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诣异学(305)园。于是,实意居士即往优昙婆逻林诣异学园。
       有一次,有一位居士名为“实意”,天亮之后,从王含城出发,想要前往拜见、供
       养、奉事佛陀。实意居士心里想:“或许佛陀与其弟子们正在禅坐思惟,我先去外
       道所住的优昙婆逻园林吧!”于是,实意居士便前往外道所住的优昙婆逻园林。
    3。 彼时,优昙婆逻林异学园中,有一异学名曰无恚(1000),在彼中尊为异学师,众人所
       敬,多所降伏,为五百异学之所推宗。在众调乱,音声高大,说种种鸟论(1001),语
       论、王论、贼论、图诤论、饮食论、衣被论、妇女论、童女论、淫女论、世俗论、
       非道论、海论、国论,如是比说种种鸟论,皆集在彼坐。于是,异学无恚遥见实意

三七五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三七六 因品第九(104)优昙婆逻经第八

       居士来,即敕己众,皆令⊕默然:“诸贤(120)!汝等莫语!默然!乐默然,各自敛摄。
       所以者何?实意居士来,是沙门瞿昙(122)弟子。若有沙门瞿昙弟子名德高远,所可宗
       重,在家住止,居王舍城者,彼为第一(1002),彼不语,乐默然,自收敛。若彼知此众
       默然住者,彼或能来。”于是,异学无恚令众默然,自亦默然。
       此时,在外道所住的优昙婆逻园林中,有一位外道名为“无恚”,领导五百位弟
       子,能够降伏弟子,为弟子们所敬重。他在大众之中,音声高大,喧闹地说着种种
       不会令人向上增长的言论,例如无意义的闲谈、关于国王、盗贼、战争、饮食、衣
       服、床座、妇女、童女、妓女、管俗的杂务、无关于修行的事件、大海、国家等。
       当外道无恚看见实意居士从远处走来,便吩咐大众保持沉默,他说:“各位贤者!
       你们不要说话,保持沉默,收摄言行。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的弟子实意居士,正从
       远处走来。如果佛陀有在家弟子,住在王含城中,具足德行,值得专重的话,他是
       其中的一位。为什么呢?因为他不随便说话,乐于沉默,善于收摄言行。如果他看
       到我们也是沉默的修行者,或许他会走过来。”于是,外道无恚吩咐大众沉默之
       后,自己也沉默不语。
    4。 于是,实意居士往诣异学无恚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实意居士语曰:“无恚!
       我佛世尊若在无事处、山林树下,或住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
       随顺宴坐。是佛世尊如斯之比,在无事处、山林树下,或住高岩,寂无音声,远
       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宴坐。彼在远离处常乐宴坐,安隐快乐,彼佛世尊初不
       一日一夜共聚集会,如汝今日及眷属也。”
       于是,实意居士前去拜访外道无恚,互相问讯后,便坐在一旁。实意居士说:“无
       恚!我的导师佛陀住在偏远、没有人为干扰或没有危险之处,或在安静的树下、深
       山石洞中禅坐思惟。一切诸佛也都是如此,住在偏远、没有人为干扰或没有危险之
       处,或在安静的树下、深山石洞中禅坐思惟。他们常常住在偏远处禅坐思惟,以此
       为安隐快乐,从来不曾与大众集会共论一日一夜,像现在的你及你的眷属们一
       样。”
    5。 于是,异学无恚语曰;“居士!止!止!汝何由得知(1003)?沙门瞿昙空慧解脱,此不足
       说,或相应或不相应,或顺或不顺,彼沙门瞿昙行边至边,乐边至边,住边至边
       洫。犹如瞎牛在边地食,行边至边,乐边至边,住边至边,彼沙门瞿昙亦复如是。

