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柝声-无愧的工人





=袒崾墙ㄔ煸谡馀褪厦妗N颐敲恳桓鋈嗽谥髅媲跋褚卉⑹芬谎豢橐豢榻ㄔ焐先ィ晌桓隽楣N颐且醇袒峄镜男灾剩鞯慕袒崾遣豢梢《摹R虼酥鹘幼旁谙旅娓颐且痪浠八担骸敢跫涞娜ū荒苁す!梗ㄌ?8)这是一个不能摇动的东西,这个叫作教会。教会的根基是石头,是不能摇动的,教会自己也是石头,也是不能摇动的,那么教会里面的执事可以摇动吗?我们在这里所要谈的问题就是这个。我们在这里不是要来谈教会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是要来谈有关作执事的人的问题。执事也不能摇动,因为他是石头。主对彼得说,「你是彼得」,意思说,你是石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门不能胜过她。」彼得在这里是代表教会里面的执事。作执事的人,事奉神的人,需要是石头才能作。虽然这石头不像磐石那么大,但在性质上总是一样的,是不能摇动的。
主接下去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十六19)主给教会的应许也给彼得个人。这个应许,是等到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给教会的。这里主把这个应许给彼得个人,明显的给我们看见,我们的主把彼得当作一个执事来看。主把天国的钥匙给他,让他开门。我们相信,在五旬节的时候彼得开了门,在哥尼流的家里彼得也开了门。犹太人的门是他开的,外邦人的门也是他开的。这是一块石头,那一天西门还不是彼得(石头)的时候,那一天他就不能用他的钥匙。今天不一定名字叫作彼得的人都是彼得,就像不一定名字叫作以色列的人都是有力量的。名字可以叫以色列,人还是一个软弱的人。在这里有一个人的名字叫作彼得,主把钥匙交在他手里,当他真是彼得的时候,当他真是石头的时候,那一个钥匙就能用,那一天,他所捆绑的就捆绑,他所释放的就释放。
所以,执事的性质乃是根据他性情的坚固,性质的坚固。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他这个人在那里摇动的时候,他在神面前不能作执事,教会不能跟他走。有的弟兄姊妹有一个基本的难处,就是在性格上容易摇动,是一直变化的,是一直东倒西歪的,他这个人在神的面前不够结实,不够坚固,这样的弟兄姊妹不能服事教会。因为他不能站住,不能不摇动,所以阴间的门就能胜过他。
感谢神,他把彼得拿出来作个榜样。他是盼望找出一个人来,他的性质和根基的性质是一样的,他的性质和上面建筑物的性质也是一样的。一个作执事的人,必须是坚固的石头。感谢主,他拣选彼得来作榜样,给我们看见他能把我们改变到坚固的地步。在这里有一个人名字是彼得,人却不像彼得;名字的的确确是石头,人却像水一样,靠不住,一会儿一个样子,一会儿另一个样子,一会儿你看见彼得是刚强的,一会儿你看见彼得软弱得很,他就是这样的人。主就是把他摆在这里给我们看,当人没有受神的对付,在性质上还有这一种的摇动,还没有成为石头的时候,这个人还不能用钥匙,还不能在神面前有什么特别的用处。要等到这个人软弱的性情被主打倒了,神才能用他。我们感谢主,人的性情是能够改变的,不是不能改变的。像彼得,摇动的人能够变作坚固的人。如果主的光在你身上烧,你的舌头被烧,虽然你的性情是多说话的,你也就没有话了。懒惰的人,被主一责备,他的懒惰就死掉。主咒诅无花果树,无花果树就枯干。因为主的责备在那里,主的咒诅在那里,枯萎、死亡就在那里。如果你不碰着他,你会嘻嘻哈哈的活着;如果你碰着他,你轻浮的性情就萎了。只要你碰着一下神的光,不论是听道的时候,或者是弟兄当着你的面指责你的时候,你萎掉了。主一责备,你就萎了。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是性格上的制造,或者说是性格上的改造。许多人就是有那一种不会听话的性格,冷淡的性格,懒惰的性格,软弱的性格,他只要给神碰一碰,有一个弟兄来指着他说,你这个人就是不能听话,你这个人就是软弱,一有光照,他就萎掉。所以,主拣选彼得是有恩典的,不然的话,所有软弱的人都没有盼望,所有容易摇动的人都没有盼望了。但是,我们的主拣选一个人,给他一个名字叫彼得,把他制造成为彼得之后,把钥匙交在他手里,使他把人带到教会里来。
