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还是所有的火都有火焰、颜色、热度、亮度,都有火的作用呢?”
  32。 阿摄和逻延多那摩纳白曰:“瞿昙!若彼百种人皆以若干种木用作火母,以钻钻之
      ,生火长养者,彼一切火皆有焰、有色、有热、有光,皆能作火事。若彼火独有焰
      、有色、有热、有光,能为火事者,终无是处。若彼火独无焰、无色、无热、无光
      ,不能为火事者,亦无是处。瞿昙!但彼一切火皆有焰、有色、有热、有光,皆能
      作火事。”
      阿摄和逻延多那青年回答说:“佛陀!如果说一切大众都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树木作为
      火母,再用火钻钻火母,使火生起,那么不可能会只有某些火有火焰、颜色、热度
      、亮度,有火的作用,而某些火则没有火焰、颜色、热度、亮度,没有火的作用。
      因为所有的火都有火焰、颜色、热度、亮度,都有火的作用。”
  33。 “如是,摩纳!梵志若正趣者,彼得善解,自知如法。刹利、居士、工师若正趣者
      ,亦得善解,自知如法。”
      “阿摄和逻延多那!那么,婆罗门有何〔论据的〕力量,有何〔权威的〕支持,可
      以这样说:‘婆罗门是尊贵的阶级,其他的阶级是卑劣的;婆罗门〔的肤色〕是白色
      的,其他〔阶级〕的〔肤色〕是黑色的;婆罗门是清净的,非婆罗门不是清净的。
      婆罗门是梵天的儿子,是梵天的子嗣,生自于梵天的口中,是梵天所生的,是梵天
      所创造的,是梵天的继承人’呢?”
  34。 阿摄和过延多那摩纳白曰:“瞿昙!甚奇!甚特!快说此喻,但诸梵志作如是说:
      ‘梵志种胜,余者不如;梵志种白,余者皆黑;梵志得清净,非梵志不得清净。梵
      志梵天子,从彼口生,梵梵所化。’”
      阿摄和逻延多那青年回答说:“虽然佛陀这样说,可是婆罗门依旧如此思惟∶‘婆罗
      门是尊贵的阶级,其他的阶级是卑劣的;婆罗门〔的肤色〕是白色的,其他〔阶级
      〕的〔肤色〕是黑色的;婆罗门是清净的,非婆罗门不是清净的。婆罗门是梵天的
      儿子,是梵天的子嗣,生自于梵天的口中,是梵天所生的,是梵天所创造的,是梵

四六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四六二 梵志品第十二(151)阿摄和经第十

      天的继承人。’”
  35。 世尊告曰:“摩纳!若此身随所生者,即彼之数。若生梵志族者,即梵志族数;若
      生刹利、居士、工师族者,即工师族数。摩纳!犹若如火,随所生者,即彼之数。
      若因木生者木火数;若因草粪薪生者,即薪火数。如是,摩纳!此身随所生者,即
      彼之数。若生梵志族者,即梵志族数;若生刹利、居士、工师族者,即工师族数。
      ”
      佛陀说:“阿摄和逻延多那!随着这个身体再生之处,就有不同的名称。如果再生
      至婆罗门,就被称为婆罗门;如果再生至王族武士、居士、工师,就被称为王族武士
      、居士、工师。阿摄和逻延多那!譬如随着不同因缘生起的火,就有不同的名称。
      如果由木头生起的火,就被称为木火;如果由干草、干粪、薪柴生起的火,就被称
      为干草火、干粪火、薪柴火。同理,阿摄和逻延多那!随着这个身体再生之处,就
      有不同的名称。如果再生至婆罗门,就被称为婆罗门;如果再生至王族武士、居士
      、工师,就被称为王族武士、居士、工师。”
  36。 世尊问曰:“摩纳!于意云何?若刹利女与梵志男女共合会者,彼因合会,后便生子
      ,或似父,或似母,或不似父母。汝云何说?彼为刹利?为梵志耶(1371)?”
      佛陀又问:“阿摄和逻延多那!你认为如何?如果王族的女人与婆罗门的男人合会,
      因为合会,而生了一个儿子,这个由王族的女人与婆罗门的男人所生的儿子,等同
      于母亲,又等同于父亲,他是否应被称为王族及婆罗门呢?”
  37。 阿摄和逻延多那摩纳答曰:“瞿昙!刹利女与梵志男共合会者,彼因合会,后便生子
      ,或似父,或似母,或不似父母,我不说彼刹利,亦不说梵志。瞿昙!我但说彼他
      身(1372)。”
      阿摄和逻延多那青年回答说:“佛陀!如果王族的女人与婆罗门的男人合会,因为合
      会,而生了一个儿子,这个由王族的女人与婆罗门的男人所生的儿子,等同于母亲
      ,又等同于父亲,他应被称为王族及婆罗门。”
  38。 “如是,摩纳!此身随所生者,即彼之数。若生梵志族者,即梵志族数;若生刹利
      、居士、工师族者,即工师族数。”
      “同理,阿摄和逻延多那!随着这个身体再生之处,就有不同的名称。如果再生至
      婆罗门,就被称为婆罗门;如果再生至王族武士、居士、工师,就被称为王族武士

