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精要
了解密法的真谛。 熙熙攘攘都市中 迷迷糊糊世间众 忙忙碌碌逐名利 泛泛悠悠耗此生 我心常念静山洞 鸟语花香水澄净 山果充饥草蔽体 谛观自心证觉性 今虽未证深境界 已于具德上师前 数数听闻显密法 故说此理无怖畏 如是密宗成就录 为弘密咒金刚乘 造于十三虹身处 此善回向诸有情 此文由密宗学人索达吉撰写,愿增吉祥。 一九九八年六月 四川色达喇荣 五明佛学院**********************************************************************【录自:智慧之光】
实修纪要_探索梦的奥秘
探索梦的奥秘
在了解了一些有关睡眠方面的基本知识之后,我们转入正式话题,谈谈梦是如何产生的……
印度仙达薄日大师讲到梦的产生时说,“于此增相阿赖耶,唯生意识即成梦。”这颂偈词是说,阿赖耶识中生起意识是梦形成的基础。而意识包括有无分别意识和分别意识两种。无分别意识是产生梦境现象的基源,它不存在任何辨别;分别意识是在无分别意识上生起现象之后,加以是非判断。不论无分别意识还是分别意识,在形成梦时,往往带有习气成份。要形成梦,虽然也需要其它因素,但产生的主因就是迷乱的习气。
那若巴大师指出:“昼依外境迷乱心,夜依习气而迷失,中阴依业现错乱。”这个意思是讲,我们白天的迷乱不能排除习气与业力的作用,但主要是受外部诱惑;夜晚的迷乱同样不能排除外境与业力的作用,但习气起主导作用;同理,中阴的迷乱也不排除外境与习气的作用,但主要是受业力牵引而扰乱自心。
具有习气的意识,自阿赖耶识生起,在风的鼓作推动下,进入身体各部位经脉网络中,从而开始作梦……
意识进入身体脉络网中,若是清净善脉,则是吉祥之梦;若是浊滞恶脉,则是凶险之梦……意识分别进入胃、肝、脾等内脏脉络,就会梦到非人凶猛野兽,妖魔鬼怪。意识进入秘处脉络,就会有男女贪欲之梦。意识进入肛门或者脚底部位脉络,就是堕入地狱之梦。意识进入脐部脉络,就能出现六道轮回混杂交错的景象……
如果意识进入宽脉,就会到广阔无垠之境;若进入窄脉,则会到狭山僻壤……意识进入活跃脉络,会梦屋厦富广,悦意欢喜;意识进入僵萎脉,会梦贫穷饥饿,困苦难忍……
如果以前意识早已习惯进入某一脉络,所觉所感,就如熟人旧舍,似曾相识;如果意识进到以前很少去入的脉络中,就会梦到人生地疏之处……
意识进入眼部脉络,则见五颜六色,缤纷显现;若进入耳部脉络,则闻歌乐萦绕,声声不断;若进入鼻部脉络,则嗅气味,知于何处;若进入舌部脉络,则品尝百味,享用饮食……
如果意识进入心脏前方部位脉络中,就是去往东方之梦。意识分别进入心脏左方、右方和后方部位脉络中,就是前往北方、南方、与西方之梦。意识进入心脏下方部位脉络,就会梦往崎岖峡谷、落入深洞或处在黑暗之中……意识进入心脏上方部位脉络,就会梦到攀山上岗,或者高空飞行……
如果意识进入脑部脉络,就会梦到愤怒像和佛殿等景象。本来,大脑是人类复杂又重要的器官,在大脑各个部位,也就是以梵穴为中心的八方区域,都存在着极其丰富敏感的脉络群。例如,象在枕骨部位有一名叫“瓦门角”(借用某一动物之名)的脉络,诸如此类特殊脉络在大脑中是有许多的……由此所作之梦,也是各具特色的。
对于风推动意识进入脉络产生梦这一观点,一般人总感到太神秘了。往往人们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就自以为如何如何主观臆断,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事实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经验告诉我们,因身患某些疾病,有时作些噩梦。或者,手按放在胸口,常常梦觉沉重压迫感……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正是身体某一部位因病痛,脉络壅塞或压滞所致。反之,假如脉络运行与梦之产生毫不相关。身体罹患疾病与重物按压也就不会对梦有任何影响了棗这在西藏医典《月光论》中有明确阐释。
