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星际走私
泄睾四茏柿希越柚圃旄嗟摹半啊保劣谏氐悖虿辉谒目悸欠段б阅凇?br /> 而这次谈话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船长认可吴云在船上使用包括智脑在内的所有设备,但他不会交给吴云任何权限,这样吴云借此得到的任何信息都将与其无关,而只是吴云个人的行为,这意味着吴云将有机会通过破译而获得资料,虽然这是现实情况下无比艰难的。而吴云也就认为这是罗兰所谓的好处了。
再休息了一天,吴云就带着一肚子的兴奋向沈阳城赶回,虽然多日来已往返数次,但这次的感觉却是分外的不同。
随着身边汽车的增加,吴云忽然想起了格伦伯格和亨特,暗道一声糟了,猛地将车停在了路边。
趴在方向盘上,吴云真是不知如何是好,将两个“国际友人”就这样撂在宾馆里大半个月,连个电话也没有一通,他狠狠的拍拍自己的脑袋,暗骂:“回来这么多趟,怎么没想起打个电话,这连个说辞也想不出来。”
慢慢的将车启动,吴云决定还是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说,反正已经这么多天了,两个荷兰鬼子要冻死也早死了,迟两天也不会更坏,他得精心组织一下语言,免得让格伦伯格精明得老祖母撕碎。
一连数天,吴云忙的是四脚朝天,给家里挂回通电话后,享受了一小时有余的埋怨,终得解脱,然后就开始了艰苦卓越的求职之旅。这次的求职与上次有极大的区别,当时在美国是迫不得已,为生计而奔波。而这次,吴云是想要寻求一个好的研究场所来完成亚克多的嘱咐,而这个地方又要靠近沈阳以方便和他们交换信息,而现在国内生产氚的方法又主要是用加速器,这让吴云的选择艰难了许多。
本来,研究所是吴云最好的掩护,但因为吴云的国籍是美国,这让他的进入反而变得引人注目,所以这些天吴云就在以大学为目标来作为工作的场所。
按照吴云的个人意愿,他是很不愿意进入大学的,但现在因为这艘洛特星的飞船,让一切都变的不同。
就现实情况而言,吴云的身份多少还是会有些名气,至少普林斯顿的名头就能让各学校有足够的动力去招揽他,但这些学校无一例外没有足够的能力引进足够的设备。尤其是加速器等高等级装备。最让吴云尴尬的是,他想要进入物理学院而不是数学院。也多亏他没有透漏自己的这种想法,否则帮忙的同学还不吓掉下巴,如果告诉怀尔斯,这位老人家一定不辞劳苦的远渡重洋来中国,就为了敲这个不成器的徒弟。
拿起罗兰自制的类似手机的通讯工具,吴云认真的将遇到的困难向船长请教,考虑一二之后,亚克多问道:“你们对匿名这种事情怎么看?”
“你是说匿名将物理方面的技术交给国家?那绝对不行,就算不会被保密封存,他们也不会让你拿到氚的。”吴云肯定的说道。
“那如果有足够的技术将氚作为普及能源呢?”船长思考着说道。
吴云生气的说道:“当然不行,这是核武器的原材料,你想让地球完蛋啊。”
“那你有什么办法?”亚克多也急了。
“我正问你呢?”吴云失望的说道,他本来还指望有好几百岁的船长有好办法呢。
挂掉电话,吴云决定还是先找个学校呆下再说,也许了解的多些会有新办法也说不定,能量的事情也不能急在一时,就是最近要苦了自己,得不停的用普通市电给能量板充电。
有了这样的想法,吴云就开始考虑附近的几所学校。按照中国的国情,国家对各学校的扶持力度有极大的不同,虽然会与专业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学校的等级,尤其在经费方面,重点学校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最终吴云决定试试看东北大学。
在东北的三所重点高校里,综合而言东北大学恐怕要敬陪末席,而哈尔滨工业大学更是老牌名校。但就吴云的需要来说,地处沈阳的东北大学还是优势明显。
定下了目标,吴云拜托的同学也方便了很多,但现在刚过“五一”,还不是学校招聘老师的时间,多亏了怀尔斯的名头够大,这些年中国的高校又是“求贤若渴”,吴云终于顺利的进入了东北大学的数学部。
