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精要





  瑜伽行者我密勒,随意漫游天下去,愿汝人天皆欢喜,身体康健无疾病。」
  徒众们听了说道:「尊者的行素可以如此,但我们这些徒众弟子们应该怎样去做才好呢?」密勒日巴答道:「若能深观浸思于一切法无常的事实和道理,才能真正的学道。」
  随即唱了一首「无常八喻曲」:「来此施主及徒众,汝等决心学佛耶?深心生起净信耶?若欲信心不退转,应思此歌之权教,心自思惟深忆念。
  我今引用外境喻,宣说诸法无常义:金色绘画之佛像,碧绿如玉之鲜花,高谷汹涌之涧流,谷底稻田之米实,长匹丝织之锦缎,贵重价昂之珠宝,初三上弦之新月,心所疼爱之幼子,以此八喻说无常。
  昔日无人做此说,故应细听善思惟,否则不能解其义。
  金色佛像终消褪,此即无常之表徵,诸法幻化不可持,念此心自向佛法!绿色鲜花如碧玉,终被寒霜冻折死,此即无常幻化徵,念此心自向佛法!高谷流涧浪汹涌,流至平原缓无力,此即无常幻化徵,念此心自向佛法!低洼之处有稻田,稻杆终被镰刀割,此即无常幻化徵,念此心自向佛法!长匹锦缎极耀目,终被无情利剪裁,此即无常幻化徵,念此心自向佛法!勤聚财宝终弃捐,此即无常之表徵,诸法幻化不可持,念此心自向佛法!初三新月甚清丽,不久老大形猥残,此即无常幻化徵,念此心自向佛法!如宝幼儿极可爱,突遭逆缘竟夭折,此即无常幻化徵,念此心自向佛法!我此八喻无常歌,汝辈弟子应受持。
  嗟呼世间之俗务,永无完结终了时!故应决心舍一切,专志一意修佛法!若念未来时日多,突然命终无常至!何日死来不可知,念此心自向佛法!」大家听了都生起极大的信心,齐向尊者恭敬顶礼,许多人都感动得流下泪来。
  当时有三个少年同时恳请尊者摄受他们为徒仆,带着他们去修行。
  尊者就唱了一首「十种艰难曲」:「心无慈悲之行者,降伏恶人甚艰难。
  法心未生之和尚,安乐享用甚艰难。
  不具坚毅之修士,产生觉受甚艰难。
  不守戒律之僧侣,难获供养与承事。
  不持密戒学密者,难获咒力予加持。
  悭吝所缚之施主,难获慨施之美名。
  狂行粗鲁瑜伽士,契合因缘甚艰难。
  不念因果之学人,通达空性甚艰难。
  不慢佛法之比丘,还俗谋生甚艰难。
  汝等惯宠富家子,信心雀跃虽暂生,长远自在甚艰难。
  目前学佛似火急,不久心生深懊悔!宿愿所感有此会,因果感召不坏故,你我后会仍有期。
  行者密勒言不虚,愿汝得福并吉祥,身离疾病与伤害,长寿绵延无障碍,师徒不久得重遇。
  我今漫游十方去,汝等各自返家园。」
  他们都痛哭失声,紧握尊者的衣服不肯放手;顶礼尊足,绕行多次,最后发下善愿方才离去。
  但三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却继续坚决的祈求尊者不肯放弃。
  尊者悯其至诚,就收他为徒仆,带他到笛色雪山去修行,传以灌顶和口诀使之成熟解脱。
  以后他就成为尊者的「亲近弟子」之一,名为卡琼惹巴。
  这是在迪色的旅途中之山顶上,(送行群众中)遇见卡琼惹巴的故事。
  OmMaNiPadMeHung平错旦曾
  合十…「忘却自己的利益,多关怀他人的福祉。」
  罗侯罗劝诫说:「视别人比你自己更重要。
  执著自我是不满足和痛苦的根源,征服自私自利的两面巨魔!一个单独的自我也不过是另一种的幻想。」
  「因此,有谁能逃离轮回而达到涅盘呢?如果你愚□地逃离轮回而追逐涅盘,要得到绝对的解脱是很困难的。
  最好是超越这二元对立的观念,了悟到无分别,使一切事务达到圆满。
  寂静常乐是可以获得的,不要忽视了它。」
  。















 
密勒歌集_021学道需及时的开示






第廿一篇
  学道需及时的开示
  译者:张澄基
  敬礼上师。
  尊者密勒日巴带领着他的几个弟子于秋季某月上旬行至布省几通。