〖如何训练梦〗一、认知梦境
训练梦境,是有着重要而深刻意义的。
那么,如何训练梦境?“欲要修习训练梦,认知变化与光明,勿如傍生痴昏沉,梦境光明当双运”棗依据莲华生大士的教诲,训练梦境需要三个阶段。首先是认知梦境。在白天之时,我们必须时常修习“醒时幻身法”。无论眼前所见环境场所,日常居舍,还是平时行住坐卧,待人处事,都要观知“这些都是梦境”,而且,在夜晚也要同样提醒自己——此是训练梦境修法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
接着,我们转入正式训练梦境阶段。在夜晚睡觉时,要头朝北方,身体姿态当依狮子卧式:即身体右卧,右手侧放头下,左手平伸身上(有些特殊情况,例如,经常容易进入睡眠状态的嗜睡者,可采用坐睡方式)。然后,自观头顶前方,根本上师金刚跏趺坐,将自己头部观放于上师腿上。喉间观想显而无自性的莲花生大师,并且猛励祈祷莲师加持能够认知梦境。之后,意念不断反复提醒自己“要认知梦境”……依照这种步骤,渐渐进入睡眠状态。如此行之,我们是有可能认知梦境的。
在认知梦境过程时,首先是梦境会增多,然后梦境愈加清晰,最后成功认知梦境。假如未能认知梦境,在白天就应该有意识地强烈观知“一切皆是梦”。并且,依据窍诀中所提到的不同技巧,轮换使用,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之内,应该能够认知梦境。
有关认知梦境,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认知粗猛之梦,一种是认知平和之梦。所谓认知粗猛,就是梦境中出现恐怖景象时,而能立刻认知。例如,在梦中自己被大水冲走,或从悬崖峭壁摔下……依靠这些极具刺激性的显现,是比较容易认知梦境的。所谓认知平和,就是梦境中没有出现特殊景象,而是一些平和场面,自然而然认知梦境。我们要知道,认知后者梦境比认知前者梦境要困难得多。一旦能够认知后者梦境,那就说明认知梦境的能力比较稳固了。
如果掌握相关窍诀,能够成功七次认知梦境(可能要连续不断地认知),那就可以认知中阴境界。
然而,有时也会偶尔认知梦境,出现这类情况若以为自己已经达到很高修行层次的话,那就有些自以为是了。在工竹仁波且传记中曾记载说:“我(工竹仁波且本人)在小时候,家乡有位喇嘛名叫冈·尼玛沃兹,人们都说他能够认知梦境,曾哄动一时。我想,我也应该可以。在一天晚上临睡时,我全神贯注一心想认知梦境。果然,在梦境里我能够清楚认知。后来,又有几次同样能予认知……这些都是偶然情况,未予充分应用,也就谈不上什么实质意义。”
有关认知梦境的问题,当今在西方社会已广泛引起各层人士的关注,
有许多学者科学家正在深入探讨研究。他们也曾经采用了这些类似的认知梦境的方法。例如,在《雷音》杂志刊载的“说梦”一文中写道:“要想认知梦,必须训练自己是在作梦,方法有好几种,如白天醒时随时提醒自己:‘这是梦’,夜间也会习惯提醒自己。另一方法是清晨静坐二十分钟后再小睡,这时最容易知道自己在作梦。史丹福的Laberge博士建议的方法非常有效:睡前开始数数,每数一下,默念‘我在作梦’,一直数到睡着为止。”二、改变梦境
在认知梦境获得稳固之后,就可继续下一阶段的训练——改变梦境。
在梦中,已能觉知自己正在做梦,此时,马上提醒自己:“我现在已经具备改变梦境的能力。”然后,自己可以变化成天人或者佛菩萨……这样,逐步训练自己达到随意变化的水平。
为了提高改变梦境的能力,我们可以应用“交替变化法”。例如:将自己先变化成文殊菩萨的形象,随之又由文殊菩萨变成观音菩萨的形象,再由观音菩萨变回文殊菩萨。另外,从起初的自观一尊文殊菩萨到变化成无数尊文殊菩萨,再从无数尊文殊菩萨合为自身一尊文殊菩萨,也就是由一变多,由多变一。
依照这种修法,经过反复习用,修到一定层次,就可以去改变其它事物。例如:把火变成水,把水变成火;将虚空变成大地,将大地变成虚空……
在梦境之中,如果出现象征妖魔鬼怪的东西,比如:人形物和狗等(这种东西一出现,往往自己心感不安),自己就应当立即变成愤怒本尊,以凶猛之势调服它们……此类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可以在无限自由的领域中,随心所欲地去改变。
