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军的士卒不会拿鞭子抽他们,但那凶狠的眼神,和拳打脚踢的威胁都是实实在在的。关系着指挥使的大事,民户自然也不敢因为这些个去向护民官抱怨。
“嘘,”李十八警惕的向四周望望,见没有军卒在附近,方才斥道,“你吃不得热馒头,发昏,不想活啦?”
孙狗子愁眉苦脸道:“馒头是不错,可这般冷天,又要下力气,吃下去的都化成热气儿飘走了,还不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他也看看左右,鼓起勇气道,“我宁可每天喝稀粥,也不想受这份活罪。”
李十八有些鄙夷地看着孙狗子,“哼”了一声,道:“也不看看你每天喝的稀粥是谁给的,难道你还想被送到北边去?”
他这话吓得孙狗子倒吸一口凉气,若是在塞北过冬天,天晓得能不能活到明年春暖,孙狗子想了想,认命似叹了口气,跟着李十八拿木板继续往修了一半的舍墙上覆灰泥。这羊舍地势高燥、向阳,地板高出地面足有七寸,石砌院墙外敷灰泥,房顶上面盖着厚厚的干草,圈栏、隔栏、圈门、饲槽等一应俱全,院墙内还有羊儿放风的空地,陈德甚至还在在羊舍旁设置壁炉,预备万一气候至寒的时候,便烧柴为羊舍保暖。修筑得当真比一般佃农的茅棚还要考究。
李十八有些嫉妒地看着在一旁监工的泥瓦匠赵福,这人也配叫匠作,还神气活现地在工地上指指点点,骠骑军平日里凶神恶煞的军汉从上到下对他都客客气气,李十八这时已经知道匠作们的口粮和普通军士一样,若是有好手艺的,待遇更好。作为一个铁匠,李十八天生就对泥瓦匠、木匠、篾匠,石匠、织工,裁缝这些个种类的匠户有一种蔑视,马儿还分好赖呢,在李十八的心目中,铁匠就是一切匠户中最有用,最难学的,可是,现今他这个祖传三代的铁匠居然被一个不知哪里出师的泥瓦匠呼来喝去,李十八心里涌起一种巨大的屈辱感。只是他不知道,这就是一个技师天生的骄傲,虽然这种骄傲被官吏和儒士百般压制,但仍然深深的存在于有一门“有用”的手艺的匠人心中,这是烙在他们的骨头上的骄傲。
注:所谓骨瓷,是于1794年由英国人发明的。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羊等食草动物骨灰(以牛骨粉为佳)而得名,是环保的绿色消费品。经过到灌浆、模压制胚、石膏模脱水,以及初烧、上釉烧、贴花纸烤制等工艺,经高温烧制,成为白度高、透明度高、瓷质细腻的瓷器。骨质瓷在烧制过程中,对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理化指标均要求极高,由此废品率很高。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所以价值高于其它瓷种。独特的烧制过程和骨碳的加入,使瓷土中的杂质被消除,骨瓷显得更洁白、细腻、通透、轻巧,极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视觉上有一种特殊的清洁感,强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两倍。骨粉的含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对降低,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术,增加了烧制难度,所以更加珍贵。
作者:岚州要想办法赚钱了,这时代大宗商品有五样,粮食,布帛,牲畜,茶叶和瓷器,从岚州的条件来看,自己生产瓷器最合理,传统瓷工艺和华夏各名窑相差太远,唯有靠穿越引进试验烧制骨瓷,瓷器不是钢管,不是炸药,华夏早有很高级的工艺基础,相信同一原理下,英国人能试制成功,我华夏窑师也能试制成功。应该不算金手指吧,最多算小半个,呵呵。
第九章 小寒
