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远来者、行乞者,并且他常常去向国中土值得尊敬的修行人请教法义:“各位尊者!
      什么是善法?什么不是善法?什么是罪业?什么是福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
      不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好的?好或不好从何处生起?什么是可令现世
      人民得到安乐的制度?什么是可令未来人民得到安乐的制度?什么行为会得到善报
      而没有恶报?”对于尊者所说的一切,都依教奉行。如果国土中有贫穷人,便拿出
      财物帮助他们。于是,出身刹帝利的灌顶王,在月圆十五日诵说戒条的日子,先沐
      浴盐洗,再升坐殿上。此时东方便出现天轮宝,轮上有一千个轮辐,并且有轮圈与
      轮轴,各方面都很圆满,分布的也很平均。这个天轮宝是自然而成,非人为所造,
      放射出如火焰般的光芒。他成为转轮王,具足七宝,而且拥有令人满意的四种特质
      。是哪七宝及哪四种令人满意的特质呢?就是如前面〔中阿含经第六七经大天捺林经
      〕所说的七宝及四种令人满意的特质。”
   8。 “彼转轮王而于后时,天轮宝移,忽离本处,有人见之,诣转轮王,白曰:天王!
      当知天轮宝移离于本处。”转轮王闻已,告曰:‘太子!我天轮宝移离本处。太子!
      我曾从父坚念王仙人闻之,若转轮王天轮宝移离本处者,彼王必不久住,命不久
      存。太子!我已得人间之欲,今当复求于天上欲。太子!我欲剃除须发,着袈裟
      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太子!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于汝,汝当如法治化,莫以
      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太子!汝后若见天轮宝移离本处者,汝亦当
      复以此国政授汝太子,善教敕之。授太子国已,汝亦当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
      信舍家,无家学道。’于是,转轮王授太子国,善教敕已,便剃除须发,着袈裟
      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后来,有人看到转轮王的天轮宝移离原处,便告诉转轮王:‘大王!你的天轮宝移
      离原处了。’转轮王听了之后,便告诉太子:‘太子!我的天轮宝已经移离原处了。
      太子!我曾经听我的父亲坚念王说过,如果转轮王的天轮宝移离原处,那么转轮王
      将不久住于人间。太子!我已经享受过人间所有的欲乐,现在应当追求天上的欲乐
      。太子!我将要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

三四七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

三四八 王相应品第六(70)转轮王经第十三

      的修行生活。太子!我现在把四大洲交给你统领,你应当以法治来教化人民,不要
      使国土中有恶人造作邪恶的行为。太子!如果将来你的天轮宝移离原处,你也应当
      把国政交给你的太子统领,并且好好地教导他。然后,你也应当要剃除须发,身着
      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转轮王把国政交
      给太子统领,教导他之后,便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
      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
   9。 “彼转轮王出家学道七日之后,彼天输宝即没不现。失天轮已,刹利顶生王而不忧
      戚,但染欲着欲,贪欲无厌,为欲所缚,为欲所触,为欲所使,不见⊕灾患,不知出
      要,便自出意治国,以自出意治国故,国遂衰减,不复增益。犹如昔时诸转轮王学
      相继法,国土人民转增炽盛,无有衰减;刹利顶生王亦复如是,自出意治国,以自
      出意治国故,国遂衰减,不复增益。”
      “转轮王出家修行七天之后,天轮宝便消失。虽然失去天轮宝,但是出身刹帝利的
      灌顶王心不忧愁烦恼,只是耽着于欲乐,贪得无厌,完全为欲乐所束缚、左右,不
      知道欲乐的危险,不知道应该脱离欲乐,于是便以自己的意念治国,所以国力逐渐
      衰败,不再增长。譬如过去的转轮王学习相续法,使得国力逐渐增强,人民的生活
      逐渐富足快乐,没有丝毫的衰败;然而,出身刹帝利的灌顶王,以自己的意念治国
      ,所以国力逐浙衰败,不再增长。”
  10。 “于是,国师梵志案行国界,见国人民转就衰减,不复增益,便作是念:刹利顶生
      王自出意治国,以自出意治国故,国土人民转就衰减,不复增益。犹如昔时诸转轮
      王学相继法,国土人民转增炽盛,无有衰减;此刹利顶生王亦复如是,自出意治
      国,以自出意治国故,国土人民转就衰减,不复增益。”
      “于是,婆罗门国师便巡视国土,发现国力及人民的生活逐渐衰弱,不再增长,心
      里便想:‘出身刹帝利的灌顶王以自己的意念治国,因为以自己的意念治国,所以国
      力及人民的生活逐渐衰弱,不再增长。譬如过去的转轮王学习相续法,使得国力逐
      渐增强,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足快乐,没有丝毫的衰败;同理,出身刹帝利的灌顶王
      ,以自己的意念治国,所以国力及人民的生活逐渐衰败,不再增长。’”
  11。 “国师梵志即共往诣刹利顶生王,白曰:‘天王!当知天王自出意治国,以自出意治
      国故,国土人民转就衰减,不复增益。犹如昔时诸转轮王学相继法,国土人民转增

