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下集完整版






论心的问题。佛说心不在外,不在内,也不在内外中间,不在虚空,也不是不在虚空。换句话说,心也在内,

也在外,也在中间,也在虚空,也不在虚空,无所在也无所不在,全体内外、心物一体都是一个心的作用。所

以你若真明白了这个心的道理,就不要守着自己这个肉体、和这个思想意识心,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楞严经》已经把这个大秘密告诉大家了,你们也都读过《楞严经》,只是就这么读过去了,都没有看懂

。一般法师们讲《楞严经》,也都是像鹦鹉学舌传声筒一样的过去了,我们很多同学在外面讲《楞严经》也是

一样的情况。不过,即便是传声筒,也还是了不起,还是有功德的。

《楞严经》开头讲的第二个要点是“八还辨见”。八次辩论“看见”这个“见”字的道理,佛特别用眼睛来讲

这个道理,我们开眼可以看见光明,那是因为宇宙里有光,像太阳光、月光、星星的光,还有人造的电灯光等

等。佛问阿难:“瞎子能看吗?”阿难说不能看,佛说:“你错了,瞎子也能看。看到里面黑洞洞的,不像我

们看到外面这个样子。”开眼见光,闭眼见暗。这样来回有八次辩论。佛就告诉阿难,明来暗去,暗来明就去

,现象的变化是无常的,但能见明见暗的那个能见的东西,不在明暗上面。

有人说,佛说的不如现在详细,不如现在科学,那是乱说。当今科学虽然很详尽,但对很多事情也还没有定论

。佛是两千多年前讲的,那真是了不起。你们现在学佛经很容易有主观成见,不像我们当年看这些经典,那是

完全听他的,然后用自己做试验,把自己的主观都拿掉。

佛说,你把光明还给太阳、月亮、星星,把障碍还给墙壁(如果是一张纸挡住你了,就把障碍还给那张纸),

把一切都还完了,但还有一个东西没有办法可以归还的,也没有办法还给虚空,那个东西不就是你那个能见的

吗?这样分析完了,佛讲了四句名言“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见道时,明心见性的这

个见不是眼睛看见的见,见道的本身不是物质的东西,离开物质的东西,离开现象的东西,不是眼睛看见的见

所能达到的,这是谈形而上的见。

那么佛为什么在提出七处征心以后就提出眼睛谈“见”呢?

道家有一个最古老的经典,姜太公的《阴符经》,也有人说是姜太公的师父作的,到底如何不知道。《阴符经

》就讲“机在目,机在心”(眼心之机也),眼睛是心的开关,当我们休息好了,睡醒了,眼睛就要打开,做

白天一切的活动。等疲劳了,就要走入黑暗状态,走入阴境界,就闭上眼睛睡眠了。一阴一阳都在眼睛这个机

关里,所以开眼见明,闭眼见暗。这两句话可以用来修道,也可以是世法大政之治,大谋略的哲学。“机在目

”,外面要观察清楚,“机在心”,应用之妙就在于你的思想心了。

为什么讲到这里呢?因为前面讲到一念之间有坚固妄想,有虚明妄想,还有融通妄想,大家平时都没有看清楚

,《楞严经》把这些言语文字表达不出来的秘密都告诉你了。

眼睛能见色,见一切物理的现象,但是还有无表色,还有理念世界,那就不是物理的现象了,但与眼睛也都有

关联。讲这些就是告诉你们,不能光听色受想阴的理论,要自己试验。现在要讲行阴了。
                
行阴解脱 超越众生浊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睛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

观诸世间
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

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情扰。

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 ,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

幽隐妄想以为其本。(一九七页)

 行阴区宇前的想阴尽现象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

修定修慧到想阴尽的时候,平常就没有梦与想了,等于《心经》里讲的“远离颠倒梦想”。梦就是想、想就是

梦,梦、想消灭以后就清净了,而普通人不是在做梦就是在思想。

这里讲的“没有想”是真的一念不生,是自然的一念不生,不是压下去的,压下去就是无想定了。到这个时候

,“寤寐恒一”,清醒与睡眠一个样,这就很难懂了,一定要实际修持到那个境界才了解。三祖僧璨禅师的《

信心铭》就讲:“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如果你瞪着眼不睡觉,自然就没有梦了,如

果你心没有分别没有变异,也就万法如一了。这里的“梦想消灭,寤寐恒一。”是想阴尽的境界,只有到了想

阴尽的人才晓得行阴,行阴是很难懂的。

“觉明虚静,犹如睛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

到这个时候,才是灵明觉知之境,永远清楚,永远清净。佛作了一个比方,说这个时候就像万里无云,永远是

晴空万里那个样子。用中国文学来形容它,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时身心没有粗重的

感觉,很轻灵。这时也还能像普通人一样做事。思想吗?也可以!但是我们普通人做事都负担很重,很粗重,

而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吃饭也好,高兴也好,骂人也好,都飘飘的,像做梦一般,又不是做梦。以前的事情也

都像影子一样。

“前尘”不是以前的意思,现在所有的也都是前尘,我们睁眼闭眼看的,心里想的,都是前尘影事。

“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

这个样子想阴清净了,就慢慢进步了,看一切世间,整个物质世界,整个地球,山河大地,一切事和物,此心

是“心如明镜台”“如镜鉴明”,完全清清楚楚,心不会被黏住,一切用完了就了无踪迹了,心中还似明镜一

般。我们普通人想阴没有尽,自己随时都会被自己的思想骗住。《楞严经》不用骗这个字,而是用黏,像浆糊

粘住那样,普通人那个思想的灰尘一来就粘住了,慢慢越积越多,明镜就不见了。想阴尽的人,一切灰尘来了

都无法黏了,一下就溜过去了,连一点影子都没有了,永远“虚受照应”。

那么这时他还是起作用吗?没有想阴的人,作用比我们普通凡夫还要大,智慧还要高,更清明,只要一来就有

反应,所以有时候你一起头讲,下面的结论我就已经很明白了,不用等你讲完。所谓“虚受”就是像镜子照东

西一样,“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一切都照应,都有反应。但过去了就过去了,没有留。