四六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四六四 梵志品第十二(151)阿摄和经第十

      、居士、工师。”
  39。 世尊问曰:“摩纳!若梵志女与刹利男共合会者,彼因合会,后便生子,或似父,
      或似母,或不似父母。汝云何说?彼为梵志?为刹利耶?”
      佛陀又问:“阿摄和逻延多那!你认为如何?如果婆罗门的女人与王族的男人合会,
      因为合会,而生了一个儿子,这个由婆罗门的女人与王族的男人所生的儿子,等同
      于母亲,又等同于父亲,他是否应被称为王族及婆罗门呢?”
  40。 阿摄和逻延多那摩纳答曰:“瞿昙!梵志女与刹利男共合会者,彼因合会,后便生
      子,或似父,或似母,或不似父母,我不说彼梵志,亦不说刹利。瞿昙!我但说彼
      他身。”
      阿摄和逻延多那青年回答说:“佛陀!如果婆罗门的女人与王族的男人合会,因为合
      会,而生了一个儿子,这个由婆罗门的女人与王族的男人所生的儿子,等同于母亲
      ,又等同于父亲,他应被称为王族及婆罗门。”
  41。 “如是,摩纳!此身随所生者,即彼之数。若生梵志族者,即梵志族数;若生刹利
      、居士、工师族者,即工师族数。”
      “同理,阿摄和逻延多那!随着这个身体再生之处,就有不同的名称。如果再生至
      婆罗门,就被称为婆罗门;如果再生至王族武士、居士、工师,就被称为王族武士
      、居士、工师。”
  42。 世尊问曰:“摩纳!于意云何?若人有众多草马,放一父驴,于中一草马与父驴共
      合会,彼因合会,后便生驹。汝云何说?彼为驴?为马耶?”
      佛陀又问:“阿摄和逻延多那!你认为如何?在许多的母马中放置一匹公驴,如果有
      一匹母马与公驴合会,因为合会,而生了一只小马,这只由母马与公驴所生的小马
      ,他是否应被称为马及驴呢?”
  43。 阿摄和逻延多那摩纳答⊕曰:“瞿昙!若有马与驴共合会,彼因合会,后便生驹,我
      不说彼驴,亦不说马。瞿昙!我但说彼骡也。”
      阿摄和逻延多那青年回答说:“佛陀!如果有一匹母马与公驴合会,因为合会,而生
      了一只小马,这只由母马与公驴所生的小马,他不属于驴,也不属于马,他应被称
      为骡。”
  44。 “如是,摩纳!若此身随所生者,即彼之数。若生梵志族者,即梵志族数;若生刹

