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24。 时,诸比丘白曰:“唯然,尊者大迦旃延!世尊是眼、是智、是义、是法,法主、
法将,说真谛义,现一切义,由彼世尊。我等○应往诣世尊所而问此义:‘世尊!此
一三七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一三八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5)温泉林天经第四
云何?此何义?’如世尊说者,我等当善受持。然尊者大迦旃延常为世尊之所称誉
,及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广分别世尊向所略说义,唯愿尊者大迦旃延为慈
愍故而广说之。”
比丘众回答说:“是的,尊者大迦旃延!佛陀知道他所知道的,见到他所见到的,他
是眼、是智、是法、是梵,他是说者、阐明者、义利的引导者、‘不死’的给与者、
法主、如来。我们应当前往佛陀的处所,请示佛陀:‘佛陀!这是什么意思?应如何
解释?’对于佛陀的解说,我们应当好好地受持奉行。但是,尊者大迦旃延常常得
到佛陀及一切有智慧之梵行者的称赞,尊者大迦旃延应该能够为我们详细解说佛陀
简略叙述的法义,请尊者大迦旃延慈悲,为我们详细解说佛陀简略叙述的法义。”
25。 尊者大迦旃延告诸比丘:“诸贤等!共听我所说。诸贤!云何比丘念过去耶?诸贤
!比丘实有眼知色可喜、意所念、爱色、欲相应、心乐、扪摸本,本即过去也。彼
为过去识欲染着,因识欲染着已,则便乐彼;因乐彼已,便念过去(1578)。如是耳、鼻、
舌、身,实有意知法可喜、意所念、爱法、欲相应、心乐、扪摸本,本即过去也。
彼为过去识欲染着,因识欲染着已,则便乐彼;因乐彼已,便念过去。诸贤!如是
比丘念过去也。”
尊者大迦旃延告诉比丘众:“请各位贤者听我说。各位贤者!什么是追念过去?各位
贤者!有人心里想:‘在过去,我的眼睛是如此,物质是如此。’他的识被欲贪束缚
在那里。因为他的识被欲贪束缚在那里,他对那里感到高兴;因为他对那里感到高
兴,他便追念过去。同理,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也是一样,有人心里想:‘在过
去,我的意念是如此,概念是如此。’他的识被欲贪束缚在那里。因为他的识被欲
贪束缚在那里,他对那里感到高兴;因为他对那里感到高兴,他便追念过去。各位
贤者!这就是追念过去。”
26。 “诸贤!云何比丘不念过去?诸贤!比丘实有眼知色可喜、意所念、爱色、欲相应
、心乐、扪摸本,本即过去也。彼为过去识不欲染着,因识不欲染着已,则便不乐
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念过去。如是耳、鼻、舌、身,实有意知法可喜、意所念、
爱法、欲相应、心乐、扪摸本,本即过去也。彼为过去识不欲染着,因识不欲染着
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念过去。诸贤!如是比丘不念过去也。”
“各位贤者!什么是不追念过去?各位贤者!有人心里想:‘在过去,我的眼睛是如
一三九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一四○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5)温泉林天经第四
此,物质是如此。’他的识不被欲贪束缚在那里。因为他的识不被欲贪束缚在那里
,他对那里不会感到高兴;因为他对那里不会感到高兴,他便不追念过去。同理,
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也是一样,有人心里想:‘在过去,我的意念是如此,概念
是如此。’他的识不被欲贪束缚在那里。因为他的识不被欲贪束缚在那里,他对那
里不会感到高兴;因为他对那里不会感到高兴,他便不追念过去。各位贤者!这就
是不追念过去。”
27。 “诸贤!云何比丘愿未来耶?诸贤!比丘若有眼、色、眼识未来者,彼未得欲得,
已得心愿,因心愿已,则便乐彼;因乐彼已,便愿未来(1579)。如是耳、鼻、舌、身,若
有意、法、意识未来者,未得欲得,已得心愿,因心愿已,则便乐彼;因乐彼已,
便愿未来。诸贤!如是比丘愿未来也。”
“各位贤者!什么是期待未来?各位贤者!有人心里想:‘在未来,我的眼睛将会是
如此,物质将会是如此。’他立下心愿要得到尚未得到的。因为他立下心愿要得到
尚未得到的,他对那样的心愿感到高兴;因为他对那样的心愿感到高兴,他便期待
未来。同理,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也是一样,有人心里想:‘在未来,我的意念
将会是如此,概念将会是如此。’他立下心愿要得到尚未得到的。因为他立下心愿
要得到尚未得到的,他对那样的心愿感到高兴;因为他对那样的心愿感到高兴,他
便期待未来。各位贤者!这就是期待未来。”
28。 “诸贤!云何比丘不愿未来?诸贤!比丘若有眼、色、眼识未来者,未得不欲得,
已得心不愿,因心不愿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愿未来。如是耳、鼻、
舌、身,若有意、法、意识未来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愿,因心不愿已,则便
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愿未来。诸贤!如是比丘不愿未来也。”
“各位贤者!什么是不期待未来?各位贤者!有人心里想:‘在未来,我的眼睛将会
是如此,物质将会是如此。’他不立下心愿要得到尚未得到的。因为他不立下心愿
要得到尚未得到的,他对那样的心愿不会感到高兴;因为他对那样的心愿不会感到
高兴,他便不期待未来。同理,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也是一样,有人心里想:‘
在未来,我的意念将会是如此,概念将会是如此。’他不立下心愿要得到尚未得到
的。因为他不立下心愿要得到尚未得到的,他对那样的心愿不会感到高兴;因为他
对那样的心愿不会感到高兴,他便不期待未来。各位贤者!这就是不期待未来。”