  其时该处有许多人在聚会。
  尊者对他们说道:「施主们啊!请给我们这些瑜伽行者们一些食物吧。」
  人群中有一个饰满珠宝(身着)天青色桝(服装)的少女说道:「瑜伽行者啊!你的父母是谁?住在何处?有无妻子?你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请你告诉我好吗?」她这样的详细询问尊者。
  尊者以歌答曰:「敬礼大德诸上师,祈以慈悲赐加持。
  普贤如来是我父,善生佛母是我母桞,闻思胜王是我兄,光明灯耀我舅姑,我妹诚信极美丽,本来智慧为密友,我有一子号明体,我有经卷宇宙体,心气雄驹立跨下,卫藏各地有施主,我乃珍宝小白塔,讴歌从不预演习。
  今以明语答汝问,汝宜凝神仔细听。
  我父普贤胜如来,赐我见行之资财,我心自无世间欲。
  我母慈悲号善生,以妙口诀为哺乳,修行饥渴得远离。
  兄长闻思胜王长,赐我方便智慧剑,内外法疑皆断绝。
  光明灯耀舅姑者,示我自心之明镜,习气垢染得清涤。
  我妹诚信美貌女,为我解开悭吝结,财宝可有亦可无,有财亦不知吝惜。
  本来智慧为密友,伴我常作无二行,从无忿怒争吵事。
  吾子明体具堪能,荷担如来家业者,垂涕顽童焉能比?我有经典宇宙体,示我明达表法相,何用黑字经典为?跨下心气之雄驹,载我任游欲往处,何用血肉凡马为?卫藏四边有施主,时至自然供养至,何用贮粮与节用桟?上师是我依止处,三宝是我供养塔,我行白法故身白,烦恼微渺故名小,是故我名小白塔!」少女说道:「您说的法真是稀有难得,除了这些以外,您是否还有世间的伴侣,亲眷和资财呢?」密勒日巴以歌答道:「我于世间细观察,综得如下之结论:世事初时甚悦乐,继而受挫得教训,终陷魔鬼之牢狱,是故弃舍此浊世。
  我于伴侣作观察,初时喜悦如天女,继而狰狞忿怒母,终成可怖之魔鬼,故舍世间之妻侣。
  我于子侄作观察,初时可爱似天子,继成四邻争吵因,终为怨仇讨债人,故舍世间之子侄。
  我于钱财作观察,初时钱财似珍宝,继而彼缚为奴隶,终如采花之蜜蜂,尽失所有白辛勤,故舍钱财如敝屣,心向佛法广布施。
  如是观察如是行,死时心安无悔恨。」
  少女听了此歌,不由生起净信,立即恭请尊者师徒到她家中去,供养承事不遗余力。
  她向尊者求得法诀后即开始修观,终得入道。
  此后,尊者师徒在摺则雪山静修之时,一天,来了许多朝谒的徒众。
  其中有一位出身贵族的少年,对尊者有极强的信心,他启禀尊者道:「尊者的一切言行都实在甚难稀有。
  现在请您向我们开示一个行、住、坐、卧,随时随地可以修持的法要吧!」随酬其请,尊者歌道:「来此聚会诸信徒,听我歌此心要曲:当汝起步行路时,应摄外显归道用,六识法尔自解脱,此乃行路心要也。
  有事无事坐下时,应将身心齐放松,无整宽坦安适住,此乃坐时心要也。
  当汝卧倒入睡时,将心契入平等性,于光明中而安眠,此乃睡时心要也。
  当汝食物用餐时,应住空性离能所,舍二取境而服食,此乃食之精要也。
  当汝举杯饮水时,应吸方便智慧露,汨汨不断而饮之,此乃饮时心要也。
  行住坐卧观自心,禅定无有出入也。」
  众人听了说道:「我们不知道怎样去修观这种(深奥的)法要,那些能够修持此法的人,真是幸运啊!」密勒日巴说道:「你们说不会修观此法,就表示自己先放弃了!这正是不堪修持的徵兆。
  只要自己肯去实际修持,锲而不舍,绝对没有不会的。
  如果能修持此法,就能得到这样的功德和利益:「有为肉身似宝瓶,内藏俱生之佛身,若知点燃光明灯,内外齐明法身显。
  轮回妄念之室中,内藏雏鹰菩提心,展开智慧方便翅,即能翱翔大觉天。
  自身佛陀雪山中,内藏神识之幼狮,六识离执而修观,即能超越轮涅道。
  无明轮回大海中,浮沉六道有行商,三身船筏若不舍,必于苦浪得解脱。
  五毒妄念之房中,藏有恶盗障解脱,若能紧持方便绳,必能超离诸怖畏。
