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彩六号
根据各国情报单位传来的消息,目前的局势发展十分令人振奋:根据线人的回报,已知的恐怖份子与疑似恐怖份子——绝大多数是後者,因为前者差不多都被逮光了——都因西班牙世界乐园事件的结果而大受打击,尤其是在法国政府最後查出行动中被格毙的恐怖份子姓名,并公布其照片之後。因为其中有一个人正是直接行动组织的而成员,并且一向在恐怖份子「业界」中拥有行动高手的声名,已知是他干的谋杀案件就多达六次。他的惨死让同行们士气低落,也使西班牙警方饱受赞誉。尤其是对巴斯克分离份子来说,这更是天大的坏消息,因为他们也在这次行动中丧失了一些狠角色。
比尔.陶尼的报告书中指出:如果这些情况属实,那么「虹彩」的确达到了当初成立时的预期目标。也许这代表著恐怖活动将有所收敛,那么「虹彩」部队的队员们就可以不必那么密集地出任务去杀人了。
不过有个问题仍然存在:为什么会有三次恐怖攻击事件连续发生,频率又如此密集?或者说,是否有人在幕後操纵?英国秘密情报局认为这一切纯属巧合,他们指出:瑞士、德国、西班牙是三个不同的国家,而且似乎没有人同时与这三个国家的地下恐怖组织都有接触。
而陶尼的报告中也指出可能的幕後连络者或许出身於以往东欧共产集团的情报组织,并建议对他们的退休人员展开调查,甚至值得花钱从这种人当中收买消息。於是在陶尼向克拉克报告此一提议之後,克拉克便向兰格利的中情局总部提出申请,结果却吃了一顿排头。为此,「虹彩六号」还嘟嘟嚷嚷地抱怨了一个礼拜。陶尼想利用自己的关系向英国秘密情报局提出同样的要求,但也一样被打了回票。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虹彩」似乎的确达成了目标。克拉克承认自己好像还颇适合坐办公室,负责派一些小伙子去执行令人兴奋的任务。在克拉克的情报员生涯中,他不免会抱怨在上位的家伙搞不清楚状况,而现在轮到他当别人的上司,他想自己也许可以干得比较好一点。虽然指挥官的位置既崇高又重要,但如果要说个中趣味,还是比不上潜身於草丛间、奔跑在弹雨中,面对不知下一秒钟为何的战场情势。可是这几年来,他已注定要逐渐变成「叫别人去做」而非「自己做」的讨厌角色。唉,生命是一个陷阱,克拉克告诉自己,逃出这个陷阱的出路也未必会比较有趣。所以,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每天西装笔挺地去上班,然後和全世界同年纪的家伙一样,喋喋不休地埋怨岁月不饶人。他不禁怀疑,他的青春到哪里去了?是怎么失去的?
波卜夫到达都柏林机场时还不到中午。他买了一张飞往伦敦盖特威克机场的机票,突然发现自己已开始怀念先前所搭乘的湾流五型商务客机。那真是一种方便的旅行方式,省去了机场大听的喧嚣与混乱,而它的舒适度也不输一般的巨无霸客机——问题是波卜夫自己没有这么多钱去干这种奢侈勾当。所以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七三七客机爬升的同时,俄国人一面啜饮著酒,一面在心里嘟嚷著,自己还是「只」能搭头等舱「而已」。同时,他还提醒自己,对於整个事件里的一些疑问,自己得要想清楚才行,而头等舱座位的独立性则有助於他静下心来思考。
他真的希望葛拉帝这次行动成功吗?更进一步地说,他的雇主希望它成功吗?以先前的伯恩与维也纳事件来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但这回的目的是否有所不同呢?从先前的讨论中。波卜夫可以感觉到亨利克森这回似乎是想玩真的。这次真有什么不同吗?而差别又在哪里呢?
亨利克森出身於联邦调查局,或许这就是原因—与出身於国安会的波卜夫一样,他也讨厌在自己的记录中留下失败的印记。或者,他真的希望消灭这个叫作「虹彩」的团体,担心「虹彩」的存在会对他不利,坏了他的大事—不过那又是什么事?
