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净土论





了不使不良习气滋生蔓延,他在任何特殊情况下也从未开过午进餐的先例。

    在取舍因果方面更是谨慎入微,从不享用亡财,所有的亡财全部让僧众念经超度亡灵或建造佛塔等作回向。信财中也只是以少许来充腹蔽体,其余都用于上供下施及作其他佛事。甚至对于饱经沧桑、恩重如山的年迈老母也只给过两袋青稞并要求母亲做许多小泥塔。除此之外,从未将信财赠送给官员、亲眷等。终生过着知足少欲的简朴生活。他不仅以阿底峡尊者的教言“必须细微取舍因果,万万不可肆意妄为,否则将感受难以想象的果报”来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也如是教诫弟子。一次,他对众弟子说:“我依止上师言教奉行,身上从未带过较多钱财。老父我过世后,你们也要如理如法行持!”

    一次尊者闭关修金刚橛一百天。出关后,有些弟子问:“上师,听说您老人家已面见本尊了。”上师说:“你们不要道听途说,世人没有什么可信赖的。不过,这次闭关期间,从梦境、净现来看,的确获得了些许成就,所有的本尊中金刚橛是最殊胜的。现在,我立刻给你们灌顶,希望精进诵修金刚橛,依此可遣除一切违缘障碍。”

    喜静

    尊者从小就由衷向往无有愦闹的寂静圣地,一生中从未掺杂世间八法为人宣说佛法,始终乐于安住寂静之处闻思修行。

    一次外出求学回来时,金刚上师邬金丹增洛诺对他说:“你以后不要任寺庙住持,不要广摄眷属,不要享用信财亡财,不要离开寂静圣处。”他依教奉行。在45岁时于当地建造一处闭关房,观修所有本尊、诵持心咒,精进修行生圆次第及大圆满。而且每月初十、二十五空行节日时不间断会供,每月初八药师佛节日诵药师经。如同金洲大师一样其极热衷于灯供、花供。每晚坚持作大礼拜,一有空闲便念诵百字明,供修曼茶罗等,心不外散、稳如山王。他经常教诫弟子说:“内心杂念纷纷,修法不成;经常与人交往,增上贪嗔。”

    65岁时又在卡刚静处建一闭关房。于此闭关久至七年。期间,远离一切散乱,夜以继日地专修加行至正行法门,自始至终毫不松懈。无论任何高官要员一律不予接见,谢绝一切来访客人,也未因任何琐事外出过。与此同时也常告诫众弟子:“从古至今,依止静处的修行者从未出现过饿死冻死的现象。我自己也是追循前辈诸高僧大德的足迹一心安住于寂静处。希望你们不要到处乱跑,闭关不应只是口头上的漂亮言词而应落实到行动上。”尊者真正为如今我们这些修行人树立了榜样。

    现在的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是要闭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修了一间闭关房,一切就绪之后,在门外扣上一把大锁护关,自己跑到喧嚣的城市滚滚的红尘中去搞世间八法。真不知道房中谁在闭关,也许是他发心为小老鼠修建了一所闭关房吧。

    入灭

    82岁时,尊者示现生病。弟子们请求他长久住世时,他说:“功德圆满的佛陀也趋入涅槃,难道在这个世界上有生而不死的吗?”在患病期间,眼前所现均是大圆满任运自成的成就证相。之后将所有的财产全部上供下施,并嘱咐弟子:“我死后不留任何财产,你们也不必为我念经作佛事。”

    接近83岁时再次身染重病并且在人来人往时大声叫喊,他问身边的弟子阿索喇嘛:“我这声音外面的人能否听得见?”弟子说:“听得一清二楚,上师啊,您老人家忍着点吧!”“听见了很好,应该让大家听见。”在无人往来时上师却平静安详而住。一日,上师以狮子卧式入定良久。旁边的许多弟子都认为上师已圆寂了,惊恐万分。上师出定后说:“我的意识在铜色吉祥山,现在你们把我的身体捆绑起来搁置一旁。众弟子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上师显得很不高兴,呵责了他们。弟子们只好遵命。之后上师说:“现在可以了,你们给我供茶吧。”喝茶时,上师凝视着杯中的茶水,面带微笑地说:“这哪里是茶呀,这都是光明自然法界。”

