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金融风暴
至1996年仅泰国首都曼谷新建成的住宅就有76万套,其中空置房约占20%。目前泰国房地产陷入低潮已持续4年,房地产商资金周转不灵,银行呆账、坏账大幅上升,金额达400亿美元,数十家金融机构为此濒临倒闭,16家上市金融公司因资本金不足被令中止股票交易,整个泰国金融业处于资金紧缺的窘境。多年来,泰国的汇率浮动仅在0.15%…0.16%之间,汇率制度缺乏弹性,在对付出口下降时显得无能为力。且汇率与利率政策衔接不够,无法有效调节资金流量和市场供求。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缺乏对外资的有效管理,利用外资比例不当,短期资金较多,加剧了通货膨胀和资本流入流出的风险。官方预测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低于6%,而1995年的增长率为8.7%。持悲观态度的人预言货币将会贬值,泰国企业界将有一批公司被淘汰。一国市值强弱一大致反映其国际竞争力高低,泰国货币被迫进行大幅贬值,显示其国际竞争力低落之事实。此亦可由各国经常项目收支窥知。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统计,泰国经常项目赤字在1994年为80亿美元,1995年增至135亿美元,而年第一季度泰国贸易逆差已达33亿美元。
泰国危机是由许多脆弱的经济因素引起的,非常高的经常帐目赤字,非常高的短期负债,非常脆弱的金融系统,非常没有伸缩性的外汇政策,再加上一个不稳定的政治环境。菲律宾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西南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尼、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全国面积30万平方公里。有200多座火山,其中大部分为活火山。菲为群岛国家,共有7107个大小岛屿,其中最大的是吕宋岛与棉兰佬岛,二岛面积合计占菲群岛总面积的70%。吕宋岛为岛,在北部,中部为未狮耶群岛,南部为棉兰佬岛。首都马尼拉在吕宋岛,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工业中心,全国1/3的工业集中于此,人口163万。菲全国共分13分地区,下辖73个省菲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全年分为,6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11月至2月为凉旱季,3月至5月为热旱季。每年6月至11月多台风。平均气温为25° C,最高气温约为32° C。菲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和出口国,素有〃椰子王国〃之称。另外,矿藏丰富,有铜、镍、金铬、钴与银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菲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吕宋岛。1972…1979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约6。6%。1984年与1985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分别为5。49%与3。84%)。1986年,阿基诺政府成立后,制订了〃1987…1992年中期经济发展计划〃。目标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私人与市场机制。计划规定,要消除少数人与集团对经济垄断,实行土地改革,消灭贫困,扩大就业。为贯彻计划规定的目标,菲政府将一大批国营企业私有化。截止到1989年6月,国营企业私有化的额度达210亿比索(约9。1亿美元)。在土地改革方面,到1989年上半年已将11。66 万公顷土地,将其中的2。16万公顷分给了1。74万农民。但由于上届政府时期就存的困难,诸如约占劳动总人口的38%的半失业与失业大军,通货膨胀以及资金不足等都有待于解决,因而,从1989年起调低了计划指标。进入1990年,经济虽稍有起色,但由于政局动荡以及自然灾害使经济仍面临困难。到1990年底,菲外债总额达284亿美元,单是外债利息,1991年初就需支付8亿美元以上。同时,海湾危机造成劳务外汇收入减少以及石油进口支出增加。因此,1991年经济增长率只达2。5%。 菲制造业在政府的扶植下,自50年代起,逐步有所发展。60年代及70年代以后,作为出口替代工业化的重点,纺织与电子业等每年平均以8%的增长率发展起来。80年代初,制造业在GDP中比重约为24%,1989年增到25。1%。但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发展缓慢。轻工业主要为纺织、制糖(椰子加工、食品、饮料、卷烟、造纸、水泥、塑料加工和林产品加工等。为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能力,菲政府计划在日本以及西方国家的援助下,从1990年4月至1992年3月,两年内,开发金属工业、电子计算机软件、服装、玩具、木制家俱以及加工等部门。4、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在菲国民经济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制造业发展缓慢,出口创汇主要靠初级产品,如木材、椰子与糖等。这3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进口则侧重于石油、机械设备与其他工业品。对外贸易收支连年出现逆差。为扭转这种局面,菲政府于1969年6月设立了7个出口加工区。由于其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及服装与运输设备等,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了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促进了出口替代型 发展。1989年5月,菲政府发表了〃1989…1992年出口战略计划〃,该计划要求出口工企业要多用本国原料、引进外资、发展地方工业,并推动地方工业企业直接发展出口等。由于采取了诸多措施,制造业产品(主要指电子产品与服装),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得到了提高。但由于进口压不下来,特别是因为石油能源全依靠进口,海湾危机发生后,世界油价一度不涨,加重了对财政的压力。另外,为取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又不得不相应地开放国内市场,增加进口商品。自1991年起,菲已经开放2185种商品进口自由化,1989年又新增加75。篑上于这些原因,进口增长较出口更快,以至贸易赤字继续增长。1990年,菲出口较上年增长4。2%,达81。5亿美元;但进口增幅达16 。7%,总额达121。6亿美元,贸易逆差增54%,达40亿美元。对外贸易在菲国民经济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由3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进口则侧重于石油、机械设备与其他工业品。对外贸易收支连年出现逆差。为扭转这种局面,菲政府于1969年6月设立了7个出口加工区。由于其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及服装与运输设备等,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了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促进了出口替代型发展。
