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是。所以者何?此世真实一切趣向老法。”
拘牢婆王说:“赖吒和罗!诚如你所说:‘大王!世间〔的生命〕是由不坚固所导引
。’这也是我所接受的。为什么呢?因为世间〔的生命〕的确是由不坚因所导引。
”
83。 拘牢婆王复问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常,要当舍去。’赖吒和罗向
所说,此复有何义?”
拘牢婆王又间:“赖吒和罗!刚才你说:‘世间〔的生命〕是没有自己的东西,必须
一○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一○四 大品第十一(132)赖吒和罗经第十六
舍弃一切而离去。’赖吒和罗!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84。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我今问王,随所解答。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
仓库耶?”
尊者赖吒和罗回答说:“大王!我现在问你,你可以依据你认为是对的来回答。大王
!拘楼国的人民、王宫及国库,是否繁荣富裕呢?”
85。 拘牢婆王答曰:“如是。”
拘牢婆王回答说:“是的。”
86。 尊者赖吒和罗复问曰:“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者,若时有法来不可依
,忍乐破坏,一切世无不归死者,尔时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者,可得从此世
持至后世耶?”
尊者赖吒和罗又问:“大王!虽然拘楼国的人民、王宫及国库是繁荣富裕,但是当一
切世人所不喜爱、不可避免的死亡到来时,是否可以把现世拘楼国人民、王宫及国
库的繁荣富裕带到后世呢?”
87。 拘牢婆王答曰:“不也,所以者何?我独无二,亦无伴侣从此世至后世也。”
拘牢婆王回答说:“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死亡是单独一人,没有伴侣或财物可以
一起从现世再生至后世。”
88。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以是故,世尊说:‘此世无常,要当舍去。’我欲忍乐是
,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尊者赖吒和罗说:“大王!因此,佛陀说:‘世间〔的生命〕是没有自己的东西,必须
舍弃一切而离去。’这就是我所接受的,我就是因为这样的知见,学习到这个法,
而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
”
89。 拘牢婆王语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常,要当舍去’者,我亦欲是,
忍乐于是。所以者何?此世真实无常,要当舍去。”
拘牢婆王说:“赖吒和罗!诚如你所说:‘大王!世间〔的生命〕是没有自己的东西
,必须舍弃一切而离去。’这也是我所接受的。为什么呢?因为世间〔的生命〕的
确是没有自己的束西,必须舍弃一切而离去。”
90。 拘牢婆王复问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
一○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一○六 大品第十一(132)赖吒和罗经第十六
赖吒和罗向所说,此复有何义?”
拘牢婆王又问:“赖吒和罗!刚才你说:‘世间〔的生命〕是没有知足,不会满足,
是贪爱的奴隶。’赖吒和罗!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91。 尊者赖吒和罗答曰:“大王!我今问王,随所解答。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
仓库耶?”
尊者赖吒和罗回答说:“大王!我现在问你,你可以依据你认为是对的来回答。大王
!拘楼国的人民、王宫及国库,是否繁荣富裕呢?”
92。 拘牢婆王答曰:“如是。”
拘牢婆王回答说。“是的。”
93。 尊者赖吒和罗复问曰:“大王!有丰拘楼国及丰后宫、丰仓库者,若于东方有一人来
,可信可任,不欺诳世,来语王言:‘我从东方来,见彼国土极大富乐,多有人民。
’大王!可得彼国尔所财物、人民、力役,欲得彼国整御之耶?”
尊者赖吒和罗又问:“大王!虽然拘楼国的人民、王宫及国库是繁荣富裕,但是如果
有一位值得信任,诚实不欺的人,告诉大王说:‘大王!我来自东方的国家,那里有
许多的人民,他们的生活是极为富足快乐的。’大王!你是否会想要得到那个国家
的人民、财物、劳役,甚至统治那个国家呢?”
94。 拘牢婆王答曰:“赖吒和罗!若我知有如是丰国,尔所财物、人民、力役,得彼人民
整御治者,我必取之。”
拘牢婆王回答说:“赖吒和罗!如果我知道有那样繁荣富裕的国家,我一定要得到那
个国家的人民、财物、劳役,甚至统治那个国家。”
95。 “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从大海岸若有人来,可信可任,不欺诳世,来语王言:‘
我从大海彼岸来,见彼国土极大富乐,多有人民。’大王!可得彼国尔所财物、人
民、力役,欲得彼国整御之耶?”
“同理,如果有一位值得信任,诚实不欺的人,告诉大王说:‘大王!我来自南方、
西方、北方的国家,那里有许多的人民,他们的生活是极为富足快乐的。’大王!
你是否会想要得到那些国家的人民、财物、劳役,甚至统治那些国家呢?”