彼得的软弱
圣经告诉我们,彼得认识主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主说「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这完全是神作的事。在彼得这一边,可以说一点功劳都没有。是父指示你,你才看见我是基督,我是神的儿子。彼得在这里是得着父的启示,是得着神的启示,那个启示是血肉之体所不认识的,连彼得自己的血肉之体也不认识。我们接下去读底下几节圣经:「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太十六21…23)我们要注意的点,就是在前一段圣经看见彼得得启示,在后一段圣经看见彼得被撒但利用。或者这样说,在上一边彼得碰着天父——父神,在下一边他碰着撒但。这一边他能对主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那一边他能对主说,「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这两边的距离就像南极与北极的距离那样远。如果我们所领会的不错,在四福音的记载里面,只有彼得所得的启示是这么高。是父启示彼得,彼得就认识「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接下去主就说,要把教会建造在这一个认识上面,这一个磐石上面。彼得所得着的这一个启示是大的,是普通跟从主耶稣与主耶稣在一起的人所没有看见的。恐怕彼得所得着的,彼得所看见的,是极端高的启示。但是,就在这一章圣经里,彼得一落就落到极端的低,不只彼得凭着肉体来说话,甚至是凭着撒但来说话。刚才是凭着父来说话,一转就转到凭着撒但来说话,这一转真是转到极端的地步。教会如果建造在这样的执事身上,那就阴间的门必定要胜过她。教会不能由这样动摇不定的人来建造,教会需要由石头那样的人来建造。教会的执事,必须都是坚固像石头一样的人才可以,不能一会儿让神藉着他说话,一会儿让撒但藉着他说话。这是一件严重的事。彼得得着了最高的启示之后,没有多少时候,就有一个最低的堕落。他拦阻主上十字架,他不体贴神的意思,这就是他被撒但利用。撒但的话显出来的时候,阴间的门已经开起来了。如果撒但得胜,阴间的门得胜,教会就失败了。所以,如果主不把彼得制造成为坚固的石头,教会就没有希望。今天我们需要像石头那样坚固的执事,那样牢靠,那样不摇动。不是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如果我们在神面前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坚固,我们就看见这里面就是教会,这里面就有祝福,阴间的门不能胜过她。如果你是软弱的,你是摇摇摆摆的,那么撒但就马上说话,阴间的门就开起来了。彼得这一件事是一个极端的对照,上下相差是非常远的。这就叫我们认识彼得这个人本来是怎样的。
主耶稣在吃了晚餐以后,对门徒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彼得就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太廿六31、33)按着彼得的性情,他说的话是对的,他不撒谎,决不撒谎。可是我们要记得,在奉献的时候,在复兴的时候,你在主面前会说许多话,是你自己所不知道的。特别像彼得这样有情感的人,他要说「我却永不跌倒」。其实,他有这样的情感,他自己并不是这样的人。有许多满有情感的人,需要学习把他的情感和他的自己切开来。迟早他要看见,他的情感不能代表他自己。有的人顺着他自己的思想生活得太厉害,一直是靠着脑子活。当他祷告的时候,你对他说,「你是用你的脑子祷告,你的心不在这里面。」他就要说,「这不是我的心是什么?」一个人顺从脑子到一个地步,心没有出来,以为他的头脑就是他的心。有一天他如果有光,他就要看见,那是他的头脑,不是他的心。也有许多人心里觉得热,觉得自己是爱主的,他能说「我是爱主的」,如果有一个弟兄指着他说,「你虽然自己觉得爱主,但事实不是这么一回事。」他要觉得说,「不是我爱主,谁爱主!」