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超级战神
早已惶惶不安的向深山老林逃兵祸。
关中的秦人纷纷请战,各大家族的族长们纷纷赶到县府打听战事。与秦国以往战事前的激昂请战不同,这一次请战所有人都是忧心忡忡。
其中震惊朝野的,便是郿县与下邽赫赫有名的秦骑士部族——孟西白(百里视亦名孟明视、孟西白三族便是百里视、西乞术、白乙丙的宗族)三族举族成兵,连老翁、女人、孩童也在竞相准备各种各样的木棍铁器,准备血战六国
一片恐慌,一片骚动,一片惨烈,这在秦国是前所未有的一片景象。
秦穆公与文武大臣商议许多之后,终于发布了《告秦国朝野诏书》,历数秦国战胜兵威与国府全力一战的强硬决心,末了诏告朝野:“本王将亲统大军迎战,必能一战大败九国乌合之众国人尽可各安其业,无须私组兵卒,无得惶恐出逃,但有散播流言,乱我民心者,决以律法治罪”
这份诏书快马兼程送往各县,县令县吏立即全数出动,到山野村庄宣读诏书,安定人心。
这么一连串的动作下来,秦穆公才将因九国攻秦引发的国内矛盾镇压了下去。
《告秦国朝野诏书》发布之后,秦穆公御驾亲征,率领禁军十万,国内各城县驻军六十万,民兵三十万,凑足百万大军之数,倾全国之力迎战九国同盟。
其中正驻守函谷关的白起,为二十万军马的前军主将,副将王龁,军师苏秦。
秦军宿将樗里疾,为四十万军马的中军主将,副将甘茂,军师张仪。
秦名将王翦,为二十万军马的后军主将,副将王贲,军师魏冉。
骑兵主将蒙恬、蒙骜、蒙毅。
步兵主将司马错、王贲……
短时间内,秦穆公便组织起了可堪与九国联军一战的秦国大军,浩浩荡荡的赶奔函谷关战场,准备与反秦联盟一战。
而就在秦武坐镇函谷关,秦国积极迎战,筹备兵力的时候,秦穆公亲征的消息传出去,马上有人做出了反应。
自视为东方霸主的齐桓公,得到秦穆公亲征的消息之后,在一名叫做炎风暴的玩家的劝说下,以秦国由国君出战,反秦联盟亦需要一国君坐镇,担任盟主为由,齐桓公亲率五万齐国禁军赶至渑池,取代了平原君赵胜,成为了反秦联盟的盟主。
这一举动对于各诸侯国只造成了一点影响,但是对于各国的玩家而言,造成的触动却是非常的大。
因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反秦联盟,便是由齐国担任盟主,然后导致反秦联盟战败。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历史一样。
而劝道齐桓公出战的炎风暴,则风传因为促成了历史事件,获得了巨额的奖励。
具体奖励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在不久后论坛上便上传了关于炎风暴的视频,跟在炎风暴身周的十名NP战士勇猛无匹,杀的一群玩家溃不成军。
毫无疑问,这便是引导历史事件成功的奖励。
第二卷 爆菊大队 第两百八十四章 无故杀将
第两百八十四章无故杀将
齐桓公主动要求担任反秦联盟的盟主,在得到各国的认可之后,齐桓公马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霸气书库)
九国联军攻秦,吴越互相牵制,各国可以放心,但是在九国后方的中山、燕两国,如果在反秦联军与秦军战的正酣的时候突然出兵,袭击各国的后方会如何?
