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各种的陆生花,例如修摩那花、婆师花、瞻卜花、修揵提花、摩头揵提花、阿提牟
哆花及波罗赖花。”
3。 “为我好游戏故,而使四人沐浴于我;沐浴我已,赤旃擅香用涂我身;香涂身已,
着新缯衣(637),上下、内外、表里皆新。昼夜常以伞(1374)盖覆我,莫令太子夜为露所沾,
昼为日所炙(367)。如常他家粗⊕麦、麦饭、豆羹、姜菜,为第一食,如是我父悦头檀
家最下使人,粳(620)粮肴馔(380)为第一食。”
“为了使我快乐,他派了四个人为我沐浴;沐浴之后,再用迦尸国的檀香油涂抹我
的身体;涂抹香油之后,再为我穿上迦尸国的丝织衣物,使我从上到下,从内到外
都是新衣物。日夜都有人为我持伞盖,以免我夜晚被露水所沾,白天被阳光所晒。
平常人家是以粗糙的大麦、麦饭、豆汤、姜菜为最好的食物,但是在我父亲净饭王
家中的佣人,他们是以上好的米饭菜肴为最好的食物。”
4。 “复次,若有野田禽兽,最美禽兽,提帝逻和吒(1066)、劫宾阇逻(1067)、奚米何犁泥奢施罗
米(1068),如是野田禽兽,最美禽兽,常为我设如是之食。我忆昔时父悦头檀家,于夏
四月升正殿上(1069),无有男子,唯有女妓而自娱乐。初不来下,我欲出至园观之时,
三十名骑,简选上乘,卤簿(784)前后,侍从导引,况复其余?我有是如意足,此最柔
软(1070)。”
“如果田中有美丽的禽兽,如松鸡、野乌等,我的父亲净饭王会派人为我准备这样
的食物。在雨季的四个月期间,我在宫殿中被女侍围绕,享受欲乐,不离开宫殿。
五三一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三二 大品第十一(117)柔软经第一
当我外出前往园林游玩时,有三十名精选的骑兵,作为前后的卫队,更何况其他的
随从呢?我具足如此的福报,如此极度的奢华。”
5。 “我复忆昔时看田作人止息田上,往诣阎浮树(455)下,结踟趺坐(51),离欲、离恶不善之
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20)。我作是念:不多闻愚痴凡夫自有
病法,不离于病,见他人病,憎恶薄贱,不爱不喜,不自观己。我复作是念:我自
有病法,不离于病,若我见他病而憎恶薄贱,不爱不喜者,我不宜然,我亦有是法
故。如是观已,因不病起贡高者,即便自灭。”
“我记得在过去坐在莲雾树下观看佣人在田中做务时,因为远离欲,远离邪恶不善
之法,具足初禅而生活,即有觉、有观,而且从远离〔欲、不善之法〕生起喜乐。
我心里想∶ ‘不广泛学习的愚痴凡夫不知反观自己,自己也会生病,无法超越生
病,但是看到别人生病,却生起轻视厌恶之心,不爱不喜。’我心里又想:‘我也
是会生病,无法超越生病,如果我看到别人生病,也生起轻视厌恶之心,不爱不
喜,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自己也会生病。’当我如此观照之后,因为健
壮而生起的骄傲便自动消失。”
6。 我复作是念,不多闻愚痴凡夫自有老法,不离于老,见他人老,憎恶薄贱,不爱
不喜,不自观己。我复作是念:我自有老法,不离于老,若我见他老而憎恶薄贱,
不爱不喜者,我不宜然,我亦有是法故。如是观已,若因寿(101)起贡高者,即便自
灭。不多闻愚痴凡夫为不病贡高豪贵放逸,因欲生痴,不行梵行(25),不多闻愚痴凡
夫为少壮贡高豪贵放逸,因欲生痴,不行梵行:不多闻愚痴凡夫为寿贡高豪贵放
逸,因欲生痴,不行梵行。”
“我心里又想:‘不广泛学习的愚痴凡夫不知反观自己,自己也会衰老,无法超越
衰老,但是看到别人衰老,却生起轻视厌恶之心,不爱不喜。’我心里又想:‘我
也是会衰老,无法超越衰老,如果我看到别人衰老,也生起轻视厌恶之心,不爱不
