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吟咏完后,原先的满腹愁绪似乎也得到一些排解,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仪态豪迈,引来陪坐的波斯贵族一阵赞叹。
旁边的通译不断将诗句的意思大声的以波斯语翻译出来,不少王公贵族相互窃窃私语,这华夏中国,不愧是真正可以与波斯相提并论的文化昌明之邦,与东方来的突厥人、匈奴人那些蛮夷截然不同。
但另有一些人脸上却是不忿的神情,因为张仲曜早晨让阿杜德·道莱屏退左右不免开罪了一些贵族,这些人自以为波斯乃是数千年的古国,足下踏着古代的巴比伦王国,旧约中通天塔的修筑之地,文明的传承,足以傲视希腊和埃及。单单在晚宴上谈论音乐词章,便能让东方来的使者相形见绌,孰料两段诗歌吟咏之后,在座的许多都是精通词章的,扪心自问,经过翻译后的韵律无法比较,但中国的诗歌在意指气势两方面都不逊于波斯。
大臣法德勒眼珠微转,招手叫来自己的侄子赛法哈,塞法哈会意地下去,招呼乐师们准备好,便举起酒杯道:“今天恰逢盛会,我欲弦歌一曲,献给我们伟大的诸王之王的女儿,巴格达最璀璨的明珠,桑鲁卓公主殿下。”说完便挥手叫乐师伴奏起来,引吭高歌道:
“我对朋友们说,她是太阳,阳光虽近,本身却难企及。
风从她身上吹来一阵馨香,吹进我心中,使我感觉欢愉,
我忍受不住,昏倒在地,一声不响,不言不语。
我赤条条,只剩皮包骨头,长此下去,皮、骨也将消失。
天哪!我弃绝尘世,离群索居,难道你就不欠我一片情意?
答应给我,请给我一个诺言,许诺也许会驱散心中的忧郁,
人们也许会有重重考验、磨难,但谁会有我这样的遭际,
爱情的大军从四面八方想我进攻,他们轮番袭来,周而复始。“
一曲歌罢,在座的波斯贵族都高声赞颂桑鲁卓公主的美貌和贤淑,举起酒杯向诸王之王阿杜德·道莱朝贺,宴会的气氛十分热烈。
诸王之王阿杜德·道莱虽然有意将桑鲁卓嫁给哈里发,见赛法哈由衷地赞美和爱慕自己的女儿,也十分满意,招呼仆人赏给他一碗美酒。
因为赛法哈说明这歌是献给公主桑鲁卓的,所以仆人也将桑鲁卓从后宫中请了出来,戴着面纱坐在阿杜德·道莱的身边,她全然没有看塞法哈得意扬扬地饮下美酒,眼睛一下子便看到了正抬头望着自己的李朗。
法德勒端起酒杯站起来笑道:“东方来的客人啊,难得尊贵的公主殿下在此,你们有甚么歌曲要献给她吗?”
张仲曜见他言语中隐隐有挑衅之意,内里便沉吟起来,中国人向来以含蓄为美,除了乐韵大多失传的《诗经》外,中原流行的曲子当中,绝少有男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赞美取悦良家妇女的词句,就算偶尔有些淫词艳曲,那也是登徒子与娼妓粉头之间相互调笑取乐的,怎登得大雅之堂,他颇有些为难地看李朗。
李朗却注视着桑鲁卓投视过来的目光,似乎读到她隐隐的期待之意,不禁热血上涌,对张仲曜拱手道:“大人,属下愿意勉力一试!”张仲曜吃了一惊,见他神情坚定,又似胸有成竹,便道:“好,”顿了一顿,又叮嘱道,“切勿有辱国体。”
李朗点了点头,让旁边的宫廷乐队将竖琴拿过来,在路途上他便留心西方的乐器,打算收集一些送给父亲解忧,这竖琴乃是乐器当中最为简单易用的。
轻轻拨动了几下琴弦,旁边的波斯贵族都看出李朗对这竖琴并不熟悉,有些人开始交头接耳地嘲笑起来,桑鲁卓地眼中也透出一丝担忧,李朗却抬头对她微微一笑,稳了稳琴弦,看着那蒙着面纱的女郎,放声唱道: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经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她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唱歌的时候用的是波斯语,李朗的眼睛一直深深地注视着桑鲁卓,几乎隔着面纱都可以看见女郎红红的脸颊,旁边的波斯贵族都被这首歌优美旋律所打动,交头接耳变成了惊喜和赞叹。
