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巷说百物语






    百介问道:

    「请问——又市先生与那怪火可有关系?」

    「怪火?」

    又市刹时露出一脸讶异神色:

    「噢,先生是指那火呀。」

    是的,百介凑身向前问道:

    「又市先生的小股潜伎俩——小弟也是略知一二。先生常言,这种事并无任何不可思议之处。但——那火该如何解释?」

    「该如何解释——?先生所言何意?」

    「还不就这么回事?据传该怪火已遭一浪迹天涯的六部封印,想必就是又市先生收拾的罢?难道这怪事,不是又市先生解决的?」

    「是小的解决的。」

    「解决——?但那火打从你我尚滞留京都时便已开始出现,可见应是如假包换的妖物才是。若是如此,又市先生如何能收拾?」

    「先生果真是教人佩服呀。」

    又市抓起一把堆积在围炉里侧边缘的稻草屑,凑向自己眼前朝地面撒下。

    「那东西哪是什么妖物?」

    「若非妖物——请问会是什么?」

    百介锲而不舍地追问道。不就是山鸟?又市回答。

    「山鸟?哪有这种可能?鸟儿不可能在夜里飞——身子更不可能发光罢?」

    「不,鸟儿可是会发光的。夜鹭会发青光,山鸟则会发红光。这类鸟儿一飞起来,看来可就活像鬼火了。山上居民多以鸟火或『坠火』称之。」

    「坠火?」

    想必是因为那火看似飘摇,故得其名罢,又市漫不经心地回答:

    「也就是——小右卫门火罢。」

    「古时之小右卫门火,世人亦猜测其真面目即为飞鸟。」

    这小的就不清楚了,又市搔了搔剃得精光的脑门说道:

    「总之——既然是鸟儿,也就无足畏惧,只要出点儿声便将之驱除。翌日,小的又仿效捕鸟人将之活捉。从此,怪火便不复出没。」

    不过是鸟儿罢了,又市再次说道。

    「但又市先生,鸟羽发光,可是因为某种反射使然?应不是羽毛本身会发光才是罢?根据目击者之证词,那怪火似乎颇为明亮。虽不知是月光映照鸟羽还是磷火燃烧使然,但再怎么亮,理应也不可能亮到能读书的程度罢?」

    「那是个错觉。」

    「错觉?」

    「先生应不难想象,入夜后山中可能有多暗。周遭越暗,火光看来岂不是更明亮?」

    「不不。」

    百介无法接受这说法。的确,真有光藓、萤火虫、水母等发光之物,但禽兽是绝无可能发光的。兽眼之所以发光,乃因光线反射使然。而毛皮之所以发光,则是因空中之阴气阳气蓄积其上使然。本身是绝无可能发光的。

    至于鸟类,则就更不可能了。

    哼,又市嗤鼻回道:

    「若是如此——那火是否可能是雷电之类的东西?」

    「雷电之类的东西——?」

    这百介也曾思索过。虽不知是基于何种原理,但传闻中之怪火,似乎有部分的确是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

    倘若天上有雷电,地下有火泥,那么天地之间岂不也可能有火球、雷球——?

    不过——

    「这说法似乎还是有点儿不对劲。」

    如此解释似乎也说不通。

    「若真是如此,又市先生,那怪火便与刮风下雨同属循天地自然之原理所发生的现象。那么——一如人无法随心所欲降雨止风,身为人的先生您理应也不可能镇住这怪火才是。自古虽有不少祈雨、祭山等试图操弄自然之法术,但均未见任何实效。即便真生效了,亦是纯属巧合。先生说是不是?」

    「的确是纯属巧合罢。」

    又市回答。

    百介感觉自己还真是白费力气。

    「先生所言甚是。小的的确没什么法力,因此这怪火消失,或许不过是出于巧合。」

    「巧合?这——」

    难道真可能如此凑巧?

