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豢傻凸赖闹卮笠庖濉?br />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纲领和政策新民主主义经济,既不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规定或设想的经济形态,也不是中国共产党事先设计好模式、然后在根据地照“本本”执行的经济形式,而是中共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面对革命根据地所处的客观环境和社会土壤,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建立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共产党人对它的认识、分析也日益深入,并从而规定了正确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和政策。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结构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1933 年4 月,共产党领导人张闻天在《论苏维埃经济发展的前途》一文中指出:“苏区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农民的小生产的商品经济占绝对的优势。同样的,在工业方面,小手工业的生产者占着主要的地位,私人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则比较不重要。小生产者私人的集体的合作经济,正在向前发展中间获得更为重要的意义。苏维埃的国营企业,则还限制于苏维埃政府必要的军事工业、造币厂与印刷厂方面。国家资本主义的企业可以说还没有。”①张闻天在这里已初步讲明根据地经济将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经济、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成分所构成。1934 年1 月,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讲到根据地的经济构成问题。他说:“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社事业和私人事业这三方面组成的。”“国家经营的经济事业,在目前,只限于可能的和必要的一部分”;“私人经济,不待说,现时是占着绝对的优势,并且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也必然还是优势”;“合作社事业,是在极迅速的发展中”①。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保留了封建主义经济成分,但封建经济实际上是在不断被削弱。毛泽东1940 年9 月所作的《时局与边区问题》的报告指出,边区有四种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半自足经济。这里所说的“国家资本主义”,实际上是指“国营经济”,因为毛泽东在报告中曾提出:新的国营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要消灭党内资本主义思想,发展新式的① 《张闻天文集》第1 卷,第340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3 页。
国家资本主义。②他所说的“半自给经济”,当然包括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也包括农村中的其他经济成分。1945 年4 月24 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共产党主张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其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①。这里对新中国经济结构的构想,同1934 年二次全苏大会上的提法相同,但有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了广泛的土地改革。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和解放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新的比较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在解放区呈现出来,这为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提供了条件。1947 年12 月25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于陕北杨家沟召开的会议上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其中指出:“新中国的经济构成是:(1)国营经济,这是领导的成分;(2)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3)独立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资本经济。这些,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全部国民经济。”②1948 年9 月13 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构成是:国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私营经济。又说:“整个国民经济,包含着自然经济、小生产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半社会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国民经济的总体就叫做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包含着上述各种成分,并以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为其领导成分。”③同月15 日,张闻天起草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提出:“东北经济基本上是由以下六种经济成分所构成,这就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秋林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这里苏联国家企业都用“秋林公司”名称)。”①《提纲》还具体分析了各种经济成分的内容、性质、作用及共产党所应采取的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对这份《提纲》极为重视,作了认真修改,修改后关于经济结构的表述为:“东北经济在彻底消灭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取消帝国主义在东北的经济特权以后,基本上由五种经济成分所构成,这就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②这一基本思想不久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所吸收。毛泽东在中共七届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207 页。① 《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58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255—1256 页。
③ 《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第1—4页。① 《张闻天文集》第4 卷,第17 页。
② 《张闻天文集》第4 卷,第29 页。
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③这不仅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的五种经济成分,还提纲挈领地分析了各种经济成分的性质。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的分析,被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接受,被写入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共产党人有过认真思考和探讨。张闻天1942 年在深入陕北、晋西北农村做调查后写过《发展新式资本主义》一文,提出:“中国社会将来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则要实行新民主主义,就是新式资本主义。因为中国太落后,只有走过新式资本主义的第一步,才能走社会主义的第二步。”他还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新式资本主义,与欧美的旧资本主义不同。我们有革命政权和革命政策,调节社会各阶级关系。凡可以操纵国民生计的工商业,均握在国家手中。”①毛泽东1944 年3 月在一次关于边区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中,也把新民主主义称作新资本主义,他说:我们现在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但又是人民大众的,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老资本主义,而是新资本主义,或者说是新民主主义”②。新民主主义经济即为新式资本主义经济,这是中共领导人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看法。
1948 年9 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中专门讲到“新资本主义”问题,他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经济呢?有人说是‘新资本主义’,我看这个名词是不妥当的,因为它没有说明在我们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是国营经济、公营经济,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这些经济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个体经济加上城市私人经济在数量上是大的,但是不起决定作用。我们国营经济、公营经济,在数量上较小,但它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的社会经济的名字还是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③从此,党内外一般不再把新民主主义经济表述为新式资本主义。其实,这仅仅是一个表述上的问题,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形成共识的根本点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既非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又非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更不是原封不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③ 《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33 页。
① 《张闻天文集》第3 卷,第186 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10 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5 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139 页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过渡性质的经济”①。其五种经济成分中,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接受国营经济领导的、公私合作的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是受到节制、“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经济;小生产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商品经济”,尽管它每日每时地“胎生”着“资本主义”,但在整个新民主主义经济条件下,将被吸引到私有财产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即合作社经济中来,最终“走向社会主义”②。所以,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经济称作“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之下的经济体系”③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农村中的富农经济,也是容许其存在的。一般还不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毛泽东还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这就是新的中国“应该建立和必然要建立的内部经济关系”。“这样的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大反攻后,1947 年12 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著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有更明确、更完整的表述,即:“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① 参见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张闻天《发展新式资本主义》、刘少奇《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等文。
② 《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第3 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5 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141 页。
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一经济纲领反映了各革命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代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指出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之所以要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是因为共产党人及一切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都清醒地认识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造成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攫取中国财富,把中国变成它们的附属国,绝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利用在华取得的种种特权,压迫、剥削中国,掠夺中国财富,操纵中国财政经济命脉,阻碍中国生产力发展,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因此,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经济上完全不依赖外国了,经济上完全独立了”,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