于是,齐桓公提议燕国与中山国一齐出兵,否则反秦联盟就要先消灭燕国和中山国,确保后方的安全。
齐桓公的意见照会各国之后,虽然所有人都明白这是齐国在针对中山、燕这两个与齐国相邻的国家,但齐桓公的话的确很有道理,为了确保反秦联盟后方的安全,各国都同意了齐桓公的意见。
迫于反秦联盟一百五十万大军的威势,中山国和燕国不得不出兵,齐桓公还给这两个国家规定了出兵的数量。
中山国作为周王朝的第八诸侯国,拿出的兵力应该在宋、鲁、卫等国之上,应出兵八万。
燕国作为周王朝七雄之一,虽然是排名比较垫底的七雄,但至少也应该出兵十五万以上。
于是,在反秦联盟的威逼下,中山国和燕国无奈按照齐桓公的规定出兵,反秦联盟扩大到了十一国,一百五十五万军力的阵容。
对外,齐桓公则号称反秦联盟两百万大军,势将一战灭秦。
在秦穆公整顿兵马的时候,在齐桓公威逼燕国、中山国出兵的时候,虎牢关中军大营内,众人的意见出现了不一致。
楚国熊侧、项燕与春申君认为应该趁着秦军目前大军未至,函谷关军心不定之时,出兵速战,一举夺下阻拦反秦联盟进军的秦国天险—函谷关。
原本的反秦联盟盟主—平原君赵胜,亦有些意动,想要趁秦国大军未至,军心不稳时进攻。
而信陵君魏无忌、廉颇、赵奢、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等稳重派,则以大军奔驰疲劳,粮草尚在陆续运输,不便久战,和联军出战,必须由集众人之谋,想出一个高级战法,以求初战必胜,提升士气为由,拒绝了众人的出战请求。
大战,正在酝酿当中。
一日,就在众人商议如何攻陷函谷关的时候,营外突然有人禀报,齐桓公车驾降临。
“我王轻车远行,国无镇守,涉险未免过甚。臣请我王即刻还国。”
迎向齐桓公,孟尝君田文走近低声道。
“人言孟尝君豪气干云,大军之前,如何却这般没有气象?”
齐桓公一阵嘲讽,又转而低声抚慰。
“本王不多事,激励将士后立即便回了。”
“王言甚当。请上将军快马传令,十一国大将急赴中军大帐。”
恭敬的点头,孟尝君转身吩咐道。
孟尝君便陪着齐桓公一路走过军营,备细叙说了各军驻扎位置以及军营的高昂士气,以及秦国内部动荡等诸般状况。
“秦犯众怒,以一敌十一,联军灭秦当牛刀杀鸡了。”
齐桓公虽然并不振奋,听得却是仔细,淡淡笑道。
“牛刀杀鸡不敢说,胜算却是颇大。”
孟尝君道。
“孟尝君以为,这场战事需得几多时日?”
齐桓公道。
“以田文忖度,大约总在一个月左右。”
孟尝君沉吟道。
“一个月……也够了。”
齐桓公沉默片刻,突兀冒出一句,然后立即郑重其事的道:“无论情势如何突变,孟尝君只须稳住十一国大军便是。能打跨秦国最好,但只要不落败,便是功劳。”
“我王莫非另有他图?”
孟尝君听得云山雾罩,不禁惊讶道。
“天机不可泄漏,只管打仗就是了。”
齐桓公哈哈大笑。
孟尝君对齐桓公突然介入反秦联军大感不耐,听闻大王心中另有计谋,却也是无可奈何,只有默然对之了。
进得大帐歇息片刻,便闻帐外马蹄声疾,各国大将连同副将、辎重将领等陆续来到,竟是满荡荡一帐。
“盟主齐王,驾临河外犒赏三军,请齐王训示”
孟尝君升帐,高声道。
“齐王万岁”
大将们一听富甲天下的齐王犒赏,便大为振奋,不约而同地一齐高呼了一声。
片刻之间,全副装束的齐桓公在孟尝君的引导下大步出帐。
头上一顶无流苏的红色天平冠,身披一领紫色的绣金斗篷,内穿青铜软甲,也就是时人说的金甲,脚下一双高达膝盖的牛皮战靴,左手持一口三尺长的阔身剑,更兼虬髯戟张,步态赳赳,竟看得满帐大将目瞪口呆
除了齐国将领,有人便不禁轻轻的“噫”了一声。原是齐桓公这身装束奇特不过——战将甲胄、统帅斗篷、国王天平冠、骑士阔身剑莫名其妙地组合起来,再加上齐桓公干瘦精明的奇特形貌,顿时怪诞异常
若非在中军大帐,又申明了是盟主齐王,这些率直的将军们定然会大哗起来。
“诸位将军,本王亲临战阵,激励三军,犒赏各军齐酒一百桶、黄金千镒、牛羊猪各一百头”
齐桓公高傲矜持地终于开了口。
“齐王万岁——”
大将们惊喜非常,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大帐竟被呼的鼓了起来。
“只是——本王须得申明,奖罚有度,这般犒赏却是不能给了搪塞合纵之国。”
话音一转,齐桓公目光一扫,大帐便倏忽声息不闻。
将领们心知齐桓公果然来者不善,都惊讶得睁大了眼睛,不知道这个“东海青蛟”要问罪于何人?