三七七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三七八 因品第九(104)优昙婆逻经第八

      居士!若彼沙门瞿昙来此众者,我以一论灭彼,如弄空瓶,亦当为彼说瞎牛喻。”
      于是,外道无恚说:“居士!够了!够了!你知道沙门瞿昙与谁说话吗?与谁交谈
      吗?从谁得到智慧辩才吗?沙门瞿昙的智慧被空闲处破坏,沙门瞿昙不习惯有群众
      之处,沙门瞿昙不善于说话,所以他远离群众,只住偏远处。譬如瞎牛在偏远处吃
      草,只住偏远处,乐于住在偏远处,沙门瞿昙也是一样。居士!如果沙门瞿昙来到
      这狸,我将会以一个问题打败他,就像打倒一个空瓶一样,同时我也会说这个瞎牛
      的譬喻。”
   6。 于是,异学无恚告己众日:“诸贤!沙门瞿昙傥至此众,若必来者,汝等莫敬,从⊕
      座而起,叉手向彼,莫请令坐,豫留一座。彼到此已,作如是语:‘瞿昙!有座,
      欲坐随意。’”
      外道无恚告诉自己的群众:“各位贤者!我想沙门瞿昙或许会来到这里,如果他真
      的来的话,你们不必恭敬他,从座起身,向他合掌,请他入座,只需预留一个座位
      给他。如果他来到这里,只需对他说:‘瞿昙!那狸有座位,你想坐就坐吧。’”
   7。 尔时,世导在于宴坐,以净天耳出过于人,闻实意居士与异学无恚裁论如是 则于 
      晡时(79)从宴坐起,往诣优昙婆逻林异学园中。异学无恚遥见世尊来,即从座起,偏
      袒着衣,叉手向佛,赞曰:“善来!沙门瞿昙!久不来此,愿坐此座。”
      当时佛陀正在安静处禅坐思惟,以清净超越一般人的天耳,听到实意居士与外道无
      恚正在谈论这样的事。佛陀听到了之后,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前往
      外道所住的优昙婆逻林。外道无恚看见佛陀从远处走来,便从座起身,偏袒右肩,
      合掌向佛,告诉佛陀:“来啊!佛陀!好久不见,请坐此座。”
   8。 彼时,世尊作如是念:此愚痴人,自违其要。世尊知已,即坐其床。异学无恚便与
      世尊共相问讯,却坐一面。世尊问曰:“无恚!向与实意居士共论何事?以何等故
      集在此坐?”
      于是,佛陀心里想:“这真是一个愚痴的人,自己违反自己所说的。”佛陀心里想
      过之后,便坐在已经准备好的座位。外道无恚与佛陀互相问讯后,便坐在一旁。佛
      陀便问外道无恚:“无恚!你刚才与实意居士在讨论什么事呢?你们为什么在这里
      集会呢?”
   9。 异学无恚答曰:“瞿昙!我等作是念:沙门瞿昙有何等法?谓教训弟子,弟子受教

三七九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三八○  因品第九(104)优昙婆逻经第八

      训已,令得安隐,尽其形寿,净修梵行(25),及为他说。瞿昙!向与实意居士共论如
      是,以是之故,集在此坐。”
      外道无恚回答说:“佛陀!我们刚才在想:佛陀有什么样的法?以这个法教导弟子
      之后,能够使弟子得到安隐快乐,终身修习梵行,同时也为他人说法。佛陀!这就
      是刚才我与实意居士所讨论的事,我们就是因为这件事在这里集会。”
  10。 实意居士闻彼语己,便作是念:此异学无恚异哉妄语!所以者何?在佛面前欺诳世
      尊。
      实意居士听了外道无恚的回答之后,心里想:“外道无恚根本在说谎!为什么呢?
      因为他在佛陀面前欺骗佛陀。”
  11。 世尊知己,语曰:“无恚!我法甚深!甚奇!甚特!难觉难知,难见难得,谓我教
      训弟子,弟子受教训己,尽其形寿,净修梵行,亦为他说。无恚!若汝师宗所可不
      了憎恶行(1005)者,汝以问我,我必能答,令可汝意。”
      佛陀知道了之后,说:“无恚!我所说的法是甚深!甚为奇特!不易了解,不易证
      得,我就是以这样的法教导弟子,使弟子得到安隐快乐,终身修习梵行,同时也为
      他人说法。无恚!如果你问我关于你们所认可之厌离的苦行,我一定可以回答,而
      且使你满意。”
  12。 于是、调乱异学众等同音共唱,高大声曰:“沙门瞿昙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104),
      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所以者何?乃能自舍己宗,而以他宗随人所问。”
      于是,外道群众们一起大声地喧哗:“沙门瞿昙必定有伟大的神通力、德行、福
      报。为什么呢?因为他能够先放下自己的主张,让别人向他发问,关于他人的主
      张。”
  13。 于是,异学无恚自敕己众,令默然已,问曰;“瞿昙!不了可憎行,云何得具足?
      云何不得具足?”
      外道无恚便吩咐大众保持沉默,当大众沉默之后,他便问:“佛陀!什么样厌离的
      苦行是圆满的?什么样厌离的苦行不是圆满的?”
  14。 于是,世尊答曰:“无恚!或有沙门、梵志(9)⊕裸形无衣,或以手为衣,或以叶为
      衣,或以珠为衣;或不以瓶取水,或不以櫆取水;不食刀杖劫抄之食,不食欺妄