    1945年(木猴年)12月初(药师佛节日),朝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之时,他对一旁的阿索喇嘛说道:“你不要坐在这里,莲花生大士来了。”阿索不敢再呆,便到一边偷偷地看,只见上师满面笑容地对着他那幅珍藏的金刚橛唐卡注视了很久很久……然后以狮子卧式神态安然地圆寂了。此时,室外晴空万里,虽然正值寒冬腊月,天气却异常的暖和,虚空中到处呈现彩虹、明点等圆满成就之征相。后来,众弟子为上师建造灵塔以作人间供养之处。

    尽管尊者的色身已趋入了法界,但他为佛教所培养的高僧大德不断将其弘法利生之事业发扬光大。他为后代所撰的论著及其美名必将流芳百世。

    后记

    我们虽然无有缘分亲见尊者金颜、亲聆其法音,但是,如果我们以虔诚猛烈的信心专注祈祷则一定可获得意传加持。诚如乔美仁波切所说:“虽然未亲见得法,自视彼为根本师,专心一意而祈祷,亦可证悟获加持。”当然这方面的实例也不胜枚举。如智悲光尊者未曾见过全知无垢光尊者,拜读其《七宝藏》后生起无以言表的信心猛厉祈祷,结果蒙受无垢光尊者先后三次以幻化身摄受、加持。我等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也没有亲见依止过麦彭仁波切,但依靠其所著的《大圆满直指心性》获得了意传加持,从而彻证了诸法的本来实相。因此,我们这些后学者也应相似效仿而行。

    通过历代高僧大德的传记,我们就会发觉:自诩为修行很好的人与他们相比也是相差十分悬殊。尤其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修行人的思想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修行人走入繁华的都市,他们手持大哥大,腰挂BP机,出门叫的士,……这似乎与前辈高僧大德们精勤修持的情景差得太远了。不能不令人发出慨叹,深为忧虑。尽管我们不能像泰国那样仍保持托钵乞食这一优良传统,但也不要随波逐流,被迷乱的外境冲昏头脑,时时刻刻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位修行者。作为修行人,最好能追循往昔的成就者依止静处,反观自心。若不能做到这样,也应修持正法、取舍因果、祈祷三宝,力求身在尘世不为垢染。愿我们共勉,终获具德上师的果位。

    于漫山遍野鲜花盛开的色达喇荣草原上的银白色帐篷里恭书

    公元二○○○年七月一日

 极乐愿文大疏

    极乐愿文大疏

    喇拉曲智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

    总论

    顶礼上师阿弥陀佛!(译礼)

    顶礼观世音菩萨!

    以大悲心发胜菩提心,以大精进究竟二资粮,

    以大智慧现前四身者,三世一切佛前敬顶礼。

    成就无量如海大愿力,名号赞声光遍诸世界,

    令无数众现见殊胜刹,阿弥陀佛尊前敬顶礼。

    方便大悲自性观世音,智慧密藏之主大势至,

    获无二金刚身莲花生,有寂庄严三尊赐吉祥。

    依止何者尽除诸劣意,救度三有众罪之黑暗,

    指示稀有殊胜善道者,无等诸上师前敬顶礼。

    圣者观音化身乔美尊,所著愿文妙论如意宝,

    赐予无数有情胜利乐,应如佛语百般赞颂之。

    吾亦舍弃虚伪卑劣心,以引导文明示解脱道,

    诸欲不退往生净土者,当以信喜之心而谛听!

    宣讲大成就者噶玛乔美仁波切所造的《极乐愿文》,如果同时举行极乐法会,那么首先就该把讲法的地点及其附近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为了不使尘土飞扬而洒水压尘,就像往昔常啼菩萨与商主之女等众人在法胜菩萨面前请求智慧波罗蜜多法门时,刺破身体血脉洒血压尘一样。如《功德藏》中云:“决定行持善法者,胜师广积二资时,彼中皆能结上缘,役使信使清扫等,极劳具果胜资道。”此外,佛经中也讲述了清扫的五种功德等等,因此说洒扫讲法场地有极大意义。之后,在场地中悬挂极乐世界的唐卡(指佛像),摆设佛塔、经书,布局装饰,并且要尽己所能陈设不少于百数的五供等清洁美妙庄严的供品,吹奏海螺等召集参加法会者,告诫那些不了解(闻法规矩)的人摘帽、脱鞋、不要携带武器、不要佩带装饰品,让他们将念珠、转经轮也放下,以寂静调柔的威仪听闻佛法。

