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愧、无恶欲、恶见,然彼贤者心不生恶欲、恶见而住,诸梵行知彼贤者知诸法所
      可知法而无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向增伺而尽、无余涅槃。如是诤讼、恚

一九七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一九八  秽品第八(90)知法经第四

      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所以者何?
      以彼贤者心向恶见法尽、无余涅槃。”
      “同理,各位贤者!如果有比丘不宣称:‘我知此法,我见此法。’但是,如果该
      比丘没有被贪欲征服而生活,没有被诤论、瞋恨、盛怒、覆藏恶法、有恶意、吝
      啬、嫉妒、欺骗不实、阿谀谄媚、无惭、无愧征服而生活,心中不生起邪恶的欲
      望、邪恶的见解,自知没有邪恶的欲望、邪恶的见解,则梵行者会知道:‘这位尊
      者知道无贪欲者所知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是趣向贪欲、诤论、瞋恨、盛
      怒、覆藏恶法、有恶意、吝啬、嫉妒、欺骗不实、阿谀谄媚、无惭、无愧及邪恶的
      欲望、邪恶的见解的灭尽,是趣向五蕴生命的彻底熄灭。”
   8。 尊者周那所说如是,彼诸比丘闻尊者周那所说,欢喜奉行。
      尊者周那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尊者周那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九一)中阿含秽品周那问见经第五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舍弥(75),在瞿师罗园(76)。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拘舍弥城的瞿沙罗园。
   2。 于是,尊者(77)大周那(78)则于晡时(79)从宴坐(80)起,住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
      曰:“世尊!世中诸见生而生,谓计有神(144),计有众生,有人、有寿、有命、有世。
      世尊!云何知、云何见,令此见得灭、得舍离,而令余见不续、不受耶?”
      有一次,尊者大周那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前去拜见佛陀,见过佛陀
      作礼之后,便坐在一旁,请示佛陀:“佛陀!世间上有种种的邪见是关于我、众
      生、人、寿、命、世界。佛陀!应该如何才能把这些邪见灭除、舍离,而且不会再
      生起其他的邪见,使其延续下去呢?”
   3。 彼时,世尊告曰:“周那!世中诸见生而生,谓计有神,计有众生,有人、有寿、
      有命、有世。周那!若使诸法灭尽无余者,如是知、如是见,令此见得灭、得舍
      离,而令余见不续、不受,当学渐损(578)。”

一九九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二○○  秽品第八(91)周那问见经第五

      佛陀回答说:“周那!世间上有种种的邪见是关于我、众生、人、寿、命、世界。
      周那!如果要把这些邪见灭除、舍离,而且不会再生起其他的邪见,使其延续下
      去,彻底地断除,没有残余,则应当学习禁欲、自制。”
   4。 “周那!于圣法律中,何者渐损?比丘者,离欲、离恶不善之法(20)……至得第四禅
      成就游(23)。彼作是念:我行渐损(934)。周那!于圣法律中,不但是渐损,有四增上心(36)
      现法乐居,行者从是起而复还入。彼作是念:我行渐损。周那!于圣法律中,不但
      是渐损,比丘者,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想非无想处(897)成就游。彼作是念:我行
      渐损。周那!于圣法律中不但是渐损,有四息解脱,离色得无色,行者从是起当为
      他说。彼作是念:我行渐损。”
      “周那!在佛陀的教法与戒律中,什么是禁欲、自制呢?比丘因为远离欲,远离邪
      恶不善之法,具足初禅而生活,即有觉、有观,而且从远离〔欲、不善之法〕生起
      喜乐;因为觉观的息灭,具足第二禅而生活,即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且从无觉无
      观的定生起喜乐;因为远离喜而达到内心平衡,并且有正念正智,会以身体经验圣
      者所宣说之乐,即‘内心平衡,并具足正念者,其生活是快乐的’,具足第三禅而
      生活;因为乐灭、苦灭、过去的喜与忧已经灭,具足第四禅而生活,即不苦、不
      乐、〔只有〕由内心平衡所生起之念的清净。他的心里会想:‘我过着禁欲、自制
      的生活。’周那!在佛陀的教法与戒律中,不只有这些禁欲、自制,还要能够随所
      欲求,很容易出入四种禅定。他的心里会想:‘我过着禁欲、自制的生活。’周
      那!在佛陀的教法与戒律中,不只有这些禁欲、自制,比丘应当断除一切色界想,
      成就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他的心里会想:
      ‘我过着禁欲、自制的生活。’周那!在佛陀的教法与戒律中,不只有这些禁欲、
      自制,还要常常教导他人,超越物质境界而达到无物质境界之四种寂静禅定。他的
      心里会想:‘我过着禁欲、自制的生活。’”
   5。 “周那!于圣法律中不但是渐损。周那!他有恶欲、念欲(927),我无恶欲、念欲,当
      学渐损。周那!他有害意瞋,我无害意瞋,当学渐损。周那!他有杀生、不与取、
      非梵行(25),我无非梵行,当学渐损。周那!他有增伺(212)、诤意、睡眠所缠、⊕掉、贡
      高而有疑惑(217),我无疑惑,当学渐损。周那!他有瞋结、谀谄、欺诳、无惭、无
      愧,我有惭愧,当学渐损。周那!他有慢,我无慢,当学渐损。周那!他有增慢,
      
