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此刻墙洞中躲藏的李老汉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正打算多呆一阵,等到宋军走远,天黑以后再出来透气。陈德却立刻顺着烟道滑了下去,冲着他们大叫:“房子着火啦,快快出来!”二人才忙不迭的一一从灶膛中爬出,随陈德来到院中,只见火势已经上房,难以扑灭了。
李九言大叫一声不好,掉头又冲入灶房,变戏法似的用双手从房屋的一角挖出一包黍米,又回到院子里,在茅厕旁挖出一袋沉沉的铜钱。
陈德则转身奔入厢房,只见孙家小娘子已然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嘴皮咬破,双手因为紧紧的抓住破烂的篾席,尸体早已冷了。想起这小妇人娇怯怯的温婉摸样,陈德只恨得目眦欲裂,想起可能还有许多村民躲藏在地窖中,若不及时将他们唤出来,恐怕要被活活的烧死或者掩埋在瓦砾之下,陈德叫上李九言挨家挨户叫唤那些躲藏起来的人赶紧逃出屋舍。饶是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担心这是宋兵的圈套,抵死也不肯从藏身洞中出来,以致被活活烧死。
第三章 乱离人
“剩下的人都在这里了。”李九言叹了口气,伸手指着身后稀稀落落的二十多个人。
经过短暂的商量,十一名村人愿跟随李九言逃到太原去,然后再往北逃到代州,其中包括五个失去亲人的健壮村妇,其余大多是瘦弱无力之辈。李九言的儿子曾经带信来说,健雄军节度使杨业一直都收留难民垦荒。陈德当然愿意去太原,于是也加入了逃难的队伍。
所幸的是,大多数村民都或多或少有些埋在地下的存粮,算起来,路上采挖些山果野菜,这些干粮足够支撑到太原了。到太原之后就有李九言的儿子照拂,他本在杨业麾下,只需打个招呼,村民们便可跟随健雄军的辎重队去代州。在这乱世中,有杨无敌的威名作保,代州比起其它的地方更能给人一些安全感。
计议完毕,大伙便合力被宋军屠戮的村民搬进一口大窑洞中,然后砌些砖石将窑洞封了。
晚上,由于所有的房舍都被宋军烧毁,只能露宿在瓦砾场上。陈德三人选了一块离其它村民不太远的地方,干草铺地,陈德和李久言挤在一起躺倒,娟儿依偎在旁衣而卧。
村民们的长吁短叹和李九言的鼾声交织在一起,让陈德都辗转难眠,心中想道,“以前看史书讲宋为疲敝北汉,‘焚其寨,迁其民’,却没想战争这样残酷。”
第二天清晨,精神还算饱满陈德俨然成了老兵头李九言的副手,负责督促那些神色彷徨,手足无措的村民整理行装,帮助他们带好必备的物品。
“走吧,走吧。”等村民们拜别了自家的亲人,为祖宗坟茔最后一次拔掉荒草,珍重无比的将乡土裹好放进怀里后,李九言带着众人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村子。顺着离石水或者汾水虽然容易行路,但更可能遇到深入汉境骚扰的宋兵,离石水与汾水之间山区虽然难走,可军队一般不会选择容易遭到伏击而且补给不便的山区行军,为了安全起见,李九言还是决定带大家不经过任何州县城镇,通过山区直接前往太原。
临行前,李九言又变戏法似的从自家院子里挖出三把横刀,一支弩弓和三十只雕翎箭,由于逃难的村民大多是老幼妇孺,李九言自己便和陈德各自佩了刀。其它各个村民则分别携带了各自的口粮和一些细软。
坚持走了下来。看着村民们虽然又饿又累,可仍然咬牙跟着的样子,陈德不禁暗赞这个时代人的生存意志。
山路难行,每到傍晚时分,李九言便安顿村民宿在山中,陈德则带领几个少年搜寻一些草药熬汤给一些罹患腹泻或者感冒的村民饮用,颇有药到病除之效,这般又走了四日,村民们携带的干粮逐渐告罄,眼看只能全靠采摘野果野菜充饥。
又行了几日,据李九言说这里已是卢牙山地界,很快就要走出山地了。这天扎下营后,李老丈与陈德同去寻找水源,其余村民则尽量在附近收集可吃的野菜。
适值这年秋天雨水特少,山中已是多日已滴雨未下,沟壑中的溪流大多干涸,只见怪石嶙峋,李九言和陈德许久也未见水源,两人强忍干渴疲劳四处寻找。
