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是。所以者何?此世真实一切趣向老法。”
      拘牢婆王说:“赖吒和罗!诚如你所说:‘大王!世间〔的生命〕是由不坚固所导引
      。’这也是我所接受的。为什么呢?因为世间〔的生命〕的确是由不坚因所导引。
      ”
  83。 拘牢婆王复问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常,要当舍去。’赖吒和罗向
      所说,此复有何义?”
      拘牢婆王又间:“赖吒和罗!刚才你说:‘世间〔的生命〕是没有自己的东西,必须

一○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一○四 大品第十一(132)赖吒和罗经第十六

      舍弃一切而离去。’赖吒和罗!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84。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我今问王,随所解答。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
      仓库耶?”
      尊者赖吒和罗回答说:“大王!我现在问你,你可以依据你认为是对的来回答。大王
      !拘楼国的人民、王宫及国库,是否繁荣富裕呢?”
  85。 拘牢婆王答曰:“如是。”
      拘牢婆王回答说:“是的。”
  86。 尊者赖吒和罗复问曰:“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者,若时有法来不可依
      ,忍乐破坏,一切世无不归死者,尔时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者,可得从此世
      持至后世耶?”
      尊者赖吒和罗又问:“大王!虽然拘楼国的人民、王宫及国库是繁荣富裕,但是当一
      切世人所不喜爱、不可避免的死亡到来时,是否可以把现世拘楼国人民、王宫及国
      库的繁荣富裕带到后世呢?”
  87。 拘牢婆王答曰:“不也,所以者何?我独无二,亦无伴侣从此世至后世也。”
      拘牢婆王回答说:“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死亡是单独一人,没有伴侣或财物可以
      一起从现世再生至后世。”
  88。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以是故,世尊说:‘此世无常,要当舍去。’我欲忍乐是
      ,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尊者赖吒和罗说:“大王!因此,佛陀说:‘世间〔的生命〕是没有自己的东西,必须
      舍弃一切而离去。’这就是我所接受的,我就是因为这样的知见,学习到这个法,
      而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
      ”
  89。 拘牢婆王语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常,要当舍去’者,我亦欲是,
      忍乐于是。所以者何?此世真实无常,要当舍去。”
      拘牢婆王说:“赖吒和罗!诚如你所说:‘大王!世间〔的生命〕是没有自己的东西
      ,必须舍弃一切而离去。’这也是我所接受的。为什么呢?因为世间〔的生命〕的
      确是没有自己的束西,必须舍弃一切而离去。”
  90。 拘牢婆王复问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

一○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一○六 大品第十一(132)赖吒和罗经第十六

      赖吒和罗向所说,此复有何义?”
      拘牢婆王又问:“赖吒和罗!刚才你说:‘世间〔的生命〕是没有知足,不会满足,
      是贪爱的奴隶。’赖吒和罗!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91。 尊者赖吒和罗答曰:“大王!我今问王,随所解答。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
      仓库耶?”
      尊者赖吒和罗回答说:“大王!我现在问你,你可以依据你认为是对的来回答。大王
      !拘楼国的人民、王宫及国库,是否繁荣富裕呢?”
  92。 拘牢婆王答曰:“如是。”
      拘牢婆王回答说。“是的。”
  93。 尊者赖吒和罗复问曰:“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者,若于东方有一人来
      ,可信可任,不欺诳世,来语王言:‘我从东方来,见彼国土极大富乐,多有人民。
      ’大王!可得彼国尔所财物、人民、力役,欲得彼国整御之耶?”
      尊者赖吒和罗又问:“大王!虽然拘楼国的人民、王宫及国库是繁荣富裕,但是如果
      有一位值得信任,诚实不欺的人,告诉大王说:‘大王!我来自东方的国家,那里有
      许多的人民,他们的生活是极为富足快乐的。’大王!你是否会想要得到那个国家
      的人民、财物、劳役,甚至统治那个国家呢?”
  94。 拘牢婆王答曰:“赖吒和罗!若我知有如是丰国,尔所财物、人民、力役,得彼人民
      整御治者,我必取之。”
      拘牢婆王回答说:“赖吒和罗!如果我知道有那样繁荣富裕的国家,我一定要得到那
      个国家的人民、财物、劳役,甚至统治那个国家。”
  95。 “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从大海岸若有人来,可信可任,不欺诳世,来语王言:‘
      我从大海彼岸来,见彼国土极大富乐,多有人民。’大王!可得彼国尔所财物、人
      民、力役,欲得彼国整御之耶?”
      “同理,如果有一位值得信任,诚实不欺的人,告诉大王说:‘大王!我来自南方、
      西方、北方的国家,那里有许多的人民,他们的生活是极为富足快乐的。’大王!
      你是否会想要得到那些国家的人民、财物、劳役,甚至统治那些国家呢?”
  96。 拘牢婆王答曰:“赖吒和罗!若我知有如是丰国,尔所财物、人民、力役,得彼人民
      整御治者,我必取之。”