孟尝君更是忐忑不安,直觉今夜大事不好,但齐桓公乃是齐国说一不二的国君,却也是无可奈何,倏忽之间目光扫向齐桓公身侧的玩家炎风暴,眉头不禁一下皱了起来。
“有管仲先生为大王出谋划策,这件事顶多对联军不利,却对齐国有利,我在这里担心做什么?”
思来想去,孟尝君便沉下了心去。
“燕国何人领兵?”
此时,齐桓公见大帐中一片肃然,忽然一下拉长声调问。
“末将张魁,参见齐王”
前排坐墩中站起一人,却是黝黑精瘦,须发灰白,衣甲破旧,与帐中衣甲鲜明,精神抖擞的大将们相比,简直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老兵一样。
“张魁?”齐桓公冷冷一笑,“名字倒是亮堂,官居何职?”
“禀报齐王,末将职任行仪”
张魁倒是底气十足。
“行仪?哼哼,连个将军也不是,带了多少兵马?”
“禀报齐王,按照联军规定,末将带兵十五万参战”
张魁堂正道。
“十五万,都是老卒新兵,对么?”
眼睛突然冷的一眯,齐桓公轻轻一笑道。
“齐王明鉴,虽是新兵老卒,一样效命疆场”
“大胆张魁”
方才还带着一脸笑意的齐桓公突然暴怒拍案。
“十五万新兵老卒,一个行仪,便来赶这天下大利市?燕国好盘算别家流血,你家分地么?”
“齐王差矣燕国原不出兵,也不贪秦地,我王念及燕齐渊源,奉联军命令,方才出义兵十五万,且自带军粮,如何便是赶利市了?”
张魁拱手高声道。
“一派胡言谁家不是自带军粮了?分明是火中取栗贪得无厌,竟敢大言不惭自诩义兵?来人将张魁推出去,斩首”
齐桓公突然一下变脸,声色俱厉。
这一下却是满帐皆惊。
虽说各国大将对燕国的新兵老卒都心存蔑视,但因张魁早已在军中言明,燕国不分秦土,只为全联军之名,所以也不再给张魁难堪。
如今齐桓公未曾开战,便要杀别国大将,这在战国盟约合纵中当真可是头一遭,大将们顿时惊慌失措。
“齐王,未出兵便先斩将,只怕不是吉兆。再说,燕国数年战乱,国穷兵弱也是实情,纵然兵弱,何至死罪?齐王心胸如东海,饶恕张魁,必能使燕军拼死力战。”
大帐内一阵沉默后,熊侧忽然站起来道。
“狡辩之辞杀一个张魁便是凶兆了?放一个张魁便是东海了?本王是盟主,要斩谁无须尔等多言”
齐桓公看了熊侧一眼后,淡然道。
随后齐桓公号令一声,便有四名铁甲猛士冲入大帐擒拿张魁,在被拖出大帐的途中,张魁破口大骂,齐桓公却是背过身去置之不理。
“将张魁的头颅连夜送往蓟城,我杀了他的武将,看看这个燕王有什么说法”
随后,众将面色铁青,纷纷出帐,经过齐桓公身旁,却没有一个人做礼辞行,齐桓公也不以为意,对着身侧的玩家炎风暴道。
“本王去了。三日之后,燕王若低头服罪,便放十五万燕军生还,让他们作为攻秦主力,否则,一体斩首”
得到齐王的命令,炎风暴马上离开了中军大帐,孟尝君一直静侍在旁,齐桓公忽然对他道。
“微臣领命。”
长吁一声,孟尝君道。
三日之后,斥候飞马来报,燕王以派特使向齐王请罪,自认选将有失,并重派将军凡繇前来领军。
孟尝君大感怀疑,认为此事大有蹊跷,便来到楚军大帐与春申君交谈。
“孟尝君,我看这不是好兆头。不要忘记,燕国姬平可是有为之君,更有乐毅、剧辛一班干才。明是齐国欺凌,他却隐忍不发,只能说这仇结得更深了,燕王现在隐忍不报”
春申君道。
第二卷 爆菊大队 第两百八十五章 进攻函谷关
第两百八十五章进攻函谷关
“纵然结仇,燕国又能如何?”
毕竟事关邦国,孟尝君便有些不服,而且这件事明显是齐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