96。 拘牢婆王答曰:“赖吒和罗!若我知有如是丰国,尔所财物、人民、力役,得彼人民
整御治者,我必取之。”
一○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一○八 大品第十一(132)赖吒和罗经第十六
拘牢婆王回答说:“赖吒和罗!如果我知道有那样繁荣富裕的国家,我一定要得到那
些国家的人民、财物、劳役,甚至统治那些国家。”
97。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以是故,世尊说:‘此世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
’我欲忍乐是,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尊者赖吒和罗说:“大王!因此,佛陀说:‘世间〔的生命〕是没有知足,不会满足
,是贪爱的奴隶。’这就是我所接受的,我就是因为这样的知见,学习到这个法,
而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
98。 拘牢婆王语曰:“若赖吒和罗所说:‘大王!此世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我
亦欲是,忍乐于是。所以者何?此世真实无满,无有厌足,为爱走使。”
拘牢婆王说。“赖吒和罗!诚如你所说:‘大王!世间〔的生命〕是没有知足,不会
满足,是贪爱的奴隶。’这也是我所接受的。为什么呢?因为世间〔的生命〕的确
是没有知足,不会满足,是贪爱的奴隶。”
99。 尊者赖吒和罗语曰:“大王!世尊知见、如来、无所奢、等正觉为我说此四事。我⊕
欲忍乐是,我知见闻是,是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尊者赖吒和罗说:“大王!这四种说示法是由有知、有见的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
者所说。这就是我所接受的,我就是因为这样的知见,学习到这个法,而剃除须发
,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
100。 于是,尊者赖吒和罗说此颂曰:
“我见世间人,有财痴不施,得财复更求,悭贪积聚物。
王者得天下,整御随其力,海内无厌足,复求于海外。
王及诸人民,未离欲命尽,散发妻子哭,呜呼苦难伏。
衣被而埋藏,或积薪火烧,缘行至后世,烧已无慧念(1183)。
死后财不随,妻子及奴婢,货富俱共同,思智亦复然。
智者不怀忧,唯愚抱悒戚,是故智慧胜,逮得正觉道。
深着于有有,愚痴作恶行(1184),于法非法行,以力强夺他。
少智习效他,愚多作恶行,趣胎至后世,数数受生死。
已受出生世,独作众恶事,如贼他所缚,自作恶所害。
一○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一一○ 大品第十一(132)赖吒和罗经第十六
如是此众生,至到于后世,为己所作业,自作恶所害。
如果熟自堕,老少亦如斯,欲庄美爱乐,心趣好恶色,
为欲所缚害,因欲恐怖生,王我见此觉,知是沙门妙。”
于是,尊者赖吒和罗说以下之偈颂∶
“我看见世间富有的人,因为愚痴而不施舍财物,他们悭贪吝啬,不断求取财
物,累积财物。
国王以武力征服天下,却不满足于以大海为界的国土,又随着贪欲,向海外
扩张。
世间上的国王与人民尚未离欲便已命终,亲族朋友头发散乱,伤心哭泣,无
法抑制心中的痛苦。
亡者或用衣被包裹而埋葬,或用堆积的木柴将之火化,他的子嗣拿走财物,
而他随业而去。
人死之后,财物、妻子、奴埤、国土都不会随行,不论是智是愚都是一样。
有智慧的人不会因此而心怀忧愁,只有愚痴者会抱持忧戚,所以智慧胜过财
物,藉由智慧可以达到觉悟。
愚痴者由于造作恶业,所以生生世世达不到〔解脱的〕目的。愚痴者以非法
的方式,强行夺走他人的财物。
少智慧的人仿效愚痴者造作恶业,也将投胎再生,不断轮回生死。
已经再生于世间,又不断造作恶业的人,如同做贼被捉到一样,将因为自己
的恶行而受苦。
同理,如此的众生再生至后世,也将因为自己所做过的恶行而受苦。
譬如果实成熟时会落下,年轻与年老的人身体败坏时也会死亡;欲望、庄严
、美丽、欢乐等种种事情会扰乱人心,
我看见被欲望束缚的人,生起恐怖与痛苦,因此我知道修行人的生活是最为
殊胜的。”
101。 尊者赖吒和罗所说如是,拘牢婆王闻尊者赖吒和罗所说,欢喜奉行。
尊者赖吒和罗如是说完之后,拘牢婆王对于尊者赖吒和罗所说,很欢喜地接受。
一一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一一二 大品第十一(132)赖吒和罗经第十六
(一三三)中阿含大品优婆离经第十七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那难陀(228),在波婆离捺林(229)。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那难陀镇的波婆离捺林。
2。 尔时,长苦行尼揵(1185)中后彷徉(167),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于是,世尊问曰:
“苦行!尼揵亲子(165)施设(81)几行,令不行恶业,不作恶业(1186)?”
有一次,长苦行尼挞在午养过后,前往佛陀的处所,问讯作礼之后,便坐在一旁。
于是,佛陀问说:“苦行者!对于恶业的造作与反覆造作,尼挞亲子宣说多少种业?
”
3。 长苦行尼挞答曰:“瞿昙(122)!我尊师尼揵亲子不为我等施设于行,令不行恶业,不作恶
业;但为我等施设于罚(1187),令不行恶业,不作恶业。”
长苦行尼揵回答说:“佛陀!对于恶业的造作与反覆造作,我的导师尼揵亲子不宣说
有多少种业,只宣说处罚。”
4。 世尊又复问曰:“苦行!尼揵亲子施设几罚,令不行恶业,不作恶业?”
一一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一一四 大品第十一(133)优婆离经第十七
佛陀又问:r 苦行者!对于恶业的造作与反覆造作,尼揵亲子宣说多少种处罚?”
5。 长苦行尼揵答曰:“瞿昙!我尊师尼揵亲子为我等辈施设三罚,令不行恶业,不作恶
业。云何为三?身罚、口罚及意罚也。”
长苦行尼揵回答说:“佛陀!对于恶业的造作与反覆造作,我的导师尼揵亲子宣说三
种处罚。是哪三种呢?身罚、口罚、意罚。”
6。 世尊又复问曰:“苦行!云何身罚异、口罚异、意罚异耶?”
佛陀又问:“苦行者!身罚、口罚、意罚都不一样吗?”
7。 长苦行尼揵答曰:“瞿昙!我等身罚异、口罚异、意罚异也。”
长苦行尼揵回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