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柝声-无愧的工人
罗也许对以弗所人讲这话,对腓立比人讲这话,但对于哥林多人不讲了。但是,保罗对于哥林多人还是讲这话,一点不放松,他对于哥林多人还是讲到钱。他的意思是神能用你们的钱,不是我要用你们的钱,我保罗不要得着什么。在这件事情上,我必不累着你们;但是,我盼望你们总是走前面的路。
弟兄姊妹,你每一次在教会里和许多弟兄姊妹来往的时候,你能不能分别「你们」和「你们的」?你碰着那么多弟兄姊妹的时候,你是要得着「他们」,或者你是要得着「他们的」?如果他们对于你有问题,叫你不能得着他们的,那你能不能扶持他们,造就他们,盼望他们进步呢?保罗有够多的理由能弃绝哥林多人,可是保罗还是来,第三次还是来,但他不要他们的。我们想,这是一个顶大的试探给神的仆人。我们要学习我们的弟兄保罗所作的事。
不只,下面他再提起一点:「我也甘心乐意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难道我越发爱你们,就越发少得你们的爱吗?罢了,我自己并没有累着你们……我所差到你们耶里去的人,我藉着他们一个人占过你们的便宜吗?我劝了提多到你们耶里去,又差那位兄弟与他同去;提多占过你们的便宜吗?我们行事,不同是一个心灵吗?不同是一个脚踪吗?」(林后十二15…18)弟兄姊妹,你看保罗这一个态度,他是怎样肯费财费力为着哥休多人。传福音,光是人出来还不够,总得把自己所有的也摆上才行。如果传福音乃是在那里要收进钱来,那无论如何不对。总得预备好,我的钱也肯摆进去。如果你不把自己的钱摆进去,那总靠不住。如果把我自己的钱摆进去,那行,那值得作。保罗在那里就是这样。他说,我肯费力,不只,也费财。他说,我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我到你们中间来的时候不累着你们一个人,提多也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那个弟兄也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我总是不占你们任何人的便宜。福音是对的,所以我要把钱摆进去传。弟兄姊妹,我们要像我们的弟兄保罗一样,就是对于人一点不累着他们,要把自己都摆进去。因为福音是对的,所以我们费力行,费财也行。我们的福音是要把自己的钱也摆进去,这样,我们才会不错。
另一方面,保罗对马其顿人的馈送,就是腓立比人的馈送是接受的。所以,在正常的情形中,传福音的人应该接受馈送。保罗是在有的地方接受,在有的地方不接受。对于他没有问题的,像马其顿的馈送,他就接受。但是,在亚该亚,哥林多,有人批评,有人要找机会来毁谤,那里的馈送他就不接受。这是保罗的路。今天我们也该这样,或者在一个地方接受馈送也行,像在马其顿那样,或者在一个地方有人有话,在那一个地方就拒绝。弟兄姊妹,你在神面前要维持一件事,你千万不要以为什么钱都可以接受。如果后面有人批评,如果有人找机会批评,那你决不能接受那里的馈送。在其余的地方你可以接受。
我们还得读腓立比书,看接受馈送的时候应当怎样接受。我们看腓立比书四章十五至十七节:「腓立比人哪,你们也知道我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论到授受的事,除了你们以外,并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你们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我并不求什么馈送,所求的就是你们的果子渐渐增多,归在你们的帐上。」这是保罗的态度。好像腓立比人是唯一送他钱的人,他在哥林多,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都是腓立比人在那里记念他。但是他对腓立比人说,我并不求什么馈送,所求的就是你们的果子渐渐增多,归在你们的帐上。他知道他用腓立比人的钱,神入帐,神要记念说,这是腓立比人的钱。所以,他并不是说我要求你们的钱。在这里有一个人,对唯一供给他需用的人是这一种的态度;我并不求什么馈送,所求的就是你们的果子渐渐增多,归在你们的帐上。马其顿人作了一次,又作了一次,但是,我们不应该注意人所送给我们的钱。人就是送的话,我们不是都接受;我们就是接受的话,还得像对腓立比人所说的一样,我们盼望他们在神面前的帐上能增加他们的果子。总而言之,一个神的仆人,如果在钱的事上不得着拯救,那就都错了。你必须在钱的事上得着拯救。
