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
Ю铮娌恢趺垂说霉矗。俊?br /> 留下四个护卫守护礼物,又派了两人去童府递礼单。高明光领头,带着剩下的七八个人去逛东京城。虽打着商旅的名号,但东海对汴梁城中的商事,他们插不得手,自有人与东京商人打交道。于路上,高明光等人还有探查各地民情的工作,但进了京,除了见童贯,就没别的任务了。现在除了逛街,也找不到别的事做。
出了脚店,一行人也不雇车马,直沿街西行。远远望着高达二十丈的天清寺繁塔,绕过太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从沿街的一家家店铺里逛过。走了两三个时辰,逛了半日,买的东西也不少,众人也都饿了。
高明光摸摸肚子,向左一看,一座彩扎的门楼当面,正是有名的高阳正店。店中亭台楼阁,百十间分厅,比之普通酒店,气象大是不同。在一个小二引导下,众人在一间分厅坐定。
点过菜,不移时,冷盘、热菜、汤水,茶酒便一连串端了上来。所有注碗、盘盏、果菜碟、水菜碗,皆是纯银打制,上刻着梅兰竹菊,蔷薇山茶,富贵如意,精致得难以想象。
“好多银子!”高明辉乍舌,“这是最高档的罢?”
高明光摇头:“不是!只要客人进门,不管点的贵贱与否,都是这么一套银具。这还是普通的。楼上正厅,更为奢华,放去宫中使用,也不稍差。……七十二家正店,家家如此。”
高明辉惊得合不拢嘴,“真是富贵啊!”
丁涛冷笑:“江南诸路,路有饿殍,想不到这京中却如此奢侈!”
高明光叹道:“天下财货尽入京中,以天下亿万生民养起的这百万人口,当然可以奢侈点。税赋下发给百官、诸军,而这些官吏、军士又把俸禄使在城里,人人沾光,当然富庶。而地方上,不论常平仓、还是义仓,却都枯竭了。”
“高家哥哥说的正是!”丁涛连连点头。这道理,义学里、东海上宣传了不是多少。三年来的宣传,说的又是事实,再加上有不断投奔东海的流民作证,东海上下对于不顾民生疾苦,大谈“丰亨豫大”的皇帝、宰相,早已是鄙视万分。有了对比,对东海则更为忠心。
午后,众人在街角雇了车马,去大相国寺一游。这大相国寺,虽名一寺,其实分为八个分院,各个分院自有住持。两禅院、六律院。占地极广,横跨几条街,一边就有几里地。只是众人来得迟了,昨日望日瓦市刚过,没能见识到万姓交易的场面。
相国寺中,三百尺的排云宝阁当真是高耸入云,吴道子的壁画,杨惠文的塑像,让人目眩神迷。而进士题名勒石,一排排刻着进士名号的石碑,从太祖时一直排列到现在。
众人施舍随喜,敬了香,拜过弥勒佛像,便缓步而出。刚出相国寺楼门,高明辉一把拉出丁涛,指着远处:“涛哥,那和尚是不是前日在酂阳酒店里遇到的那个?”
丁涛看去,只看到一个和尚身影一闪就进了院门内,没有看清,只是背影是有些相似,便道:“也许在相国寺挂单也说不定。不过他受大当家看重,日后遇见他得尊敬些!”
离开相国寺后,天色已晚,众人随便找了家小店胡乱用了晚饭,又逛了阵夜市,直到两更天,方回到住所。这时一人疾步迎了上来,他身穿锦袍,腰缠金带,脸上满是不耐烦的焦躁,厉声道:“太尉有命,着高明光今夜去府上一叙。”
“这么快?!”高明光心中一惊,“难道是有什么变故?”