三八一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三八二 因品第九(104)优昙婆逻经第八

      食;不自往,不遣信,不求来尊,不善尊,不住尊;若有二人食,不在中食;不怀
      妊家食,不畜狗家食;设使家有粪蝇飞来⊕便不食○也;不啖鱼,不食肉,不饮酒;
      不饮恶水,或都无所饮,学无饮行;或啖一口,以一口为足,或二、三、四……乃
      至七口,以七口为足:或食一得,以一得为足,或二、三、四……乃至七得,以七
      得为足;或日一食,以一食为足,或二、三、四、五、六、七日、半月、一月一
      食,以一食为足;或食菜茹,或食稗子(250),或食⊕罚祝?51),或食杂曲(252),或食头头逻(253)
      食,或食粗食;或至无事处,依于无事;或食根,或食果,或食自落果;或持连合
      衣,或持毛衣,或持头舍衣(254),或持毛头舍衣;或持全皮,或持穿皮,或持全穿
      皮;或持散发,或持编发,或持散编发;或有剃发,或有剃须,或剃须发;或有拔
      发,或有拔须,或拔须发;或住立断坐,或修蹲行;或有卧刺,以刺为床;或有卧
      果(255),以果为床;或有事水,昼夜手抒;或有事火,竟⊕宿然之;或事日月尊佑大
      德,叉手向彼。如此之比,受无量苦,学烦热行。无恚!于意云何?不了可憎行如
      是,为具足?为不具足?”
      佛陀回答说:“无恚!有些修行人、婆罗门是裸体不穿衣服,有些是以手蔽体,有
      些是以树叶蔽体,有些是以树子蔽体;有些不以瓶子取水,有些不以勺子取水;不
      吃以刀杖武力夺来的食物,不吃欺骗得来的食物;不接受邀请的供养,不接受派遣
      使者来邀请的供养,不接受以‘来吧!尊者;善哉!尊者;住此!尊者’语气所邀
      请的供养;若与其他二人一起吃饭,不坐在中间;不接受有孕妇之家的食物,不接
      受有养狗之家的食物;不吃有苍蝇之家的食物;不吃鱼,不吃肉,不喝酒;不喝不
      干净的水,完全不喝水,学习不喝水;只喝一口水,以一口为满足,或者只喝二、
      三、四、五、六、七口水,以七口为满足;只在一家托钵,以一家所得的食物为满
      足,或者在二、三、四、五、六、七家托钵,以七家所得的食物为满足;一天只吃
      一餐,以一餐为满足,或者二、三、四、五、六、七天、半个月、一个月只吃一
      餐,以一餐为满足;或吃蔬菜,或吃小米,或吃糙米,或吃大麦,或吃某一种米,
      或吃坏掉的食物;或到没有干扰之处,住在没有干扰之处;或吃树根,或吃果实,
      或吃自己落下的果实;或穿连身衣,或穿以动物的皮毛做成的衣服,或穿白布衣,
      或穿以动物的皮毛做成的白布衣;或穿完整的皮衣,或穿不完整的皮衣,或穿缝补
      的皮衣;或披头散发,或编发于头顶,或把部分头发编于头顶;或剃除头发,或剃

三八三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三八四  因品第九(104)优昙婆逻经第八

      除胡须,或剃除须发;或拔除头发,或拔除胡须,或拔除须发;或只站不坐,或以
      膝着地而行;或睡在刺针床上;或睡在木板床上;或礼拜水神,日夜水洗;或礼拜
      火神,日夜燃烧;或礼拜日、月、众神,合掌祈求。学习如此种种会令人产生烦恼
      的苦行,遭受无量的痛苦。无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