此外,还有一个改变梦境的修法,那就是冒险习练法。在已然觉知是梦境以后,自己有意到江河险滩边。先提醒自己:“现在我是梦境意形身,根本不会被河水冲走的。”随之猛然跳入河中……结果,不仅未被河水冲走,反而有可能产生乐空无别的觉受。同样,不论是熊熊烈火之中,还是悬崖深渊,只要是有危险恐惧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冒险练习。最终,能将一切恐惧现象完全转变成禅定。
我们要想扩大梦境训练范围,在梦中就可以到神山圣地和佛国刹土去观光朝拜。方法是在白天时,自己经常提醒自己这是梦。在临睡前将自己要去的地方或刹土观想在喉间,聚精会神地渐渐进入梦乡。在梦境中认知梦以后,提示自己:“光是认知梦是远远不够的,意形身应当离开血肉之身,到神山圣地或佛国刹土去。”自己专心一想,就很容易到达目的地。在观览朝拜之后,自己思量一下:“现在我应该回到家中神识入窍。”就这样,自己返回住处……
初次前往佛国刹土等地方,在开始时,景象有可能模糊,不过,随着训练的深入,会逐渐地显像清晰的。在这些修法修行时,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歪拐、弯曲和蜷缩,否则,会影响风脉正常畅通,对训练梦境不利。我们不仅需要有正确的睡卧姿势,而且,呼吸要缓慢、神志要清醒……
对于梦游佛刹,难免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在梦中所去的刹土,象极乐世界或铜色吉祥山等是否是真实的?”
就此问题,我觉得,若没有有关变化梦境与光明梦境的殊胜窍诀,这样的人在梦中所去的地方,不一定是真实的佛刹。因为,根据密法理论所说:风涌而动,意识随之进入身体脉络之中,则产生梦境。其中,风入明净脉中,就会出现“前往佛国刹土”的感觉。宗喀巴大师针对这类情况曾指出:“利用风的力量和‘想去刹土’的意识力量,所能见到的清净刹土,只不过是真实刹土的影像而已。‘看到真实刹土’的说法难以成立。”
然而,那些能够充分运用变化梦境与光明梦境的高层次修行者,他们的意形身极有可能离开血肉之躯,到达真实的佛国刹土。工竹仁波且谈到:“梦境意形身离开和未离开身体有此两种。”他所说的“离开”是就真实抵达佛国刹土这种情况而言的。因此,曾有修行梦境修法获得成就的人们,相互约定同一时间去同一刹土,后来发现,他们所见情景一模一样。
以前,乌金巴大师、达丝巴大师和察琼巴喇嘛三位一同相约,在当天晚上共赴兜率天。两位大师因梦修成就甚高,所见景象别无二致。而察琼巴喇嘛梦修成就水平一般,他之所见与他们略有出入……
梦游佛国刹土,在佛菩萨座下祈闻佛法或者梦中获得善知识传法加持等等……对于此人来说,是否真实得到佛法受用?答案是肯定的。以前,有位弟子向噶玛巴(第三世)让雄多吉求法。噶玛巴先让他回去,答应在梦里传法。后来在约定的时间里,噶玛巴真的向他传授了佛法。第一世噶玛巴曾祈问冈波巴大师说:“在梦中所得到的灌顶传承有否真实意义?”冈波巴大师回答道:“只要你具足信心,梦境所得灌顶传法不仅具有真实益用,而且较之现实灌顶传法更为殊胜!”有关这类教诲在达龙夏仲·扎西巴珠善知识回复乔美仁波且的信件中也谈了同样的观点……
变化梦境不仅可以获得求法灌顶,而且还可以给自己提供有利方便。例如,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梦境学习经论。以前,若必多吉(第四世噶玛巴)大师,在自己的寝室中堆满经书,他利用夜晚的时光,在梦境中广学经论。他不仅通晓经义,而且还对经论文句记忆犹新……
以上仅仅讲述了几种改变梦境的技巧与相关若干实例,其实,梦境修法是可以应用到各种领域的。比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激发我们潜在的生命原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