朱惠兰如今已不把自己当做是女人了,她和男人一样搬石头,砍柴,夯土,她几乎忘记了十七岁以前学会那些扭动腰肢,弱柳扶风般的淑女姿态,顾不得擦手,她会拼命挤开人群从火头军的大藤筐里抢到属于自己的馒头。如果有谁敢占她便宜,她会像个男人一样举起石头砸过去。眼下她正吃力地挑着两筐土石一步一步往前挪步。
为着公平起见,辛古将治下民户分为五班,分别做运土石,垒墙,砍柴,打草,掘鼠粮五样劳作,其中掘鼠粮最轻松,而且挖到的鼠粮都归民户自己所有,军卒们也不屑于在这里面抽取三成,而搬运土石则最累,一个壮汉也要吃不消。
虽然那些监督的军卒看朱慧兰是女流,没让她将箩筐装满,朱慧兰已然十分吃力了,她腰肢本来纤细,圆圆的肩上挑着一条被压成弓形的扁担,宛如一座不稳的天平般晃来荡去,叫旁边的人都捏把汗,远远地避开,生怕那装满土石的箩筐一不小心便砸着自己。岚州仅有的四千多健妇大都几乎在一个月之内找了男人,这些重体力的活儿,自然由那些抱得美人归的男子汉替班承担,而朱惠兰却自家知晓自家事,青楼女子,洗衣院,这个腌臜身子还嫁得人么?就算男人不嫌,她却对那男女之事深恶痛绝。倒不是要做什么贞洁烈妇,眼下一个人有个小屋子住,虽然寒冷,却睡得安稳,不再受那些如狼似虎的男人无休无止的折腾,对朱惠兰来说就别无所求了。所以尽管说亲的人踏破门槛,她却只是不允,时间久了,求亲的人也便不来了,只是她一个孤身女子,便要承担原本是男人做的苦工。
为了防止积水,羊舍修筑在一片山坡之上,朱惠兰使出浑身力气,颤颤巍巍担着土石往坡上走,忽然脚下一滑,吃不住劲就要摔跤。人挑着重担摔倒,最是容易扭着腰腿,又是上坡,筋断骨折也有可能,霎那间,她脑中一片空白,只觉得天旋地转,再也没半分力气稳住身形,正在这时,身后却有人在她肩上扶了一把,虽然那一扁担沉重土石收不住势散落在地上,朱蕙兰却没有跟着倒下去。感觉一只宽厚的手掌在稳稳掌住自己肩膀,另一只手扶在腰间,已经许久没有过男人的朱惠兰不禁满脸通红,往前半步脱出那男人掌握,转身一看,却正是自己那军汉东家。她一个女子在大堆男人挑夫当中,早被辛古看在眼中,暗暗留心,果然在她上坡的时候,及时出手施救,她红脸闪身,辛古也知这是汉地男女授受不亲的习惯,倒不是讨厌自己。
“奴家谢过军爷。”朱惠兰头也不敢抬,检纫道谢后,慌慌张张地拾取散落在地上的土石,不知为何,她总是有些怕见这个东家,而且每次见到他都没有好事,难道当真是前生的冤孽,想到冤孽,她俏脸微红,更加不敢抬头看那个人,心中暗暗有些不明所以的悲怆。
她力气虽小,手脚却甚是麻利,不多时便以将那些散落土石尽数装入箩筐之内,轻轻矮身钻入箩筐之间的扁担下面,紧咬着嘴唇,用力起身,咦?怎么没有往常那般吃力,朱惠兰还有迷迷糊糊,正待往前挪步,却发觉扁担已牢牢的被辛古托在手里,这人当真有一股蛮力,双手一伸,居然将这差点把她腰杆压断的扁担托在了空中。
“这搬土石的重活,我替你做了,你且去寻找些野菜鼠粮吧。”辛古黑着脸,沉声道,轻轻巧巧地将扁担放在自己肩上,这点负荷还不如全身铠甲重,足底生风地大步往山坡上走去,只留朱惠兰怔怔站在半坡之上,任凭微风轻轻拂动她的发丝。
这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就要来临,为了激励众军民赶在大雪落下之前完成建设畜舍,积储草料的工作,陈德特准各营宰羊二十只,欢宴一晚。
骠骑营因为工程进度比别的营头更快,辛古早早命令停了劳作,军民合计一千多口围坐五个圈子,架起十口大锅,由辛古操刀,把绵羊剥皮洗净,十只剁成大块羊肉,和着白天民户采摘的野菜,再加上各种香料炖成羊肉香锅,另外十只则用两头削尖的木棍穿了放在火堆上烤全羊,辽国御厨出身的辛古亲自指导军卒调味,将二十只羊弄得当真是香气四溢,流于四野。羊肉最能驱寒,军士和民户们在寒风里辛劳多日,聚在烈焰熊熊篝火边上,闻着香喷喷的羊肉味道,身上也觉得暖融融的,倒也不觉的辛苦了。
“大哥,”孙狗子将一大块羊肉汤盛好端给他的东家军士,那军士名叫阎皋,乃江阴人氏,笑呵呵地接过汤碗,赞道:“咱校尉的手艺那是没得说,更难得的是这份心意,读书人说什么来着,君子远庖厨,放屁!”见孙狗子眼巴巴地望着自己手里这晚肉汤,骂道:“馋了吧,弄你自己的去,叫辛校尉看到民户服侍军士,你存心叫我挨骂是吧?”说着作势要踹,那孙狗子便如奉了皇命似忙不迭拿着自己的碗去盛汤了,阎皋微笑着看着他点头哈腰而去的背影,呷了一口喷香的肉汤,心里那个美呀。