波卜夫的推理到这里又郏搅颂濉K丫呋匠】植阑疃醯谜庑┦录奈ㄒ挥跋炀褪且鹗廊硕钥植乐饕宓挠锹恰C淮恚嗬松幸患冶H宋使荆庋梢允顾嘤靡恍┥狻且圆ú贩蚩蠢矗绱说摹复傧故羌然ㄇ置恍剩蛭庑┖显妓芏嘧那侗炔簧媳徊ú贩蚧ǖ舻氖俊蚴潜凰肝邸菇约嚎诖那O氲秸饫铮ú贩蛴痔嵝炎约海赫庑┣皇抢醋院嗬松娜虮H荆窃己玻祭沉值牡仄较吖尽挡欢ㄊ浅霾祭沉炙饺酥Ц兜模空怊闼道矗蛴氲仄较吡郊夜驹谀勘晟嫌泄亓诓莆裆先床⒉幌嗷ブг蓿?br />
波卜夫一边啜饮著法国夏布利葡萄酒,一边又想到:或许这整件事其实是布莱林的意思,而亨利克森只是他的助手,提供顾问性的协助——
等等,布莱林这样做的可能目的是:帮助亨利克森的公司赢得不久之後的雪梨奥运的保全工作合约。然後,亨利克森就能为他执行一些重要的工作。这样一来,无疑对达成布莱林的目标大有帮助。
但是,布莱林与他的公司到底想干什么呢?地平线公司与它分布在全球的子公司所从事的都是医药研究。波卜夫透过网际网路查询得知,地平线公司生产各种药品,每年花在研制新药上的金额非常庞大。它在全球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旗下拥有得过诺贝尔挺的优秀人才,而且公司的研究领域还包含好几个令世人引颈期盼的项目。波卜夫摇摇头,心中十分不解:怎么基因工程与药品研发也能和恐怖主义扯上关系?
正当波卜夫脑中灵光一闪的灯泡再度熄灭时,飞机正只在爱尔兰海的上空。这让他想起就在不久之前,美国才遭到一次细菌武器攻击(译注:请见《总统命令》一书),当时死了大约五千人,并且引来美国政府与总统愤怒的致命报复。档案显示,上回跟他打过照面的「虹彩」指挥官克拉克,以及他的女婿查维斯,都在结束那场血腥小战争的行动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波卜夫心想,生物战确实足以让全世界为之胆寒,但并非适合一国政府使用的战争型态,尤其是上次美国在沙乌地阿拉伯战场上所表现出的愤怒以及施出可怕报复之後更是如此。
此後再也没有哪个政府敢在老虎头上拍苍蝇,美国像是成了西部电影里的警长,因为掌控生杀大权而备受敬畏。
波卜夫喝完了酒,把玩著杯子,看著窗外的绿色海岸。生物战,这种让世人又怕又恨的玩意儿。既然地平线公司在医药研发的能力上届於全球尖端,那么假如布莱林想插足生物战领域,技术上是绝对没问题的。可是他们搞这玩意儿干啥呢?他们只是一间公司,可不是一个政府,不是吗?公司没有外交政策,而且一场战争对於一家公司来说也没什么好处。在商业战场上,虽然彼此可能相互盗窃业务机密,但并不会真正出人命,对吧?这下子波卜夫只好告诉自己:在推理之路上他又碰到了一睹高墙。
「好,大家注意,我来介绍一下。」迪克.佛斯士官长告诉大家,「首先,这套数位无线电通讯系统的音质就像你和别人在房里谈天一样清晰。其次,这套系统经过加码,所以如果有两组人同时执勤,你可以用两只耳朵的耳机分别听他们的通话。这样有助於指挥官接收不同的讯息,」他继续向这一群听得入迷的澳洲士官解释,「如此一来,你就能对局面作出更好的判断,并且更正确地了解手下每一个人的位置以及情况。在战场上掌握的资讯愈多,行动就愈有效率。另外,这个可以用来调节音量大小……」他把发话器底部的一个钮指给他们看。
一名资深澳洲士官问:「通讯距离有多长?」
「可以达到十哩或十五公里,如果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的话就还能再远些。不过如果超出范围,效果就会下降。电池可以充电,而且每套无线电都附有两组备用电池。电池充电後可以维持电力达六个月之久,不过我们还是建议最好每周充电。充电很方便,我们每套系统都附有一个充电器,充电器上还有一个万用插头,任何插座都可使用。」在他解释的同时,台下的人则端详著放在每个人面前的样品。「好,各位,现在请把你桌上的无线电开关打开,我们到外头去试试。电源开关在这里……」