【注1:】正店,脚店:宋时,汴京城中七十二家大酒楼,号为正店,其余小酒店不可计数,称为脚店。不过也有说法是,有资格自酿酒的是正店,脚店则必须从官中酒坊买酒。大部分正店不兼营客栈生意,但脚店一般都可以住宿。
【注2:】虹桥:汴京东水门外七里有虹桥。单孔无柱,横跨汴河之上,宛若飞虹。
九三之卷 第5章 东京(下)
车轮滚滚,马蹄声声。
高明光和几个护卫骑着马簇拥在太尉府派来的虞侯身边,一辆太平车满载着东海来的礼物紧随其后,一行车马在东京城中的小巷中狂奔疾行。虽然已近三更,但城内的大街上依然行人如织,京城人的夜生活不到四更不会结束,而州桥、潘楼街等处的夜市、鬼市子常常要开到五更天明,为了不被其所阻,一行人不得不绕道偏僻的小巷前往童府。虽然不知童贯这时是否已经歇下,但既然他派人来请,无论如何,今天都得走一趟。
十几头骡子拉着太平大车行在石板路上,车后牵着两匹健骡,两只四尺高的车轮碾在路面上,不停的咣咣作响。坐在前头、手持缰绳的车夫也不住回头看视,心疼的要命,这是他吃饭的家伙,要是损了点,修理起来又要被敲竹杠了。前面领路的尽挑小巷走,这些路都铺着石板,车行其上,车轮、车轴都易损伤,哪像大街上的车马道,都是夯筑的黄土【注1】,跑在上面又稳又快。车夫暗骂着,也后悔着,早知就不接这笔生意了。
丁涛、高明辉坐在太平车上,肠胃被颠得直翻腾,晚上吃得那点东西都快要吐出来。就算两人晃得七荤八素,但仍要紧紧扶着一堆礼品盒子,他们走得太急,连绳子都忘了捆,只能靠人力固定。
一把抓住一盒快要散脱的礼物,高明辉骂骂咧咧:“还是京城呢!这破车,比家里的四轮车差太多了!两匹马拉得都比这车走得快、走得稳!”
丁涛顶了他一下,示意他闭嘴。四轮马车是东海独有,并没有在内陆流传。丁涛这两年识字后,提前读了些东海军内编纂的兵书,明白四轮马车的战略意义所在。这四轮马车只需两匹或四匹马牵拉,就能比十几匹马的太平车装更多货物,行进速度也绝不逊色。要是流传到大宋军中,对于苦于后勤的大宋军队来说,比十万精兵还有用。陕西征战,常为转运之苦,一石粮食,还没送上前线就被运粮的人马吃去大半,要是有四轮马车,于路损耗至少能减去六七成。若早有此相助,大宋说不定早把西夏攻下来了。
由于绕路的关系,从外城东南角,到内城西角楼大街附近的童府,十几里的,一行车马足足走了大半个时辰。避过此时仍有百十辆车轿守在外面的正门,东海众人跟着童府虞侯在东首的侧门外停了下来。
虞侯上前叫门,只喊了两声,一丈宽的朱漆侧门边的小门便打开一条缝,一个三十多岁的门子探出头来。见是自家的虞侯,他一边抱怨道:“怎么现在才到!”,一边忙缩回头去,把侧门打开。
众人带着车马从侧门进入府中,沿着比外面的巷子还要宽上几尺的青砖路,绕过两道弯,过了二门,在一间院子里停了下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领着几个小子正候在那里。
高明光一看,没等那虞侯动作,便自行上前,躬身问好:“老都管,许久不见,向来可好?”
“原本很好,但等了一个晚上可就不好了!”老都管抱怨了一句,却没有什么怒意,反而显得亲热。
高明光腰弯得更深:“小的们一时贪玩,却害得老都管久候,有罪!有罪!”
“这罪你小子向太尉请罢!”老都管叹了口气,“太尉可是从你名帖递进来就在等了!”
“怎么会!?”高明光惊道:“往年哪次不都是要等个三五天!?”
“今年不同啊!”老都管摇头,他抬眼看看跟着高明光来的东海众人,见丁、高二人穿着打扮与普通护卫仆役不同,奇道:“这两个小子是哪儿的?”
高明光笑道:“家里的孩子,带来见见世面。”他一招手,“愣着作甚,还不上来磕头?!”
丁涛和高明辉连忙上前,齐齐跪倒,口道:“小的拜见都管爷爷!”他俩都听说过这老都管。他是童贯的心腹管家,也是东海收买的对象。每年童贯能从东海收到两三万贯的财物,而这都管收到的少说也有他主子的两成。几千贯财货流水般的撒下去,他待东海来客就像自家人一般亲热。
“好!好!”都管点点头,回身从找了一个小子,带着两人去厢房耍子去,便领着高明光直趋内院。
绕过回廊,经了数道门,走了又有半刻钟,两人在一座院落的院门前停下。老都管对着守门的两个护兵道:“太尉等的人来了,你去通报一下!”
一个护兵进去了,很快又出来,让过门:“太尉让你们进去!”