另外一边,朱惠兰小心翼翼的捧着一块烤好的羊肉,焦黄的肉皮上撒着细细的盐粒、孜然和胡椒粉,太香了,她轻轻咬一口,烫,许久没有吃肉,忘记那层油皮封住了下面的热度,差点把自己的舌头烫出一个火泡,朱惠兰忙不低地将这块羊肉吐到手心里,看看四下里没人注意,吹凉以后又放入嘴里,细细地咀嚼咽下。辛古正得意享受着手下百夫长们没口子的恭维,忽然一个指挥使亲卫找了过来:“辛校尉在哪里?”“某家在此,指挥使找我何事?”辛古是牙军校尉出身的,认得这个亲卫叫做黄铉,是个读书人出身的,叫住他问道。
“指挥使大人请辛校尉进城共宴!”黄铉此言一出,众百夫长皆是欢喜赞叹,都道指挥使大人对辛校尉居然如此信重,吃顿好的都不忘把他叫上。
听闻陈德相招,辛古不敢怠慢,吩咐几个百夫长维持好骠骑营今夜聚餐的秩序,务必把肉食分得均匀,不可使军民心生怨恨,众百夫长笑着连声答应,催促他快去赴宴,辛古这才离去。来到指挥使府中,见别无旁人,只有指挥使陈德、主母黄雯和另一个美貌女子围炉而坐,因为过节,陈德将身旁亲卫尽数放回牙军营宴饮,只叫黄铉传辛古过来。
原来今夜小寒节气,黄雯不忍周后独处,特意请她于自己和陈德同席共宴,陈德打算日后相机救出李煜,让他夫妻团圆,因此为防旁人闲言闲语,特意避免与周后单独相处的机会,所以叫辛古一起,免得有心人无端猜测自己有得陇望蜀之心,也保全了周后的名声。
他先陪黄雯和周后随意闲聊,见辛古大步进来,站起身大笑道:“辛兄弟,可算把你盼来了。”
“指挥使召唤末将,不知何事?”辛古见别无其它军将在场,躬身问道。这一问却叫陈德有些尴尬,他干咳一声,凑到近前,低声道:“辛校尉你是知道的,本将与士卒同甘苦,也已经旬日没有尝过肉味,今天好容易开一次荤腥,不好浪费了上好的新鲜羊肉,特意请辛校尉过来指教,不需你动手,只要在旁边指教便可。”说完引辛古来到一处炭火旁,一条上好羊腿摆在旁边,各色调料俱备,只等大厨烧烤。
辛古不觉莞尔,沉声道:“不如让末将亲自来烤,大人只需相陪主母大人即可。”他虽然是契丹人,久在汉地,也大概知道汉人的上下之分甚严,倒不觉的以大将之尊烤肉是种羞辱,所以有此提议。陈德却连连摆手道:“这怎生使得,传将出去,岂不叫兄弟们寒心。”也不管辛古是不是懂得烤肉和寒心之间的关系,强把他推到旁边,自己动手*羊腿,辛古无奈,只得在旁边耐心为他讲解烧烤之法。
不远处花厅中,黄雯抿嘴笑着观看自己夫君细致的烤着羊腿,周后见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以一方藩镇之尊亲为庖厨之事不说,还眼巴巴地拉来一个大将相陪,这人幸好不是皇帝,若不然还不知怎么被写在史书上呢。不过这世上什么样的怪人都有,晋朝时不也出了在宫中摆摊切肉卖酒的太子司马遹吗。
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有辛古这般大行家在旁指导,陈德这羊腿也烤得似模似样,外焦里嫩,色泽金黄,又加上辛古在旁边不时刷上些香料,当真好吃的让人连舌头都要吞了下去。陈德将羊腿上的好肉割了四份,分给黄雯,周后,辛古各人一份,自己也留了一份。
作者:这一卷的的基调是大战之间的发展,但很快就要有仗打了,与隔断东西方商路党项人的第一场贸易之战。
第十章 醉后
府里的仆妇将配菜酒肴端了上来,自己退下,在外面将厚厚的门帘放下,寒气便被彻底隔在花厅之外,铜炉里的木炭烧得很旺,花厅之内竟是温暖如春。
见各人都已就座,陈德端起酒杯,对周后道:“国后,此乃末将麾下辛古将军,便是阵斩钱王的那位。”又对辛古道:“这是国后。”辛古一时间还没想清楚国后是怎么回事,见陈德对周后执礼甚恭,介绍时便站起身来按照契丹人宴饮时的礼节对这贵妇躬身行礼。周后却有些气愤,男女授受不亲,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