这时,一阵凉风吹来,李九言闭着眼睛将鼻子对着风嗅了嗅,高兴的叫道:“水气。”便毫不犹豫的朝上风处走去,陈德见他神叨叨的样子,将弓囊往腰后一别,迟疑的跟在后面,两人顺着一条干涸的山涧往上游走去,渐渐的陈德也发现空气中的潮气越来越重,便越发紧紧跟在李九言身后。
眼见前面一座低矮的山包之上林木郁郁葱葱,李九言眼中露出狂喜的神色,转头对陈德道:“陈公子,泉眼必在此丘之上。”
北地山丘,看似矮小,实则广大,二人从山脚走到半山腰又花了一刻钟功夫,沿途草木茂盛,李九言不时趴在地上,仔细观察苔藓干湿的情况和山中野兽足迹,不断改换方向,最后终于确定了泉源的方位,便拔脚快步走了起来。
转过一片布满青苔的怪石,一汪幽深的碧潭突然出现在眼前,李九言和陈德几乎同时高兴的叫了起来,然后立刻止住了欢呼,因为在泉眼旁边还有另一伙人在取水,此刻全都停下手中动作,用戒备的眼神注视着他们。
李九言老于江湖,拿眼一瞟潭边众人,心中便暗暗叫糟。这伙人大部分都是腰挎横刀的青壮,神色彪悍,正在潭水边饮水的二十几匹马虽未佩上鞍鞯,但一看便是来自北地的上好战马。五代纷乱,各地诸侯都严禁民间买卖战马,偏偏各地都高价收购战马,这也刺激了一帮亡命之徒,专事从北地往南走私战马,再从南往北走私茶叶。这帮人来往于契丹,北汉,宋、后蜀、南唐之间,一旦被各地官军发现,立刻便是杀人夺马的下场,于是特别忌讳被撞破行踪,往往有杀人灭口之举。李九言在军中效力时也曾和这些走南闯北的马贩子打过几仗,知道对方战力极强,除了悍不畏死之外,兼得弓马娴熟,无论是契丹马贼还是内地官军都难从这帮人手中讨得好去。
见陈德将手已放在了随身携带得横刀上,李九言忙按住他的手,朝对面拱手打哈哈道:“在下只是来此潭取水的,无意冒犯各位,还望好汉们高抬贵手,我二人决不敢泄漏各位好汉的行藏。”
见他如此知情识趣,对面的剑拔弩张的众人倒迟疑了起来,这时一名站在潭水旁边的中年人说道:“初次见面,如何信你,只好得罪了。”说完便向左右一挥手,立刻便有四条精壮汉子抽出腰间刀剑,朝李九言二人进逼过来。
事已至此,陈德噌啷一声拔出腰间的横刀,摆了一个李九言教与他的北汉军中流行的八斩刀势,李九言也叹息一声,拔刀和他紧紧靠在一起。对方领头的中年人奇怪的“咦”了一声,不再说话,闭上了眼睛,似乎只等听二人就戮的惨叫,便再行指挥手下们打水离去。
趁对方四名横刀手合围之势未成,陈德忽然大喝一声,举刀朝当中一人搂头劈去,李九言则如影随形般跟在他身后,替他监视身侧另两名横刀手。首当陈德刀锋的汉子顿时感到一阵气窒,不由自主的挥刀挡格陈德的刀势,他身旁一人也从旁向陈德砍去。可陈德看似一往无前的刀势忽然一偏,哗的一声,居然将旁边的横刀手的左臂狠砍一刀,这一招变得甚快,看的旁边的人全都目瞪口呆,那被砍中的人更是痛得捂住伤口倒在地上。
众发呆的功夫,陈德倏忽转到原先对面那人身后,朝他后背又砍了一刀,划了一个极大的口子,鲜血立刻便喷了出来。
二人随即又靠在一起,眼神微微一碰,随即冷冷看着另一侧还剩的两名横刀手,那两人未想陈德和李九言说着软话,下手却这般狠辣,一时间竟然愣在那里。
那看似头领的中年男子脸现怒色,喝道:“好狠,来人,弩射!”前排的横刀手肩并肩逼住李九言和陈德二人,后面的七八汉子竟立刻从马车上取出强弩。
李九言暗道不好,这伙人训练有素,竟和军队相似。眼看弩箭遥遥指着已被包围的二人,只待首领一声令下便要将二人射为刺猬,陈德也是头冒冷汗,眼睛却只是冷冷的盯着那首领。
正在这时,忽然从马车中传来一声低喝:“住手!”一名身着绸袍的中年人从车中下来,这人面色微黑,下巴刮得铁青,嘴唇上却留了厚厚的胡须,相貌颇为威武。他看了一眼仍在地上翻滚叫疼的两名横刀手,挥手道:“先救人。”立刻便有四名汉子将受伤的两人按住,另有人从车中取出布带等物为二人止血。抬接着对李九言,陈德二人拱手道:“我乃太原行商卫仲,手下不慎冒犯二位,还请不要计较。”
这时先前那领头的见上头有意言和,急道:“主人,这二人伤了我们两个兄弟,不能就这么算了!”