老都管当先走进去,高明光跟在后面,进过护兵身边时,不忘从袖中掏出两个小包,分别塞给护兵们,都是老相识了,他递门包的手法也是熟极而流。两个护兵眉开眼笑的收起,那个进院通报的护兵把头点了两下,高明光放下心来,看来童贯心情不算差。
进了院子,两人走到正房外,两个使女守在门外。隔着雕花木门,老都管唤了一声:“太尉!”
声音从房内传出:“进来!”
使女把门推开,两人走了进去。七根手臂粗细的龙涎香烛高燃,把房中照得亮如白昼。一人常服打扮,披着背子,坐在主位上。那人身形魁梧,眼利如剑,肌肤如铁,颐下生须十数,正是河北陕西宣抚使、领枢密院事、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泾国公童贯。
见到童贯,高明光上前一步,屈膝跪倒,磕头连连,“小人贪玩,累得太尉久候,死罪,死罪!”
童贯也不说话,只冷眼看着高明光咚咚磕着响头。直到高明光磕得脑门见血,方才一抬手:“起来罢!”
高明光起身,依然弯腰低头,不敢直视。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双手过头,递了上去,“这是小人家主的书信,请太尉查收!”
站在一旁的老都管,接过书信转呈给童贯。童贯只看了看蜡封,也不打开,就丢在了身侧的桌案上。赵瑜的书信向来都是请安问好的话,没有什么重要内容。重要情报,不能留文字,却都在高明光的脑子里。
童贯道:“礼单本相也看过,倒是越来越丰厚,的确是用心了。你回去后,替本相谢过你家主子。”
高明光再次跪下,磕了一个头:“太尉的话,小人一定转达。不过小人临出门时,家主早有过嘱咐,这些礼物只是聊表寸心,不值得什么,当不得太尉的谢!”
童贯笑了一笑,便把礼物之事放在一边,直奔主题:“东北之事,可有什么新的消息?”
高明光道:“还是与以前一样,都是些辽人败,女真胜的战报,没有半点新鲜。唯一算得上是要事的,就是辽国叛将高永昌兵败身亡,东京辽阳已被女真攻下,契丹东京道尽沦入金人之手。”
“这是五月里的事,本相早已知晓。五月之后的情报呢?”
高明光道:“六月中,辽主下旨,于各路征发兵员,凡有牲口十头以上者皆要从军,现在算来,至少还能征募三十万人。”
童贯摇头,他掌兵多年,一点兵家常识还是有的。他道:“兵贵精不贵多。当初辽主亲征,七十万大军却被两万女真杀得大败,辽国精兵都在金人攻势下折损个干净,凭这些新兵,不过乌合之众,当不起女真一击。强行征兵,反惹民怨,辽主这是自寻死路!”
高明光附和道:“辽主的确是在自寻死路。辽国连战连败,但辽主仍游猎不止,五月里至散水原,八月中往秋山。自其登基以来,没有一年停止过游猎,契丹士民之心他早已丢尽了。”
“辽国败局已定,怕是撑不了几年了!”童贯叹道。他目光闪烁,拈着颌下胡须,沉思不语。思虑良久,他问道:“女真战力如何?”
“女真人悍不畏死,勇猛难当,辽人甚至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语。不过,其擅于野战,而不擅攻城,所占州县多是兵至自降。辽南保州,不过数里小城,城垣低薄。但女真连攻数月亦不得下,其主将甚至联络高丽人,以期同攻,但高丽人想独占保州,才没能结盟。最后,直等到金主发兵来援,方才攻克。”
童贯听得微微点头,轻舒了一口气,像是被高明光的话解开了一个心中纠结许久的问题。他端起几上的茶汤,啜了一口。看着高明光,把话题一转,不再提北面之事,却转到赵瑜身上:“说起来,这些年没再听到东海有海寇生事的消息,若说功劳,你家主子应是头一份。”
“小人替家主谢太尉夸赞。不过家主常言,没有太尉信重,就没有我家今日的风光,若有微末之功,也都是太尉所赐!”
“你家主子倒也知趣。”童贯笑了一笑,又道:“这几年,你家主子也发了不少横财,光靠花露香精一项,每年入手便有十万贯,若论豪阔,就算京中也没几人比得上。不过……他可曾想过日后?”
高明光恭敬道:“家主曾对小人们说过,等助太尉收了幽燕,赎了先翁之罪,就安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