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超级战神
一个势力,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样的势力虽然能够统治一时,将一切不和谐的矛盾压在身下,但却不能长久,就好像根基不稳的高楼大厦一样。
第二卷 爆菊大队 第两百六十章 各方势力
第两百六十章各方势力
只有残暴武力的势力,就像占据了洛阳的董卓一般,一旦被压下的矛盾积蓄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就能彻底颠覆这个势力。(霸气书库)
因此在西乞术致力于整编、扩军和训练武军之外,秦武命令冯劫维护城内治安,趁乱作恶者斩,无论这个人是权贵、平民、地痞恶霸还是武军士兵,只要违反了秦武定下的治安条令,便全部当街斩首。
另外冯劫还有一个任务,那便是在维护治安,巡城的时候调查大邱城的基础情况。
在不合作者死,合作者得到钱币或者其他物质奖励的条件下,冯劫圆满的完成了秦武交付给他的任务,短短一天时间内便拿到了有关大邱城的一切详细情报。
然后冯劫又执行了秦武的下一道命令,像在潞城做的那样,将大邱城内为富不仁的奸商和恶霸等抓出来处死,一来收拢了一点人心,二来凝聚了财富,三来也降低了城内的不安定因素。
这样做的唯一缺点,便是寒了无数商人的心。
要知道富有的商人,好人虽然有,但数量绝对多不到哪里去,另外一部分没有劣迹的,也是和城内的权贵有关系。
秦武占领了大邱城,这些权贵自然要全部处理掉,而和这些权贵有着共同利益,并且关系很近,而且在大邱城内也有着不小的势力的这些富户,统统一下都要处理掉。
可以说,秦武这是在铲除异己。打着杀奸商、恶霸,赚取军资,并不扰民的口号,堂堂正正的清除异己。
虽然出身秦军,学会了大秦那暴力统治一切的习气,但秦武本身并不是一个残暴的人。虽然要铲除异己,但是对于那些并没有恶劣事迹的异己,秦武都留了一分余地,解散了他们的势力,收缴了他们的绝大部分钱财,就好比废了一个人的武功一样,让他们可以继续过上小康生活,却不足以对大邱城的大局产生影响。
这样虽然还是留下了一些隐患,但在名声方面,秦武得到的却更多。
残暴能够令人(炫)畏(书)惧(网),却得不到民心。
不过那却是以后的事了,至少现在,在所有商人眼中,上党和韩国现在还是一处乱地,里面充满了太多不确定的危险。而且秦武在各国的商人眼中,名声也是非常的差。
无论是良商还是奸商,他们只看到秦武屠杀搜刮城内的富户,却没看到秦武的保留。
之所以是现在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是以讹传讹的谣言,和先入为主的看法,决定了所有人对秦武和武军的认识。不过秦武相信,只要等到上党和韩国的局势稳定下来,真正的信息开始向外流传的时候,一切都会真相大白的。
而现在,短时间内大邱城根本就不需要商业来繁荣经济,提供金钱,相反,秦武更需要这种残暴的名头,能够让敌人心里产生敬畏的心理。
冯去疾是*级政客,其智力只有85点,配合高达90的政治带来的一些技能,战斗力只能看做是B级巅峰。
不过一旦战斗结束,冯去疾这90点政治就有了用武之地,偌大一座大邱城的各项事务,冯去疾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城内坐镇的大军和巡城的冯劫,短时间内便恢复了大邱城的原有生活秩序。
如果不是两天前那场大战被所有人牢牢记在心里,怎么也不可能忘记,和城内的奸商、恶霸等抓的被抓,杀的被杀,好似搬走了大邱城内众平民头上的一块大石,否则的话,所有人都不会想到,短短半天时间,这座城池便换了一个主人。
秦武这边在清除大邱城内的不和谐因素,以最快速度吸收两场大战的胜利果实,壮大武军实力的时候,另一方面,秦武闪电攻陷大邱城和陆续歼灭近两万援军的消息也传到了各个势力,众人的反应不一。
