥软的小手,走出院子。
蔡婧扯了扯,发现挣脱不开,却也只好任他去了。
赵瑜拖着小女孩出了院门,转了几弯,找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停了下来。蔡婧看看周围,有些不安。两人虽然从小青梅竹马,但毕竟渐通人事,也知未婚男女不该单独相处,现在被赵瑜带到无人之地,确是有些慌张。不过自幼相处,女孩儿知道她的瑜哥哥绝不会伤害她,因此很快便镇定下来。她仰头看着赵瑜,羞涩眼神中也藏着几丝期待。
赵瑜细细欣赏着近在咫尺的稚嫩容颜,看着她霞飞双颊,看着她闭上双眸,看着她微张小嘴,心中一片平安喜乐。征战杀伐和钩心斗角已是另一个世界,他的眼中现在只有身前这个含羞带怯的少女。
两人越靠越近,赵瑜的脸颊清楚地体会到少女愈加急促的呼吸,抚上少女后背的手也能感受到一阵阵微微的颤抖。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打破了两人间的甜蜜。
“二哥?!”
女孩儿一惊,慌忙一把把赵瑜推开,跳得远远的。赵瑜懊丧地回头,恶狠狠地道:“什么事!?”
“二哥!真的是你!?”一个十岁出头的小鬼跑了过来,惊喜叫道。他黑肤圆脸,横着长的矮个子,典型的赵家人——赵瑜三弟赵琦。
赵琦跑到近前,却一眼看见刚才被遮住的蔡婧,奇道:“婧姐,怎么你也在这里?”
女孩红着脸,不敢抬头。
赵琦摸摸脑袋,恍然大悟,嘿嘿会心坏笑:“二哥,婧姐,俺是不是来得不巧?”
赵瑜悻悻然:“巧得很!”
蔡婧羞得一跺脚,便要逃走。赵瑜连忙叫住:“婧妹,等等!”
少女依言停步,却不回头。赵瑜笑着绕到前面,从怀中又掏出一个小包裹,包裹方方正正,打开一看,却是几本书。他把书递给女孩儿,道:“这几本都是婧妹你常念着的秦太虚的《淮海闲居集》,只是缺了几卷,怎么也找寻不齐。不过这些都是麻沙南斋虞千里【注1】的家刻本,装帧、字刻皆为上品,可比你常看的那些要好上许多。”
闽中麻沙的宋版善本,数百年后号称“一页宋版,一两黄金”,若有一本,换上一间大宅也是轻而易举,正应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诗句。就算是现下的大观年间,麻沙版的书籍仍因其印刷精美,校对准确,被天下藏书家收集珍藏。蔡婧爱读诗词,赵瑜这礼物对她来说,可比金银首饰好上千百倍。
她紧紧抱着几本书册,喜笑颜开,却连道谢也忘了。赵琦看得眼热,拉着赵瑜的袖子,连声问道:“二哥,那俺呢,俺的礼物呢?”
赵瑜屈指在弟弟脑门上用力敲了一记,“没有你的!”
赵琦揉着痛处,嘟着嘴,不高兴道:“为什么婧……二嫂有,俺却没有?”
赵琦改了称呼,赵瑜听得一笑。“你小子,倒精乖的很。”他摸着赵琦脑袋,郑重道:“这过了年,你已经十二岁了,却也到了帮家里做事的年纪。不论大哥还是我,都是这时候出来的。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撒泼哭闹了。”
赵琦一听,就忘了礼物,忙道:“二哥,要俺做什么?!俺什么都能做!”
赵瑜笑道:“我跟爹爹商量过了。这次我回衢山,是为了在岛上营建船场。这事关系着寨中命脉,轻忽不得。我大概要在岛上待上半年,你就跟着我好了。学学怎么办事,学学怎么做人。”
赵琦低头受教:“俺知道了。会听二哥话,好好学着的。”
赵瑜微微颔首,又道:“我回来时,带着三百多明州船匠,等会儿你跟我去见上一见。要记住,家里的船场都要靠着他们,万万不能失礼。”
赵琦用力点头:“俺知道。”
赵瑜一笑,拍拍弟弟的脖子,轻轻一推:“好了,你先去跟娘娘说一下,到晚上,就和我去陪客人。”
赵琦大声应着,小跑着走了。
目送弟弟远去,赵瑜回头,却见蔡婧仍留在原地,只顾翻书,口里念念有词。赵瑜唤了两声,却不见反应。他脸上浮起恶作剧的笑容,嘬起口,往娇俏的小耳朵里轻轻一吹,只听得“啊”的一声,女孩儿惊得跳起,手中的书差点撒了一地。她连忙把书抱紧,一跺脚,即羞还嗔:“瑜哥哥,你做甚么!?”
