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他在这里腹黑不止,不过陈德这条船好像专门收罗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人。只有一瞬间自以为猜透陈德用意的李斯当即沉声道:“属下明白。”他看着陈德,又多加了一句:“愿为大人效死!”算是表了决心,全未想这条地道完全是陈德准备用来拐带宫中妃嫔的。
第六十三章 折现
陈德满意的点点头。沉吟一阵,又让李斯派亲兵请来营殖都军头韩商等神卫军中负责生财之人。
自从那日裁汰整顿神卫军之后,陈德忙于他事,除了定期收账之外,很少和他们打交道,眼下经历了这次兵权被夺之后,又见到这般奇形怪状的行色人等济济一堂,不由得心生亲近之意,自嘲道:“账面上老子还有两万部属虎踞金陵,也算是跺一跺脚地面也要颤三颤的人物,哈哈哈。”目光一转,看到那营殖都头韩商隐隐被众人众人拱月一般让在前面,显然是他官职较高,所负责的产业规模也最为庞大的原因,不过此人商胖乎乎的,养尊处优的掌柜样子,陈德在脑中想象着他率领一帮掌柜伙计“虎踞”金陵的姿态,脸上不由得微微浮现出一丝笑意。在下面的各个红顶商人的眼中,这笑容孕意深刻,既代表了节度使大人亲近下属之意,又代表了大人现在心情不错。
陈德端起茶碗对他道:“近日宋人大军围城,韩都头手下的生意大受影响吧?”
韩商苦着脸道:“将军说的是,属下相熟的商人十去八九,已经有两三日生意未开张了。”韩商虽然在陈德面前却只敢沾着椅子边坐下,却掌管着价值数百万贯的产业,虽说大生意主要都在金陵城里谈,但实质的产业、物资到主要分散在金陵外围的各个州县,常润的也有不少,就算是金陵陷落,他的产业损失也微乎其微,所以眼下他倒不担心宋人进城掳掠,而是生意伙伴的萧条,不过另有一面他藏着没说,就是他手下的粮店布点趁着宋军围城,各地粮布价格飚升之即大发了一笔战争财,不但甩掉了一大批经年的旧货,还收入了不少百姓平日舍不得拿出来上好铜钱和金银珠玉等物。
陈德笑道:“这也难怪,经商之道讲一个和气生财,眼下兵荒马乱的,若是连命都没了,还谈什么生意兴隆。”
众人不知他此言何意,都是唯唯诺诺的不敢搭腔。
陈德又道:“兵战凶危,城中百姓大都已疏散,你们也好生将各自分管的行当清算一下,报个帐给我,将尚欠伙计们的工钱加三倍结清,同他们一道出城去躲避吧。”
韩商这等人原本只是寄名军中的生意人而已,只是身在军籍,若是没有上官命令,却也当真不能躲避战火,闻言无不大喜,却又有些将信将疑,互相观望一阵后,还是在秦淮河上经营青楼的散员都头何奎迟疑着问道:“属下等谢过将军美意,只是人既散去,不知这城中的产业作何处理?”
陈德见众人都关注的看着他,心中明白这些人是担心一旦丢手出城,自己便派人取代他们的位置,一旦战事结束,这些人恐怕就再也无复今日地位,便笑着挥手道:“城中产业,自然歇业等待各位回来。不过,”他顿了一顿,看了看下面还是提心吊胆看着他的各位,接道:“我还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宽众位之心。”
“各处产业各位虽然已经以神卫军名义经营多年,其实已等若各位的私产。吾一直觉得若是仍然将之视若军产,实在是有负各位历年来的辛苦经营。不如趁此清算账目之机,各位捐出一笔钱款犒军,吾这便将各处产业的契据交给你等带走便是。待得天下太平,你等自可回城经营各产业,到那时便是名正言顺的自家生意。”陈德微微笑着说道,抛出这根管理层收购的骨头,不怕这些人不上钩。
韩商、何奎等人沉默一阵之后,韩商带头大声道:“将军英明,小人愿认捐十万贯。”
陈德皱眉头道:“韩都头,你经营的产业不下百万贯,却只认捐区区十万贯,也太少了点吧。”
韩商一时语塞,讷讷道:“将军明鉴,小人经营的账上虽然有如此多,但大部都是货物,店产,一时能拿得的钱财只有十万贯而已。”
陈德顺着他的话,道:“既然一时拿不出,你便再写给吾一张欠款一百万贯的契据即可。年息十厘。”顿了一顿,又道:“虽然你的产业脱出神卫军,但既欠着我神卫军的钱款,以后遇上哪个不长眼睛的和韩老板为难,自有我神卫军为你出头便是。”