没费什么周折就如愿以偿让吴云也小高兴了一把,小事庆祝一番,就准备动身报名了。
吴云却没料到,他进研究所会引起注意,进学校引起的注意也小不了。临近2008,回国的华裔的确不少,尤其向吴云这样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更是多如牛毛,然而,在东北,这样的人还是太少。
振兴老工业基地也算是颇有成果,但这片还未完全开发出的沃土相较于北京上海还是显的太过贫瘠,特别是对于归国的MBA等金融类人才而言,这里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小。至于学校和研究所等吸引学者归国的地方,限于经费政策等原因,几乎没有任何成效,只要想想也就明白了,一个学习了历史的文学家和一个学习了物理的科学家在这里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天地。
最近几年,东北的重工业再次兴起,但这种兴起实在有些迟了。这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没有重工业栖身之处的环境了,而且,重工业与吴云所研究的基础科学——数学的关系也实在是淡薄。但吴云坚决的拒绝了朋友们的劝说,连陈耀阳充满诱惑的邀请也拒绝了。
身在北京的陈耀阳发扬着他一贯的消息灵通,在得知吴云想找间学校安顿之后,出乎意料的拿出北大来做诱饵,委实说,吴云真的是心动不已,但该死的能源问题却怎么也无法让他脱身而去。
就纯学术而言,普林斯顿比北大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在近几年的美国高校评比中,普大始终位列前三。而在他的优势学科方面,数学更可以与剑桥比肩,争夺世界第一。但吴云是一个中国人,从出身伊始,他就承载着这样一个愿望——也许是所有同龄人的愿望——考进北大(清华),虽然他失去了进入这个中国最强序列的机会,但能在北大教书,在中国,在父母眼里,在亲朋好友眼中,这是比在普林斯顿做终身教授更辉煌的荣誉。
然而,吴云只能托词谢绝了,他有着更高的目标要追求,他不需要一所学校——无论是北大还是普林斯顿来为自己的名誉做铺垫,他甚至可以抛弃类似的名誉,但他一定,非常坚定的要在数学之路上走的更远。
至于东北大学内部,一个美籍华人自愿归国教学在学校早就传遍了,再加上帮吴云联系工作的几个朋友的故意夸大,一个普林斯顿数学博士,数学教授(中国习惯不说副),现今数学界的泰山北斗怀尔斯的高徒,发表有多篇高等级的论文的密码学专家(这在中国很重要)就这样闪亮登场了。如此一位新鲜人物的来校自然是轰动不少,就连辽宁省教育厅也派员前来接待。
这个在吴云看来半大不小的报名实在是承载着辽宁省政府的一片殷切希望,在全国各省市迅猛发展的同时,引进人才就成了各级政府的首要职责,教育厅、科技厅等更是首当其冲。然而,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但成果却几可忽略不计,所以,一个重量级的人才的突然到来就成为了这片干涸土地的及时雨。所有人都盼望着借这颗种子,吸引来更多的人才,期望吴云就是这股东风的开始。
伴随着深层次的愿望,接待吴云的规格也就扶摇而上,从副科级干部的陪同一升再升,等吴云到达的时候,等在那里的已经是一位姓李的处长了。
吴云呆在出租车里险些不敢出来,因为是第一次见面,吴云就本着给领导留个好影响(吴父语)的原则,低调的乘着出租车赶来,却不料教务处门口一溜高级轿车,台阶上的十几号人更是让他看的发昏,感觉又回到了被FBI逮捕的时候。
负责和吴云联系的黎副校长亲切的迎了出来,眼看着就要拉开车门,吴云赶紧从车里窜出,还未站稳,黎校长就热切的握住了他的手。
“吴教授早啊,一路上还顺利吧?”边走边拍着吴云的手道:“教育厅和学校领导都很关心你,今天一早就过来了,我为你引荐一下吧。”
说着就引着吴云向前,不等他回答就继续道:“以后你就由我专门负责了,有什么问题呢,就和我讲。”
吴云被黎校长的热情冲击的不知所措,诺诺的说不出话来,就听身边的数人一个接一个的表现着对自己的欢迎。。