    全文分二:一、闻法方式;二、所讲之法。

    尽管发心与行为次第种类有许多,但在此次传讲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时,必须与最初发心重要、中间积资重要、最后发愿重要相联来宣讲。

    甲一(闻法方式)分二:一、总说;二、分说。

    乙一、总说:

    对于刚开始闻法者来说,闻法方式尤为重要。如果堕入恶趣或转生于边鄙地方,那么在许多劫当中连想闻法的心念也不曾生起,更何况说真正闻法或修法呢?尤其是以信心、恭敬心谛听佛法极为难得。如《宝积经》中云:“呜呼以信心闻法,如此百劫亦难得。”可见,仅仅听闻正法也是重要的大事。然而,如果不了知闻法方式,就如单巴桑吉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有些人依靠正法获得解脱,而有些人却依靠正法堕入恶趣,这是因为佛法是极其严厉的利害对境。倘若懂得闻法方式,那么正法就像开启的如意宝藏一般,获取大者得大利,获取小者得小利。

    那么,该如何听闻正法呢?寂天菩萨说:“最初观自心,稳固具智慧。”世尊也曾说:“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一切善不善业的作者主要是心。首先萌生想要听法的念头以后坐在听法行列当中,这时要向内反观自心:啊!我此次是以什么意乐前来闻法的呢?如此审察自心后,如果发现存有贪图地位、追求名声、竞争贪嗔之心,或者仅仅以好奇娱乐的心态听闻,那就是不善之发心。喀喇共穹格西说:“贪图地位而讲法,以竞争心而求学,欲得智名傲慢者,岂入正法当思也!”因此,我们必须要断除这类恶心劣意,否则正如所谓的“正法非但无利益,依其反而堕恶趣”。

    特别是,也不可以为那些对正法和上师无有恭敬心、抱着“得不得法都一样”心态的人宣说正法。如世间也有“若不恭敬者,不解说佛法,若不熟悉者,不能说忠言”的谚语。(无有恭敬心的人)显然是断绝法缘者,因而任何时候也难有以正法调伏的机会。(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两点:)第一、不能泯灭正法的价值;第二、所讲之法应当对众生有利。比如,雨水是安乐之因也是就其对人类有利而言的,对于饿鬼等众生却成了危害之因。同样,正法也只是对具缘者有利,对那些无有缘分、持有邪见的人反而可能成了损害之因。诸佛出有坏往昔当众生时,以皮作纸、以血作墨、以骨作笔而成就的佛法,完全是为了利益我们而留在人间,因此,一句一字也不能浪费。本来,此证法与教法是法身,如果对此无有信心和恭敬心,那么,现见色身又有何用呢?世尊曾说:“不敬我教法,见我有何益?”

    尽管对法器要进行功德、过失多方面的观察,但概括起来说,作为弟子必须具备以下四种条件:一、具有强烈信心与恭敬心;二、无谄诳嫉妒心等,秉性正直;三、具有领悟法义之智慧;四、猛厉希求正法。如圣天论师说:“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如果仅仅知道前去听法,跑去后一无所想只是直愣愣地坐在听法的行列中,此为无记发心,必须把这种心态转变成信心等善心。或者,如若心里能想到:(上师三宝)以大悲观照,佛法极为难得,所以一定要去听闻,这也说明他具有信心,并且对法有珍贵难得之想,因此属于善心。

    乙二(分说)分三:一、善根为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二、善根不为他缘所坏正行无缘殊胜;三、善根日日增上之结行回向殊胜。

    丙一、善根为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

    要想令善心变得广大,必须用方便摄持善根也就是加行发心殊胜。如果发心广大,那么善根也就广大;倘若发心渺小,则善根自然就渺小。如《功德藏》中云:“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入行论》中也说:“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如果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而闻法修法,则是渺小之发心;假设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闻法修法,则是大乘广大之发心。我们从无始时以来就是由我执的牵制才只考虑自利,结果一无所成,导致如今仍旧漂泊于轮回之中。如果现在唯一为了他利而闻法修法,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