“了罔陈习,唯一精真”。这个翻译太高明了。“了”就是明明了了,“罔”就是恍恍惚惚,一切事情都是不

实在的。“陈习”就是无始以来陈旧的习气,拿这一生来讲,从小到大我们这个陈旧的习气都是想阴的连续作

用。想阴过了,习气就真可以转了。

“了罔陈习”,是说不会被思想骗了,现代人经常讲的“理性”也是思想。“唯一精真”的这个精,不是男女

性交出精的那个精,这个精是形容词,就是中国人讲的精神的精。这里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唯一那个精,是真

的。真正的精就是心中很清明,没有杂念,没有昏沉和散乱,什么都很清楚,那个是精真。

色阴境界与医学、生理学、解剖学,生化都有关系,受阴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五脏六腑、荷尔蒙系统都有

关系。讲到想阴解脱,“了罔陈习,唯一精真”就完全讲到脑里面去了,脑里面的细胞都要起变化了,起真空

爆炸式的变化。真精可能是间脑这部分起变化,这都是真的哦!我可不是在乱说。

讲到想阴尽,才知道行阴之难懂。整个太阳地球月亮的转动,就是个行阴的作用。像我们思想停不了,感觉停

不了,也都是行阴的作用。你今天还活着,还没有死,这也是行阴的作用。甚至你死了以后进入中阴,再轮回

,那也是行阴的作用。再比如我们一生下来就要睡觉,也是行阴的作用。道家讲打通任督二脉,我经常笑大家

,叫你们不要有意去打通,他本身就是通的,它也是行阴的作用。这行阴最难辨,可是佛两千多年前就讲了,

但是也还是没办法表达,尤其是这本经,翻译成那么优美的中文,就更难懂了。

行阴区的宇的魔障

“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

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达到唯一精真以后,你在那个定的三摩地境界里,对于生与灭的根本就很清楚了,某人要死了,会投胎变猪,

或者会升天,对这些物理的变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些都是定中的境界,这个定并不是故意打坐才有的,

你本来就在定中嘛!

这时候你能“见诸十方,十二众生”东南西北、东南角、东北角,西南角、西北角,上下一共是十方。

一般我们都讲六道,《楞严经》是讲十二类众生,若有色(有形有相的),若无色(没有形象)都包括在里面

了。

这时“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虽然还不能完全看清一个人生命之来源,但已经能够“见同生基”,能看到我们

一切众生的共同生命后面有个动力,已经能看清生命轮回转动的能源。

这个生命能源“犹如野马”野马是引用《庄子》的,野马不是一匹马,是阳焰,虚幻的烟,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所以庄子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拿现代比喻来讲,好比说原子弹爆炸那个动力,好像

有又好像没有。但是一旦爆炸了,那个威力就大了,有声音、有亮光、还有味道,你闻到还会死,色声香味触

都有。佛经用了这些文学翻译,现代的人,不把它当成野马野狗才怪呢!

讲到“各命由绪”,给你们讲个故事。大阿罗汉可以看到每个人生命八万劫以前的事。有一次,有一个人向佛

要求出家,舍利佛这些佛的大弟子们就在门口把他拦住了,吵了起来,不许他出家。佛在屋子里打坐,问他们

吵什么,舍利弗说:“世尊啊,我们看了,这家伙八万劫来都没有结佛缘,不能出家。”佛就笑了,“你们这

些罗汉功夫修养只能看八万劫,他八万零一以前是条狗,同我结了缘。那时我是缘觉佛,已经涅槃了,人家给

我立了塔,供舍利子。这时候,上面有人屙大便掉在这只狗的尾巴上,它被惊跑了,尾巴一摇就把大便甩到了

我的塔上,就是这么个因缘,它就是可以出家了。”

大便是狗最好吃的东西,所以那也是供养。

生命的那个能源犹如阳焰一样,它“它熠熠清扰”像闪电一样,闪得很快,力量很大,很清,可是也很扰乱。

熠熠就是形容有亮光的,哗哗闪的意思。这个生命能源是“浮根尘究竟枢穴”。浮根尘就是我们这个生命,我

们的眼耳鼻舌身五根。这个生命的中枢有个动力在动,这个动力,或者说这个行阴很厉害,这个东西不是思想

。你打坐修到一念不生,或者念念清净,你身上的任督二脉,十二经脉还在转动,心脏还在跳动,这个作用就

是行阴区宇,就是动能。

这个中文翻译得实在是太美了。翻译这部经的人是宰相房融,被下放到广东,就翻译了般刺密帝带来的这本经

典。
庄子之所以用野马这个词,也是有道理的,野马这个东西是会乱跑的,尘埃也是用来形容野马的。

讲到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点,“为浮根尘究竟枢穴”,佛在这里讲得很隐晦,但很有道理。我们人类的

整个生命在脑部,所以我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书中讲,人参就像我们人一样,它的俩个根根在土里,两

只脚从上面长出来,人参一千年会变成人形。对我们人来讲,我们的土是头顶上的虚空,两个脚就是人参两个

叉子,所以我们一切都在这个脑部。下面男女生殖器是神经末梢,整个中枢神经在头部。佛讲那个动力,“为

浮根尘究竟枢穴”用的非常高明,所以那个生命的动力与我们的脑子关系很大。究竟枢穴大概等于我们现在讲

的间脑,所以道家讲灵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