再看保罗接下去所说的话:「但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18节)这一点不像普通的报告,普通的报告往往是说我们缺了多少,好让人知道了把钱送来。但是,我们的弟兄保罗,对唯一送他钱的教会说:「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保罗说的话,难得这样重复:「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弟兄姊妹,你要注意我们弟兄的态度。他对唯一送他钱的腓立比教会说,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我从你们那里受得够了,盼望你们的馈送是「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8节)。在这里有一个人,他的灵非常美丽,他是一个对钱一点没有感觉的人。钱在他身上不发生感觉。
再看第十九节,这是最宝贵的一节:「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他感激他们送他钱,但是他一点不失去体统。他们是把钱献给神为祭,不是给保罗自己,和保罗自己没有关系。另一面,保罗就给他们一个祝福——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送钱的人,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这实实在在叫我们能够说,愿荣耀归给我们的父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对教会金钱的处理
第四,我们来看保罗对于教会所要作的,有捐项经过他,要他处理别人的钱的时候,他有什么态度。哥林多后书八章一至四节:「弟兄们,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的捐助,再三的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这一点是神的儿女必须拉牢的。一个事奉神的人,为神作工的人,到一个地方摸着钱的时候,必须有这样的态度。在马其顿的弟兄,因着顾到在耶路撒冷的弟兄遭遇饥荒,所以他们捐钱。先是保罗通知他们这个难处。他们听见了这个难处,虽然自己也很困难,但是他们在极穷之间,还是越过他们的力量来顾到在耶路撒冷的弟兄。他们怎么他呢?保罗说,他们再三的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这是在马其顿拿出钱来的弟兄们所有的态度,就是为着顾到圣徒的难处,在这恩情上我也要有分。不管我穷不穷,不管我有没有难处,但是我要在这件事上有分。因着这一点,他们再三的求保罗。换句话说,保罗第一次没有许可他们。这一个是正当的态度。为着主作工的人,不是一看见钱就拿进来,虽然不是为着自己用。不错,是耶路撒冷的弟兄有难处,但不是只要能够把钱拿来送去就行。特别像马其顿这样的人,他们的环境相当困难,可以不要他们送。但是他们第二次再来,第三次再来,再三的求保罗,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这样,两边都是最美的。这才像基督徒。这一边,拿出钱来的人表示:我穷还要拿,我不够还要拿,越过我的力量还要拿;那一边,作工的弟兄说,你们不应该拿。这真是好看!后来,作工的弟兄说,如果你们真的要拿来,我没有法子禁止。这才像一个作工的人。保罗是料理教会事情的人,虽然他看见耶路撒冷的难处,他要顾到弟兄们的需要,但是,保罗的态度和今天许多作主工作的人的态度不一样。保罗是因着马其顿众教会再三的求他,才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