韩商心中盘算,自己经营的产业足值百五十万贯不止,这一百万贯的借据不过是三五年的赢利交上,再加上往日生意做得好,与背靠神卫军这棵大树大有关系,陈德的声望正日益隆涨,虽说眼下受着朝廷的猜忌,可万一那传言是真的呢?如果他真的和大宋有约作那升洲节度使,又手握精兵数万,等若就是金陵王一般,别人挤破头都攀不到这棵大树,自己若是推托那便是冤大头了。当下故作痛苦思索状,千恩万谢的答应了。他乃是这帮生意军官中最大头一人。眼见他开了头,其他人也纷纷认捐犒军,陈德视各个账目情况,要么让他们添加现钱,要么让他们认写借据,足足花费两个时辰功夫,从这帮蛀虫身上榨出银钱七十万贯,另外收的四百万贯的借据,总算将神卫军产业处理干净。
众人散后,陈德高据正堂之上,很没有风度的一边哼着小曲,一边点着借据。若是当真有那一天,自己一不做二不休,效法肩挑着财宝美人潇洒而去的燕青也是不错。正在做着白日梦的时候,亲兵余喜大步走进来道:“大人,宫中传旨命您速诉前去觐见陛下,车马已在门外相候。”
陈德闻言大惊,心道莫不是朝廷没有耐心查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和宋人勾结,这就要开刀了吧?
第六十四章 海议
陈德正迟疑间,李斯又从外间走入,吩咐余喜先下去招呼宫中使者后,低声秉道:“大人,有人自称是王都监使者在门口求见。”
陈德眉头一皱,喝道:“既然是江北来人,还不赶快械送烽火使衙门,报我作甚?”
李斯却站在当地动也不动,低声道:“大人,狡兔且有三窟,据属下们探知,城中私下与宋军往来的公卿大臣们不在少数,既然王大人有意相交,大人又何妨虚以逶迤?”自从陈德向他透露挖掘进入皇宫的计划后,李斯心中便坐实了这位上官不是愚忠之人,所以为他打算也不再避忌什么。
陈德苦笑道:“你倒是忠心,可惜吾不是信陵君,你也不是冯谖。”他见李斯似有不解,便耐心解释道:“昔年信陵君之所以能如此,那是因为他是魏国世家子弟,出身显赫,根深蒂固,兼有门客五千之助,即便是魏王拿着他的把柄,也无可奈何,我等正受猜疑。且不提这来使是真是假,只要落实了我通敌的证据,恐怕你我只有拼命杀出城去一条路可走。”
李斯方道:“属下明白,谢大人指点。吾这边将那使者械送烽火使衙门。”
陈德笑道:“这便对了,等我回来,咱们抽个空去将他审上一审,既了解了对方底细动向,又不落人口实。”
这件事情一打岔,到让陈德刚才惊疑不定的心情平和下来,他仔细思量,除了曾经和曹彬军前击掌之外,再无别的证据指认自己与宋人私通,李煜虽然有些柔弱,但绝不傻。若是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将自己斩杀,军心大乱不说,自己部属控制下常润二州顷刻间不再为唐所有,金陵立时成为一座孤城。所以,即便要杀自己,也该有更多时间来谋划,先要控制常润二州,然后找到足够真凭实据,最好等宋军退走之后再动手。所以现下自己应当是安全的。想透此节后,他方才更换朝服,乘上了入宫的车马。
踏入李煜接待近臣的澄心堂中,见陈乔徐弦两大丞相、中书舍人张洎在座,大家都面色凝重,陈德便觉得气氛显得格外压抑。
李煜见着陈德,眼神有些复杂,最终还是招呼道:“陈卿来,请坐。”随即有宦官搬过一个绣礅来给陈德坐。李煜方道:“徐相,你与宋人和议的情况先向众卿介绍一下吧。”
徐弦点点头,缓缓道:“众位想必知道,我受陛下委托,一直在主持议和之事。只需宋人退兵,我方去尊号,遣质子入汴梁,已经为宋军所占的五六州都可以割让,贡赋加倍。”饶是徐弦一意主和,他毕竟是江南人,这番话说出来辛涩无比,在座的君臣心中也不好受。
停下来一会儿,李煜点点头,徐弦又道:“可是即便是如此屈辱之条款,宋人也不同意,要陛下将全部国土献上,然后亲身入汴梁为大宋臣子。”
陈德见李煜面色平静,想必徐弦已经跟他报过此事。唐国提出如此屈辱的条款宋国尚且不答应,看来是铁定心思要灭金陵了。
见众大臣都不说话,李煜道:“众卿,宋人欺我太甚,只是湖口大营覆没后,强弱之势悬殊。要挽此危局,不知众卿有什么计策?”