三四九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

三五○ 王相应品第六(70)转轮王经第十三

      炽盛,无有衰减;今天王亦复如是,自出意治国,以自出意治国故,国土人民转就
      衰减,不复增益。’刹利顶生王闻已告曰:‘梵志!我当云何?’国师梵志白曰:
      ‘天王!国中有人聪明智慧,明知算数,国中有大臣眷属学经明经,诵习受持相继
      之法,犹如我等一切眷属。天王!当学相继之法,学相继法已,于十五日说从解脱
      时,沐浴澡洗,升正殿已,彼天轮宝必从东方来,轮有千幅,一切具足,清净自
      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焰,光明昱烁。’”
      “婆罗门国师便前往觐见出身刹帝利的灌顶王,告诉他说:‘大王!你以自己的意念
      治国,因为以自己的意念治国,所以国力及人民的生活逐渐衰败,不再增长。譬如
      过去的转轮王学习相续法,使得国力逐浙增强,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足快乐,没有丝
      毫的衰败;然而,大王!你以自己的意念治国,所以国力及人民的生活逐渐衰败,
      不再增长。’出身刹帝利的灌顶王听到这样的话,便回答说:‘婆罗门!我应该怎么
      做呢?’婆罗门国师又说:‘大王!在你的国土中有聪明又有智慧的大臣,他们学习
      圣典、了解经典,并且诵习忆念相续之法,犹如我们所做的一样。大王1 你应当学
      习相续法,学习之后,在月圆十五日诵说戒条的日子,先沐浴盥洗,再升坐殿上。
      此时东方必定会出现天轮宝,轮上有一千个轮辐,并且有轮圈与轮轴,各方面都很
      圆满,分布的也很平均。这个天轮宝是自然而成,非人为所造,放射出如火焰般的
      光芒。’”
  12。 “刹利顶生王复问曰:‘梵志!云何相继之法欲令我学,令我学已,于十五日说从解
      脱时,沐浴澡洗,升正殿已,彼天轮宝必从东方来,轮有千幅,一切具足,清净自
      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焰,光明昱烁?’国师梵志白曰:‘天王!当观法如法,行法
      如法,当为太子、后妃、彩女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昆虫,奉持法斋,月八
      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
      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明
      灯。若王国中有上尊名德沙门、梵志者,当自随时往诣彼所,问法受法:“诸尊r 何
      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为罪?何者为福?何者为妙?何者非妙?何者为黑?何
      者为白?黑白之法从何而生?何者现世义?何者后世义?云何作行受善不受恶?”
      从彼闻已,行如所说。若王国中有贫穷者,当出财物,用给恤之。天王!是谓相继
      之法,当善取学。善取学已,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升正殿已,彼天轮

三五一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

三五二 王相应品第六(70)转轮王经第十三

      宝必从东方来,输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焰,光明昱
      烁。’”
      “出身刹帝利的灌顶王又问:‘婆罗门!你要我学习的相续法是什么?什么样的相续
      法需要我在月圆十五日诵说戒条的日子,先沐浴盥洗,再升坐殿上。此时束方会出
      现天轮宝,轮上有一千个轮辐,并且有轮圈与轮轴,各方面都很圆满,分布的也很
      平均。这个天轮宝是自然而成,非人为所造,放射出如火焰般的光芒呢?’婆罗门
      国师回答说∶ ‘大王!你应当真正地尊重法,如法奉行,为了太子、后妃、彩女、一
      切大臣、百姓、修行人、婆罗门,甚至昆虫的利益而奉行正法,又在半月的第八、
      第十四、第十五日斋戒布施,布施种种的饮食、衣服、车乘、花鬘、散花、香水、
      房舍、床具、细毛毯、綩綖、仆人、灯具等给修行人、婆罗门、穷人、孤独者、远
      来者、行乞者。如果在你的国土中有值得专敬的修行人、婆罗门,你应当常常去请
      教法义:“各位尊者!什么是善法?什么不是善法?什么是罪业?什么是福业?什么
      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好的?好或不好从何处生
      起?什么是可令现世人民得到安乐的制度?什么是可令未来人民得到安乐的制度?
      什么行为会得到善报而没有恶报?”对于尊者所说的一切,你应当依教奉行。如果
      在你的国土中有贫穷人,你应当拿出财物帮助他们。这就是你应当学习的相续法!
      你学习之后,在月圆十五日诵说戒条的日子,先沐浴盥洗,再升坐殿上。此时东方
      会出现天轮宝,轮上有一千个轮辐,并且有轮圈与轮轴,各方面都很圆满,分布的
      也很平约。这个天轮宝是自然而成,非人为所造,放射出如火焰般的光芒。’”
  13。 “刹利顶生王便于后时观法如法,行法如法,而为太子、后妃、彩女及诸臣民、沙
      门、梵志乃至昆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
      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
      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明灯。若其国中有上尊名德沙门、梵志者,便自随
      时往诣彼所,问法受法:‘诸尊!何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为罪?何者为福?何
      者为妙?何者非妙?何者为黑?何者为白?黑白之法从何而生?何者现世义?何者
      后世义?云何作行受善不受恶?’从彼闻已,行如所说。”
      “后来,出身刹帝利的灌顶王真正地尊重法,如法奉行,为了太子、后妃、彩女、
      一切大臣、百姓、修行人、婆罗门,甚至昆虫的利益而奉行正法,又在半月的第八

三五三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

三五四 王相应品第六(70)转轮王经第十三

      、第十四、第十五日斋戒布施,布施种种的饮食、衣服、车乘、花鬘、散花、香水
      、房舍、床具、细毛毯、綩綖、仆人、灯具等给修行人、婆罗门、穷人、孤独者、
      远来者、行乞者,并且常常去向国中土值得尊敬的修行人请教法义:‘各位尊者!什
      么是善法?什么不是善法?什么是罪业?什么是福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
      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好的?好或不好从何处生起?什么是可令现世人
      民得到安乐的制度?什么是可令未来人民得到安乐的制度?什么行为会得到善报而
      没有恶报?’对于尊者所说的一切,都依教奉行。”
  14。 “然国中民有贫穷者,不能出物,用给恤之,是为困贫无财物者,不能给恤故,人
      转穷困;因穷困故,便盗他物:因偷盗故,其主捕伺收缚,送诣刹利顶生王,白
      曰:‘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