菲主要出口商品,70年代以前是初级产品,如椰子(包括椰干与椰子油)、糖、铜矿砂、木材与马尼拉麻等。70年代以后,由于菲律宾政府重视发展外同性经济,特别是随着出口替代型工业化的发展和出口加工区发挥了作用,制造业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如半导体元件等以及服装)成了出口商品中的大项目。1986…1988年平均,电子产品及服装两项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9。5%。在进口商品方面,多年一直以石油、机械设备、电器、运输设备、化工制品以及其他工业原料与消费品等维持。
多年来,菲贸易收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外汇储备额在70年代一般在2亿美元左右。70年代以后,菲进口规模扩大,贸易赤字不断增长,再加上外债偿本付息及其他原因,外汇储备一直处于低水平。进入80年代,这种情况并未改变。1988年,菲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只为21亿美元,大体上只够支付两个月的进口所需。1990年,降低到19。5亿美元。菲政府为缓解外汇不足,采取比索贬值措施,并继续实行浮动汇率制。菲比索对美元的汇率一再贬值,1990年平均为28比1。为加强以外汇的管理,菲政府规定,出口贸易收汇须在外汇市场上以市价兑换成比索;所有外汇在收迄后3个营业日内,必须卖给银行。所有进口用汇以市场汇率计算,从指定银行收购买。超过500美元的进口必须开具信用证,进口某些产品必须具备许可证等。1991年,比索由现行汇率再降低至31。5…32兑换1美元的不平。
菲从60年代起,实行开放经济政策,并鼓励外资来菲投资。为此,1967年制订了鼓励投资法。1973年3月,又制订了外资自由化法等一系列对外资优惠政策的措施。例如,对于能出口创汇并雇佣当地工人、使用本地原料的合资企业可免征资本所得税,免税进口抽城的生产设备等。另外,还规定凡在菲律宾投资20万美元(后又降为7。5美元)的外国人,可获得永久居留签证。1987年6月,又实施了新的投资法,在析有的法律与规定基础上,又确定在生产性行业投资的外资,8年内可免交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各年度引进的外资数额基本呈增加趋势。1951…1984年,菲引进的外资共达615项,约8。19亿美元。1985…1988年,4年期间就增至16亿美元。1985年以前,美资在整个外资中所占比率约占51。5%,居首位;日资约占16。5%,居第2倍。1989年,菲律宾引进外资共达174。8亿比索(约合7。2亿美元)较上年增79%。其中,日本投资额为34。3亿比索,占第1位;台湾投资额为29。5亿比索,居第2倍;美国投资额达24。2亿比索,占第3位;第4位为香港,投资额为19。6亿比索。日本在菲投资已占全部外资的19。6%,主要集中在金属、机械、服装、玩具、计算机零部件以及音响设备零部件等。台湾、中国与香港的投资占菲全部外资的31。6%。台湾的投资80%集中在石油化工;中国的投资主要在纺织与采矿业;香港的投资则集中在酒店、不动产与金融业等。
菲得到的外援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被称作〃小马尔计划〃的多国援助计划(简称MAI计划)。1989年度的援助额为35亿美元,分4年支付。其中,日本援助额为10亿美元,美国为5亿美元,欧共体为3。5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等贷款15亿美元。此外,日、美、西德等国家对菲还有专项贷款及无偿援助。日本的援助主要用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方面如电话、公路、桥梁及农田灌溉等。美援主要用于土地改革方面以及吕宋岛地势调查等。西德及澳大利亚援款主要用于技术开发与环境卫生方面。除无偿援助外,截止到1989年6月,菲共得外来贷款272亿美元,其中,中长期贷款约占85%,即约231亿美元。
从 1993到1996年,菲律宾的经常项目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3%。菲律宾进口的大部分所需的资金都是自己筹措的:长期租赁飞机、向电信设备供应商的信贷和直接以股本资金向电力项目资金。此外,大量的进口用于电子和制衣行业,而这些行业的出口却没有带来任何增值,因为它们所需的原料都靠进口。菲律宾海外劳工汇回国内的外汇数量不断增加,尽管菲律宾现在因开始向海外高技术工人,向外派遣劳工的数量已经减少。即使一些分析家认为这些汇款是〃消费〃类的,但实际上它们中的大部分有可能是对人力资本的卫生和教育的投资,从而导致未来提高劳动力大军的工作效率。
菲律宾与泰国相似之处甚多。这两个国家储蓄一投资的差距非常大:按储蓄一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计算,菲律宾的数字只有泰国的一半。弥补这些差距所需的资金是通过短期资本流动筹措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国对外汇限制的减少。1996年底,菲律宾的外国净贷款额在国际收支外汇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为7.8%,而泰国1995年底的比例为18.3%。去年,菲律宾国内信贷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6%,而泰国1995年的比例为109%,这表明,由于菲律宾在过去20年里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很慢,它目前有较大的发展余地。菲律宾外汇贷款有60%被出口商所用,而泰国银行的外汇贷款大部分到了房地产部门。在菲律宾的房地产部门,销售或出租高档写字间的收益在8.5一9%之间,而在泰国只占7.5%。目前,菲律宾A级写字间的闲置率为2%,泰国为10%。预计,闲置率明年将达到最高峰,在这两国分别为15-20%和35-40%。 菲律宾的银行向房地产部门投入的资金没有泰国的那么多(只占菲律宾银行信贷的9-11%,而泰国的银行和金融公司向房地产部门投入的资金分别为20%和28%)。菲律宾的旅游业继续蓬勃发展,但由于去泰国的外国游客人数不如以往增加的那么快,泰国限制了泰国人去海外旅游的开支。
人们认为,证券投资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并不是由于非常住居民将资金从菲律宾抽走造成的,而是由于更加着眼于全球的居民在使自己的资产多样化的同时把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海外。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1。36万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岛屿分布比较分散,东西延伸约5000公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