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卢郢道:“人无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昔年林仁肇将军便是遭皇甫继勋这厮陷害,含恨而终,潘佑若非一直有小人进谗言,陛下也断不会将他投入大狱。”
他见陈德认真在听,满意的点点头,接道:“金陵烽火使虽是上好肥缺,也是是非之地,但凡金陵城左近出了什么大事,你都脱不了干系,以皇甫继勋的实力,恐怕不会让你在这个位子上安安稳稳的坐下去的。”
陈德一拍桌子,喝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虽欲息事宁人,但神卫军的人若敢在金陵闹事,我就给他好看。”
柳宜见状忙劝道:“陈兄,刚强为立身之本,但也不可与皇甫闹得太僵,逼近他有十万神卫军在手,连陛下也要让他三分。”
陈德一听便留上了心,问道:“柳兄此话怎讲?是否陛下也对皇甫继勋有所不满?”
柳宜还未解说,卢郢便笑道:“果然孺子可教。这皇甫继勋畏惧北朝兵强马壮,身为大军统帅却畏敌如虎,屡次在朝会上倡言归顺北朝,只是此人出身将门,本人也颇知兵,兼之军中亲信众多,陛下对他是三分不满,七分倚重。”
陈德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端起茶杯牛饮一口,目露凶光,将几颗豌豆都丢进嘴里咬得咯嘣直响。
柳宜问道:“陈兄,你刚刚和宋军打过一仗,对当前战事,你有何高见?”
陈德见他问的甚是诚恳,想了一阵,方才答道:“若论甲坚兵利,士卒悍勇,我方确实不如北朝。”
见柳宜有些丧气的点点头,陈德又道:“但北朝久经战乱,府库空虚,更兼军纪不佳,难得江南士民之心,所以取胜之机也不是没有。”
卢郢当即接道:“如何取胜?”
陈德沉声道:“孙子曰,用兵之道,以正合,以奇胜。陈阁老所定‘坚壁以老宋师’之策便是正着。只须待宋军久攻不下之际,朝廷催逼,上下焦躁之际,我军诱之以利,待其轻兵冒进之时,我方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为念,集齐大军于腹地,歼其精锐。如是者再三,敌军守则匮粮,进则无胆,退军是早晚之事。”
柳宜抚掌笑道:“诚如陈兄所言,江南半壁可保。”卢郢也露出欣慰的神色。
陈德奇道:“昔年孙权遍问文臣,皆主降曹,鲁肃解之曰‘众皆可降,唯将军不可降。如我等降曹,累官故不失州郡;将军降曹,欲安所归?众人之意,皆各自为己。’我就奇怪了,就算降了宋国,以你二人才气名望,官爵可保。而且江南是二位桑梓之地,一旦兵戈过后,必定是生灵涂炭,为何二位仍然愿战不愿降呢?”
柳宜和卢郢二人相互看了一眼,柳宜先道:“中原是正朔所在,我辈士人,本当望王师而景从之。只是百年以来,北朝奸雄辈出,穷兵黩武者有,与民休息者无。反观四方诸侯,后蜀与我国息兵养民,百业振兴。若单论府库之充盈,早已远远超出中原,是以民间方有地运南移之说。”
陈德笑道:“此等方士图谶之语,柳兄也信么?”
柳宜正色道:“地运之说虽然缥缈难测,可它在民间广为流传,自有其可取之处。”
卢郢在一旁不耐道:“陈兄,你不必试探我俩,直话直说。本朝以与民休息为国策,保境安民,百姓一年所入,除供养官吏军卒之外,自给有余,又开海市,使民殷富。若是降了北朝,百姓除供养本地官吏之外,又要多交一份赋税给中原朝廷。更何况中原早已视我等若敌国,刮地三尺尤嫌不足,以蜀为鉴,士人倾家荡产这有之,百姓卖儿鬻女者有之。我等身为江东子弟,怎忍心看家乡父老遭此大祸?”
陈德又道:“子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便是地方多了许多负担,但天下混一,少了许多战乱,也于生民有益。”
卢郢一拍案几,高声道:“笑话,天下多战,到底是谁挑起的?若不是北朝一再南犯,江东又怎会平添许多孤儿寡母。”
柳宜道:“世易时移,北有大辽,南大理,西方有大食、大秦、身毒等国,东方有高丽,扶桑等国,皆非王土。江东自立已近百年,自有道统在,若论文物丰盛,如今已远在中原之上,为何要贬损自家。”
卢郢冷笑道:“中原人不过是欺我等软弱,找个理由前来抢掠罢了,不然怎不见他们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陈德笑道:“正是如此,与二位相谈,令吾茅塞顿开。”
柳宜笑道:“书生空谈而已,了却天下大事,还得靠陈兄这样胸怀甲兵之人。”
陈德连忙谦虚,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卢郢与柳宜方告辞而去。
带他们走后,陈德正端茶沉思,一旁侍卫的李斯忽然道:“指挥使,底下的弟兄们托我问你,留在池州的千多兄弟,难道您就不管他们了吗?”