其实,如果吴云再早半年来这里,虽然待遇一样不错,但绝对不会有如此多的人热切的等待他,但现在,看着兄弟学校、兄弟省市一个个的从外国搂人,这些领导们怎么能不急,吴云没有意识到的就是,他是不是能跑的千里马无所谓,台阶上的诸人只需要千里马骨。
这边,黎校长为吴云介绍道:“吴教授,这位就是我们辽宁省教育厅的马处长,他可是我们教育厅的老资格了。”
马处长呵呵的笑着,让双下巴抖来抖去,等黎校长一说完就握住吴云的手说道:“以后吴教授有什么要求建议直接找我就行,听说你们在国外研究经费很多,今天我给你夸个口,绝对不会比你呆的那个普林斯顿差。我们这个辽宁省上下对您可是竭诚欢迎啊。”
旁边的校长在心里偷偷的笑:“这个外行装内行的,学数学的要什么经费?你还能弄来一台超级计算机不成?。”不过看看吴云吃惊的脸,他倒也有些心动,这可是个要经费的好牌子啊。
如此介绍一轮,中午也就差不多到了,一行人又浩浩的开拔至酒店,美其名曰:“接风洗尘。”
正文 第四十一章 签约
(更新时间:2005…9…29 7:46:00 本章字数:3154)
中国人在饭局酒桌上能发挥出全部的社交本领,这与法国的舞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说起来,中国人谈一笔生意,签一份合约所花费的成本也不见得比法国人、日本人多,几餐饭的消费也不比他们的酒会戏曲昂贵,只不过相比于美国等更注重效率的国家而言,法国人的工作成本也有些太高。
就食物本身,吴云是一点排斥感都没有,他对美食是有着异乎寻常的喜爱,但距离美食家的称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他对蛇或青蛙之类的爬行类动物非常的畏惧,这种程度的挑食也许是他与美食家们最大的差距。
也许是考虑到吴云在美国居住的时间较长,还不适应中国的饮食文化,所以一张桌子上的几个人都放过了吴云,随着他自愿喝酒,没有使劲相劝,饶是如此,在酒足饭饱之后,吴云还跌跌撞撞的不能自己走路。
东北人能喝酒吴云早就听说,他可没想到眼前这几个瘦瘦小小的东北小男人也这么豪气,不但没被看起来庞大的李处长撂翻,还能背起喝醉的回家,这可让喝醉了的吴云好一阵佩服,想着想着也就睡了过去。
不提酒后众人如何互相搬来搬去,这第二天酒醒之后的头痛是愁刹了吴云,他在美国一直很注意自己的“学者气质”,虽然生活上邋遢无比,但哪怕是衣衫褴褛,他也保持着导师所说的数学家的基本素质——对环境的注意、对工作的专注、对事物的思考,但在宿醉之后,任何的思考都让吴云痛苦不已。
“早说不喝度数这么高的酒了,真是受不了。”吴云躺在床上揉着脑袋。他实在是不想酒还没醒就起来,可今天第一天上班,怎好意思迟到,更何况合约还没签呢。
磨磨蹭蹭的洗漱过后,吴云终于在八点以前赶到了黎(副)校长的办公室,准备和东北大学正式签约。这是一份为期三年的合约,和其他教授所签雷同,但在待遇上却好的让人吃惊。黎校长注意到吴云微微变化的表情,还以为他不满意,就开解道:“国内的待遇的确没有美国好,不过这里的消费也低。现在合约上说的只是硬条款,你有什么要求还可以提嘛。比如说合约上说……”黎校长说着看了一下自己手边的合约道:“合约上说给予一套200平米以上的房子,还有提供一部20万以上的汽车,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呀,都是以上嘛。”说着就嘿嘿的笑了起来。
这实在是超出吴云的要求,他只是想找个有研究资料和设备的环境好方便发表论文,学校对他而言就是个代理机构,就像是运动员挂靠一样,本来指望着有个教授的职称也好清闲些,却没想到不但成了教授,还有年薪百万和免费使用的车、房。而他在普林斯顿当副教授的年薪也不过6万余元,折合成人民币才50万多一点,再加上不用自己租房,这种待遇实在是高了一些。
吴云掂量着说道:“我这可不是闲待遇低,”看见黎校长又要说话,连连摇手阻止道:“这 比我在美国的待遇还要好,我是惊讶。”
“那就好,那就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