最先得到消息的无疑是最近的韩国。
听闻拥有两万兵力的大邱城只守了半天便沦陷了,韩王一开始根本就不相信这个情报的真实性,将报信的使者斩杀。
等到后来,接二连三的急报进入王宫之后,韩王…韩安才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
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又陆续传来了救援大邱城的援兵被武军歼灭的情报,这一波*援军的人数计算下来,足足有近两万人的军队被击溃而不见了踪影。
韩国现在集全国之力,将机动兵力、守城兵力、边军、民兵一起算进去,人数才20万上下,这一下就折了五分之一的兵力,而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能损失的兵力还会更多,这就由不得韩王安不震惊了。
而韩王安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能否击败秦武,而是击败秦武后韩国还能剩下多少兵力。
在强者至上的周王朝,无疑是哪个诸侯国拥有更多的士兵,更强的武将,更大的领土,谁才是强国。
秦武的军势浩大,而且手下诸多强将,想要剿灭这一支军队,需要损耗的军队绝对不是一般的多。到时候韩国的军队损失太过严重的话,不说秦武,光是韩国周围的秦、魏、赵、郑、卫、宋,都会盯上韩国的土地。
现在的韩国,就像一块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烤肉一样,周围群狼围绕,每个人都想在上面咬上一口。
“不行,我们不能发兵围剿秦武,先不说能够能够剿灭他,光是剿灭秦武需要损耗的军力,我们韩国根本就损失不起。”
朝廷上,韩王安下令诸臣商议如何解决秦武入侵的办法,韩国大将军暴鸢说给他十万兵马,他便能够收回大邱城,并且打败武军,韩国丞相公仲侈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反驳了大将军暴鸢的提议。
“公大夫,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
高坐在王位上的韩王安问。
“周王朝中唯一拥有与秦、赵争霸实力的诸侯国,便是楚国。我们韩国是得到周王朝认可的诸侯国,如今面临巨大的危机,这正是向其他诸侯国求救,而并非以一己之力顽抗的时候。因此微臣建议大王向楚国求援,以楚国之兵击败秦武。”
公仲侈道。
“好。”
韩王安也不想打肿脸充胖子,发动已经捉足见襟的兵力去消灭秦武,因此就乐得采用了公仲侈的意见。
即日,韩王安向楚国派出使者,以称臣为条件,请求楚国发兵韩国,剿灭威胁到韩国统治的势力武。
这是韩国的反应。
秦赵方面,由于有秦武的提前通知,赵国第一时间便占领了没有一兵一卒的野城。
这座让秦军损失了五万兵力,却没能得到坚城,最后却让赵国不损一兵一卒的占领了。
得到这个消息,正在进攻屯留城的蒙恬气的眉头紧锁,面色铁青,看着传递情报的信使说不出一句话来。
正在进攻黎城,与廉颇对战的白起,他得到这个消息后,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
大邱城一战,武军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出色的军事谋略。一来,白起为自己果断做出放弃进攻野城,徒损己方兵力的决定而感到庆幸。二来,白起却在担心这么放任秦武的势力继续壮大下去的话,在周王朝内,秦军迟早会多出一个大敌。
赵国方面,收到情报,廉颇和赵奢脸上尽皆露出了笑容。
秦武的实力越强,和秦武乃是同盟的他们打败秦军,占下上党的可能性就越大。
至于放任秦武强大起来,这个他们赵国有关系吗?