等到有一天他情感受对付的时候,他要看见,他的心与他的情感是两件事。情感不是他,他和情感大有分别,像他和他的思想大有分别一样。彼得在那里凭着他的情感说话,以为说,这就是我。彼得在那里说,众人虽然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彼得不知道他这个「我」不是他,而是他的情感。他不知道他外面的人包在他里面这么深,他不知道他活在外面的人里面这么深,甚至于连他自己的话语都弄不清楚,什么是他自己也弄不清楚。接下去,主对彼得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34节)可是彼得还是不认识自己,他对主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35节)事实上又是两个极端:这一边他对主说,我永不跌倒,那一边他就是三次不认主。这一边他说和主同死都行,那一边不要说为主死,连听见人说他是同耶稣一夥的他也害怕起来。这样的两个极端,给我们看出,彼得是一个多么会动摇的人。彼得的名字虽叫石头,可是彼得的性情却像水一样,一会儿流到这一边,一会儿流到那一边,一会儿是方的,一会儿是圆的。他完全任凭环境来支配他,他碰着什么种的环境,就变作什么种的样子。当他在客西马尼园里面,他和其他的门徒一样,也是打盹的。在他说话的声音大起来的时候,他能说众人虽然都跌倒,我却永不跌倒;但是他到了客西马尼园的时候,别人睡倒,他也睡倒了。这一个人的性情是,说起话来是那样坚强有把握,并且凭着他自己的感觉他也真的是那样,可是等到行出来的时候就什么都改变了。他是活在感觉里,他没有活在真的他里面。一个人可以活在感觉里,活得那么久,久到一个地步,他自己是怎样的都不知道。他能够以为他的感觉就是他自己。这就是彼得。他说他永不跌倒,凭着他来说,他以为自己千真万确的不跌倒,但还没有遇见人,只是到了客西马尼园就睡倒了。他的灵虽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等一等,他一抖擞精神,又拔出刀来,把大祭司仆人的一个耳朵削掉(太廿六51)。彼得敢这样作,彼得是这样爱主,为着主的缘故,就不顾个人的利害,他爬得这么高。但是等一等又落下来了。这是彼得。
彼得否认主的事,马可福音第十四章告诉我们,彼得起头的时候,是「远远的跟着耶稣,一直进入大祭司的院里,和差役一同坐在火光里烤火」(54节)。后来有大祭司的一个使女对彼得说:「你素来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夥的。」(67节)彼得这时候就不承认这件事,回答说:「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68节)一个人跟从主已经跟从了三年半,难道主是谁他都不知道吗?一下子他能拿起刀来砍,一下子他勇气一点都没有了。主在那里受审判,大家都在那里羞辱主,在这一种环境中,彼得的勇气不知到那里去了。刚才是真心愿意为着主死,现在也是真心爱自己不肯死,他已经从这一边转到那一边。第二次,使女不是对彼得说,马可特别记载,是对旁边站着的人说:「这也是他们一党的。」刚才是那个使女对彼得说,你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夥的,彼得的回答是不承认这件事;现在,彼得到了前院,那个使女看见彼得,就对旁边站着的人说,这也是他们一党的。彼得听见了这话,又不承认(69…70节)。马太福音二十六章七十二节是说「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又对他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因为你是加利利人。」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70…71节)彼得发咒起誓了!刚才是说话否认主,起誓否认主,现在是发咒起誓否认主了。起初使女对彼得说话的时候,他不承认,他想这个地方不能站,所以他就到前院去;在那里,彼得听见使女对旁边站着的人说,他是拿撒勒人耶稣一党的,他又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