赵瑜呵呵笑了两声,说了声抱歉。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蔡婧,“这是二叔托我带来的,你且收好。此外……”他看看女孩,“这几个月我都会在岛上,不过,事情千头万绪,都要我顾着。能回寨的时候却不多,不能时常相见了。”
蔡婧眼皮微垂,看起来有些失落,但很快就打起精神。整整衣服,福了一福,正色道:“男人做事却是正理,岂能顾念家中。瑜哥哥你且做正事,不必记挂小妹。”
赵瑜微微一笑,轻轻搂住女孩儿,不再多言。
【注1:】宋时,福建建阳的印刷业天下闻名,其中麻沙镇更是村村以印书为业。麻沙书坊的刻本通行当时东亚各国。但刻印最为精美的,却是私家刻印的家刻本,其质量远过于书坊所售。
初九之卷 第21章 战船(上)
大观三年二月初二,丁丑。【西元1109年3月5日】
在寨中将息了一晚。清晨,用完早饭,赵瑜别过蔡婧,携同马林溪、赵琦两人,各骑着一头骡子,下山直奔倒斗岙。船场建设宜早不宜迟,他希望第一艘战船能在两个月之内下水试航。
比至倒斗岙,港口中早已忙碌起来。随船而来的货物已被卸下大半,剩下的也能在中午前卸载完毕。见识过浪港寨水手在明州船场和舟山渡的表现之后,马林溪对倒斗岙港的装卸效率不再大惊小怪,但对赵瑜的承诺更增添了一份信心。
货物装卸既然顺利,三人就没有必要再留在码头上碍手碍脚。赵瑜随口夸奖了搬运工们几句,便朝老船坊而去。
浪港寨的老船坊就在港口之北,站在栈桥上抬头可见。但昨日下船时,船匠们却没一人发现,可见老船坊有多么不起眼。
站在船坊里,看着其中的寒酸景象,马林溪直摇头,刚鼓起的信心立刻就少了一半。这船坊,面积仅及明州船场百一,两艘烂船,几个破落棚子,十几个傻乎乎的船匠,仅有的一间铁匠铺烟囱还是半塌的。
赵瑜也知道这里不中看,不过一直以来,老船坊仅仅是用来对船只修修补补,最多造上几艘渔船,地方划大了反而浪费。但只要马林溪觉得地形合适,他有把握在半月之内把这里改造得让马林溪顺眼满意。
但马林溪没有赵瑜的自信,他叹气:“别的就算了,连大澳都没有,怎么造战船?”
马林溪所说的大澳,其实就是船坞。宋代之前,都是在滩涂上造船,完工后再拖入水中。但太宗时,临朐张平监阳平船场,为防止河水暴涨把未完工的船只冲走,便在河岸边凿池引水,在池中造船,待船只造好,再把池子同河道连起,船只便能顺利出航。
而到了神宗时,经过百年的发展和普及,这澳屋造船之法已传遍全国,连宫中的宦官在金明池修船,都懂得采用这项技术【注1】,而明州船场用此法造船,更是有三四十年的历史。
赵瑜在船场时也曾看过,当年为营造两艘神舟所开凿的大澳,四十丈长,二十丈宽,深度也近四丈。这大澳中遍竖木桩,桩上架梁,船只便在架空在梁柱上修造。当时,赵瑜对此便叹为观止。现在马林溪对衢山船坊大感不屑,他也觉得极为正常,正如已阅尽天下美色,又怎会再看得起败柳残花。
不过光叹气没有,赵瑜道:“只要马叔你觉得这地方合适,半月之内我便能把大澳修起来,虽然肯定比不上明州船场,但千料船一级的绝对没问题。
马林溪还是摇头:“地方太小,又有港口碍事,扩展的余地不够。”他看看海上,“而且这里地势开阔,海上风浪一起,船坊必定遭殃……这船坊如此破落,我想巨浪的原因应占了多数。”他扭头对赵瑜:“二郎你前日在船场时也看到了,为防海潮海浪,虽然离海更近,但船场中开辟出来的水道都是连着大浃江,而不是大海。你这地方,把渔船修修补补倒还可以,要造战船……绝不合适!”
赵瑜皱眉,有些头痛,他问道:“那马叔你觉得什么样的地形比较合适?”
马林溪答道:“最好是潮水低,风浪小的地方。腹地要平整开阔,可以存放物质木料,建立村寨。土质要坚实,不能是沙土,否则大澳容易塌陷。还要有淡水,不然什么都做不了。此外……”他犹豫了一下,看看赵瑜,道:“地势要易守难攻,能防着被人偷袭……重要的就这几点,其他一些小事,我们自己可以想办法解决。”
“什么叫就这几点?!”赵瑜心中苦笑,他可没想过单单一个船坊位址就这么麻烦。衢山岛就这么大,要符合所有条件,这地方确实难找。如果有足够的人手和时间,他尚可以人工开辟出个合适的地点,但现在两样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炊,这事可就难办了。
赵瑜冥思苦想,马林溪的脸色也不好看。两个人沉默着。两人旁边,赵琦也在皱眉想着。
还在寨中时,赵瑜给他的命令是少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