二○一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二○二  秽品第八(91)周那问见经第五

      我无增慢,当学渐损。周那!他不多闻,我有多闻,当学渐损。周那!他不观诸善
      法,我观诸善法,当学渐损。周那!他行非法恶行,我行是法妙行,当学渐损。周
      那!他有妄言、两舌、粗言、绮语、恶戒(374),我无恶戒,当学渐损。周那!他有不
      信、懈怠、无念、无定而有恶慧(375),我无恶慧,当学渐损。”
      “周那!在佛陀的教法与戒律中,不只有这些禁欲、自制。周那!别人具足邪恶的
      欲望、为邪恶的欲望所支配,我应当学习没有邪恶的欲望、不为邪恶的欲望所支
      配。周那!别人有害人之瞋恨,我应当学习没有害人之瞋恨。周那!别人杀生、偷
      盗、不道德,我应当学习不杀生、不偷盗、有道德。周那!别人有贪欲、诤论、昏
      沈与睡眠、激动不安、贡高、疑惑,我应当学习没有贪欲、诤论、昏沈与睡眠、激
      动不安、贡高、疑惑。周那!别人有瞋恨、阿谀谄媚、欺骗不实、无惭、无愧,我
      应当学习不瞋恨、不阿谀谄媚、诚实不欺、有惭、有愧。周那!别人有傲慢,我应
      当学习没有傲慢。周那!别人有极端的傲慢,我应当学习没有极端的傲慢。周那!
      别人不广泛学习,我应当广泛学习。周那!别人不观照世间的善法,我应当学习观
      照世间的善法。周那!别人造作非法邪恶的行为,我应当学习造作如法善良的行
      为。周那!别人说说、挑拨离间、恶口、说无意义的话、不遵守戒律,我应当学习
      不说谎、不挑拨离间、不恶口、不说无意义的话、遵守戒律。周那!别人没有信
      心、懈怠、没有正念、没有禅定、没有智慧,我应当学习有信心、努力、有正念、
      有禅定、有智慧。”
   6。 “周那!若但发心,念欲求学诸善法者,则多所饶益,况复身、口行善法耶?周
      那!他有恶欲、念欲,我无恶欲、念欲,当发心。周那!他有害意瞋,我无害意
      瞋,当发心。周那!他有杀生、不与取、非梵行,我无非梵行,当发心。周那!他
      有增伺、诤意、睡眠所缠、掉、贡高而有疑惑,我无疑惑,当发心。周那!他有瞋
      结、谀谄、欺诳、无惭、无愧,我有惭愧,当发心。周那!他有慢,我无慢,当发
      心。周那!他有增慢,我无增慢,当发心。周那!他不多闻,我有多闻,当发心。
      周那!他不观诸善法,我观诸善法,当发心。周那!他行非法恶行,我行是法妙
      行,当发心。周那!他有妄言、两舌、粗言、绮语、恶戒,我无恶戒,当发心。周
      那!他有不信、懈怠、无念、无定而有恶慧,我无恶慧,当发心。”
      “周那!如果只是发心,想要学习一切善法的人,必能得到许多利益,更何况是以