波斯人酷爱文艺,想当年国君以珍珠和宝石奖赏给诗人穆太奈比,穆太奈比还往往不屑一顾,言道,诗歌乃本身便是无形的珍珠和宝石。
张仲曜侧耳听通译不断将歌词翻给他听,不断地摇头道:“荒唐,荒唐。”见满场皆在静静的陶醉倾听,又向李朗投以赞许的目光。
弹唱完了以后,宴席上的众人还沉浸在那带着忧郁的旋律与憧憬的歌词当中,寂静无声,李朗望着桑鲁卓,致辞道:“献给蒙着面纱的公主殿下。”半晌之后,在场的波斯贵族们方才回过神来,有的相互间打听着东方来使姓名,不少原来只是应付场面而出席晚宴的王宫大臣暗叹此行不虚,居然能听到两首来自东方的好诗和一首悠扬的歌曲。
这一曲歌罢,似法德勒与赛法哈这样的波斯贵族心服口服,此后还在巴格达掀起了一股研究神秘的中国的风潮。宴会的气氛热烈到了极点,王公大臣相互之间敬酒祝贺。桑鲁卓与李朗两两相望,被这婉转中带着些许忧伤的歌所感染,内里泫然欲泣,她不欲在众人面前落泪,便起身避入内室。
张仲曜见李朗与那波斯公主又在眉目传情,暗道少年人四处留情,真是荒唐,但所谓入乡随俗,适才那番弹歌倒是不错。李朗目送着桑鲁卓的背影离去,心下正自哀伤,忽然身边有人尖细的嗓子低声道:“李使者不愧大唐皇室贵胄,端的是才华横溢。”李朗吃了一惊,转头看时,却见那阉人侍者埃布,满脸笑容地端着杯子站到面前。
第三十六章 联姻
见李朗吃惊的样子,善于察言观色的埃布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得意地道:“李使者身上玉佩的来历,恰好在哈里发的皇家档案馆有一桩卷宗兴许与此有关,此处太过嘈杂,还请借一步说话。”
李朗随他来到宴席外面的游廊之中,凉风习习,可以望见月桂、橄榄和棕榈的枝叶在月光下交相掩映,那花园中听故事的佳人身影却已杳然不见踪影。
“根据典籍,伟大的哈里发欧麦尔的时代,正是李使者的先祖,贵国的唐太宗时期。伟大的第二代哈里发欧麦尔是一位极为勇武的统治者,他亲自远征巴勒斯坦,占领了耶路撒冷、出兵夺取了罗马帝国支配下的埃及,还占领了呼罗珊。在那个时代,贵国的英主唐太宗也讨伐高昌国,降服了河中一带的突厥人。当时哈里发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遇到一队来自中国的商人,便声称‘去告诉你们的君王,我的脚一定会踏上他们的土地,还要在他子孙身上盖上我的印玺。’”
说到这里,埃布顿了一顿,李朗的脸色沉了下来,这哈里发欧麦尔也太过狂妄了一些,他话的意思乃是要占领中国的土地,将中国皇帝的子孙都变作哈里发的奴隶。埃布忙解释道:“李使者休要怪罪,那哈里发欧麦尔一生东征西讨,但并不是一个好的外交家,哈里发本人后来也因为肆意挑衅东方的大国而懊悔不已。”李朗哼了一声,不置可否,且听他接续道:“谁知那唐太宗乃是真正的王者,接到商人带来口信后,他哈哈大笑,命商人将一袋中国的土壤带给欧麦尔,将土壤洒在地上由让他践踏,并欢迎他到长安做客,唐太宗又派了三位王子做使者前去拜访欧麦尔。哈里发欧麦尔被唐太宗的风度所折服,他热烈的款待了东方的三位王子,在他们的衣饰上盖下宫廷的纹章,送了许多珍贵的礼物,请他们带回给东方贤明的君王。”
埃布将深藏着大食国皇家档案里的这段故事娓娓道来,李朗却有些目瞪口呆,当年中原板荡,李唐皇室多有将后人留在江南开枝散叶的,先主李昪本是孤儿,为杨行密部将徐温收养,遂改名为徐知诰,并在称帝后恢复本姓为李,重建大唐国号。时人多有以为李昪是冒用大唐宗室之名,谁知李煜交给他这世代相传的玉佩纹饰,却是一个铁证。李昪即便是制造伪证,也绝无可能在玉佩的背面捏造出一个不见于史籍的第二代哈里发欧麦尔的宫廷纹章。