* * *
「十五公里?」马洛伊中校问。
「对。」努南说,「你可以随时听到我们在地上做什么,而不必等我们向你报告。它可以装在你的飞行头盔里,而且不会影响到你原有的机内通话系统。你可以装上一个小开关,随时依需要打开或关掉。开关上除了『关闭』与『通话』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只听不说。」
「厉害。」南斯中士说,「能知道地上的确实状况对我们来说真是太有帮助了。」
「一点也没错。这样如果你们这些地上的家伙需要撤退时,我们就可以在你们发讯要求之前先动作。我喜欢这样,提姆,我们要这玩意儿。」马洛伊说。
「它目前还在实验阶段。电子系统公司说这东西可能会有一些小毛病,不过他们还没发现就是了。加码系统由一套一百二十八位元的最先进电脑控制,具有多重独立功能,一旦有频道出问题,就会立刻自动跳接其他的。米德堡的那些国安局密码专家也许有能力破解它,不过也得在你使用它十二个小时之後。」
「它会不会对机内的其他电子系统造成干扰?」哈里森中尉问道。
「不确定。它目前已经在夜鹰式直升机上进行测试,不过尚未发现问题。」
马洛伊接口说:「我们现在就去试试。」经验告诉他别太相信电子设备,而且这可是个趁机驾驶「夜鹰」上天去飞一飞的好机会呢。「南斯中士,登机出发。」
「没问题,长官。」南斯站起身来向门口走去。
三十分钟後,夜鹰式直升机已在赫里福上空盘旋。
「如何,努南?」
「声音很大也很清楚,熊。」
「很好,我们大约在……十一公里外,而你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在咱们旁边一样。这套数位通讯系统挺不错的。」
「是呀。」努南钻进自己的汽车,想试试隔著一层铁皮笼子会有什么影响,结果毫无问题。他们一直试到十八公里的距离都还能用,也就是十一哩多。对於一个电池只有两枚两毛五分硬币大、天线只有半根牙刷长的小玩意儿来说,它的效果实在不赖。努南说:「熊。我想这套系统对於你们进行长索垂降作业一定很有帮助。」
「怎么说?努南。」
「嗯……这样吊在绳子尽头的人就可以用它来告诉你们应该飞高一点还是低一点了。」
「努南你这小子听著。」无线电中传来不高兴的声音,「有哪个家伙敢说咱们估不准高度?」
「知道了,熊。」努南笑著回答。
【第二十八章 光天化日】
有钱好办事。他们不用偷车,而是用伪造证件开户的支票买到瑞典制的富豪商用卡车。
他们连同载著装冰箱用的大纸箱的卡车一起搭乘渡轮横越爱尔兰海来到利物浦,在顺利通过英国海关的检查之後,就驱车穿越英国西部,在天亮之前抵达赫里福。他们在事先安排好的地点停下车子,然後下车前往一家酒吧。
西恩.葛拉帝和罗迪.桑兹也在这一天先行搭机过来。他们在以伪造证件通过盖特威克的海关/移民局的检查之後——这些证件先前已使用过很多次,都没有被拆穿过,而这只是再次证明了英国移民局官员又盲又聋又傻——就以伪造信用卡租了车子,顺著预定的路线往西开向赫里福,然後在卡车抵达之前不久到达同一家酒吧。
「有任何问题吗?」葛拉帝问贝瑞家的双胞胎兄弟。
「没有。」山姆回答道,而彼得则在一旁点头附和。很快的,所有人都到齐了:他们一共分成两组人马,有一组是七个人,另一组则是八个人。所有人都坐下来喝著啤酒,小声交谈,并没有特别吸引他人的注意,连酒吧里的常客也不曾多看他们一眼。
* * *
「电子系统公司的产品非常棒,对吗?」马洛伊正在俱乐部里和努南喝酒聊天。
「嗯,非常棒。我们在人质救援小组时就使用过他们的许多硬体装备。」
马洛伊点点头。「没错,特战指挥部也一样。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有控制缆线的东西。」
「对啊,中校,不过两架直升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