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刚做完几个深呼吸,就听一行人迈着急促的碎步向这边赶来,当前一人正是脸熟的一个柳府仆人,见着陈德宛如见到救星一般的问:“前面莫不是陈将军?”陈德还未答是他自己就欢天喜地叫道:“可算把几位大官人找着了。”
却听后面一女子道:“你可曾看得仔细,当真找着了?”陈德定睛一看,却是一位女官越众而出,急匆匆地奔到船头,见到陈德不待见礼,劈头问便道:“你是何人?陛下和皇后可曾在舟中歇息。”
陈德虽然不悦她态度有些蛮横,仍然和颜悦色地答道:“吾乃散骑常侍,兼领锦帆军指挥使陈德,陛下与皇后都在舟中。”
那女官听了陈德自报家门后略微有些吃惊,不过脸色瞬间转为平和,检衽道:“陈将军万福,奴婢是宫中女史,现在陈国老正在光政殿等待觐见,是以奴婢特来寻陛下和娘娘回宫。”
“哦”,陈德盯着女官漆黑的眼眸看了一会儿,确信她说的是实话,和气的回答道:“陛下和周后都在舟中雅阁歇息,我现在陪你进去。”一边伸出手要将她拉上画舫。
那女官感谢的对陈德笑笑,吩咐柳宜的仆人和手下的太监立刻去备好车马,跟着陈德到了李煜和周后的雅间之外,止步屏息,轻声将后主与周后叫醒。
过了一会儿,李煜和小周后便穿戴整体的出现在门口,听完女史的报告后,李煜原本舒展的眉头又紧皱了起来,对陈德道:“陈国老一大早入宫觐见,难道是北军南下了不成?”说话间四人已走入昨日喝酒的船舱,乍见其它几名侍臣东倒西歪的睡在船舱里,小周后惊得娇呼一声,随即以手掩口,意识到和几个大男人隔着船板过了一夜,脸羞得红扑扑的。李煜不禁莞尔,轻轻拍着她的背说道:“不着紧的,孤这几个臣子都是率真之人,咱们且不要惊醒他们,陈卿陪孤回宫便可。”
出门之后,李煜和周后当先上了一辆马车,陈德只得和那名女史上了第二辆马车,还未坐稳,车便启动,直奔皇宫而去。
大概很少与男人同乘一车,那女史却有些紧张。二人也不说话,陈德也未作他想,刚才来不及细看,现在饶有兴致的打量起坐在对身边的女官来,觉得这女子眉目如画,别有一种秀丽脱俗的气质,比之周后也各擅胜场,不禁感叹做皇帝果真是艳福不浅,可以将天下绝色都收入宫中。
马车行得飞快,一路颠簸,好几个急转弯时那女史都紧紧地抓住座椅,生怕掉下去似,陈德只觉得好笑。终于在一个大弯的时候,女史惊呼一声,和陈德一起倒向一侧车厢,陈德伸手扶助她的双肩,温言问道:“你还好吧?”
那女史感激地看了陈德一眼,答道:“还好,谢谢陈将军。”
陈德哈哈笑道:“不谢不谢,呆会儿如果再有颠簸,你可以抓住我的胳膊。”
女子没有说话,似乎颇为害羞,陈德觉得颇有意思,故意问道:“佛说同车而行也是缘份,女史在宫中担任何职司,芳名可否告知?”这句话把女子似乎吓了一大跳,她抬起头,仔细地打量了陈德一番,确定他没有别的意图,方才低声道:“奴婢乃建业文房司宝,先父姓黄,奴婢名雯,月云素雯的雯。”音如蚊蚋,若不是陈德尖着耳朵几乎听不见,和寻找李煜和周后时那般干练的模样真是大相径庭。
“哦,黄雯。”陈德低声的重复道,黄雯的脸似乎已经垂到了胸脯上,忽然听到陈德叫她的名字又抬了起来,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勇敢的和陈德对视。
蓦然间,陈德只感到心中一动,二人就这般四目相对,却都没有再说话,忽然之间车已停住,陈德方才遗憾的叹了一口气,礼貌的为女史拉开车门,目送她娉婷的背影隐入幽深的宫门,用力摇摇头,随即迈步紧跟在李煜的后面,直入光政殿。
右内史侍郎兼光政院使辅政陈乔、中书舍人张洎、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镇海军节度使郑彦华、黑云都指挥使呙彦已在光政殿内已经坐了个多时辰,见李煜带着陈德进来连忙起身,陈乔先狠狠的蹬了陈德一眼,似乎是在责怪他们这班近臣引诱国主在外游玩之罪,然后向李煜行礼道:“陛下,江北细作回报,宋国已决定以国主拒绝赴开封觐见为名兴兵南侵,兵分三路,中路为主力,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曹彬和监军潘美已率领马步禁军五万人抵达江陵,与原来宋国江陵大营水军正日夜加紧操练,西路王明为池、岳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不日将誓师东进,东路以吴越王钱俶做为升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率数万兵自杭州(今属浙江)北上策应。”
陈乔禀报的时候,每说一句,李煜的眉头就拧紧一分,最后道:“吾已上表称臣,贡赋不绝,为何还要苦苦相逼!众爱卿都是国之栋梁,这该如何是好?”
