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王
林跃深吸一口气,等待着那声“开始”。
“开始!”
林跃迅速转身,这个速度快的让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看到第一件瓷器林跃笑了,果然是和他想的一样,第一件瓷器是传世很多的清朝“黄金三代”之一的康熙年间的瓷器,但是同时林跃心中也开始变得极其重视起来。
和他想的一样就代表一个可能,很艰难!
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的特征,林跃已经了然于胸,确定年代的时候这些瓷器的知识立刻准确无误的出现在他的脑海。
他眼前这一件是青花莲池花鸟纹花盆。
林跃快速而又准确的浏览着整件瓷器的特征。
胎体厚重,圈足较浅,足端宽平,内足墙为斜坡状,砂底,有直径不到2厘米的小洞。表面白釉白净,但不是不很均匀。外壁纹样为通景式构图,水波、鹭鸶系用线条勾勒为特征的淡描青花笔法为之,荷花、莲叶、翠鸟则以青花分水笔法(又称〃混水〃)绘成,画面恨富有立体感。足底款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洁,且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有七八个层次。。。。。.
纹饰,款识,绘画技巧,胎体。。。。。。这些特征无一不是正宗的康熙年间中期的瓷器的特征。
完美?
林跃脑海中再次冒出这个词,随机微微的摇了摇头,所有的瓷器都不可能完美,一旦完美这就意味着仿制的可能性越大。
林跃突然间觉得很好笑,所有的特征都是无比的符合反而不敢判定瓷器是真品了,这种情恐怕也只有面对刘寒的时候才可能吧。这也算是鉴定者的无奈了吧!
林跃继续坚定,他必须要找出来瑕疵的地方,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完美的。
通体检查了一遍,林跃没有发现任何刘寒留下的痕迹,但是却让他发现了一个小瑕疵的地方。其实也算不得什么瑕疵的地方,因为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无可厚非的。那就是盆口口部常涂酱黄釉,这是康熙早期瓷器的特征,到了中期基本上已经不见了。基本没有了但是并不代表一定没有。而且康熙年间的早起瓷器和晚期瓷器并没有很明显的划分界限,都是一代工匠,肯定那些不同的特征的变化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某些特征的保留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林跃更加判定这件瓷器是真品的康熙年间的瓷器。
刘寒的瓷器会出现这种错误吗?
林跃想到了四个月前的那件完美的瓷器,每一个地方都是无比的符合那件瓷器所反映年代的特征,可惜还是假的。按照这个思路来,刘寒所制造的瓷器应该是有完全符合特征,如果他要制造康熙年代中期的瓷器那肯定是符合康熙年间中期的所有的特征,要不然怎么让人相信这是真的。
这一切想法都是林跃的一厢情愿,他也不敢确定刘寒是不是会玩一手精彩的反推测。
这一件瓷器应该不是刘寒制作的。
林跃心中下了判定,然后走向第二件瓷器。
这个时候,林跃鉴定完第一件用了四分钟四十五秒,比庄梦蝶少用了十五秒。
看到这个时间那些支持林跃的人不禁激动了起来,速度也是差距啊!林跃鉴定的速度越快说明他越比庄梦蝶厉害,而且更有把握。
林跃加油!
庄梦蝶虽然不知道自己的鉴定第一件瓷器用了多长时间,但她感觉自己比林跃慢了那么一点点。
如果自己不是为了更加确定一下,自己应该和他一样吧。
庄梦蝶微微一笑,此刻她的心中没了任何恨意,她就是想看看她和林跃到底谁更厉害一些。
***************
第五更啦~~封推最后几个小时了,求收藏啊~~~
明天继续一万一更新,五更!
更新时间和今天一样,第一更凌晨八分!