喜,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自己也会衰老。’当我如此观照之后,因为年
轻而生起的骄傲便自动消失。我心里又想:‘不广泛学习的愚痴凡夫不知反观自
己,自己也会死亡,无法超越死亡,但是看到别人死亡,却生起轻视厌恶之心,不
爱不喜。’我心里又想:‘我也是会死亡,无法超越死亡,如果我看到别人死亡,
也生起轻视厌恶之心,不爱不喜,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自己也会死
五三三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三四 大品第十一(117)柔软经第一
亡。’当我如此观照之后,因为长寿而生起的骄傲便自动消失。不广泛学习的愚痴
凡夫因为健壮而生起骄傲、懈怠,因为欲望而生起愚痴,不知修习梵行;不广泛学
习的愚痴凡夫因为年轻而生起骄傲、懈怠,因为欲望而生起愚痴,不知修习梵行;
不广泛学习的愚痴凡夫因为长寿而生起骄傲、懈怠,因为欲望而生起愚痴,不知修
习梵行。”
7。 于是,世尊即说颂曰∶
“病法老法,及死亡法,如法自有,凡夫见恶。
若我憎恶,不度此法,我不宜然,亦有是法。
彼如是行,知法离生,无病少壮,为寿贡高,断诸贡高,见无欲安。
彼如是觉,无怖于欲,得无有想,行净梵行。”
于是,佛陀说以下之偈颂:
“生病、衰老、死亡是一切凡夫具足之法,但是愚痴凡夫不知反观自己,看到
别人有这些法,却生起轻视厌恶之心。
我自己也有这些法,无法超越这些法,如果我看到别人有这些法,也生起轻
视厌恶之心,这是不对的。
如此观照之后,知道应当断除再生,于是,便灭除因为健壮、年轻、长寿而
生起的骄傲、懈怠,知见到无欲者的安隐。
因为如此的知见,便努力修习梵行,以不再受欲望的束缚,没有再生为目
的。”
8。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五三五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三六 大品第十一(117)柔软经第一
(一一八)中阿含大品龙象经第二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东园鹿子母堂(294)。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东园鹿母讲堂。
2。 尔时,世尊则于晡时(79)从宴坐(80)起,堂上来下,告曰:“乌陀夷(310)! 共汝往至东河(1072)澡
浴。”
有一次,佛陀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告诉乌陀夷:“乌陀夷!我们到
东河沐浴。”
3。 尊者!乌陀夷白曰:“唯然。”
尊者乌陀夷回答说:“是的,佛陀! ”
4。 于是,世尊将尊者乌陀夷往至东河,脱衣岸上,便入水浴,浴已还出,拭体着衣。
于是,佛陀便与尊者乌陀夷一起前往果河,脱去衣物置于岸上,入河沐浴,沐浴后
回到岸上,擦干身体,穿着衣物。
5。 尔时,波斯匿(128)王有龙象(1073),名曰念(1074),作一切妓乐,历度东河。众人见已,便作是
五三七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三八 大品第十一(118)龙象经第二
说:“是龙中龙,为大龙王,为是谁耶(1075)?”
此时,波斯匿王的大象“念”,沐浴后,从河中出来,周围以各式乐器伴奏着音
乐。大众看见如此的景象,赞叹说:“各位!国王的大象真是漂亮!各位!国王的
大象真是美丽!各位!国王的大象真是令人欢喜!各位!国王的大象有美妙的身
体!各位!这的确是象中象!”
6。 尊者乌陀夷叉手向佛,白曰:“世尊!象受大身,众人见已,便作是说:‘是龙中
龙,为大龙王,为是谁耶?’”