这些年来南唐与北方军队交战几乎场场败绩,是以面对宋人大兵压境都有些不知所措,惟有陈乔躬身奏道:“赵匡胤确实欺人太甚,国主不必惊慌,咱们也不必和他客气,长江天险可恃,江南民心可用,只需应对得宜,必定能保住这半壁江山。”
李煜看了他一眼,缓缓道:“依陈相所言,当如何是好?”
陈乔早知李煜会这般发问,沉声奏道:“臣以为可用以战迫和之策,一方面各州县严守本处,坚壁清野。另一方面选派大臣以甘词厚币向宋廷求和,待宋军粮草耗尽,士卒疲惫,自当退去。”
“哦,只是如此这般,当真可以保全江南半壁么?”李煜又有些疑惑的看了看众臣。
皇甫继勋越众而出,躬身禀道:“陈相此言差矣,宋军欲吞并江南久矣,士卒朝夕操练,积蓄粮草已有数年之久,岂会因一时钝兵城下而退去,必然四下抄掠乡野,万一城池不守,宋人久攻之下必然伤损甚多,楚州之屠恐又将重现啊,到时必然生灵涂炭,我江南百姓苦矣。以臣之见,要么早日奉表称臣,要么以大军从速决战,可保江南百姓免受兵戈之祸。”
李煜不由心中焦虑,目光转向其它几位臣子。
张洎禀道:“陈相之策可行,臣附议。”镇海军节度使郑彦华禀道:“陈相与皇甫将军之言都有道理。所谓南舟北马,若要出城决战,需得水师为主力,多用弓弩与火攻,决战大江之上,如当年赤壁之战一般,必定能催破敌军。”镇海军乃是唐国水师精锐,负责镇守在金陵南面门户秣陵关,所以郑彦华提出了水上决战之策。
黑云都乃是唐国皇帝亲军,指挥使呙彦是员猛将,但战略策划却非其所长,于是李煜直接跳过他,问陈德道:“宋人大军压境,未知陈将军有什么计策?”
第十七章 君臣际
陈德本来还没有资格讨论整个对北方防御作战的问题,见李煜发问,拱手奏道:“臣也以为坚壁以老宋师乃稳妥之策,只是……”他看了看陈乔,见这朝中首屈一指的重臣脸上并无异色,接着说道:“若调遣精兵一支不时侵扰宋军粮道,以耗其气,当可收速成之效。”
“嗯,”李煜点点头,对陈乔和皇甫继勋道:“如此便请陈相主持议和,皇甫将军安排各地坚壁固守之事。”又道:“曹彬等素称名将,对粮道的保护必然谨慎,不知哪位将军愿意领军侵扰之?”
见众将都不答话,黑云都指挥使呙彦却越众抱拳道:“臣愿去劫宋军粮道。”
皇甫继勋却笑道:“黑云都虽精悍,但总以正面攻杀为擅,既然陈将军提议侵扰宋军粮道,不以由陈将军领锦帆军前往如何?”
他话音刚落,陈德忙道:“臣虽日夜操练士卒,怎奈新军甲胄不全,再者锦帆军兵不满三千,若要担此重任,恐怕力有不逮。”
李煜奇道:“皇甫将军,上次你明明说已经将甲胄给了锦帆军,怎么陈将军的说法与你不同?”
皇甫继勋心中暗骂,禀道:“臣确实已命属下向锦帆军移交甲胄,想是移交军械手续繁杂,以致陈将军所部还未收到。”
李煜点点头,接受了他的解释。
陈乔见众人不再说话,禀道:“以老臣之见,莫如以呙将军为统军大将,陈将军副之,黑云锦帆两军合力担当侵袭宋军粮道之任。”
李煜道:“陈相之言甚合孤意,不知两位将军意下如何?”
呙彦躬身道:“奉王命,臣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陈德道:“末将领旨。”
皇甫继勋却出言阻止道:“黑云都乃陛下亲军,国之精锐,怎可轻出?届时金陵防务空虚,谁能负责?”