( 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神天空 )
第一百八十三章 第二件瓷器(第一更!求收藏~~)
林跃的成绩也让台下的人反应不一,贺常和和庄东风很平静,脸上带着一丝微笑,只不过两个人的微笑的含义并不相同。
刘寒仍旧闭着双眼,不着调在想什么,也可能已经和林跃一样睡着了。
看到第二件瓷器林跃的眉头网上一挑,第二件瓷器也是一个特点很鲜明的瓷器。
明万历五彩〃荷塘鸳鸯〃图长颈蒜头瓶。
明朝万历年的瓷器后代多有仿制,而且仿造的工艺很高,尤其是清朝康熙俺的时候,虽然是仿制也算是自成一脉,只要把款识一换,也是康熙年间的精品。仿制的虽多,但是真品却有些少了。不过因为仿制,基本上所有的鉴定师对明万历瓷器的特征耳熟能详。林跃自然也是其中一个。
整个五彩瓷瓶很像是一个漏斗,只不过上面变得小了,成了一个蒜头的形状。整个瓷器表面有精美的纹饰,爱意浓浓相互戏水的鸳鸯,一旁还有两只白鹤或抬头,或低头捕鱼,塘中艳丽的荷花,河岸上还有随风而动的柳树。颈部象征着天空,各种蝴蝶飞鸟肥东,看起来去未按让,而且很有春风拂面的感觉。
林跃虽然心中感叹整个瓷器表面的图画的丰富和精美,但是他没忘了自己在干什么。
拿起五彩次瓷瓶立刻开始鉴定。
明万历的瓷器上多见道教色彩的纹饰,如八卦、云鹤、鹿鹤、三星等;五彩瓷器色调以红绿取胜,风格古朴艳丽。这个特点在这件五彩瓷瓶上完美的体现了,仙鹤,和绿荷叶,红色荷花,相得益彰。
林跃还注意到瓷器表面的红色并不是那种粉红,也不是艳红,而是一种类似于枣红的颜色,还有用笔涂抹的痕迹。看到这个颜色和痕迹,他心中了然,明万历年间烧造红釉器原料缺少和技术退步等原因,多用矾红彩施于白釉之上,来替代红釉。因而有了枣红的颜色。
颜色和纹饰一样,同样符合明万历年间瓷器的特征。
接着看胎体和釉面。
胎色白中闪灰,胎质干涩、空隙较多,釉子光润肥厚,釉色泛青。。。。。.
依旧是明万历年间瓷器的特征。
林跃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整件瓷器或许还是那种很完美找不出破绽的,即使有破绽也是一点小瑕疵。
于是,他看向下面的款识,心道:果然!
果然所有的特征都符合。
足底款识六字楷书,字体颇近颜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笔力较硬,转折处有顿挫,捺偏长。
明万历年间的瓷器制作也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字型较瘦,晚期趋肥。还有〃萬〃字有〃草头〃(艹)与〃羊字头〃(丷)两种写法,体现了早晚两期的风格。而合格瓷器字型较瘦,〃萬〃字为〃草头〃(艹),这个瓷器明显的是早期的作品。不仅如此〃大〃字之撇、捺顿挫有力,〃製〃字中〃衣〃的钩、撇有时连为一笔。这些完全是明万历瓷器特征无误。
如果要找出瑕疵,林跃也能找出来,但是根本不影响对瓷器的判定,最多是制作手法的问题,导致了出现的瑕疵。这都是很合理的现象。
林跃还是不想放弃,继续查看着整个瓷瓶的特征,和自己脑海中的制瓷不断的对比着,同时也在寻找看看瓷器上有没有刘寒留下的痕迹。接过看了一圈下来,包括瓷瓶里面他也看了,不仅没有找到刘寒留下的痕迹,反而让他更确定这件瓷器是真的了。
还是不是刘寒做的!
林跃立刻放下手中的瓷器,走向第三件瓷器。
既然前两件瓷器都不是刘寒做的,那第三件瓷器肯定就是刘寒做的了!
林跃和庄梦蝶想的一样,这三件瓷器至少有一件瓷器是刘寒制作的,要不然没意义。
就在林跃走向第三件瓷器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注意到了他背后巨大屏幕上数字。
林跃第二件瓷器鉴定时间依旧是四分四十五秒,比庄梦蝶少了十秒。前两件瓷器林跃用的时间比庄梦蝶少了二十五秒。
那些支持林跃的人在心中不断的为林跃呐喊了起来,他们似乎已经看到胜利再忘了,而支持庄梦蝶的人却显得的很失落。
林跃的鉴定速度怎么能这么快?
但是不管是激动的还是失落,很快所有的人将目光再次集中到了林跃的身上,看着他继续鉴定第三件瓷器。
不仅是现场静了半个多小时,所有看这次鉴定比试的人的家里也静了半个多小时。
从鉴定比试开始到现在。。。。。.