“原来吾江南李氏,当真是大唐宗室后人,”李朗喃喃道,大唐和后来五代那走马灯一样的朝廷,以及十国裂土称王的诸侯,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原来如此,多谢大官费心了。”他拱手道,侍者埃布连忙回礼,口称不敢。
欢宴结束后数日,阿杜德·道莱反复思考与东方使者结盟之事,感觉利益大于弊端,这时管家上来禀报说,公主桑鲁卓一病不起,似乎有什么心事,阿杜德·道莱向来都把这个女儿视若明珠,不然也不会希望她的儿子成为下一任哈里发,闻言便立刻起身来到女儿的病榻前面,见她头发枯槁,容色憔悴,与几天之前形貌大不一样,不由得极为担心,便叫来侍女多亚德询问情况。
“陛下,公主殿下是倾心于那位在宴会上为她歌唱的东方使者啊。”多亚德说。
阿杜德·道莱大惊失色,连忙拿着这话又去追问女儿,劝解道:“女儿,你难道不知嫁给哈里发,你的儿子成为下一任哈里发,这是多么伟大的荣耀么?你是一时头脑发了昏,赶快把东方的年轻人忘掉吧。”
桑鲁卓虽在病中,却固执地答道:“父亲啊,你看着我憔悴,躺在床上,却不知道我的病根,我是那样地爱着他,爱得炽烈,爱得怅惘,你奇怪我怎么会病,我若是健康那才叫人吃惊?纵然往往会情随事迁,真正的爱情却是初恋,有多少房屋虽都熟悉,永远怀恋的却是故居。”
“女儿啊,难道你要嫁给一个不信神的异教徒么?”
“父亲,当你把哈里发限制在金门宫里的时候,你可是真正相信他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么?”
“女儿啊,你不知道东方的人不讲卫生,也不刷牙么?”
“父亲,你和那东方使团的人商谈,可曾闻到他们口中有恶臭味,身上有肮脏的味道么?他们衣服洁净,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一样的文明人啊。”
“女儿啊,你可知道,在中国,强者一旦制服弱者,便侵占领地,捣毁一切,连平民百姓也都杀尽吃光。据说这种事情,是中国风俗所允许的,而且市集上就公开卖着人肉。”
“父亲,不说远方,发生在巴格达附近的战争中,比这残忍的暴行难道还少了么?只要君主贤明,百姓知书达理,这些暴虐的行径就会渐渐消失,若是君王残暴,朝臣尔虞我诈,百姓生不如死,那么就会加倍的发生暴行,这不是您教导我的么?”
“女儿啊,中国人吃死牲畜,还有其他类似拜火教的习惯。你是不会习惯的。”
“父亲,若是他爱惜我,如何宰杀牲畜这等小事自然会尊重我们的习惯,若是他不爱惜我,还有比这难堪一百倍的磨难呢。”
“女儿啊,难道你就忍心抛下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嫁到那遥远的东方去么?”
“父亲,您不是正在和东方的君王洽谈盟约么?假如两国当真距离遥远,又何必结盟,若是心里牵挂,哪怕相隔万里,女儿定会回来看望您和母亲的。”
“唉!”阿杜德·道莱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演变成这样,只得放弃了劝说的努力,他知道李朗乃是唐朝皇帝的后人,据埃布透露,血脉可以追溯到伟大的四大哈里发时期,他年纪轻轻能够在东方使团中担任着副使,才华想必都是不错的,只需不使这联姻辱没了自己的门楣。于是阿杜德·道莱便派侍者埃布去向张仲曜打听李朗的家世。
那阉人埃布与李朗素有交情,接到这桩任务后,先略略向张仲曜透露了些许风声,然后才开始询问。张仲曜没想到李朗这趟出使,居然仿似戏文里面唐将薛丁山与番邦女樊梨花一样,迷上番邦公主,仔细考虑之下,若是事成,则两家的结盟便成了联姻,陈德经略河中多了一重保证,而李朗娶了番邦公主,陈德再宽宏大度,爱才惜才,为着国家大计,也要对他加要着意提防。那桩出使东罗马国的重任,叫精明干练的安思道代行便可。
“侍者大人,这李朗的父亲是吾国陛下的昔日恩主,他乃是昔日大唐的王子,亦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