那中年人却不理会,只将举起的手往旁轻挥,那些持弩的汉子便将弩箭放低,不再对着二人。那卫仲道:“看两位使刀的套路,是我太原军中的八斩势,都是汉家男儿,何必自相残杀,你们走吧,只是不得向旁人提起见到我等,知道么?”说着便将手一挥,那些弩手便让开一条通道。
李九言当即跪倒,高声道:“谢过卫大人。”便拉起陈德要走。
“且慢。”听李九言道谢,那人双眉一竖,盯着李九言道:“老哥,我乃一介商旅,你为何叫我大人?”
李九言心中连声叫苦,只得如实答道:“小人年轻时曾经大人兄长的手下当牙兵,也见过大人两面。”
那大人皱眉道:“原来是军中老兄弟,何人可以为你作证?”
李九言道:“老汉家住离石,有个儿子李呈祥,现在建雄军中当都头,前些天家里被宋人烧了,只得带着乡亲往北逃难。”
“哦,你我哥哥的牙兵,是李呈祥的父亲,我倒是有些印象。”那大人点点头,回头对一名随从道:“人家说虎父无犬子,我知道李呈祥是个勇将,你们可称得上阵父子兵了。”他身边数人都大笑起来,显是和李呈祥颇为熟悉。
那大人沉吟片刻,说道:“既然你是李都头的父亲,又是我兄长的牙兵,我等便不留难你,来人,给李老哥拿些钱粮,助他前往太原。”
第四章 吐浑军
陈德见有机会走脱,心中暗喜,正欲和李九言一起道谢,那大人却又道:“只是这位小哥已经知道我等身份,不便放归,只好与我等同行。”
陈德心中暗到:“我不过听见李九言叫你大人而已,哪里知道你是什么身份了?”正待争辩,李九言却一把将他拉到在地,口中叫道:“谢过大人不杀之恩,小人等一定紧守秘密,祝大人马到成功!”一边不住的向陈德使眼色。
此刻陈德如何不还明白,这干强人必定是北汉军中人物,正在执行秘密任务,依着规矩,一旦被人瞧破便须杀人灭口,联想到到古代军队偷袭敌营时,稍微心狠手辣一点的都会将一路上遇到的商旅行人全部杀光,若只是拘束起来一起行动,那便是很有道德的义师了。
形势比人强,周围还有七八具强弩对着,陈德只得低头道:“谢大人不杀之恩,小人愿随大人一起行动。”
见陈德服软,四周的气氛才一下轻松起来,李九言偷偷告诉陈德,这大人名叫卫倜,字长清,现任北汉吐浑军指挥史,其兄卫俦是北汉名将,原任吐浑军指挥史,可惜汉主听信谗言将他杀害,从此军中人心涣散,吐浑一军不可再用。
背好卫倜派人送给他的钱粮,李九言再三向陈德叮嘱军法森严,一定要守军中规矩,这才离去。
待李九言走后,卫倜一干人便迅速饮马汲水,陈德也帮着其它人为先前被他砍伤的两人处理伤口。那中年头领对他仍颇为敌视,不愿意他插手,但见陈德包扎伤口的手法十分老到,便是军中医官也有所不及,便任由他动手包扎。两名受伤的横刀手都是常年刀口舔血的实心军汉,一则知道战阵交锋只有敌我没有情面,一则忌惮陈德心狠刀快,口中连声向陈德道谢。谈话中,陈德得知那中年头领名叫王贵,乃是建雄节度使杨业手下悍将,这两名横刀手一人叫燕四郎,乃是吐浑军中子弟,一人叫辛古,乃是契丹人,投入吐浑军中不足一年,却有一身神力,刚才若不是陈德出其不意伤了他,两人拼力相搏恐怕胜负难料。
卫倜布置完队伍上路之后,见陈德居然已和被他砍伤的燕四郎和辛古二人谈的十分投机,不紧微微一笑,军中最重袍泽情谊,他虽然有心将陈德收入麾下,也难保别人不向他报复砍伤两人之事,但此时既然被他所伤的这两个人都不在计较,别人自然也就不可能为此事而与他为难,反而会因为他手段狠辣而对他忌惮三分。好像很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