  广大法身似虚空,内藏无价如意宝,若能修持不散乱,必得三身之佛界。
  三界轮回城镇中,藏有锁练缚六道,依师法诀解彼结,必能解脱离生死。
  上师贵重过珍宝,口诀妙泉出生处,诚信无疲饮彼水,必解罪障之饥渴。」
  徒众听了此歌,都生起了净信,随即辞去。
  但那位贵族少年,却决心一定要跟随尊者去学法,心中坚决存着这个念头返回家中。
  尊者师徒们在许多人天的承事供养中,身心愉快的一直住到春季的最后一个月,才起程到笛色去,将要起身时,前次来谒的徒众们特来迎请尊者,为尊者师徒设下一个盛大的宴会。
  宴席上,那个贵足青年对尊者说道:「师傅啊!你们修行人中,有所谓见、行、修、果之术语。
  请您把亲自所经验到的有关见、行、修、果之决定了悟对我们开示一下,好么?」密勒日巴以歌答道:「当我洞悉空见时,外显诸相自解脱,自他二分无复存,见地无依亦无执。
  能持修观自体时,善恶诸相皆解脱,苦乐二者齐消灭,修观远离诸觉受。
  能持行之自体时,亲疏爱怨自解脱,贪镇法尔自寂灭,正行远离诸贪着。
  果之自相解脱时,轮回诸相亦解脱,取舍二者皆寂灭,果位无希亦无惧。」
  少年说道:「师傅啊!我是决心要学佛的,但是父母和亲戚们都不准许。
  所以直到现在能未能放下一切来学佛。
  现在我要再向父母请求,还要请您收容我为徒!」尊者说道:「一个真正想修学佛法得人,只要一思念生死轮回之苦痛和过患,自己立刻就能决定自己的前途。
  绝不需要请求他人的准许,如果要顾忌到别人的意向或情面,那是决学不成佛的!且听我这首歌吧:「信士若欲学佛法,必绝情面断然行!如若顾忌他人意,岂能放下学佛哉?!不能离贪行乞食,贪求恭敬与供养,岂能真正学佛耶?若不知足舍远虑,勤聚财宝与资具,岂能真正学佛耶?不证离言之妙义,口说言诠有何用?不悟离喻之真理,文字千篇有何益?若不舍弃恶友伴,如何脱离诸苦痛?不能摄苦归入道,一味躲避有何用?不知妄念即法身,一味对治有何用?不舍各种诸作业,勤求满足有何用?不断贪着与琐务,空想成就有何用?若不立断鼓勇猛,『将来修行』有何用?若不立即求解脱,空想缘至有何用?若不即时调自心,『以后再修』有何用?若不当下立了断,『以后再作』有何用?若不即时断疑惑,『以后再说』有何用?」少年听了极为感动。
  于是下了决心,立即放下一切,专志学佛。
  他的父母也因此准许了他。
  尊者亦收留他为徒,传以灌顶和口诀使之成熟解脱。
  以后他就成为尊者的「亲近弟子」之一,名叫哦岗惹巴打玛网述。
  以上是尊者在布省遇见打玛网述的故事。
  ┈┈┈┈┈┈┈┈┈┈┈┈┈┈┈┈┈┈┈┈┈┈┈┈┈┈┈┈┈┈┈┈┈本 篇 注
  解桝藏文此处若直译则是「天青色的少女」,此处大概是指衣着为天青色,而不是人之容貌为天青色的。
  桞此处以譬喻而说法,有时用物喻,有时用人喻。
  人喻中有泛指及专指,故极不一致。
  如:普贤王如来则为专用名词,因为普贤王如来乃红教所指之本初佛,为学密人众所周知者。
  但善生佛母(nGro·wa·bSur·Po·)是否为一专用名词(Proper
  noun),则不得知。
  桟此处直译则是:「何用把咎巴口袋用力压紧」,盖藏人出们以皮袋盛咎巴,压得越紧,自然携带得越多。
  此处无法直忆,只能取其意而已。
  但此处原句极富西藏民俗之本地风光,若能直译则更能表达原文之风味,此为译密勒歌集之种种困难的一种,这类情况很多,特借此例为读者说明译事之难也。
  OmMaNiPadMeHung平错旦曾
  合十…「忘却自己的利益,多关怀他人的福祉。」
  罗侯罗劝诫说:「视别人比你自己更重要。
  执著自我是不满足和痛苦的根源,征服自私自利的两面巨魔!一个单独的自我也不过是另一种的幻想。」
  「因此,有谁能逃离轮回而达到涅盘呢?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