四六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四六六 梵志品第十二(151)阿摄和经第十

      利、居士、工师族者,即工师族数。”
      “同理,阿摄和逻延多那!随着这个身体再生之处,就有不同的名称。如果再生至
      婆罗门,就被称为婆罗门;如果再生至王族武士、居士、工师,就被称为王族武士
      、居士、工师。”
  45。 世尊告曰:“摩纳!乃往昔时有众多仙人共住无事高处,生如是恶见:梵志种胜,
      余者不如;梵志种白,余者皆黑。梵志得清净,非梵志不得清净。梵志梵天子,从
      彼口生,梵梵所化。于是,阿私罗仙人提鞞逻(1373)闻众多仙人共住无事高处,生如是恶
      见已,着袈裟衣,以袈裟巾裹头,拄杖持伞(1374),着白衣钵屧(1375),不从门入,至仙人住处
      静室经行(384)。”
      佛陀说:“阿摄和逻延多那!在过去,有许多仙人共住在没有干扰的地方,生起如此
      的恶见:婆罗门是尊贵的阶级,其他的阶级是卑劣的;婆罗门〔的肤色〕是白色的
      ,其他〔阶级〕的〔肤色〕是黑色的;婆罗门是清净的,非婆罗门不是清净的。婆
      罗门是梵天的儿子,是梵天的子嗣,生自于梵天的口中,是梵天所生的,是梵天所
      创造的,是梵天的继承人。阿私罗提鞞逻仙人得知住在没有干扰之处的仙人生起如
      此的恶见之后,便身着袈裟,用布包裹头部,状杖持伞,穿着坚固的草鞋,没有经
      过正门,便出现在仙人们的住处经行。”
  46。 “于是,共住无事高处有一仙人见阿私罗仙人提鞞逻着袈裟衣,以袈裟巾裹头,拄
      杖持伞,着白衣屧,不从门入,至仙人住处静室经行。见已,往诣共住无事高处众
      多仙人所,便作是语:‘诸贤!今有一人着袈裟衣,以袈裟巾裹头,拄杖持伞,着
      白衣屧,不从门入,至仙人住处静室经行。我等宁可共往咒之:汝作灰!汝作灰耶
      ?’”
      “此时,有一位仙人看见阿私罗提鞞逻仙人,身着袈裟,用布包裹头部,扶杖持伞
      ,穿着坚团的草鞋,没有经过正门,便出现在仙人们的住处经行。他看见之后,便
      去告诉其他的仙人:‘各位贤者!我看见有一个人,身着袈裟,用布包裹头部,扶杖
      持伞,穿着坚固的草鞋,没有经过正门,便出现在我们的住处经行。我们一起去诅
      咒他:把你化成灰!把你化成灰!’”
  47。 “于是,共住无事高处众多仙人即往诣彼阿私罗仙人提鞞逻所,到已,共咒:‘汝作
      灰!汝作灰!’如其咒法咒之:‘汝作灰!汝作灰!’者,如是如是,光颜益好,身

四六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四六八 梵志品第十二(151)阿摄和经第十

      礼悦泽。彼众多仙人便作是念:我等本咒:‘汝作灰!汝作灰!’者,彼即作灰。我
      今咒此人:‘汝作灰!汝作灰!’我等如其咒法咒此人,此人光颜益好,身体悦泽,
      我宁可问。”
      “于是,共住在没有干扰之处的仙人们便一起来到阿私罗提鞞逻仙人的面前,一起
      诅咒他:‘把你化成灰!把你化成灰!’当他们诅咒他时,他的脸色变得更好,身体
      更舒服。仙人们心里想:以前被我们诅咒:‘把你化成灰!把你化成灰!’的人,他
      就化成了灰。为什么今天被我们用同样方式诅咒:‘把你化成灰!把你化成灰!’的
      人,他的脸色变得更好,身体更舒服呢?我们一起去问他吧!”
  48。 “即便问之:‘汝为是谁?’阿私罗仙人提鞞逻答曰:‘诸贤!汝等颇闻有阿私罗仙
      人提鞞逻耶?’答曰:‘闻有阿私罗仙人提鞞逻。’复语曰:‘我即是也。’彼众
      多仙人即共辞谢阿私罗仙人提鞞逻曰:‘愿为忍恕!我等不知尊是阿私罗仙人提鞞
      逻耳!’于是,阿私罗仙人提鞞逻语诸仙人曰:‘我已相恕,汝等实生恶见:梵志
      种胜,余者不如;梵志种白,余者皆黑:梵志得清净,非梵志不得清净。梵志梵天
      子,从彼口生,梵梵所化。’彼诸仙人答曰:‘如是,阿私罗!’
      “仙人们便问他:‘你是谁?’阿私罗提鞞逻仙人回答说:‘各位贤者!你们听说过
      阿私罗提鞞逻仙人吗?’仙人们回答说:‘我们听说过阿私罗提牌逻仙人。’阿私罗
      提鞞逻仙人又说:‘我就是阿私罗提鞞逻仙人。’仙人们便对阿私罗提鞞逻仙人说:
      ‘请原谅我们,我们不知道尊者是阿私罗提鞞逻仙人。’于是,阿私罗提鞞逻仙人
      对他们说:‘我已经原谅你们了。我听说你们生起如此的恶见:婆罗门是尊贵的阶级
      ,其他的阶级是卑劣的;婆罗门〔的肤色〕是白色的,其他〔阶级〕的〔肤色〕是
      黑色的;婆罗门是清净的,非婆罗门不是清净的。婆罗门是梵天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