陈德定定地看着他,直到李斯受不了他这种逼视的目光将头低下去,方道:“为什么会这么问?眼下我受国主猜疑解除兵权,难道我还能掌握旧部吗?如果我安心当这个烽火使的官儿,再不复掌控军权,你们是否要离我而去?”
李斯抬起头,大胆地盯着陈德,道:“大人曾以义社十兄弟激励我等,兄弟们豁出命去跟你沙场搏命,不是为了做衙门小吏,若是因为国主猜疑,大人就此心灰意冷,安心做个闲散朝官,兄弟们也只好另谋他途。”
陈德冷笑道:“好主见啊,不过我看大部分人恐怕还没这么有主见,李斯,是你自己的主意吧?”
李斯不置可否,只是沉默地看着陈德,陈德心中骂娘,口中却淡淡地道:“我还曾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汝等若有此心,吾当与众位兄弟共取之,你可记得?”
李斯闻言脸色大定,沉声道:“当然铭记于心,请指挥使大人恕在下不恭之罪。”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封书函递给陈德道:“这是辛校尉派快马从池州送来的军报。”
陈德接过书函拆开来看,辛古在信中言道黑云都在他离开的第二日便要求锦帆军换防池州。到达池州之后,呙彦竟然任命了不少黑云都出身的军校进入锦帆军,但是原来出身锦帆的军校也都或升迁,或保留原职。由于呙彦已经被李煜任命为池州行营马步军都部署,全权指挥聚集在池州大约五万人左右的军队,而且现在锦帆军的粮饷皆仰池州行营供给,辛古和萧九勉强接受了黑云都的安排。
陕口之战使呙彦意识到了一支敢战的步军的重要性,他将锦帆军扩充为一支五千人左右的步军,左厢仍由辛古统带,右厢由马承彦统领,由于李煜尚未解除陈德锦帆军指挥使的职务,所以目前仍由辛古代掌全军的训练事宜,只是军队的调动和粮饷分配,都须经过呙彦首肯。
看了看书函的末尾,除了辛古外,萧九、柏胜、晋咎以下,所有百夫长以上的军官都署上了名字,陈德欣慰的长叹了一口气。他盯着李斯厉声道:“以后有这种军函务必第一时间拿给我看。”
李斯面无表情地答道:“若是大人自己都不在意,下属们的忠心又有何用?”
这句话噎得陈德差点背过气去,喝道:“我看你们是闲得难受,才会生出这么多计较来,去叫各个队长整顿兄弟院中集合,我看你们这些家伙就是*……练。”
指挥使骂人之后便是肯定不会秋后算账了,早摸透他脾性的李斯退了下去。
陈德估计以后在金陵与神卫军干仗的事情不会少,在自己重掌军权之前,可以依靠的便只有这一百亲军了,所以要花大力气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才行,他看着底下站得整整齐齐的一百条大汉,冷冷的道:“为让你们在战场时有更多机会活下来,本官决定传授你们陌刀之术。不过你们的体力尚嫌不足,先要好好的操练一下。”
既然统带的士卒已经降到百人之内,陈德就打算亲自操练出一支精兵出来,他将现代特种部队的体能训练课目全套照搬,包括负重行军,长距离游泳,极限次数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等等。然后亲自监制了和陌刀长度重量相仿的木棍一百余根,一段涂以红色象征开锋的刀刃,一段涂以黑色象征刀柄,中间一尺左右涂以黄色象征未开锋的刀刃。整体颇似地方官衙中常用的水火棍,以此代替难得一见的陌刀实物进行陌刀术的训练。
一百多亲兵手持三色大棍列队上街巡行时居然显得颇为威风,更有好事者将之比做曹操当年棒打宦官的五色大棍,直令不少金陵地方的泼皮无赖闻之丧胆,纨绔子弟也收敛不少,无形中倒替陈德省了不少麻烦,李煜闻听此事,也只道陈德履新立威。随从的武器化刀为棍,显得是安心脱离武职做好治安官员的举动,令原本有些担心陈德会心怀怨望的李煜放心不少。
二十九章 过年