众人面面相觑,陈乔愤然道:“大江上游州县,多有望风投敌者,请陛下下旨将这些人留在金陵的家眷全数斩杀,以儆效尤。”
徐弦忙道:“万万不可。这些人原本只是为了保全性命或者百姓方才委身强虏,若是如此,便绝了他们对我朝的归附之心啊。”
张洎也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万万不可造此杀孽。”
陈乔恨声道:“这帮小人。”正待争辩,李煜却道:“算了,这班人也不过是保全身家性命而已,陈相嫉恶如仇,却也不必将他们的家人斩尽杀绝,没得折了自己的阳寿。”
见他如此说,陈乔也不便再言,徐弦却开口道:“要不我们再多割让几个州县给北朝,甚至让出金陵,迁到东都去?”他这个动议无异于将大半国土都让给宋国,而李煜则保留一个小小的封地,仅仅比去汴梁城好上一点而已。
李煜闻听后脸色异常难看,低声道:“国土有限,北朝之贪无穷,一割再割,假以时日总有尽时,众卿难道要孤还要出海吗?”
唐国素优容士大夫,大臣提议,君主即便不同意,也只是不采纳而已,像李煜这般反唇相讥及时少见,非是气急败坏的情形才有。所以正待附合的张洎当即硬生生把话憋在肚子里。徐弦也知机不再说话。
李煜自觉有些失态,众臣都不说话,气氛显得颇为尴尬,于是强笑着问一直都没有开口的陈德道:“陈卿素以智谋著称,可有什么良策?”
陈德听这几名大臣议论无趣,自顾打量澄心堂中布置,心道不知是否黄雯掌管此处,正睹物思人之际,突然闻听李煜发问,顺口答道:“浮梁出海也未曾不可。”一句话说出方才醒得,眼见在场几个人都奇怪的看着自己,李煜更似乎气得脸色青白,急忙转念,解释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宋人大军不可持久,待它退去,我等在再登陆收拾河山便是。”他这是照搬南宋小朝廷躲避金兵多次乘海船逃难的事迹,全然未顾及到与眼下局势的不同。
陈乔和徐弦同时哼了一声,不屑与之辩驳,中书舍人张洎出言道:“陈节度此言荒谬,国土一旦失去便难以复得,宋人大军大可以依托江南州县征发补给,又怎会轻易退去,浮海度日艰难,兵民官绅都难以休养生息,又何来重新收拾河山之说?
他说话的当口陈德也知道自己搞错局势,金兵难以迅速统治江南是有种族文化差异的原因的,而宋国消化南唐则要容易得多,李煜君臣一旦出海,要回来可就真的很难了。可是想来出海也不一定非要回来,大航海时代难道就不能在华夏开启么?他抬头秉道:“陛下,微臣的师傅曾经给微臣看过一张海图,在东海之中尚有一片大陆,广阔无比,水土丰美,除了些许野人外尚未有人烟,若是能派遣精锐水手寻找到航路,在那里重建国祚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信口胡言。”听陈德越说越离谱,徐弦再也忍耐不住,斥道:“陈节度,东海之中除了扶桑、琉球这些小小的化外之地,再有便是蓬莱三山之说,莫非你要学术士徐福,引诱陛下行那出海寻仙之事吗?”
见李煜也是一脸不可置信的脸色看着自己,陈德颇有些气愤,沉声道:“口说无凭,陛下可赐臣纸币,微臣可以将记忆中的海图划给陛下,真真切切,绝无虚假。”
李煜心道是否陈德被捋夺了兵权,心中郁积竟然发了疯病,因此胡言乱语起来,但见他言之凿凿,似乎又很清醒,便叫宦官给他送上笔墨纸砚。
陈德见其余四人的眼睛都灼灼的盯着自己,仿佛自己是个精神病人一般,不再说话,依着心中记忆,低头在雪白的澄心堂纸上大概勾勒出环太平洋一代的海陆地形。画完之后,指着地图上长江的位置道:“这是大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