一○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一○八 大品第十一(132)赖吒和罗经第十六

      拘牢婆王回答说:“赖吒和罗!如果我知道有那样繁荣富裕的国家,我一定要得到那
      些国家的人民、财物、劳役,甚至统治那些国家。”
  97。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以是故,世尊说:‘此世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
      ’我欲忍乐是,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尊者赖吒和罗说:“大王!因此,佛陀说:‘世间〔的生命〕是没有知足,不会满足
      ,是贪爱的奴隶。’这就是我所接受的,我就是因为这样的知见,学习到这个法,
      而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
  98。 拘牢婆王语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我
      亦欲是,忍乐于是。所以者何?此世真实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
      拘牢婆王说。“赖吒和罗!诚如你所说:‘大王!世间〔的生命〕是没有知足,不会
      满足,是贪爱的奴隶。’这也是我所接受的。为什么呢?因为世间〔的生命〕的确
      是没有知足,不会满足,是贪爱的奴隶。”
  99。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世尊知见、如来、无所奢、等正觉为我说此四事。我⊕
      欲忍乐是,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尊者赖吒和罗说:“大王!这四种说示法是由有知、有见的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
      者所说。这就是我所接受的,我就是因为这样的知见,学习到这个法,而剃除须发
      ,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
 100。 于是,尊者赖吒和罗说此颂曰:
          “我见世间人,有财痴不施,得财复更求,悭贪积聚物。
            王者得天下,整御随其力,海内无厌足,复求于海外。
            王及诸人民,未离欲命尽,散发妻子哭,呜呼苦难伏。
            衣被而埋藏,或积薪火烧,缘行至后世,烧已无慧念(1183)。
            死后财不随,妻子及奴婢,货富俱共同,思智亦复然。
            智者不怀忧,唯愚抱悒戚,是故智慧胜,逮得正觉道。
            深着于有有,愚痴作恶行(1184),于法非法行,以力强夺他。
            少智习效他,愚多作恶行,趣胎至后世,数数受生死。
            已受出生世,独作众恶事,如贼他所缚,自作恶所害。

一○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一一○ 大品第十一(132)赖吒和罗经第十六

            如是此众生,至到于后世,为己所作业,自作恶所害。
            如果熟自堕,老少亦如斯,欲庄美爱乐,心趣好恶色,
            为欲所缚害,因欲恐怖生,王我见此觉,知是沙门妙。”
      于是,尊者赖吒和罗说以下之偈颂∶ 
          “我看见世间富有的人,因为愚痴而不施舍财物,他们悭贪吝啬,不断求取财
            物,累积财物。
            国王以武力征服天下,却不满足于以大海为界的国土,又随着贪欲,向海外
            扩张。
            世间上的国王与人民尚未离欲便已命终,亲族朋友头发散乱,伤心哭泣,无
            法抑制心中的痛苦。
            亡者或用衣被包裹而埋葬,或用堆积的木柴将之火化,他的子嗣拿走财物,
            而他随业而去。
            人死之后,财物、妻子、奴埤、国土都不会随行,不论是智是愚都是一样。
            有智慧的人不会因此而心怀忧愁,只有愚痴者会抱持忧戚,所以智慧胜过财
            物,藉由智慧可以达到觉悟。
            愚痴者由于造作恶业,所以生生世世达不到〔解脱的〕目的。愚痴者以非法
            的方式,强行夺走他人的财物。
            少智慧的人仿效愚痴者造作恶业,也将投胎再生,不断轮回生死。
            已经再生于世间,又不断造作恶业的人,如同做贼被捉到一样,将因为自己
            的恶行而受苦。
            同理,如此的众生再生至后世,也将因为自己所做过的恶行而受苦。
            譬如果实成熟时会落下,年轻与年老的人身体败坏时也会死亡;欲望、庄严
            、美丽、欢乐等种种事情会扰乱人心,
            我看见被欲望束缚的人,生起恐怖与痛苦,因此我知道修行人的生活是最为
            殊胜的。”
 101。 尊者赖吒和罗所说如是,拘牢婆王闻尊者赖吒和罗所说,欢喜奉行。
      尊者赖吒和罗如是说完之后,拘牢婆王对于尊者赖吒和罗所说,很欢喜地接受。

一一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一一二 大品第十一(132)赖吒和罗经第十六

      (一三三)中阿含大品优婆离经第十七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那难陀(228),在波婆离捺林(229)。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那难陀镇的波婆离捺林。
   2。 尔时,长苦行尼揵(1185)中后彷徉(167),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于是,世尊问曰:
      “苦行!尼揵亲子(165)施设(81)几行,令不行恶业,不作恶业(1186)?”
      有一次,长苦行尼挞在午养过后,前往佛陀的处所,问讯作礼之后,便坐在一旁。
      于是,佛陀问说:“苦行者!对于恶业的造作与反覆造作,尼挞亲子宣说多少种业?
      ”
   3。 长苦行尼挞答曰:“瞿昙(122)!我尊师尼揵亲子不为我等施设于行,令不行恶业,不作恶
      业;但为我等施设于罚(1187),令不行恶业,不作恶业。”
      长苦行尼揵回答说:“佛陀!对于恶业的造作与反覆造作,我的导师尼揵亲子不宣说
      有多少种业,只宣说处罚。”
   4。 世尊又复问曰:“苦行!尼揵亲子施设几罚,令不行恶业,不作恶业?”

一一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一一四      大品第十一(133)优婆离经第十七

      佛陀又问:r 苦行者!对于恶业的造作与反覆造作,尼揵亲子宣说多少种处罚?”
   5。 长苦行尼揵答曰:“瞿昙!我尊师尼揵亲子为我等辈施设三罚,令不行恶业,不作恶
      业。云何为三?身罚、口罚及意罚也。”
      长苦行尼揵回答说:“佛陀!对于恶业的造作与反覆造作,我的导师尼揵亲子宣说三
      种处罚。是哪三种呢?身罚、口罚、意罚。”
   6。 世尊又复问曰:“苦行!云何身罚异、口罚异、意罚异耶?”
      佛陀又问:“苦行者!身罚、口罚、意罚都不一样吗?”
   7。 长苦行尼揵答曰:“瞿昙!我等身罚异、口罚异、意罚异也。”
      长苦行尼揵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