底下保罗说:「多谢神,感动提多的心,叫他待你们殷勤像我一样。他固然是听了我的劝,但自己更是热心,情愿往你们那里去。我们还打发一位兄弟和他同去……把所托与我们的这捐赀送到了,可以荣耀主,又表明我们乐意的心。这就免得有人因我们收的捐钱很多,就挑我们的不是。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我们又打发一位兄弟同去……」(16…22节)我们在这里看见保罗所作的事。当他替人把钱送到耶路撒冷去的时候,他在手续上非常清楚。没有一个神的仆人对于钱能马虎,从来没有。保罗怎样说?他说:「免得有人因我们收的捐银很多,就挑我们的不是。」保罗请一个弟兄在那里管钱,两个弟兄在那里管钱,三个弟兄在那里管钱,保罗自己不管钱。那三个弟兄怎样作?保罗说:「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管钱的时候,要有两三个人,才能没有难处。
为着钱的事是这么严重的缘故,所以保罗在提摩太前书和提多书特意告诉我们:作监督的人,应当是不贪财的人才能作(提前三3;多一一7)。作执事的人,也应当是不贪财的人才能作(提前三8)。如果有弟兄对于钱的事没有胜过,那他就绝对不能作执事,绝对不能作长老。不贪财是作长老、作执事的基本条件。钱的问题必须解决,不能马虎。不只保罗这样讲,彼得也这样讲。彼得告诉作长老的人说:「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彼前五2)绝对没有一个人能够牧养神的群羊,如果他是一个贪财的人。
求神恩赐给我们,叫我们把钱财的问题解决了。贪财的心如果没有对付,那迟早要出事情。钱财的问题在我们身上是基本的,这一个问题不对付好,就在这条路上一点用处都没有。钱财的问题不能解决,就什么都不能解决,将来必定出毛病,将求必定闯祸。你对于钱财的态度应当是独立的。什么地方的人对你有话,你就要学习拒绝他们的钱。另外,也要学习常常背负别人的重担,不只供给你自己的需要,不只供给同工,还要学习供给弟兄姊妹。我们如果对于钱财的问题能够解决,那就是作了一件大事。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工作作得好,如果他对于钱财这样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
上章目录下章
第十章其他几件事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起其他几件事,就是:一、维持真理的绝对,二、照顾身体的健康,三、关于生活习惯的问题,四、关于童身和婚姻等问题。
维持真理的绝对
每一个作主工作的人,总得维持真理的绝对。这个当然需要人得拯救,脱离自己,才能对真理绝对。有许多弟兄,有许多姊妹,对真理不够绝对,是受人事的影响,受情感的影响。对真理一不绝对,那他在工作上,就难免牺牲神的真理而为着人,难免牺牲神的真理而为着他自己,难免牺牲神的真理而为着他的情感。所以,事奉神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真理不能牺牲。我自己能牺牲,真理不能牺牲;我的情感可以牺牲,真理不能牺牲。有多少作工的弟兄的困难是发生在他的朋友中,有多少作工的弟兄的困难是发生在他所熟悉的人中,有多少负责弟兄的困难是发生在他的家庭中。他们因为家庭的缘故影响到真理,因为朋友的缘故影响到真理,因为亲属的缘故影响到真理。这样的人,都是神所不能用的人。因为真理如果是真理,那么不论是谁,不论这一个人是我自己的兄弟也好,这一个人是我自己的亲戚也好,这一个人是和我有亲密的关系也好,都不能影响真理。比方说,一个作工的弟兄,他的儿子要受浸,他如果看见这是关系到真理的事,他就把他儿子受浸的事完全交在负责弟兄手里,让负责弟兄去看这个人能不能受浸。许多时候,困难在这里:一个同工的弟兄的儿子要受浸,同工的弟兄就以为我自己的儿子总不错,总是可以受浸的。这就给我们看见,他对真理不绝对。他把他父子的关系带进来了,不绝对。他对真理如果绝对,那就许多事情在教会里都只能按着真理的安排而行,不能按着他个人的关系来作。比方说,在一个地方有一个争执,有一班人和某几个弟兄熟,有往来,所以跟他们走,另外有一班人和另外的弟兄有交情,所以跟另外的弟兄走。他们不是坐下来计算真理的绝对,跟着真理走,而是为着情感,跟着情感走。这不是说他们绝口不提起真理,乃是说他们对真理不绝对。他们并没有一点不顾到真理,他们多少还顾到一点真理,但是,他们对真理不绝对。对真理的绝对,乃是在属灵的事情上没有情感的影响,就是自己的亲兄弟、亲姊妹也不能影响真理。在属灵的事情上,人的关系一摆进来,真理就不绝对。人的关系一加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