    「噢,小的深信那不过是鸟儿,便认为那是自己以鸟Вㄗⅲ河美答げ缎∧竦恼耗窠海稍埔吨髌ぬ崃抖桑┧痘竦纳侥瘢蛐硎率挡⒎侨绱恕;蛐砟嵌鞑宦坌〉淖隽耸裁矗蚣幢闶裁匆膊蛔觥彩腔嶙愿龆肌⒆愿龆崾铡0Γ裟嵌髡媸翘烊黄螅蛐碚媸侨绱恕!?br />
    「那么,为何——会发生这种现象?」

    「或许是天候使然?」

    「天、天候?」

    「当时——不是曾下过好长一阵雨?」

    百介刚离开京都那阵子,的确是雨天。

    「但当小的前往那山上的坟地时,不知怎的雨竟然就停了,成了个晴朗干爽的秋日。或许,那怪火是随湿气还是什么而出现的。若是如此,这不就是巧合了?」

    若是天候又变了,或许会再度出现哩,这御行说道。

    「若是再度出现。」

    「唉,若是再度出现,小的这天行坊的法力可就要露出破绽,只得立刻卷铺盖走人了罢?」

    这说法的确有理。

    不过,又感觉似乎有哪儿说不通。从又市这口吻听来,他似乎认为这东西「绝不可能再度出现」。

    看来,先生是认为小的这番话不足采信?这小股潜凝视着百介说道:

    「先生可真是多疑呀。」

    「这阵子——小弟的确是变得多疑了。」

    百介并不信仰儒学或佛学,而且生性好谈论怪力乱神之议题,巴不得能相信世上真有鬼怪。正因宁可如此相信,对造假便格外痛恨。必先懂得分辨孰者为假,方能学会分辨孰者为真。

    不过自从与又市一伙人结识后,百介便无法判断孰为怪异、孰为合理了。当然,这是因为百介发现背后总有谁在操弄所致。不论是虚中有实,还是实中有虚,均教百介感到晕头转向、无从判断。

    总之,凡事都无法再轻易采信了。

    那么,先生认为这推论如何?又市问道:

    「那怪火——其实是遗恨之火。」

    「遗恨之火?」

    这还真不像又市先生会说的话呀,百介还没来得及把这想法说出口,又市便笑着补上一句:「错不了。」

    「但,又市先生不是不信鬼神么?」

    「是不信。不过先生,姑且不论小的信还是不信,倘若亡者遗恨真可能化为火光,想必是古时孤魂野鬼之遗恨所化。此等死者姓名为人所忘、凭吊者亦告途绝,遭遗弃经年的怨念,难道不可能化为火光现身?」

    这番话怎么听都不像是认真的,但百介还没把这意见说出口,又市便向他问道:

    「先生为何认为小的不是认真的?」

    「因为——又市先生分明不信世上真有妖怪。」

    「小的不信,并不代表妖怪就真的不存在。」

    「这话是没错——但若是如此,那东西是怎么消失的呢?又市先生打从心底不信鬼神,哪可能驱除真正的怨灵?」

    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御行回答:

    「小的虽不信鬼神——但一如先生所见,祈祷还果真灵验。毕竟亡魂也曾为活人,而一如此类东西对活人有效,对付这等亡魂也可能同样有效。或许,小的这假六部的假经文、与假御行的假符咒,突然间全都灵验了起来也说不定哩——」

    这么解释,话就说得通了。

    不,该说是这么想较能让人安心。

    认为世上真有鬼神,还真能省去不少麻烦。看来鬼怪这两个字,还真是神通广大呀。

    偶尔何妨试试这么想?说完又市站了起来,透过板窗望向屋外。

    「哎呀,果然来了。」

    「噢?」

    又市此时的神情还真是异于往常。

    「谁来了?」

    「先生瞧,看热闹的三三两两地冒出来了。不出多久,村民们就要全数到齐了。」

    「噢——」

    「对了,届时还请先生配合小的把这戏给演下去。先生可千万别忘了,小的这回是个六部天行坊。」

    又市又从怀中掏出一只天竺白木绵头巾,朝头上一绑。

    「这些家伙会接二连三造访,由于实在是教人应接不暇,小的只得将面会时间限制于午时至戊时之间。但即便如此,就连根本没事儿的人也会鱼贯前来。想必那庄屋也会露脸,就乘此机会将先生介绍给大家罢。」

    话毕,又市端正了坐姿。

    果真——来了一大群人。

    头疼的、腰痛的、两眼朦胧的、没气力的、频频尿床的孩童、脑筋糊涂的老翁、腰杆儿挺不直的老躯、乃至求良缘的、求安产的——前来造访又市的村民走了一个又来一个,着实教人惊叹世人原来有这么多苦恼。