赵国和韩国之间还隔着一个魏国,无论秦武怎么强大,最后都危害不到赵国。既然如此,赵国非但不会阻拦秦武,反而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去帮助秦武成长。
除了一直在上党活跃的秦赵两国之外,得到这个情报,一直保持沉默的韩国邻居之魏国、郑国、卫国、宋国,都同时开始有了动作。
魏国大将吴起和庞涓,要分别防备秦国樗里疾和齐国的孙膑。
不过魏国还有战国四公子之一,手下食客三千,自身也是文武双全的*级历史名将信陵君——魏无忌。
还有吴起的副将,燕国名将乐毅之父,*级历史名将——乐羊。
还有在《过秦论》上与吴起、孙膑、廉颇、赵奢、带佗等齐名的魏国*级历史名将——倪良。
除此以外,另外魏国还有晋鄙、公孙喜、公孙衍、李狸等名将坐镇国家,魏国完全有余力继续向外扩张。
而郑国、卫国、宋国,这几个并不属于七雄的小诸侯国,他们分别听命于魏、赵、楚这三个强大的诸侯国。这三个国家的异动,直接代表了其背后的魏、赵、楚三国都对韩国的形势意动,可能要发兵了。
原本的上党之战,只有秦、赵、韩三国卷入其中,而现在因为秦武的异军突起,历史完全被改变了。
历史闻名的长平之战,一点也看不到可能发生的影子。
而各国异动,眼看着一场大战即将开始,这显然是脱离了历史的一次诸侯国大战。
各国的玩家一起摩拳擦掌,期待着这一场大混战的爆发。
第二卷 爆菊大队 第两百六十一章 楚国来攻!
第两百六十一章楚国来攻!
“韩国向我国请求支援,并愿意在我们打败秦武之后,俯首向楚国称臣,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
楚国王宫内,春秋五霸之一,历史上楚国最杰出的君王——楚庄王,抬手向着王座下分列两排的文武诸臣问道。(霸气书库)
“大王,儿臣认为此时正是扩大我楚国影响力的时候,而救援韩国,消灭反复无常的神赐者秦武,并且让韩国俯首称臣,如此一来,楚国将再次成为各诸侯国之最。”
中军元帅,楚庄王之子,公子熊侧出列道。
在秦统一天下之前,战国时代完全就像一个国家武林,各诸侯国便是武林中的各大门派。你可以侵占一个门派的土地、财产,但在拥有一挑六的实力前,却不可轻言覆灭其中的一个门派。
而各诸侯国的大王,想的也不是去统一战国,而是壮大自己的实力,提升本国在战国中的影响力,多招一些国家门派依附在自己下面,成为这个国家武林的武林盟主。
这便是战国各诸侯争霸的目的。
韩国显然是被秦武逼到绝境了,而且自身的实力也虚弱到了一定程度,已经缺乏足够自保的实力,需要找一个靠山好修生养息一段时间了,不然也不会提出这样一个向楚国俯首称臣,去当帮别人摇旗呐喊的小弟的条件。
楚国可谓是战国中领土最大的一个诸侯国,而且实力极其雄厚,雄师数十万,全国可战之人上百万,更兼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这些年来一直偏安在南方积蓄实力,这下终于到了楚军展现实力,争夺霸主国地位的时候了。
“项燕、召滑、昭阳、屈瑕,你们怎么看?”
楚庄王又连续点了四个人的名字。
项燕,在秦统一六国的战斗中,给予秦国最后一击重拳,为嬴政带来了一点麻烦的楚国*级大将。
其子项梁,其孙便是大名鼎鼎的霸王——项羽
召滑、昭阳,这两个是先后接替楚国最高军事长官之职——大司马,的楚**事家和外交家。他们也是*级名将,虽然武力只有B级,但训练和调配军备的实力非常强,他们统率的军队将非常的坚韧耐打,这便是统率的作用。
而楚庄王最后点名的屈瑕,历史上曾担任楚国最高官职,相当于今天国务院总理一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乃是屈原之父。
楚庄王一次性向王宫内能力最强的几人询问,表达了对这件事的重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现在秦国和赵国便是那相争的鹬蚌,而我们则是站在一旁观战的渔翁。秦赵两国大战,最后胜者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得到的只不过是一片土地,而我们出兵剿灭实力最弱,毫无根基可言的秦武,便能收获韩国的忠诚,这无疑是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燕认为韩王的求援可以答应。”
项燕率先道。
“我国养精蓄锐已久,正需要一个名正言顺向外扩张势力的理由,这个机会是我们等来的,错过了可能十几年内都很难再像此时这样的混乱局面,滑认为可战。”
召滑道。
再之后,昭阳和屈瑕相继出言,都同意响应韩王的请求,发兵韩国剿灭乱军秦武。
自己倚重的大臣一致认为可以出兵,这便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楚庄王马上做出决定,由大将项燕领军10万浩浩荡荡的进入韩国境内,同时向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