事情往往在你准备着应对他的时候姗姗来迟。一个月来陈德摩拳擦掌准备对付生事的神卫军,神卫军的人却忽然乖得像猫一样,就连下馆子上娼楼进赌坊,也绝无赖账斗殴的之事。这令手痒心更痒的陈烽火使将一腔怨念都发泄到对亲兵的操练中去。而这一百条精选的大汉在传说中的陌刀术诱惑下,居然也咬牙坚持了下来,在陈德的魔鬼训练和烽火使衙门超好的营养配餐双管齐下,战斗力就象肌肉块一样与日俱增。
气候越来越冷,冬至之前下了三四场雪,很快就要到年关。军报上说宋军攻陷了鄂州、常州,但都离金陵也还有段距离,而曹彬所率的宋军主力一直受阻于池州萎顿不前,原以为战火会很快烧到城下的金陵百姓开始准备过一个热闹的平安年。
进入腊月以后,过节的气氛便渐渐浓厚了起来,市面上叫卖开了新春必备的桃符、门神、妇女喜欢的粉饼花红,小儿喜吃的饴糖等过年之物。一些金陵商家居然一改大唐开国即以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人形象为蓝本描摹门神的传统,按照新任金陵烽火使陈德和池州行营马步军都部署呙彦的阵容重新绘制了门神形象,号称乃天煞双星转世,通杀四方妖邪。不过年画上陈德被画得眼如铜铃,挺胸叠肚,手上的兵刃也被换成了一把七星宝剑,模样和尉迟敬德也差不了多少。
而这个新一代门神却不知道自己被凭空安上替人护院驱邪的差事,正推杯换盏的喝得正欢:“来,胡大哥,我再干一杯。”陈德醉醺醺的端起一杯屠苏酒,一仰脖倒进了肚子。
“陈兄弟,痛快!”新任天德都虞侯胡则也将一杯酒倒进肚子,伸手夹了一块烧的喷香的羊肉,放进嘴里大嚼特嚼了起来。
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在陈府空空荡荡的院子里。此时恰逢腊八,陈德将李煜赐下的两升腊八粥倒入军卒们的大锅中同熬,在分食御粥之后,陈德宣布士卒们可以回家探望亲眷,在家里一直呆到过完年才回来报到。肌肉男们欢声雷动,亲军营顿时一哄而散,纷纷揣着烽火使衙门丰厚的薪饷回家炫耀去了。就连平日里貌似冷面冷心的李斯也扭扭捏捏的跟陈德告了三天假回去探望亲人。好在原来金陵烽火使衙门还有不少旧衙役上可以巡街维持秩序,这些人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那种,但有两点好处,一是全都是金陵本地人,二是有眼力价,他们也不敢要求和这帮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凶神一个待遇,反正金陵就是咱家不是,何况年关到了,街面上也没啥大事。流氓无赖也要回家过年,只要衙役们不在街口去堵好不容易回趟家过个年的各路好汉们,各路好汉也基本不会在腊月里跟烽火使衙门过不去。
到后来陈德干脆连所有的婢仆也放回家过年去,因为是新晋的贵人,所以目前还没有一家老小都在陈府为奴为婢的情况,于是烽火使府上便彻底只剩陈德孤家寡人一个了,家里变得冷冷清清。突然而至的清静让陈德闷得发慌,第二天便找来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荽等这时过年流行吃的五辛之物,烧了满满一锅羊肉,便拉平日一向好武将胡则一起喝酒吃肉。
胡则在一个月之前被李煜从江洲调到金陵担任天德都虞侯,而天德军指挥使则空缺,实际上胡则便等若执掌了拥有上万精兵的天德军,胡则不知从哪里听说是陈德在陛下面前举荐的他,甚是承他的情。两人本来脾性相投,一来二往,成了好友。
此时外间正下着白茫茫的大雪,两个大老爷们正喝得高兴,忽闻外面传来轻轻的门环响声,陈德放下酒杯,奇道:“这大冷天到底谁会来找我?”
胡则抹了一把沾满油脂的络腮胡子,笑道:“年关快到,该不是上门讨债的吧?”
陈德“呸”了一声,喷出满嘴酒气,嘟囔道:“兄弟我好歹还是金陵烽火使,谁敢上门讨债。”说完便摇摇晃晃的去开门。
刚把门打开,定睛一看,陈德便呆在当地。
只见一名女子俏立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