    来者不仅限于附近村民,亦不乏听闻风声自远方赶来者、欲一睹行者大人尊容者、仅碰个手便心满意足者、乃至见群集者众而前来凑热闹者,把此处挤得门庭若市。据说这阵子天天都是这副光景,不,来访者甚至是与日俱增。

    又市还真是了得。

    这下简直成了个活神仙。江户居民即便有多爱一窝蜂凑热闹,只怕也没这些徒众热心。此处人潮之汹涌,比起祭典时的喧嚣光景简直是毫不逊色。

    只见又市——不,应说是天行坊,待每一位来者均是亲切之至。即便碰上再愚蠢的要求,也会神色和蔼地侧耳倾听。

    此外,他果真未收取分毫酬劳。

    即便是不收分文,村民们依旧会为昨日或前日获得的帮助献上供物。又市先是为众人的盛情致谢,接着又请求大家将供品分赠予需要帮助者,而且还会亲自将供物分配给看似饥肠辘辘的来客。

    看来活像个堂堂大圣人。

    一如两人先前谈好的,又市向村中有力人士介绍百介,表示他是个来自江户的戏作者。一位自称庄屋之父的老翁对百介似乎颇感兴趣,不仅力邀百介滞留一阵,还承诺将热情款待。

    由于呆立一旁聆听众人诉苦也帮不上什么忙,百介便步出小屋。只见不仅屋外大排长龙,较远处还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群众。

    跨出门前回头一望,碰巧望见又市一脸微笑地为一位老妪按摩背部。

    神情至为柔和。

    ——原来如此。

    百介静静地关上了门。

    突然发现或许对百介而言,这种生活其实也不坏。

    只要留在此地,又市大可化身一名神棍,永远为人所感激、崇敬。村民们实在太需要又市了。

    拜又市之赐,许多事儿都有了意义,就连鬼神也将应运而生。对人而言,鬼神绝对是缺之不可的。

    这小股潜的伎俩果然高明。

    仅凭一张嘴,便可能毁灭一国,反之,亦可能造福众生。较之行遍诸国冒险设局,留在这穷乡僻壤,化身一介神棍度过平稳余生,当然要来得安稳得多。

    或许又市也作如是想罢,百介心想。结束京都那桩差事后,又市看来是如此郁闷。

    ——难道他是累了?

    即便他真的累了,也是不足为奇。

    百介望向大排长龙的村民。

    还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光景。

    众人——对又市竟是如此深信不疑。

    百介确切感觉事到如今,即便向众人揭露那怪火的真面目,只怕也不会起任何作用。不论其究竟为何,众人均已深信那是个骇人鬼怪。同时,不论又市采取的是何种手段,众人亦深信他已将之驱离。

    百介向远方望去。

    就在此时。

    百介发现有个异物出现在树林后方。

    ——那是——

    看来似乎是辆人力车,而且乘坐者应是位高权重。周围还见得到几名中间(注:日本武家之仆役)、以及肩挑行李的小厮。

    不对,似乎还有几名武士。

    ——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车上的门似乎微微开着一道缝。

    百介直觉车中乘客——看来应是个贵人——似乎正朝着这头窥探。是在旅途中发现这头人声鼎沸而前来看热闹的么?不对,不论是打哪儿来、上哪儿去,应都不至于走在树林里头。

    难不成是——

    ——专程为了窥探情势——

    才特地打那儿过来的?

    此时,车上的门倏然关上。

    或许是察觉到百介的视线了罢。

    最后,人力车终于消失在山的另一头。

    但队伍依旧是绵延不绝。

    错失了离去的时机,百介这下是走也走不得,但总不能返回小屋中,只得在屋旁一株柿子树的根瘤上席地而坐。

    村民们个个瘦骨如柴。

    大概是饥馑所致罢。不过大伙儿脸上的神情,竟也称不上阴惨。这些村民们的表情,与百介曾于海中孤岛上见过的岛民们、以及深受妖魔作祟所苦的某藩国内的领民们截然不同。

    那些昔日见过的人们,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