尊者乌陀夷合掌告诉佛陀:“佛陀!大众因为看见大象有巨大的身体,便赞叹说:
‘各位!国王的大象真是漂亮!各位!国王的大象真是美丽!各位!国王的大象真
是令人欢喜!各位!国王的大象有美妙的身体!各位!这的确是象中象!’”
7。 世尊告曰:“如是,乌陀夷!如是,乌陀夷!象受大身,众人见已,便作是说:‘是
龙中龙,为大龙王,为是谁耶?’乌陀夷!马、骆驼、牛、驴、胸行(1076)、人、树,
生大形,乌陀夷!众人见已,便作是说:‘是龙中龙,为大龙王,为是谁耶(1077)?’乌
跎夷!若有世间,天及魔、梵、沙门、梵志(9),从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者,
我说彼是龙。乌陀夷!如来(109)于世间,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不以
身、口、意害,是故我名龙。”
佛陀说:“的确如此,乌陀夷!的确如此,乌陀夷!大众因为看见大象有巨大的身
体,便赞叹说:‘各位!国王的大象真是漂亮!各位!国王的大象真是美丽各
位!国王的大象真是令人欢喜!各位!国王的大象有美妙的身体!各位!这的确是
象中象!’乌陀夷!如果大众看见马、骆驼、牛、驴、蛇、人、树有巨大的身体,
便赞叹说:‘各位!这的确是龙中龙。’但是,乌陀夷!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任何
的修行人、婆罗门、乃至其他一切的天、人、恶魔、梵天,不会以身体、嘴巴、意
念去伤害他人,这才是真正的龙。乌陀夷!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修行人、婆罗门、
乃至其他一切的天、人、恶魔、梵天,只有如来不会以身体、嘴巴、意念去伤害他
人,所以我才是真正的龙。”
8。 于是,尊者乌陀夷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唯愿世尊加我威力,善逝加我威力,
令我在佛前,以龙相应颂。赞世尊。”
于是,尊者乌陀夷合掌告诉佛陀:“佛陀!请您以威神力加持我,使我能够在佛陀
五三九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五四○ 大品第十一(118)龙象经第二
面前,以关于龙的偈颂来赞叹佛陀。”
9。 世尊告曰:“随汝所欲!”
佛陀说:“随你的意思说吧!”
10。 于是,尊者乌陀夷在于佛前,以龙相应颂赞世尊曰:
“正觉生人间,自御得正定,修习行梵迹,息意能自乐。
人之所敬重,⊕超越一切法,亦为天所敬,无着至真人。
越度一切结,于林离林去,舍欲乐无欲,如石出真金。
普闻正尽觉,如日升虚空,一切龙中高,如众山有岳。
称说名大龙,而无所伤害,一切龙中龙,真谛无上龙。
温润无有害,此二是龙足,苦行及梵行,是谓龙所行。
大龙信为手,二功德(1078)为牙,念项智慧头,思惟分别法(1079)。
受持诸法腹,乐远离双臂(1080),住善息出入,内心至善定。
龙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龙一切时定,是谓龙常法(1381)。
无秽家受食,有秽则不受,得恶不净食,舍之如师子。
所得供养者,为他慈愍受,龙食他信施,存命无所著。
断除大小结,解脱一切缚,随彼所游行,心无有系着。
犹如白莲花,水生水长养,泥水不能着,妙香爱乐色。
如是最上觉,世生行世间,不为欲所染,如华水不着。
犹如然火炽,不益薪则止,无薪火不传,此火⊕谓之灭。
慧者说此喻,欲令解其义,是龙之所知,龙中龙所说(1082)。
远离淫欲恚,断痴(45)得无漏(3),龙舍离其身,此龙谓之灭。”
于是,尊者乌陀夷在佛陀面前,以关于龙的偈颂来赞叹佛陀:
“一位正等正觉、自我调御、具足禅定、修习梵行者,是以内心的寂静为乐。
他超越一切,是离一切执着的阿罗汉,人天所尊敬者。
他断除一切束缚,从欲望之林到达无林处,以离欲为乐,如同从矿石提炼
的黄金。
名闻十方的正觉者,是一切龙〔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