现场压抑的气氛似乎通过了电视机或网络传到了每个人身上。
整个景德镇也比往常静了许多,以前这个时段是车流高峰,但是现在街道上基本上看不到车辆行驶,很多人都停了下来,收听这次比赛。虽然无法看到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主持人的讲解听到。
***********************
离景德镇几千里的云南沧县的一个小山村,一个很普通的农户里。一个如同天下下凡的女人和一堆夫妇坐在一起看电视上的那个人。
这三个人是林跃的家人。
秦瑶瑶,林父,林母。
秦瑶瑶和林母的手握在一起有些紧张的看着屏幕上的林跃不停的坚定着。
“瑶瑶,你说小跃会赢吗?”
林母有些担心的问道。
“骂,你就放心吧,小跃很厉害的,他一定会赢的!”
秦瑶瑶虽然没见过林跃鉴定瓷器,但是她相信自己的男人。
老公,加油!
林父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充满了自豪。这是他的儿子啊!为了修路和修建山庄他没少和外面的人打交道,不仅开阔了事业,也听到了更多的消息。第一次听说自己的儿子成了全国的名人的时候他都有些不敢相信,买了一份报纸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这么厉害。
这是我林则全的儿子!
林跃很想见人就说这是他的儿子,但是他不想给自己的儿子带去什么烦恼,所以只能一个人偷偷乐,现在他做梦店铺能笑醒。
本来他们晚上还要加班修建山庄的,可是今天有他儿子的比赛,所以他给工人们集体放了假,然他们都看自己的儿子的比赛。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儿子会输,他林则全的儿子是是最棒的!
儿子,给老爸争口气啊!
********************
云南昆明,一个豪华的别墅里。
“哥哥,你说林跃哥哥会不会赢啊?”
*************
第一更送到,求收藏啊~~~
下一更早上八点~~
第一百八十四章 用不用异能?(第二更,求收藏!)
“会。”
一个简单的字,包含了贺幼藏对林跃的莫大信心。
“玥玥也觉得是,林跃哥哥要是不赢,玥玥回来一定好好惩罚他!”
贺岚玥扬着小拳头冲着电视机挥舞道,似乎在威胁屏幕上的林跃,可惜他看不到。
很快,贺岚玥的眼珠一转,嘟着嘴问道:“哥哥,你说玥玥和那个刘寒小弟弟谁更聪明啊?”
“当然是玥玥聪明。”
“玥玥也觉得是,玥玥是天底下最聪明的!”
“。。。。。。”
。。。。。.
*********************
第三件瓷器还是清朝“黄金三代”的青花瓷,只不过年代改成了乾隆时期。
乾隆青花松竹梅瓶。
整个瓷器给人的感觉很是高雅,而且透着一股高风亮节的感觉,尤其是蓝色材料在白色的釉面让人心胸顿时宽广了不少。
松的苍劲,竹的高洁,梅的清雅,相得益彰。
好瓶!
看到这件瓷器林跃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就算是假的,买回去放到家里也是一种享受。
不管是真是假,林跃都打算比试完之后就向刘寒讨要。真的就买,假的就要,厚着脸皮也要要回去。
虽然心动,但林跃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立刻投入到了瓷器鉴定中。
清朝乾隆时期装饰风格以细致、繁缛、华丽为特色,这个瓷器上可见一斑,而且松竹梅图也是这个时期的经典图画之一,所以在绘图上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没有任何问题。
乾隆时期的瓷器整体讲究上下对称、规矩。由于创意追求精、奇、巧,所以浑厚古拙程度不如康熙青花,柔媚、俊秀程度不如雍正青花,但在工艺技巧上远远超过了康、雍青花。
林跃瞥了一眼第一件瓷器,眼前的这一件瓷器确确实在浑厚古拙不如第一件,但是细致精巧上远远超过,而且上下及其对称,比例很协调。
造型没有问题,下面就是胎釉。
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胎壁比略厚。釉面匀净,为青白釉,光泽莹润。
林跃还观察了一下上面的青料,瓷瓶上的青料在描绘上有加重点染纹饰,还有有橘皮纹、晕散和黑色斑点。有很多人说乾隆时期的情怀此没有晕散想象,但林跃可不是这么认为的,乾隆早期瓷器主要是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苏泥渤青〃的艺术效果,才有了这样的效果,自然会有晕散。但是到了中晚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