二○三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二○四  秽品第八(91)周那问见经第五

      身体、嘴巴去实行善法的人呢?周那!别人具足邪恶的欲望,为邪恶的欲望所支
      配,我应当发心没有邪恶的欲望、不为邪恶的欲望所支配。周那!别人有害人之瞋
      恨,我应当发心没有害人之瞋恨。周那!别人杀生、偷盗、不道德,我应当发心不
      杀生、不偷盗、有道德。周那!别人有贪欲、诤论、昏沈与睡眠、激动不安、贡
      高、疑惑,我应当发心没有贪欲、诤论、昏沈与睡眠、激动不安、贡高、疑惑。周
      那!别人有瞋恨、阿谀谄媚、欺骗不实、无惭、无愧,我应当发心不瞋恨、不阿谀
      谄媚、诚实不欺、有惭、有愧。周那!别人有傲慢,我应当发心没有傲慢。周那!
      别人有极端的傲慢,我应当发心没有极端的傲慢。周那!别人不广泛学习,我应当
      发心广泛学习。周那!别人不观照世间的善法,我应当发心观照世间的善法。周
      那!别人造作非法邪恶的行为,我应当发心造作如法善良的行为。周那!别人说
      谎、挑拨离间、急。、说无意义的话、不遵守戒律,我应当发心不说谎、不挑拨离
      间、不恶口、不说无意义的话、遵守戒律。周那!别人没有信心、懈怠、没有正
      念、没有禅定、没有智慧,我应当发心有信心、努力、有正念、有禅定、有智慧。”
   7。 “周那!犹如恶道与正道对,犹如恶度与正度对(935)。如是,周那!恶欲者与非恶欲
      为对,害意瞋者与不害意瞋为对,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者与梵行为对,增伺、诤
      意、睡眠、掉、贡高、疑惑者与不疑惑为对,瞋结、谀谄、欺诳、无惭、无愧者与
      惭愧为对,慢者与不慢为对,增慢者与不增慢为对,不多闻者与多闻为对,不观诸
      善法者与观诸善法为对,行非法恶行者与行是法妙行为对,妄言、两舌、粗言、绮
      语、恶戒者与善戒为对,不信、懈怠、无念、无定、恶慧者与善慧为对。”
      “周那!譬如应以其他平坦的道路避开险难的道路,应以其他安全的渡场避闭险难
      的渡场。同理,周那!应以没有邪恶的欲望避阁邪恶的欲望;以没有害人之瞋恨避
      开害人之瞋恨;以不杀生、不偷盗、有道德避开杀生、偷盗、不道德;以没有贪
      欲、诤论、昏沈与睡眠、激动不安、贡高、疑惑避开贪欲、诤论、昏沈与睡眠、激
      动不安、贡高、疑惑;以不瞋恨、不阿谀谄媚、诚实不欺、有惭、有愧避开瞋恨、
      阿谀谄媚、欺骗不实、无惭、无愧;以没有傲慢避开傲慢;以没有极端的傲慢避开
      极端的傲慢;以广泛学习避开不广泛学习;以观照世间善法避开不观照世间善法;
      以造作如法善良的行为避开造作非法邪恶的行为;以不说谎、不挑拨离间、不恶
      口、不说无意义的话、遵守戒律避开说谎、挑拨离间、恶口、说无意义的话、不遵

二○五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二○六  秽品第八(91)周那问见经第五

      守戒律;以有信心、努力、有正念、有禅定、有智慧避开没有信心、懈怠、没有正
      念、没有禅定、没有智慧。”
   8。 “周那!或有法黑,有黑报,趣至恶处;或有法白,有白报,而得升上(936)。如是,
      周那!恶欲者,以非恶欲为升上;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为升上;杀生、不与取、
      非梵行者,以梵行为升上;增伺、诤意、睡眠、掉、贡高、疑惑者,以不疑惑为升
      上;瞋结、谀谄、欺诳、无惭、无愧者,以惭愧为升上;慢者,以不慢为升上;增
      慢者,以不增慢为升上;不多闻者,以多闻为升上;不观诸善法者,以观诸善法为
      升上;行非法恶行者,以行是法妙行为升上;妄言、两舌、粗言、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