一四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一四二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5)温泉林天经第四
29。 “诸贤!云何比丘受现在法(1580)?诸贤!比丘若有眼、色、眼识现在者,彼于现在识欲
染着,因识欲染着已,则便乐彼;因乐彼已,便受现在法(1581)。如是耳、鼻、舌、身,
若有意、法、意识现在者,彼于现在识欲染着,因识欲染着已,则便乐彼;因乐彼
已,便受现在法。诸贤!如是比丘受现在法也。”
“各位贤者!什么是于现在法动摇?各位贤者!眼睛与物质都是现在〔生起〕的,
他的识被欲贪束缚在现在〔生起〕的眼睛与物质。因为他的识被欲贪束缚在现在〔
生起〕的眼睛与物质,他对那里感到高兴!因为他对那里感到高兴,他便于现在法
动摇。同理,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也是一样,意念与概念都是现在〔生起〕的
,他的识被欲贪束缚在现在〔生起〕的意念与概念。因为他的识被欲贪束缚在现在
〔生起〕的意念与概念,他对那里感到高兴;因为他对那里感到高兴,他便于现在
法动摇。各位贤者!这就是于现在法动摇。”
30。 “诸贤!云何比丘不受现在法?诸贤!比丘若有眼、色、眼识现在者,彼于现在识
不欲染着,因识不欲染着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受现在法。如是耳、
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识现在者,彼于现在识不欲染着,因识不欲染着已,
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受现在法。诸贤!如是比丘不受现往法。”
“各位贤者!什么是于现在法不动摇?各位贤者!眼睛与物质都是现在〔生起〕的
,他的识不被欲贪束缚在现在〔生起〕的眼睛与物质。因为他的识不被欲贪束缚在
现在〔生起〕的眼睛与物质,他对那里不会感到高兴;因为他对那里不会感到高兴
,他便于现在法不动摇。同理,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也是一样,意念与概念都
是现在〔生起〕的,他的识不被欲贪束缚在现在〔生起〕的意念与概念。因为他的
识不被欲贪束缚在现在〔生起〕的意念与概念,他对那里不会感到高兴;因为他对
那里不会感到高兴,他便于现在法不动摇。各位贤者!这就是于现在法不动摇。”
31。 “诸贤!谓世尊略说此教,不广分别,即从座起,入室宴坐: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
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
若作圣人行,孰知愁于死?我要不会彼,大苦灾患终。
如是行精勤,昼夜无懈怠,是故常当说,跋地罗帝偈。’
此世尊略说不广分别,我以此句、以此文广说如是。诸贤!可往向佛具陈,若如世
一四三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一四四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5)温泉林天经第四
尊所说义者,诸贤等便可共受持。”
“各位贤者!佛陀为你们简略叙述法义,没有详细解说,便从座起身,进入房间
,禅坐思惟,即
‘不要追念过去,不要期待未来,过去的已被舍弃,未来的尚未到来。
任何能够随处观察现在〔生起〕之法者,不为所摇、不为所动,知道之后便应修习。
今天应该努力,明天可能会死,谁知道呢?〔因为〕不可能会有与死亡大军
的协议。
如此日夜动奋努力的生活者,寂静的贤者称呼他是跋地罗帝〔具有一个吉祥
夜晚的人〕。’
我已经为你们详细解说。各位贤者!你们可以把我所说的告诉佛陀,如果佛陀认可
的话,你们便可以受持奉行。”
32。 于是,诸比丘闻尊者大迦旃延所说,善受持诵,即从座起,绕尊者大迦旃延三匝而
去。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白曰:“世尊!向世尊略说此教,不广分别
,即从座起,入室宴坐。尊者大迦旃延以此句、以此文而广说之。’
于是,比丘众听完尊者大迦旃延的话后,谨记在心,从座起身,右绕三圈后离去。
接着,便前往佛陀的住处,顶礼佛足之后,坐在一旁,告诉佛陀:“佛陀!你为我们
简略叙述法义,没有详细解说,便从座起身,进入房间,禅坐思惟。尊者大迦旃延
已经为我们详细解说〔如前所述〕。”
33。 世尊闻已,叹曰:“善哉!善哉!我弟子中有眼、有智、有法、有义。所以者何?
谓师为弟子略说此教,不广分别,彼弟子以此句、以此文而广说之。如大迦旃延比
丘所说,汝等应当如是受持!所以者何?以说观义应如是也。”
佛陀听了之后,赞叹说:“很好!很好!我的弟子〔大迦旃延〕是眼、是智、是法、
是梵。为什么呢?因为我简略叙述,没有详细解说的法义,他能够详细解说。对于
大迦旃延比丘所解说的内容,你们应当好好地受持奉行。为什么呢?因为他所解说
的与法义完全一致。”
34。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四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一四六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5)温泉林天经第四
(一六六)中阿含根本分别品释中禅室尊经第五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尊者(77)卢夷强耆(1582)游于释中,在无事禅室(1583)。于是,尊者卢夷强耆夜将向旦,从
彼禅室出,在露地禅室荫中,于绳床上敷尼师檀(50),结跏趺坐(51)。
有一次,尊者卢夷强耆住在释迦族迦毗罗卫城的尼拘类园。尊者卢夷强耆在夜晚过
后天将亮时,从房间出来,在有树荫的空地上乡好绳床,并在绳床上铺上垫布,盘
腿而坐。
3。 尔时,有一天形体极妙,色像巍巍,夜将向旦,往诣尊者卢夷强耆所,稽首作礼,
却住一面。彼天色像威神极妙,光明普照于其禅室。彼天却住于一面已,白尊者卢
夷强耆曰:“比丘!受持跋地罗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