陈德心道你让老子去劫粮道,还不我傍着黑云都这棵大树乘个凉,老子哪儿得罪你了?
不知和这皇甫继勋有什么旧怨,呙彦傲然道:“黑云虽为主上亲军,每战却必为先锋,黑云长剑的威风不是躲在城墙后面自吹自擂,乃是将士们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陈乔不禁摇摇头,皇甫继勋统领的神卫军拥兵十余万,捍卫金陵城防,呙彦率领的黑云都虽然仅有五千余人,却是江南仅有的一支可与北方强兵争锋的精锐,两员大将都在金陵城内,总是互相争执。
陈德见此心念一动,忙禀道:“末将愿追随呙将军切断宋人粮道。至于金陵城防空虚之事,可调江州指挥使胡将军率部入卫。”以他的品阶资历,本来轮不到议论胡则这种高级将领的调动,只是此时应对宋人南侵事关重大,所以可以随意发言。
李煜上次巡查江防时对帅兵力战的那疤脸将军胡则也印象颇深,便道:“胡将军乃是勇将,可以命其率师乘舟东进拱卫金陵,令镇南节度使朱令贇遣军协防江州。”
皇甫继勋无法,只得领旨。
抵御宋军南侵之事安排妥当后,李煜又问:“还有什么事吗?”
陈乔犹豫了一下,躬身奏道:“国史潘佑昨夜在大理狱自缢身亡。”
陈乔已经刻意将自己的声音控制得很平静,但在李煜耳中仍然像晴天霹雳一般。“什么?”李煜几乎站立不住,陈德连忙上前扶他站稳,李煜叹道:“潘卿何苦,如此天下将如何看待孤啊!”
陈德虽未见过潘佑此人,却知道他是李煜曾经极其信重的一个大臣,相貌奇丑,学问极大,在士人中名声也极大,但是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因为连续七次上表说“国家阴阴,如日将暮”,后主“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而下狱,谁知竟这般自缢而死。
陈乔似乎料定后主会如此这般,沉声道:“陛下,既然潘佑已死,那他的案子?”李煜摆摆手,低声道:“就此作罢,让刘承勋私下给他家眷一些钱帛,好生安葬。除了陈德,你们都退下吧。”
陈乔等这才躬身奉旨退去。李煜却仍呆呆立在殿中,过了好一会儿,转过头才发现陈德还在一旁侍卫,开口道:“陈卿,你看孤象那桀纣之君么?”
陈德见他脸上依稀竟有泪痕,不敢怠慢,忙道:“陛下以仁政治国,宽仁爱民,乃是圣明天子。”
李煜苦笑道:“那为何宋人苦苦相逼,我却无能为力,为何我一向亲信敬重之人要弃我而去?”
陈德小心翼翼秉道:“江南殷富,就如同富人之子,难与穷途末路之人拼命,此非陛下之过也;潘国史虽然学富五车,却昧于常情,虽为可怜之人,确有可鄙之处,此事陛下并无大错。”
李煜听他开解,苦笑道:“你的话听着有理,偏偏不见诸书籍,还做得一首好词,若非书法实在是不堪入目,吾几乎要当你是个饱学的儒士了。”
陈德道:“末将不敢。”
见陈德低头不言,李煜又道:“陈卿,许多人说江北新来之人不可重用,你可知孤为何力排众议,不但让你担任朝官,还独领一军吗?”
陈德只得低头道:“臣不知。”
李煜笑道:“无所不知的陈将军也有不知的时候。孤之所以敢新重你这新来之臣,是因为你的眼神让我想起了潘国史。你的待人行事虽然与他大不相同,但眼神却和他一样傲慢,不似他人那般小心翼翼。”
听李煜如此,陈德大惊,自己是现代人,因此天生缺少对君主的敬畏,本来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注意了,谁知道还是被心思细致的李煜看出了不同,只不知是福是祸。
李煜见陈德脸色突变也不以为意,继续道:“是否孤说中了?不必担心,孤不是那喜好阿谀奉承的昏君,也不是动则取人性命的暴君。起初孤也不甚明了,为何潘卿一介儒士竟敢笑傲王侯,后来孤慢慢想明白了,所谓无欲则刚,大概就是指的你们这种人吧。”
陈德听了这话才放松下来,笑道:“陛下言重了,臣乃一介凡夫俗子,有很多欲望的。”
李煜见他刚才似乎被吓着,现在又恢复了一副惫赖样子,不禁莞尔,随即又想起自缢身亡道潘佑,叹道:“若是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